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的内科护理

2020-02-27王诏君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68期
关键词:心内膜炎感染性内科

王诏君

(满洲里市人民医院内四科,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400)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细菌、真菌以及其他微生物导致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者心室壁内膜出现炎症,感染性心内膜炎还合并有心衰,在治疗此病的过程中若采用内科护理可以有效帮助改善治疗效果[1]。患者自身心脏有病是引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无心脏病变的人发病率逐年升高,患者在治疗时经常注射麻醉药或自身免疫系统遭到损害,都是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原因。因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患者,总共40例,将其分为两组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研究,对比研究结果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9年6月-2019年12月接受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患者,入选的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男11名,女9名,年纪为44-67岁之间,平均年纪在(55.6±1.1)岁;研究组实施内科护理模式,其中男12例,女8例,患者年龄在45-68岁之间,平均年纪为(56.5±0.6)岁,组间一般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告知患者与家属注意事项,进行感染性心内膜炎相关知识的普及,最大程度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护理人员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情况,及时做记录。研究组患者采用内科护理模式,主要在心理护理、抗生素的使用管理、心衰护理以及常规护理上进行加强,在心理护理上,护理人员要学习专业的心理护理知识,然后和患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增加亲和力,让患者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皮肤损伤、栓塞、发热以及贫血等症状都是此病的临床表现,在治疗时容易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导致消极的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护理工作。在进行治疗前可将疾病的基础知识普及给患者与家属,消除他们的恐惧感,改善心理状态。在抗生素的使用管理上,我们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来保证药物对患者的安全性。针对患者的病情状况注射抗生素,严格把控输入的量,部分患者还需注射其他药物,包括抗心衰与营养药物。感染性心内膜炎引发的心衰,在治疗上需使用抗生素药物,长期使用会产生副作用,发生肠道菌群失衡等情况,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与毒性反应,如有异常情况要及时向医生反应并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处理。在心衰护理方面,对于心脏功能较弱的患者实施吸氧操作,氧气流量设置为3至4L/min,让患者采取半卧位,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部分心脏功能不稳定的患者可以使用强心药物进行改善[2]。心功能可分为不同的等级,患者在吸氧时还需提供足够的营养,减少水分摄入,采用利尿、强心等对症药物进行治疗,随时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帮助患者改善病情状况。在常规护理中我们要叮嘱患者要及时的进行休息,保证身体可以得到充足的休息时间。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确保有整洁、安静的病房,严格限制探亲家属数量,患者在恢复期身体还较虚弱,减少微生物的入侵,保证患者在安全环境下恢复。在饮食方面,叮嘱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给身体内输入复方氨基酸,提供营养物质,保证自身免疫力。患者发生心衰后,最明显的症状之一是发热,护理人员需要频繁测温,如发生持续发热情况,需要采取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诊断疾病的重要证据是阳性血的培养,患者在体温升高时抽血是最佳时机,先对皮肤消毒再进行穿刺,由于患者使用过抗生素药物,所以减少抽血的量,控制好血与培养基的比例,做相应的培养。引发并发症时需采取护理,患者突发气急、胸部疼痛、咳血可能是肺栓塞,如果患者精神出现问题,比如吞咽困难、说不出话、瞳孔大小发生改变、肢体不能灵活运动,严重者出现昏迷抽搐可能是血管栓塞。肾栓塞患者会发生血尿与腰痛等症状,及时观察患者的神志、皮肤温度以及瞳孔。

1.3 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需要分析采用不同护理方案的影响,可比较两组患者在心脏功能上的评分,其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方面,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患者的相关病患症状消失,心脏功能检查正常,患者生命体征数据显示正常就可以判定为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相关病患症状有所消失,心脏功能检查基本正常,各项生命体征数据逐渐恢复正常就可以判定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消失,心电图检查还没有恢复正常,各项生理指标还处于异常,就可以判定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患者的病情结果进行分析,以SPSS22.0专业计算软件为基础。针对患者心脏功能评分采用计量资料(±s)表示,采取t检验,总体有效率采用计数资料n(%)表示,采取卡方检验,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2 结 果

从采用不同护理的结果来看,研究组心脏功能评分为(86.78±5.68)分;对照组为(60.43±4.38)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时,同样研究组要远远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4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5.431)。

3 讨 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心衰症状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临床上采用内科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通过一系列的有效的内科护理管理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协助手术良好的实施,最终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内科护理工作可以从心理护理、抗生素药物使用、并发症护理、心衰护理、一般护理等多个方面开展护理,全方位为患者提供帮助,医护人员控制感染状况,引导患者与家属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改善负面情绪。及时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如不重视治疗与护理,容易发生并发症,需 阻止并发症的发生,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提供舒适的住院环境,定期杀菌消毒。制定抗生素使用制度,保证患者的安全,挑选抽血最佳时间,为患者提供细致的服务,帮助他们早日康复。

综上所述,对于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患者在手术前后采用内科护理模式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水平,这也充分表明对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合并心衰疾病有着积极意义,为患者手术获得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心内膜炎感染性内科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小儿咳嗽也要提防非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眼睛也会感染性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中生物被膜形成的机制及诊治进展
超声心动图诊断Loffler心内膜炎1例
家畜急性心内膜炎的诊治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瓣膜置换围术期护理配合分析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