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胰腺炎CT和MRI影像诊断分析
2020-02-27刘洪
刘 洪
(文山州中医医院,云南 文山 663099)
为了保证影像诊断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结合文山中医医院2019年上半年接收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5例,分析出CT及MRI影像诊断工作的具体流程及操作注意事项,对诊断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
1 诊断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相关标准
目前在医学诊疗工作当中,影像诊断分析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常见的诊疗方式,其具有操作便捷性和诊断结果准确性的特点,值得推广和应用。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何判断患者患上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还有一些标准需要医疗人员引起注意。
首先,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患病特征来看,如果医护人员发现患者的血液样本当中IgG或IgG4有异常的升高现象,或其他自身抗体阳性,则可以初步断定其患有胰腺炎。
在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检查工作当中,常见的医学专业器材有:CT扫描仪器以及MRI检查仪器。把这两种仪器的检查结果结合起来,通过影片分析工作可以检查出患者内部的骨骼结构及各个器官是否健康。如果存在炎症,则影像当中会在有炎症的部位有大面积的阴影。如果腺弥漫或局灶性增大,胰管弥漫或局灶性狭窄,常伴有胆管狭窄,则可以确诊为胰腺炎。
2 CT及MRI影像诊断工作的具体流程
2.1 CT影像诊断及成像特点
文山中医医院医院所使用的CT仪器设备主要是飞利浦16排。在实际开展工作时,主要分为两种工作形式,一种是普通的CT平扫,其主要用于前期的病情诊断工作。另一种是增强扫描,其主要是在后期治疗过程中用来观察实际的治疗情况,检验治疗工作是否有效的一种方式。在扫描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合理控制好扫描工作的时长,并应当科学调整仪器的各项基础参数。规范操作行为,以此来保证CT扫描工作的顺利开展。
从具体的CT扫描成像的特点来看,每个患者感染胰腺炎的病变位置不同,严重程度也不同。因此相应的治疗方法也应当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就突出体现了CT扫描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医院实际的CT影像特点来看,如果患者是胰腺前段病变,则形状相对丰富,有圆锥形、梯形、子弹头状、梭形或纺锤形不等。总体来说,节段性胰腺病变患者的病变形态较为多样,全胰腺病变患者的病变形态多为腊肠状,且密度较高,通过CT扫描可以直观的观察出患者所患的胰腺炎属于哪种类型。
2.2 MRI影像诊断及结果分析
MRI指的是核磁共振影像扫描工作,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身体扫描时,主要是依靠磁场作用对人体的特殊磁场进行分析,判断人体内部器官是否存在有病变问题。常见的工作设备主要是GE1.5T扫描仪,8通道相控阵表面线圈,所有患者均进行普美显增强扫描。在这个影像诊断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清晰成像,还涉及到对药剂的使用。医护人员应当严格控制好药剂的用量,对患者分别进行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收集20 s,1 min和2 min的成像结果作为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的图像,以此来作为诊疗工作的参考数据。
实际的MRI扫描工作应当结合患者的患病情况定期进行扫描,然后对各个时间段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来判断胰腺炎的治愈情况。此外,从影像信息方面来看,在MRI检查过程中多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状态。从患有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患者MRI影像的共性特点来分析,大多数患者的MRI扫描结果中都能观察到程度较轻的强化现象。
3 结合案例进行CT和MRI影像诊断的分析工作
为了保证影像诊断工作的科学性,本文结合了某医院正在进行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疗的患者5例来分析,这5例患者从CT扫描过程中可以看出胰腺肿大的有3例,且5例患者的肿胀部位有所差异,有3例是在胰头位置,有2例是在胰腺尾部位置。再从MRI扫描结果来看,有4例都能够扫描出胰腺肿大的问题。具体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略高信号。这就表示患者胰腺部位可能含有积液,内部已经发生病变。此外,在经过增强扫描之后,两种影像分析仪器检查出的病变强化正度降低,在门静脉及延迟期,渐进性强化,且强化不均匀,低于正常胰腺组织。
4 结 论
医护人员在应用CT及MRI影像诊断方式分析患者的病情时,必须要明确设备的操作注意事项,与患者及时沟通,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同时需要关注设备的使用状态,做好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并应当定期进行复诊工作,观察影像结果的变化情况,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