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心理素质教育课程项目主题式教学实践与探索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
2020-02-27马薇薇
马薇薇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一、问题的提出
公安民警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因其工作时间长、职业风险高、工作强度大、工作任务复杂程度较高且变化性强等特点,被称为“高风险、高应激、高压力”人群,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学者的研究显示,某市公安民警年平均加班800小时。尤其是基层民警,工作任务重、责任大、长期处于高应激状态、身体超负荷运转,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1]因长期睡眠不足、睡眠质量较低,导致部分公安民警出现了记忆力下降,预见性、反应灵活性下降等思维变化,严重影响了民警的人际关系、工作效率以及身心健康。2005年公安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安民警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公安机关高度重视民警的心理健康问题。[2]公安院校作为培养预备警官的摇篮,旨在为公安战线输送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过硬、身心素质良好的优秀人才。因此,通过在公安院校开设心理素质培育系列课程,有助于公安民警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心理建设、心理调适以及潜力的发挥。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公安民警的常规工作内容更多的是服务于普通群众,警民之间的沟通问题成为考核民警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因素,部分基层民警因警民冲突问题导致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影响了身心健康。因此,基层民警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应当接受系统化的心理素质锻炼,掌握相关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人际沟通能力。[3]随着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渴望过上有意义的生活。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们的研究聚焦在正常的普通人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开始重视对不良心态或心理问题的提前预防工作,而不是等到出现严重的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问题的时候再考虑采取什么方法来治疗,尽量减少因心理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成本卷入,增加心理建设工作的实际成效。积极心理学视角关注的是如何发掘个体自身的品格优势以及个体的潜能开发,建立积极心理资本,锻炼心理韧性。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在预备警官走出校门面临艰巨的工作任务挑战之前,有必要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积极心理品质、奠定良好的心理资本、掌握情绪管理及情绪疏导相关技能、锻炼心理韧性、形成积极人格、有一定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因此,通过在公安院校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学相关课程,总体上涵盖普通心理学基础知识、以警察职业为背景的心理素质锻炼、心理健康调适方法以及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等内容模块,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难易程度梯度,教学时数理论上不少于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心理健康公共课程,以保证公安院校毕业生的心理素质培育质量不低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毕业生,旨在提升公安院校学生心理素质,使其更好地与实际工作岗位衔接,形成基本的职业胜任力。传统的心理学课堂教学采用大班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通过尝试探索小组活动体验式的项目主题式教学,将积极心理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模块相结合,有助于公安院校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二、积极心理学与积极心理素质培育
自从心理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始终肩负着三项重要使命:治疗人的精神疾病和心理疾病、帮助普通人生活得更加充实和幸福、发现并培养具有非凡才能的人。[4]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心理学家们的研究重点放在了治疗因心理创伤等外界刺激导致的心理问题上,侧重于研究外界刺激带给人的消极影响及缓解办法,强调心理问题的矫正功能,习惯于从问题入手开展心理建设工作,却忽略了心理学的另外两项重要的使命。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开始关注并研究人性的积极层面,引起了心理学界对于个体心理活动积极方面的广泛关注,为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5]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博士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一门科学,并开始广泛传播其积极心理学思想,引发了心理学家们探索人的积极性的热潮。[6]积极心理学主张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人的许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做出新的解读,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有心理问题的人、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并获得良好的生活。[7]积极心理学主要从三个层面来研究人的积极力量(正向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和潜力)。一是从主观层面上。主张心理学要研究个体对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积极主观体验。在对待过去方面主要研究了满足、满意、安宁、成就感等积极体验;在对待现在方面主要研究了高兴、幸福、福乐和身体愉悦等方面;在对待将来方面主要研究了乐观、自信和希望等积极体验。二是从个体层面上,主张研究积极人格,包括智慧、友好、尊严和慈祥等24种积极心理品质。三是从集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积极的社会系统,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组织系统,提出这些系统的建立要有利于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心理品质。[8]
公安院校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心理素质的培育工作。良好的心理素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没有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二是具有积极心态。积极心态是一种正向、乐观、进取的心态,表现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能够从积极方面看待事物,体现出乐观、进取、抗压能力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心态积极的大学生对人对事比较客观、情绪饱满,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动力较强,态度端正,正确面对挫折与挑战,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9]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侧重于对人性的积极评价取向,注重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以及潜能的开发,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以及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用积极视角来对个体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问题)进行科学解读,从而激发个体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旨在培养学生具有创造幸福、分享快乐,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发挥的能力,同时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教学目标。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安院校心理素质教育课程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构想
伴随着社会转型的飞快步伐,国内外关于高等院校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也在与时俱进、不断深入。其中比较突出且较为有影响力的是德国的“双元制”课程与教学模式、澳大利亚的TAFE课程与教学模式、加拿大的CBE课程与教学模式、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MES课程与教学模式等。[10]国内的专家学者在结合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工作实际以及相关职业技术应用领域,在借鉴国外的教学模式理论基础之上,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技术本位”的主要观点融合起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平台及硬件设施,形成了一种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模式——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体系、以项目情境为载体、以主题工作任务为教学模块、以综合能力素质培养和“六项素质”结构体系具备为教学目标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11]这里所说的“六项素质”结构体系包括:“思想素质、身心素质、知识素质、方法素质、技能素质和能力素质”。授课教师在教学整体设计过程中,应当遵循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以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支撑,在充分明确所处地域的经济结构特点和公安工作岗位需求实际的基础上,收集、筛选、分析和重构来自贴近工作情境的项目主题教学素材,使教学成果最大程度地满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与传统的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下的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筛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激发、评价方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学生在活动参与、小组互动、交流反馈等环节,将个人潜在的认知成分进行组织和调动,学习目标更加清晰,教师的课堂主导性也随之增强,知识的传递和获取方式多元化,学生的满意度提升,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随着公安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推进,公安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日趋贴近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在积极心理学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本着提升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整体目标,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分别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评机制等方面进行如下思考和探索:
(一)教学理念启示
新时代背景下,公安人才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公安基础理论知识、过硬的身体素质,还应具备坚韧的心理品质。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没有心理问题的人并不一定意味着其具有健康人格并且生活幸福。没有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并不能够和心理健康以及行为模式良好划上等号。人的生命系统不是由问题构成的,而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既有潜在的内心冲突,也有潜在的自我完善能力。[12]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理念大多借鉴的是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因理论诞生的时代背景不同,所借鉴的教育理念更加偏重于学科的工具理性价值,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对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人文关怀比较少。因此,学生的创造力很难被激发出来,对于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较为僵化,创新程度不高。在本着为公安战线输送合格人才的前提下,心理素质课堂的教学目标应当更加注重学生优秀的内隐能力的激发和培养。一般来说,知识和技能都能够通过各种测试和考试进行评价和考核,属于外显能力,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学生的态度、价值观、动机、人格等特质是不容易被觉察的。而这些内隐的能力素质具有更大的能量和稳定性,对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充当学生学习的脚手架,适时给学生指导和反馈,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培养学生在学习新任务的过程中,利用自身原有的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地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反思学习来建构新知识的能力。在项目主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信任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目标制订
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求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面向全体学生,针对他们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预防性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13]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公安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培育的目标应该以塑造学生的积极人格为主,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心理品质。更加关注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性。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考虑到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是否能够辅助教学的总体效果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实现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教授知识内容是否贴近实践、易于实现并且具有发展前景;第二,所教授知识内容是否对学生有益、易理解、受欢迎、被学生认可;第三,所教授知识内容是否能通过争论加以创新并能有趣而又有意义地加以描述;第四,所教授知识内容是否对于问题解决具有示范作用;第五,所教授知识内容是否经过了科学体系的加工和整理。[14]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有效教学的实现应当建立在学生主体积极的认知参与以及教师适当辅助引导的基础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是由其自身参悟并不断构建出来的,而非简单地知识搬运以及被动接受。因此,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目标设置要合理,应当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及水平。不应设置得太过于局限,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调整的空间。在不偏离大方向的前提,任课教师应该有较为具体和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设置空间,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活力和互动氛围。
(三)教学内容筛选
公安院校所培养的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相适应、综合能力较强、身心素质良好的专门人才,而从公安院校毕业的大学生们是否符合社会对他们的预期,与公安院校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密切相关。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经济飞速发展和科技迅速进步,公安工作岗位对预备警官们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能力素质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设置偏重于理论角度,对师生的课堂对话或者互动而产生的生成性知识关注较少,使得学生在应对突发事件及状况的储备经验不足,应变能力不够。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设定方面更加偏重于知识能力的创新组成,较为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例如,在模拟主题情境中,通过佩戴专业设备,体验高空拓展等项目,锻炼刑侦专业学生的心理韧性。通过“无敌风火轮”“信任之旅”“驿站传书”等活动主题教学,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以学校创设的真实教学、实习环境为依托,教师帮助学生将项目主题任务分解成一系列切实可行并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授课教师在把握宏观的教学主线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自身的经验背景,个性灵活地拓展与实际工作内容相关联的部分,引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对话、讨论等形式下,与授课教师一起深入挖掘出新的理念和知识观点,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目标。
(四)教学方法选取
根据心理学家布鲁纳的主要观点,有效教学的实现应当建立在学生主体积极的认知参与以及教师适当辅助引导的基础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体系是由其自身参悟并不断构建出来的,而非简单地知识搬运以及被动接受。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单方面知识传递为主,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学习效果收效甚微。有研究学者通过教学实践成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组织形式应当不断创新,围绕大学生的发展、进步与成才为中心,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延伸,将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向学生的自我成长延伸,将理论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向健康教育理念的建构延伸。[15]项目主题教学模式下的心理课堂旨在培养具有深度逻辑思维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随机应变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等能力的公安人才,这符合当今社会对公安民警的综合能力素质的预期。因此,在教学方法的选取和使用上,建议任课教师灵活搭配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及资源。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大班授课或者自主学习掌握心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教师和助教小组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给予答疑解惑,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或者关注较多的知识领域,分期分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心理测验、心理游戏、情境剧表演等丰富多样的小班实践体验课程,使得公安院校学生心理素质培育工作落到实处。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敏锐的思维、深入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动力,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
(五)考评机制研究
课程考核标准和评价机制一方面关系到学生学习实际效果的衡量,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教学水平与实际收效之间的关系。良好的课程考核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并帮助教师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传统的心理学课程教学评价及考核机制比较单一,由教师主导的对于学生心理素质的考核和评价标准主观倾向比较大,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很难全面综合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教师提升教学效果和课堂管理水平。根据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观点,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心理学课堂评价及考核机制应该较为多元客观,给课堂教学对话及教学反思留出更多的弹性空间,注重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考虑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教师综合评价几个环节构成,分别以不同的比例加以权重分配。例如通过游戏化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可参考的带有评价等级的教学任务包,按照学生的能力水平,可列出不同等级难度系数适中的考核指标,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自选情况以及实际完成情况给予综合打分和等级评价。教师实践表明,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够督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管理,学习动力更强,效果更好。
四、经典项目主题式教学设计举例
笔者选取授课人数为30~50人左右的班级,以分组教学的方式小班授课,通过《警察心理管理与调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等课堂进行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经学生和同行反馈,教学满意度较高,教学效果较好。下面列举几项经典的项目主题和教学设计:
(一)项目名称:“发现自我之旅”
在希腊德尔菲的太阳神庙上镌刻的第一条箴言是:“人啊,认识你自己”。[16]公安工作实际面临的人群成分十分复杂,民警不仅要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更多的情况下,要调动情绪情感与民众良好互动。由于经济转型期,人们的压力增加,由沟通不良导致警民冲突时有发生。在掌握如何与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人群沟通协作之前,公安院校的预备警官们首先要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形成客观真实的自我概念,包括对自己性格特点的认知,以及价值观、态度、动机等方面的觉察能力。公安院校的心理教师在心理素质课堂中通过设置与教学主题相关的项目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核心知识内容,提高深度思考能力。
主题任务一:自画像。各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分别用不同的颜色和事物画出过去、现在以及将来的自我形象。然后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自我认知评价,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分享和讨论,找出成员之间相似的个人特质,交流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主题任务二:寻找“盲目的我”。教师介绍乔韩窗口理论知识,结合小组成员之前探索到的比较稳定的个人特质部分,引导小组成员进行互相评价,帮助成员进一步进行自我认知,通过成员的反馈和评价,了解并接纳“盲目的我”,形成对自我形象更加客观的了解和认知。主题任务三:绘画接力。各小组成员在教师的要求和指导下,按照抽签顺序依次在各自小组的白纸上作画,教师指定的成员有修改画作的权限。根据人数和时间情况,每人有3~5次作画的机会。要求成员在作画过程中不能说话。完成后,进行小组展示,给画作起名并分享过程中的体验,通过成员之间的评价进一步完善自我认识之旅。
具体实施过程:1.教师课前准备好活动需要的备品,提出课堂教学相关要求。2.组建6~8人的活动小组,选出组长一名,小组内部形成良好有序的工作机制。3.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堂教学任务。4.小组内部进行分享和讨论。5.选取典型代表进行活动反馈。6.教师总结并点评任务完成情况。项目教学成果:各小组依次进行活动分享及展示,并形成视频、图片和文字等材料。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激励并启发学生进行深度自我探索,形成稳定客观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概念,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人格。各小组可根据学习的实际情况,将心得体会整理成综述材料,为进一步的学生科研项目研究奠定基础。教师可提供研究方向及选题,例如,公安民警个性特点与岗位匹配的研究等。
(二)项目名称:“塑造积极的心理资本”
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杰出教授弗雷德·路桑斯教授指出:“心理资本是储藏在我们心灵深处一股永不衰竭的力量,是实现人生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17]心理资本是人类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是超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一种核心心理要素,是促进个体成长和绩效提升的心理资源,主要体现在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和韧性几个方面。[18]通过设计打造学生心理资本的项目主题活动,授课教师旨在帮助学生们深入挖掘自身潜在的优势品格,提高对自己的信心和满意度,积累积极的心理能量,为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岗位奠定心理素质基础。
主题任务一:天生我才。各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天生我才”任务清单上填写相关内容。然后小组成员对照所填写的内容进行分享,交流体验到的心理感受。主题任务二:感恩的心。播放视频The Turning Point,各小组成员分享观看视频之后的想法和感受。然后依次分享自己“值得感恩的经历、事件或者事物、对象”。主题任务三:我的百宝箱。各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填写代表着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的“百宝箱”列表。对照着自己的百宝箱,小组成员进行感受分享。主题任务四:梦想家族。各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梦想卡上写下自己的梦想,可以写若干个。然后将自己的梦想按照“最想实现”“最不想实现”“最可能实现”“最不可能实现”四个维度进行评价。[19]小组成员互相评价,分享思考和感受。主题任务五:梦想擂台。各小组选出自己家族中最有代表性的梦想主题,根据主题进行情境模拟展示,向其他小组进行游说,争取其他小组的帮助和认可,获得票数最高的小组赢得擂台,任务胜利。
具体实施过程:1.教师课前准备好活动需要的资料和备品,提出课堂教学相关要求。2.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课堂教学任务。3.小组内部进行分享和讨论。4.根据时间和授课人数,有选择性地进行各小组活动分享及展示。5.教师总结并点评任务完成情况。项目教学成果:各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主题任务进行活动分享和展示,形成图片和文字资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各小组将成员收获的积极心理体验和感受整理成书面总结材料,并将活动中填写的任务清单和表格存入学生心理档案。
(三)项目名称:“情绪识别与沟通的艺术”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文化发展,犯罪形势日趋复杂和严峻,警务工作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逐渐开始由“保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打击犯罪”为主,向着“为人民服务”与“保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打击犯罪”并重转变。随着为人民服务这项工作的比重逐渐加大,公安民警在相当多的时间内要与普通百姓打交道,警民关系成为公安民警是否能够顺利完成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20]因此,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成为公安民警心理素质培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情绪的识别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则构成了建立良好人际沟通的前提。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情绪,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对人们的特定行为产生驱动力。例如,恐惧的感觉与逃跑的冲动相联系,愤怒驱动攻击,喜悦驱动接纳,厌恶驱动排斥等。在人们遭遇恐惧情境时,消极情绪引起的特定行为具有某种程度的自我保护价值和功能,但是仅限于特定的情境和时间范畴。然而积极情绪所激发和扩展的特定行为及心理定向,是以不同的方式、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对人们产生重要影响的。[21]根据公安工作的实际,授课教师通过设计经典的体现积极和消极情绪的主题任务,指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亲身体验情绪识别和管理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警务沟通规范用语。主题任务一:我演你猜。各小组成员选出代表抽取教师课前准备好的情绪卡片(包括积极和消极的情绪词汇,例如高兴、悲伤、愤怒、暴跳如雷、心满意足等)。各组依次选出组员表演所抽到的卡片上的情绪,由其他小组成员猜。然后以小组互评的方式选出表演最好的成员。主题任务二:警民沟通之情景剧表演。课前至少提前一周的时间将设计的情景剧表演主题布置给各个小组进行准备。教师可提供相关背景资料作为参考,帮助学生进行内容选取、脚本创设等,主题围绕在积极沟通和消极沟通,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沟通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之间的差异。
具体实施过程:1.教师课前做好活动参与的引导工作,指导小组成员进行模拟情景设定以及角色分工,脚本演练,提出课堂纪律要求。2.各小组按照抽签顺序依次进行展示,教师掌握好时间。3.小组间互评打分,选出最佳小组和最佳成员。4.教师总结并点评任务完成情况。5.学生代表进行活动学习体会分享。项目教学成果:各小组抽签进行活动体验及展示,每组5~8分钟情景剧表演,并形成视频和图片文件;每小组提交一份情景模拟主题剧本,包括主题、剧情、人物角色设定、对白等;每名小组成员根据参与的角色提交一篇关于公安民警情绪管理或者人际沟通方面的小论文。
五、教学效果与教学反思
在项目主题式教学过程当中,公安院校心理学教师要在授课之前充分做好目标任务的设计和课前所需备品的准备工作,同一教学组成员应当讨论并制订详细的教学流程及教学方案,包括项目预设情境的筛选、具体任务要求的部署、时间节点把握以及项目成果的验收标准等。通过课前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学习状态的总体把握,教师在实施项目主题教学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完成任务的速度以及其他客观环境因素等适时地调整授课进度和节奏,保证授课环节的完整性,这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关于各个项目主题任务的前期筛选准备工作也是考验心理学授课教师课堂教学知识体系的一项重要环节,任课教师应当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全局来把握这一节课的项目主题,注重各个环节的有序衔接,切忌拘泥于游戏活动本身,不能让学生盲目地体验各种活动,一定要将感性认识通过缜密的思维升华到理性认识层面,培养学生深度思考的能力。在项目主题式教学实施过程中,心理学授课教师以引导提示为主提供具体想法和建议,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活力和潜力。通过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结果反映,学生们参与心理课堂教学的积极性极大提高,心理学课程的整体教学流程更为顺畅,教学组织管理的满意度增强,同行评价以及专家的反馈结果也有较大提升。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小班授课,因实际参加课堂教学的学生人数、授课场地的限制、授课教师的授课风格以及课堂组织能力不同,授课的实际效果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指导学生完成主题任务的时间掌控方面,需要授课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教学经验,灵活调整任务进度及安排,以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性。在对学生的成绩评定及考核方面应当避免因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过多影响到项目主题教学的整体信度和效度,建议增加科学化的统计方法在整个评价工作的比重,尽量使参与到项目主题教学过程中的学生的真实表现和能力素质提升有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六、小结
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繁重的工作任务,公安院校心理素质培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同时也关系到为公安战线输送的人才与公安实际工作岗位有效衔接的问题。公安院校旨在为党和人民培养输送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的忠诚卫士和业务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随着社会法制化程度的不断完善和提升,公安民警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在不断增强。然而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和锻炼还没有取得显著成效,亟需获得专业化、系统化的指导和提升。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及教学反思,发现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较少,收到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而且单一化的考核模式使得学生课程成绩的评定很难全面综合地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在借鉴兄弟院校和普通高校心理学相关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尝试提出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公安院校心理素质课堂项目主题式教学模式,以期为公安战线输送业务本领过硬、心理素质经得住考验的优秀人才。由于受到授课班级人数规模、教学条件以及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