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中的PAD教学应用分析及案例研究
2020-02-27李艳梅刘彦琦陈春华
杜 春,陈 平,李艳梅,刘彦琦,陈春华*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1 相关研究
对于PAD课堂而言,主要包括三部分:讲授、内化和吸收、讨论。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把内化、吸收这一环节放在课后,这节课应该分享上节课的相关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隔堂讨论,对于该方法来讲,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对分教学的特点。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讲解相应的框架,同时分析重点、难点,却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在讨论的过程中,应该把学生进行相应的分组,重点讨论的内容是:讲授上节课的内容,以及消化不会的知识。
1.1 PAD教学法的创新点
该课堂主要表现在:师生权利、责任的对分,与以往的课堂有所不同,在这一课堂中,老师发挥着主导的作用,学生发挥着主体作用,对于对分课堂而言,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一步保证学习效率。
1.2 PAD教学法的建设策略
这一策略,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缓解理论知识、实践技能相脱节的问题,通过这一方法,在保证学生学到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而锻炼相应的技能,使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机的进行整合。在具体的实践中,往往会存在这样的问题,如:不能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进而给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基于这一现状,教师就应该对这些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不会沟通的问题,进而给他们普及一些经验与方法,以便后期进行参考,与此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换位思考的意识,以便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2 培养医学人才
2.1 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诊断课间实习课是临床实践教学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实习课而言,其呈现的教学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其实践能力,若学生的积极性不能有效的发挥出来,那么就很难充分掌握医学知识。除此之外,要想使学生能够有效的学习,主要还在于老师的引导,核心在于课堂。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要不断提升综合素质,以及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进而给学生普及大量的知识与技能。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对教学方法加以创新,进而给课堂带来别样的风采。
2.2 增强临床实践能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生,实践能力是非常关键的,然而教学目标,目的是培养思维方式,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在实际的教学中,要以核心课程为主,进而确保学生拥有稳固的基础知识。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相关院校应该对医学课程进行及时的改革,进而减少课程的单一性,确保给学生带来更加全面的知识[2]。
3 改革临床医学教学工作
3.1 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
一般而言,医学院校要定期组织相应的培训工作,给广大师生讲解一些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从而拓宽师生的知识面,确保提升综合素质,进一步满足教学工作的标准。在具体的教学中,有效使用案例分析是非常关键的,能够保证高效的学习氛围。学生们积极参与到相应的讨论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还能提升学习效率,进而确保有一个高质量的课堂。再者,通过对这些案例加以总结与分析,可以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3]。
3.2 增强实践技能培训
对于实践教学环节来讲,主要是培养学生有效学习医学知识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甚至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这一环节是非常重要的。除此之外,对于医学教育而言,应该不断对教学体制加以改革,确保其能够满足学生的相关需求,进而给学生带来更多有用的知识。因此,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并且要对教学模式加以改革,进而向创新型方面转变。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解题能力,同时确保拥有良好的团队意识[5]。
4 案例式教学的作用
在教学中,通过使用案例分析加以教学,不但增强了互动效果,而且还能实现反馈、内容的整合,将学生的道德体验与道德实践相结合,更加有利于医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此外,案例式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更有利于将学生的道德学习与临床实习相结合,并且要把相关的教育内容有效的使用在临床中,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6]。
案例式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有利于拓宽课程资源,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育德功能在当前“医疗矛盾突出、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势下,对医学生推崇的是技术精湛、专业知识丰富乃至待遇优厚,少有人去追求人文关怀和医德修养”。医德教育如果不能在教学中得到重视和体现就会极易流于空谈。因此,加强医德教育要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课作为着手点,教师通过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以及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并且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提高道德实践能力,提升自身道德素养[7]。
5 结 语
PAD的有效使用在教学活动中,可以实现以往难以实现的功能,基于这一现状,其得到人们较好的接纳。与此同时,要想确保智慧课堂能够得到及时的优化,进而达到既定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取决于教学观念的转变,以及相应的教学设计,此外,还应该及时对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加以优化与完善,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确保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与有效性[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