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持续质量改进式护理干预在眩晕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02-27宋春美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8期
关键词:持续性病患者护理人员

宋春美,卢 青

(江苏省南京市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江苏 南京 210000)

眩晕症已经成为当前临床疾病学科当中一种常见的疾病,通常情况下,眩晕症在临床上往往会表现出眩晕以及位置错觉等症状,眩晕症的患者在长时间的患病过程中心理情绪不佳,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药物也会对患者造成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大,在患者的护理期间,倘若得不到重视,往往会造成出现不良的并发症,在护理期间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展开干预。本医院将对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22例眩晕症的患者,在康复期间应用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探究对于患者预后的干预效果,现将实验报告结果进行如下陈述。

1 一般资料

研究人员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集了122例眩晕症的患者,在本次实验开始之前也获取了这些病患者以及其亲属的允准,同时签订实验探究知情同意书,本次实验收集的全部的病患者其个人的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体重等等)在通过检验之后并不存在差异性(P>0.05),所有患者具有可比意义。收治的这些患者其年龄的区间范围41岁~87岁之间,收集了122例眩晕症病患者平均的年龄为(55.40±3.61)岁,我院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划分至两个组,两个分组当中的所有眩晕症病患者的主要信息以及患病时长在通过检验之后证实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即P>0.05),两个分组的眩晕症的患者各61例。常规护理组中病患男女比例为36/25例,实验护理组中病患男女比例为31/30例。

2 方 法

2.1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研究方法,常规组展开日常普通的护理方法,实验护理组中眩晕症的患者则采取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首先,在护理初期,科室需要建立一支持续性质量改进相关的护理小组,要求所有的小组成员需要通过培训以及理论学习等多钟方式掌握持续性质量改进有关的护理知识,小组的所有成员需要总结经验并结合理论知识制订出科学的护理策略。其次,应当建立运作高效的组织机构来处理医疗工作当中出现的各类不协调的问题,同时,还需要对改革的目标和方法进行确定,医院应当对当前的服务质量进行合理性的分析与评价,需要展开外部的评价以及内部的评价,切实的发现医疗过程当中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另外,在确定具体的护理策略之后,应当为其策划相对应的改进方法,对于改进过程当中的具体措施应当持续性的进行监督,并对整个持续性的过程展开客观性的评估。大多数的患者非常在乎康复期间的恢复情况,在进行护理过程当中,患者通常会存在很多负面情绪,比如焦虑、恐慌等等,患者在精神状态非常差的条件下是非常不利于自身健康的,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当经常与患者进行心理方面沟通,可以通过面对面方式来和老年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交流、在住院病房内添加宣传栏或者宣传标语的方式、为患者制定并发放有关眩晕疾病的基本知识小手册等等,如此可以使患者更大程度的了解自身疾病以及相关的治疗方案,可以为该组的病患者介绍眩晕疾病相关的基本知识以及在住院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所谓健康方面的指导教育就是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当中帮助病患者获得更多的疾病知识,纠正传统化的错误思想以及不良行为,使患者能够养成健康的生活行为,进而提升自身的生活水平;最后,需要提升护理人员自身在护理专业方面的学习,科室内应当积极的组织护理人员提升专业方面的学习和培训,特别是有关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的精髓和理念,需要护理工作者在日常护理工作中能够领会理论并将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另外,护理工作者需要提升眩晕症的护理知识,科室内可以适当的组织相关培训,提升护理工作者对于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有关的知识。

3 结 果

3.1 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之后的临床效果

本文实验数据显示,实验护理组的病患者在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之后仅有4例患者出现了不良并发症现象,护理的康复有效概率(93.43%),根据数据对比分析得出,常规护理组当中的病患者在实施传统护理方法之后共有18例患者在护理结束以后出现了并发症现象,护理康复有效概率(70.49%);在两种护理方法实施结束以后,实验护理组的满意程度为(96.53%),而常规护理组对于护理过程的满意度为(79.36%),同时,实验护理组中眩晕症的病患者其整体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33.56±1.58),而在常规化干预之后常规护理组的患者其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为(54.56±1.58),本次实验的所有数据在经过检验之后呈现统计学的意义(即P<0.05)。

4 讨 论

所谓的持续性的质量改进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求在各大医院在开展医疗活动当中需要持续性的提升服务以及管理工作的质量问题,并且还需要有效地提升医院其医疗方面的水平,进而能够使得医院当中的医护工作人员、病患者以及病患者的家属皆能够满意,以上便是持续性质量改进的主要目的,同时也是当前要求各大医院实施的重点目标。近些年,临床医学上面眩晕症的发病概率逐渐增多,倘若患者在诊治的过程当中延误了最佳医治时间,往往会加重患者的病情,从目前临床资料显示,临床医治的多种方法已经逐步被应用到眩晕症的治疗当中,一旦进行治疗之后部分患者则会出现并发症,这便需要为其展开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如此才可以高效地促进患者康复。依据本文的探讨可以得知,针对眩晕症的患者,采取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其临床护理效果比较良好,可以帮助病患者更好地避免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同时,患者的心理情绪以及满意度同样得到了提升,值得临床使用。

猜你喜欢

持续性病患者护理人员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持续性迭代报道特征探究——以“江歌案”为例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关注持续性感染,提高生活质量
在医院编外护理人员中推行人事代理择优同工同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