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专业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以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为例

2020-02-27姜桂娟许纪发张春凤邓宏志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双师三农教师队伍

姜桂娟 许纪发 张春凤 姜 鑫 邓宏志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41)

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农村的发展关键在人才,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院校服务能力的基石,在农业大省打造一支富有深厚“三农”情怀,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较强服务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十分迫切。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2002年晋升为高职院校,先后获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级“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62年来,学院始终坚持“立足乡村办学、倾心于农业职业教育、零距离服务‘三农’”的办学宗旨,以服务战略粮仓、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为驱动,以服务教师发展和专业群建设为基点,以师德建设为引领,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以“农职教育的排头兵、农业生产的大行家、农业技术的传播者、热心助农的践行者”为内涵,不断健全制度、创新机制,多措并举打造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情系黑土、精技助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成为“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的倾力践行者。

一、强化师德引领,夯实双师型教师队伍思想基石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师生共同价值观精神内核的塑造,切实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以师风带学风、促校风。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齐抓共管、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三农”情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团结进取、自强不息、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农经精神为支撑,强化坚守倾心服务“三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初心;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教师头脑,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国思政会议精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作为必修内容,提升教师政治理论修养;通过开展“师魂匠心”系列文化活动,树立以“时代楷模”曲建武、老校长韩行舟为代表的精神典范,传递榜样的力量;组织“师魂匠心”典型表彰,设立“师魂匠心”农经文化讲堂,传承和弘扬北大荒精神、农经精神,打造了一支具有“师魂匠心”品质,肩负服务“三农”使命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学院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黑龙江省“三育人”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二、健全制度保障,创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机制

依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和学院发展规划,不断完善教师参加实践锻炼和社会服务机制,制定并完善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实施意见》《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教职工培训、教师实践锻炼管理办法》《关于引进、培养优秀人才的暂行规定》《社会服务管理办法》《外聘教师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建立了体现产业与专业特色的教师分类培养与管理制度,创新了教师成长和激励机制。

强力推进教师“下基地、下企业、下农村”,将“三下”作为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先优评选、津贴发放的衡量指标,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支持校企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推进专兼团队融合、跨专业融合,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按照送一带一的原则,从兼职企业选择优秀的技术人员到学院做兼职教师,实现双岗、双责、双收益;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推行专业带头人制,强化学术委员会的职能,突出教授治学作用,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创设了良好的机制。

三、产教深度融合,搭建双师型教师成长广阔舞台

学院牵头成立了黑龙江省现代农业职业教育集团,与农业企业、农业行业、农业协会、农业市县、典型农户(合作社)之间建立密切的发展合作关系,搭建产学研全方位合作平台,发挥协同攻关效应,创新了“农场+农企+农职+农协(科研院所等)+农户(合作社)”“校农结合五联动”产学合作模式,教师在合作和服务中得到了历练成长,也提升了获得感和荣誉感。学院涉农教学团队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共建了3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国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大师工作室、4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这些平台成为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育高水平师资队伍和服务产业的有效载体,依托这些载体学院获批了全国首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7个国家级培训基地。

四、实施多种举措,全面提升教师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是引进来、走出去加大培训力度,实施教师培育“三大工程”(专业领军人才建设工程、卓越教学团队建设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二是强化校本培训,开展“说专业、说课程、说管理、说服务”活动,建立了内部交流互动机制,打造了本土化的改革成果;三是推进全员课改,开展开学第一课、专兼职教师说课大赛、示范课教学观摩、课程能力建设大赛等系列活动,推进全员课程思政,提升了课改成效;四是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加大国际化培训力度,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实施IEET认证,主持开发澳大利亚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包项目并进行试点应用,依托承担的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生活技能开发”青少年教育合作项目《自我认知》(高职组)试点项目提升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加强与俄罗斯等国家的合作,做好中俄农业高新技术合作示范园区建设,提升教师国际化水平和学院服务农业走出去能力;五是强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将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进行一体化管理,推动兼职教师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和技术攻关;六是开展教师诊改,目标引领,循序渐进,激发教师自我提升的内生动力;七是开放基地,支持创新创业,使实训基地成为一体化教学的主战场、师生技能的练兵场、师生创业的孵化场和社会服务的窗口。

教师科研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学院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以上。教师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不断提升,引领了涉农专业建设与发展,专任教师入选5个教育部教指委,打造了6个国家级专业、7个国家级实训基地,主持研发职业教育国家标准8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1个、参与9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3门,获全国信息化大赛、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项。

五、厚植"三农"情怀,培养“一懂两爱”时代新人

将“三农”情怀作为文化育人的内核,厚植于专业教学、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和社会服务中,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引领,教育引导学生学农要爱农、爱农要务农、务农要兴农。一是注重精神引领,在校园文化中厚植“三农”情怀,二是用好主阵地,在思政课教学中厚植“三农”情怀,三是抓好同心同向,在专业课教学中厚植“三农”情怀,四是做精课外校外活动,在第二课堂活动中厚植“三农”情怀,五是搭建大平台,在社会服务中厚植“三农”情怀,将倾心服务“三农”的情怀,贯穿、融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取得了良好成效。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立项120门,打造了电商助农、科技兴农等“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系列活动品牌,强化了学生“学农、爱农、留农”情怀,涉农专业留省就业率居于全省前列,培养了一大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具有坚韧品性、匠人精神的科技新农人、电商新农人、管理新农人。毕业生刘彩华立志扎根农村建设家乡,带领农民科学致富,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社,组织实施规模化生产,带动周边2000多农户累计生产粮食1亿斤,户均增收5000元,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农民女状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创先争优先进个人,被遴选为中宣部、团中央主办的“我与祖国共奋进”宣讲团成员,在全国宣讲15场。

六、承载多维服务,成为区域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涉农专业团队不断创新服务“三农”的载体和模式,探索出了技术引领、合作发展、协会带动、文化传播、电商助农等科技服务模式,提升了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融入度,实现了自我发展与社会服务的双赢。近年来,教师主持完成省级应用技术研究及自然科学项目30项、市级应用技术研究项目20余项,荣获黑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奖19项,专利36项,自主研发出水稻、南瓜、苦瓜、食用菌等4个品种。近五年,开展各类技术培训6万余人次,推广农业新技术20余项;与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共同打造《农经大讲堂》《乡约农经》电视专栏309期;派出科级干部赴齐齐哈尔克山县北联镇民兴村进行驻村扶贫;助力学院所在地成功创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国家级建制镇示范试点和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助力了牡丹江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创全省“十六连冠”;指导桦南、宝清等县获批国家职成教育示范县,带动了30多所中职共同发展。学院先后荣获省政府粮食生产贡献奖、省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先进集体、省级服务“三农”先进集体、省级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等荣誉。

通过以上系列举措,多渠道提升了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职教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锻造了一支“国际视野、情系黑土、精技助农”的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学院获批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职业教育科学研究团队1个,获全国农职教育名师、省级教学名师、新秀、教学能手等28人。学院双师型教学团队在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效广受媒体关注,《中国教育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黑龙江电视台《新闻夜航》、凤凰网、新华网等媒体相继报道转载。“德技并修育人 匠心筑梦兴农”入选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猜你喜欢

双师三农教师队伍
数说2021“三农”新变化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商务部:多措并举惠“三农”
2020年“三农”十大新闻
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双师培养授课实践探讨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小学科学“双师课堂”中双师角色功能定位研究
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当前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