APP下载

品味传承 展望未来
——“首届中国古诗词歌曲研讨会”会议综述

2020-02-27

中国音乐 2020年5期
关键词:古诗词诗词教授

○ 宋 静

诗词歌曲是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其语言凝练优美,平仄押韵考究,音乐清新典雅,风格古朴自然,题材由赞美祖国壮丽山河到颂扬伟大民族精神,从思考宇宙浩瀚奥妙到表达人间悲欢离合的情绪,堪称中国声乐艺术中的瑰宝,也是中国声乐演唱与教学实践的一笔宝贵财富。

自上个世纪以来,学界就开展了中国古代诗词歌曲的整理与研究,在高校和艺术研究院所同时进行了人才培养工作。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热,中国古代诗词歌曲的整理、研究与教学更成为声乐界的热点。2019年11月2-3日,由中国音乐学院主办,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协办的首届中国古诗词歌曲研讨会,在北京亚奥国际酒店召开。此次会议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持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41页。之精神,对中国古典诗词歌曲的传承与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会议开幕式发言中,中国音乐学院古诗词歌曲研究中心主任王苏芬教授向与会代表传达了中国音乐学院王黎光院长“承国学、扬国韵、育国气、强国音”,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声乐教学理念。王院长强调,中国古诗词就是我们的“中国乐派”,他鼓励王苏芬教授把古曲传承下去,建设好这一学科。中国音乐学院王士魁教授在致辞中指出:建立中国古诗词教学体系,对古诗词歌曲的历史传承、演唱、理论等方面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不仅为中国声乐的更好发展提供助力,同时对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教育、教学体系,不断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理念、形式和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这也正是此次“中国古诗词歌曲研讨会”召开的主旨和意义。

为期两天的会议,共分为四场,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旨发言,分别由学者杨和平、谢嘉幸、郭威、薄克礼、郑茂平、刘桂珍、陈霞、宋瑾主持;由学者杨赛、李文军、刘冬颖、谢嘉幸、杨赛、宋瑾、屈歌负责单元点评。与会学者来自全国文化界、艺术界、表演界、中国语言文学界、传播界等多个领域,如中国音乐学院谢嘉幸教授、中央音乐学院宋瑾教授、人民音乐出版社戴于吾先生、中国歌剧舞剧院女高音歌唱家李元华女士、北京语言大学陈霞教授、黑龙江大学刘冬颖教授、浙江外国语学院李文军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杨和平教授、西南大学郑茂平教授、上海音乐学院杨赛研究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劳在鸣教授、北方昆曲剧院周来达研究员、兰州大学刘桂珍教授、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吴寒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郭威副研究员、301解放军总医院屈歌博士、宁夏音乐家协会哈若蕙先生、著名作曲家刘尊先生、青年作曲家杨一博先生等,共计40余位专家学者就会议议题作主题发言。此外,还有来自武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南大学、浙江艺术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共200余位教师参加了会议。

为期两天的研讨会,主要围绕古诗词传承、发展两大主题展开研讨,内容涉及从新时代中国古诗词歌曲艺术的历史传承到高校音乐教学,从古诗词歌曲创作到演唱理论研究等诸多方面。

一、追本溯源,品味传承

文化有根,音乐有魂,中国古典诗词自产生起便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先秦时期是古代诗歌发展的源头时期,也是古代诗词歌曲发展的早期。从春秋时期的《诗经》到战国时期的《楚辞》,诗歌都可以配乐演唱,唐代的部分近体诗、宋词与元曲也是可以入乐歌唱的,并留下了许多词谱和曲谱。到了近代,由于外国音乐的涌入,古诗词歌曲的创作融入了西方音乐元素与技巧,中国古典诗词成为融合中西音乐的重要形式,发展至现代有了更多元化的发展。对于古诗词而言,其所展现出的文化魅力是无与伦比的。与会学者们从历史、音韵学等多个角度追溯古诗词在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传承脉络,探寻古曲原貌,总的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诗词传承相关研究

刘冬颖教授的发言集中在中国古代的诗乐之教,她认为其可谓普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诗乐之教涉及到博物学、识字、民俗、宗教、政治等多方面的知识,更像是一部走进古代先贤的百科全书。同时,诗词中所浸润的礼仪制度也使其承担了国家礼乐教化的功能,这在全世界的教育史上都是非常特别的教育形式。歌唱家李元华表示,如今传唱古诗词其实传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古圣先贤的人文品格与优雅神韵,从中不仅可以看到文学与音乐美,还能汲取精神价值。李俊勇副教授从中国古代文献学角度对宋词音乐在《鄮峰真隐大曲》《白石道人歌曲》《魏氏乐谱》以及清代《九宫大成》几部古代乐谱中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并提出恢复这些留存在古乐谱中的词乐,应该多种途径并行,或者用昆曲复原演唱,或是用民族和美声唱法进行演唱的观点,多种演唱方式可以传达出不一样的魅力。

(二)音韵学研究

众所周知,古诗词极具中国古代汉语音韵美。无论是以四言为主的《诗经》,还是平仄格律严谨的唐诗、宋词,均韵味无穷,同时其抑扬顿挫、长短相和的特征也形成了诗词的音乐性和艺术美。此次会议部分学者即从音韵学角度研究古诗词的吟诵,以及其与古诗词歌曲之间的关系。谢嘉幸教授认为,古诗词歌曲与中国的吟诵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古诗词歌曲既包含创作也包含表演,其源头是古诗词吟诵和推动古诗词吟诵的乐府。吟诵是介于朗诵和唱歌之间的汉语诗文的口头表现形式。他还指出:先秦时期是古代诗词歌曲发展的源头,到了近代古诗词歌曲的创作主要是由于外国音乐的涌入,以西方的音乐元素与技巧来演唱中国古典诗词成为融合中西音乐的重要形式,现代则有了更多元化的发展。今天我们还要回到它的源头去考察整个吟诵和诗词之间的关系,对于古诗词的歌曲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李文军教授从诵唸的概念、声调以及节奏进行分析,指出诵唸是中国传统社会儿童主要的读书方式,从音乐角度考量,它是音高与节奏的“唱”的形态,这种唱的音声体验反映了中国音乐“文为先、乐为体”的特点。他还以《道德经》《大学》和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为例,演示了古诗词吟诵中方言声调与字调的关系以及节奏关系。宋瑾教授分析了古诗词句式结构和古音的发音特点,提出复兴古诗词歌曲,弘扬传统美学,应该多元发展。他认为,当今除流行音乐、西方音乐外,独特的中国曲调和中国唱法较少,王苏芬教授所从事的古诗词恢复工程意义非常重大。此外,劳在鸣教授重视从声韵平仄与诗意内涵相结合的角度来把握古诗词歌曲的吟唱和吟诵。薄克礼、王恩保、刘大可等专家学者考察了古诗词吟诵、吟唱的特征、亮点和演变,论述了从吟诵到吟唱包括吟诵、吟唱的方式与发音的历史演变过程,弥补了时下研究的不足,带给与会者诸多思考和启发。

(三)乐曲溯源

在本次研讨会中,专家学者也对不同时期的诗词、乐曲追根溯源,这些乐曲的考证、分析构成了本次研讨会的极大亮点。周来达、池瑾璟、郭威等学者从古诗词的乐曲考证、译谱方面入手,对《渔家傲》《凤凰台上忆吹箫》《水龙吟》及“何满子”“敦煌廿咏”等作品进行了细致地剖析。郭威教授对唐代曲子“何满子”的发展演变过程做了大致梳理,他认为,从曲子到词作的演变过程,在《九宫大成》以及目连戏等民间诸多乐种里都有遗存,并指出,“何满子”也反映出曲子以乐籍体系为支撑,在民间通过“口传心授”传承至今的历史现象。周来达教授以傅雪漪老师的作品为例,通过对昆曲北曲的主调贯穿,论述了古诗词歌曲中“三难”和“三古”问题。池瑾璟教授主要围绕李清照的《凤凰台上忆吹箫》,从中国传统的乐学、曲学填词、度曲技法等层面论述韵谱整理,通过案例研究探究词乐的创作规律。徐利华教授的研究为学者们展现了中国古代词乐《水龙吟》传入朝鲜以后的文化变迁现象。任积泉教授则提供了古代乐府经典的范例——甘州古乐,为当今学者研究唐宋古乐,以及更好的破译明清乐谱的演唱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地域性标本。

二、古谱难寻、古曲难唱:在实践中发展

唐宋以来,古代文人诗词歌曲的传播,基本呈现出宫廷文人的横向传播及其对民间自上而下的影响。赵珂老师提出,古代诗词歌曲的传播,除传统意义上的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外,唯一可以作为传播载体的方式是平面传播,如《诗经》。而从竹木简所记录的形式转变为纸张,就是诸如《白石道人歌曲》这种带有音乐曲谱功能的书籍了,这些对于后人研究古代诗词歌曲的传播具有参考价值。郭威认为:“我们的先贤们,如唐明皇为了重建声乐的系统做过一系列的整理工作,清代乾隆皇帝也修订过《九宫大成》,其中诗歌乐谱有100多首。时至今日,我们有很大的距离去追赶前人所做的工作,要整理中华的礼乐文明,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去施展。”

另有部分学者也都提到了“古谱难寻”“古曲难唱”这个关键词。放眼近代,有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老所长杨荫浏先生翻译和选编的《古典诗词歌曲》,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傅雪漪先生翻译和选编的《中国古代诗词歌曲》。傅雪漪先生还为这项事业培养出了传承人,为今天全面推动中国古代诗词歌曲传承留下了优秀的种子。从傅雪漪先生到其弟子王苏芬教授,从傅雪漪先生到近几十年传承中国古诗词歌曲的著名歌唱家李元华老师等,我们文化传承的火种才没有熄灭。当然在这几十年间也有诸如邱望湘、谭小麟、罗忠镕等为数不多的作曲家,从作曲的层面延续了古代诗词歌曲创作的生命线。虽如此,迄今中国古诗词传承和传播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还处于星星之火的局面。那么如何发展古诗词歌曲,与会学者们围绕着这一课题展开精彩论述。总体来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探寻听觉上的中国声音

与会学者们认为:在当今社会文化环境中重建、发展古老的诗词歌曲艺术,首先需要在研究的基础上更大力度地整理古乐。谢嘉幸教授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音乐学院这几年一直进行的重建乐府的科研项目。杨赛研究员提出,我们要构建从先秦一直到近现代的中国音乐文学体系,把两千多年的音乐进行重构,这需要各大高校和地方政府一起承担起这些任务。在本次论坛中,有不少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和与会者分享了实践经验,对古诗词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提供了许多建议。他们呼吁,要通过研究、整理、创作和演唱探寻中国自己听觉上的声音。如杨一博讲到,在对古诗词的编配过程中,整体音乐风格的确定、对旋律的创作和配器,是一个对音乐全方位思考的呈现过程。董莹莹老师指出,古曲演唱要遵循中正平和、纯真纯善的原则,要唱出中国的声音,要向传统戏曲的民族声乐理论学习。诚如宋瑾教授所说:“我们现在要复兴我们的古诗词歌曲,弘扬传统美学,应该多元发展,我不反对有各种唱法和曲调,但是我很希望听到独特的中国曲调和中国唱法。”

(二)重构古代诗词歌曲的声乐教育体系

会议上,学者们还分享了各自已经开展和即将开展的古典诗词、诗词歌曲课程、师资培训和各类学术研讨活动的信息。在高校教学中,越来越多的学校通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与考试等综合手段,发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古诗词歌曲传播以及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学者们从多种角度、多重层面提出重构古代诗词歌曲的声乐教育体系。如冯冰老师提到,她们在课程教学中已经融入了古琴、瑟等古乐器,极尽还原古诗词的原汁原味。刘冬颖老师则强调,三千年前中国的乐官在教授音乐的时候,就是分科系统,甚至按照诗歌的特点来进行分科教学。因此,在今天的高校教学中,不仅要成立交叉学科的古诗词歌曲教学团队,还要因材施教。魏琳老师表示,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歌曲进行分组教学,教学内容可以包括古代原词原谱的歌曲,近现代的古诗词艺术歌曲,还有当代具有流行元素的古诗词歌曲,音乐师范专业还可以涉及古诗词儿童教学。赵柯老师向会议详细介绍了中国音乐学院中国古代诗词歌曲演唱人才培养项目班。这一科研项目是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该项目自2018年7月20日开始进行了为期32天的集中授课学习,为古代古诗词歌曲的现代化传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该项目之所以采取立体活态的教学设计和实践,目的在于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以便达到“育种广撒”的效应,使中国古代诗词歌曲在未来更为广泛传播的过程中,充分体现自身的文化、艺术价值和意义。此外,陈瑜老师分享了上海复旦大学古诗词普及传承活动,田鹏老师介绍了北京中小学教育体系的工作等等。可以说,此次会议为全国致力于古诗词歌曲传承、演唱、创作的学者、文化工作者创建了一个很好的沟通平台,对创建当今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声乐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三)创建新时代的传承、传播途径

在本次研讨会中,一些专家学者也分享了自己家乡的古乐,如甘州古乐、漳州南词等。这些都是中华灿烂的文明,但因无人传唱而濒临灭绝。加之上世纪以来,古诗词在中小学课本中逐渐减少,人们在现代化生活中对传统文化的逐渐疏离,致使整个社会对传统诗词吟唱的形式逐渐陌生,古谱的古代诗词演唱就更少了。

因此,在当下的环境中,加大力度对这些灿烂文明进行抢救是一方面的工作,而如何利用时下的传播媒介与时俱进地将这一“小众艺术”大众化、年轻化,也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陈霞教授说:“中华诗词的传播是一项系统工程,在中华传统复兴的道路上,需要文化界、艺术界、表演界、语言学界、传播界等不同界别人士的合力来共同推动这项事业。”

当下古诗词歌曲的传承主要靠两种方式,首先是在国家文化艺术政策引领和扶持下进行专项古代歌曲培训,学员毕业返回原单位,为各地大中小学培养一大批演唱和传承的人才。他们分级开展的工作,将有利于诗词歌曲更广泛地传承和传播。其次是各地古诗词的研究者、演唱者,应利用发达的自媒体平台进行传播,使热爱古诗词的人们欣赏到高水准的古诗词演唱,并长期互动交流。

在这些传承的摸索中,不乏很多成功的案例。如王苏芬教授执行王黎光院长“承国学、扬国韵、育国气、强国音”的办学理念,出版教程,录制CD,开展大师班,培养传承古曲的中坚力量,甚至将演出带到了美国、西班牙,使其走向世界;如谢嘉幸教授多年以来孜孜以求地在全球各地、各个层级、各个界别推广乐府的行动,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必将让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生根发芽,起到文化种子和文化基因的作用;再如“摇滚博导”陈涌海创新打造的《将进酒》,搭建了传统和现代的桥梁,他把诗与当代审美相结合,成就了千万点击量的优秀案例……因此,我们对于古诗词歌曲的传播思路要打开,与时俱进才能找到路在何方。

诚然,文化传承面临着理念、机制、内容、对象、环境、操作等诸多问题。从内容单一的文化传承项目,拓展到整个教育的话语体系,使其进入主流教育体系,这是我们现在急需要做的。传承对象从原来区域传承人扩展到全国公民,民俗生态环境是基础,校园环境是引领,产业生态环境是动力,社区生态环境将是根本目标。而搭建一个诸如中国古诗词歌曲协会的平台,囊括研究、创作、表演、评论和传播各个环节,将如珍珠般散落的“非遗”项目串联、融汇起来,并将其传承、推广开去,尽管“路漫漫其修远兮”,但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文化工程。

在古诗词歌曲传承与传播的路上,开放与坚守,争鸣与包容,都应该是其鲜明的特征。无论是老一代的文艺工作者,还是如今奋斗在一线的中坚力量,无论是从事古诗词研究,还是演唱、创作、表演和翻译等,都应有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交流,相互合作,共同攻关。正如宋瑾教授寄语大家的:“在工作中要‘无龄感’,要永远保持热忱持续下去。”杨赛研究员也表示:“我们要留住耳朵上的中国,即基于中国语言的语感,把我们的乐感、情感联合起来,最终形成‘中国之美’。”因此,无论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还是中西的融通,都要充分利用现代的传播手段扩大古诗词歌曲的影响,以此引领当代中国音乐及大众的审美,这样,我们听觉中的中国古代诗词声音才能逐渐建立起来。

综上所述,“全国首届古诗词歌曲学术研讨会”汇集了音乐学、历史学、美学、心理学和语言文学等各学科专家,研讨的范围包含了历史研究、乐曲考证分析、古诗词创作和演唱以及宏观的学科建设等多个领域。研讨会所交流和讨论的古诗词歌曲的历史、创作、传承、表演和研究话题,都是中国音乐学院提出的建立“中国乐派”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重要体现。因此可以说,此次会议对开创和发展“中国乐派”的实践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开拓性和奠基性意义。

猜你喜欢

古诗词诗词教授
踏青古诗词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诗词中的新年
诗词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