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的运用实践和成效
2020-02-27魏芳
魏 芳
(泗洪县人民医院,江苏 宿迁 223900)
众所周知,卓有成效的管理,一定是在管理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工作的[1]。如何提升护理管理水平,使护理工作达到社会、医院、患者三方的需求,这就需要护理管理人员有敏锐的视角、与时俱进的适应和学习能力、不断创新的意识,而单靠经验已不能适应现代护理的要求,应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工具势在必行[2]。我院护理部逐步深入地将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运用于护理实践中。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是一所县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设置护理单元38个;分为大内科,大外科,手术综合科,门急诊四个大科。护理部下设9个护理质控组包括护理管理组、护理安全组、护理文件组、危重症护理组、糖尿病护理组、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组、静脉输液护理组、临床培训考核组、临床带教组。
2 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的实践开展运行情况
2.1 科学管理理论运用
2.1.1 护理工作流程化、标准化。随着医疗的专科化,相关专科护理应运而生,原有的护理工作流程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如神经内科的微创手术、普外科的腔镜护理、心内科的PCI护理、产科的待产陪护等。我院护理部依据专科特色及时跟进,在各领域制定标准化流程、制度,规范护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
2.1.2 全院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按需设岗,结合临床岗位的工作量、技术难度等进行分层分阶段及专科培训相结合的形式,以达到护理人员能力与岗位相匹配。如:制定护理绩效二次分配方案、护理教育分层次培训计划及方案。
2.2 行政组织理论的运用
完善组织构架,落实三级管理体系。包括护理部质量、安全、教育等委员会、9大质控组;同时科室以3-5名护理骨干为核心成立科室质控小组,全面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推行小组负责,体现参与管理的质量控制模式,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从行政管理到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体现无缝隙护理管理。
2.3 以创新理念为指引
灵活运用追踪方法,运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及信息平台,更加科学、真实、客观的反馈出护理管理工作中护理服务的具体成效和存在问题
2.4 采用PDCA闭环式、阶梯式管理
应用于护理质量控制、护理不良事件分析、护理安全管理、临床实习带教等每一个角落。体现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的发展过程。
2.5 病区工作环境、护理仪器设备、物资物品、护理档案资料等日常管理中则运用6S[3]方法,对于物品管理更加精细规范。
2.6 QCC的开展 各个QCC小组的组圈运行,运用QC工具包括查检表、散布图、层别法、柏拉图、直方图、要因图、控制图等,使全体人员有自主管理的意识,为基层人员提高由下而上的参与管理途径,调动基层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2.7 根本原因分析(RCA)采用回溯性失误分析方法。
主要用于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即使用RCA找出事件的潜在错误,还原事件真相,总结改善。
2.8 其他如护理文化管理、护理环节质控、风险防范、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护理敏感指标监测评价等
3 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应用成效
3.1 修订出版护理各类规章制度、流程标准等书籍14本。
如结合本院特点组织编印《实用临床护理操作规程》;将各项护理工作包括出入院、转科、健康教育等共性流程和特殊科室(急诊、手术室、产房、ICU、血液净化中心等)的个性化流程的制定会汇编成册。
3.2 指导开展以“技术为核心”的专科护理服务,制定专科护理规范及指南并落实。如普外科制定了乳腺癌患者护理临床路径,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心内科制定疾病二维码宣教,加大了宣教力度;神经内科开展脑卒中患者肢体康复训练,做到精准护理;产房在开展待产陪伴项目上增加了全程陪伴分娩和晚断脐,开展自由体位分娩、镇痛分娩,积极使用导乐车、分娩球等助产工具。
3.3 质控体系的完善建立,逐步完善质控数据收集上报,建立了6项全院共性和66项专科护理敏感指标,从而有效地对护理质量形成的各要素进行评价,科学指导临床护理人员的工作,也使护理管理者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改进[4]。
3.4 QCC的全面开展,目前已开展护理品管圈比赛共计3期,建圈30多个,选拔18个主题参加比赛,并从中选择优秀圈组参加省市比赛,参加江苏省医院协会举办的历届品管圈比赛中并取得好成绩。尤其2019年获得了二等奖的急诊科救护圈以“降低危重病人院内转运质量缺陷率”为主题,使院内转运质量缺陷率30%下降至15%,包括发表护理专业论文一篇,完成护理创新二项且其中一项获得国家专利证书等。
3.5 护理创新科研能力增强
我院在江苏省护理学会举办的“首届护理用品创新展示与交流活动”中,申报的“肠内营养液电热恒温夹的设计与应用”荣获三等奖;并在院内成功举办三届护理创新大赛,近三年发表论文200余篇,开展创新项目120余项,申报国家各类护理专利30余项。
3.6 完善护理不良事件上报分析流程
仅在2019年全年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143例,其中Ⅳ级6例,Ⅲ级126例,Ⅱ级11例。并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分析对策,完善制度流程,提升护理安全。
4 讨 论
4.1 三级医院评审细则中明确要求医院各部门质量管理
人员能够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原理,通过适宜质量管理改进的方法及质量管理技术工具开展持续质量改进活动,并做好质量改进效果评价[5]。并且质量管理工具对构建医院质量体系,提升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营造全员关注质量与安全的氛围,发挥了积极作用[6]。对于处在创建三级医院关键时期的我们,掌握并实际灵活将各类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运用到工作中至关重要。
4.2 运用过程中,要注意管理工具使用的难点在于处理什么样的数据、基于什么目的选取哪种管理工具[7],护理管理中不是单单依靠一种管理理论或管理工具进行,往往是相互融合,多种管理理论和工具应用于一项管理事件中。
4.3 管理不单纯停留在管理的表面,要通过管理理论及工具的运用成为能够改善工作环境、优化组织管理、提供发展平台等措施稳定护理人才队伍,要善于运用先进的、智能化的电子产物,注重数据的收集和信息的流通,这样才能为优秀的护理人员向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的“磁性医院” 打好基础。
4.4 有研究指出,护理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工具知晓率较高,但对其实用范围认知较低,同时缺乏质量管理工具用法的知识。因而在实践运用中还存在局限和不足之处如数据的收集、绩效系统的跟进、不同专科特点、培训时间力度的不够等,在今后工作中将逐步的规范和克服。
总之,我院护理管理工作在不断摸索中前进,不断学习中使管理理论和管理工具在全院的护理管理工作落地生根,发扬光大,到达了全员重视管理、人人参与管理、工具方法合理应用,使护理管理工作始终保持持续改进的状态,使管理更加科学化、信息化、实用化,实现护理管理质量全面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