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途径探究
——以广州N学院为例

2020-02-27黎日环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7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实训

■黎日环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的重要方式,使城乡新增劳动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高等职业学校要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直在变,从开始提出的“技术型人才”、“应用型A才”到后来的“实用型人才”,再到现在提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但不管怎样变,最终目标都是培养出来的人才能为企业所用。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比较强,在高职教育中十分注重学生的专业实践性,同时很重视探究以“校企深度融合”为主要的教学模式。为办好现代高职职业教育,应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使企业成为高职教育“双元”育人的重要载体。

1 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

1.1 目前校企合作模式

近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校企合作,增加了许多合作项目,有取得很大成效的项目,也有效果甚微的。以本人工作单位的会计专业为例,学院与企业(大多数是代理记账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培养模式为“2+1”,第一、第二学年在学校学习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课程等,在第三学年的到企业进行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学生的学习由课堂转向企业,实现了工学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按照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跟岗实习应侧重跟岗学习,企业应安排指导老师“一对一”去教学生各项专业实践技能,但企业并不能完全做到教授专业知识的义务,而是把学生当做正常员工安排任务。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每个企业所需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多,要找能容纳我们大部分会计学生的企业很难,所以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中,计划寻找经验丰富的企业专业人员到校为学生授课,进行专业实践的指导,由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该模式没有发挥该有的作用。

会计教研室基本每年都会派2-3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去进行挂职锻炼,或者参加“国培”项目,教师获得专业实践技能的培训,将所学的实践内容融入到课堂中去。由于教材的选择、课程的设计以及设备的缺乏,很多新的知识,例如财务机器人、财务共享、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新,都只能靠教师去描述,得不到相应的训练。当前会计专业校内的实践教学有手工帐,也有软件做账,班级人数太多,有些同学没有自觉独立完成,导致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 目前校企合作成效

为了能使会计专业的学生能达到零距离上岗的要求,在校期间,除了专业课理论知识的教学,还实行了实践模拟教学,所有会计专业的学生都要参加真账实训、会计综合实训、成本实训、税务实训、软件的操作等,但仍然达不到企业对会计的要求。

目前来说,校企合作的各种模式中,成效最大的是到校企合作企业跟岗实习,根据近两年的数据,能够参加跟岗实习的人数约为50%,仍然有很多同学没有机会参加跟岗实习。据已参加跟岗实习的同学反映,对于专业技能的培训较少,专业水平上没有重大的突破。

2 高职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对校企合作积极性不高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所以在做事情时通常都会用收益进行衡量。企业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一是目前的校企合作学校占主要地位,跟岗协议中明确写明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企业不能随意批评学生,导致企业没有主导地位,因此降低了企业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二是民办高职对企业的吸引力不够,学生质量有待提高,过多的培训也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三是企业没有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学校所教的与实际脱节严重,但又不想花时间、精力与学校一起制定培养方案,导致对高职的学生不满意。

2.2 校企合作层次浅且单一

从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来看,校企合作主要体现在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层面上,如:学生到企业去进行跟岗实习,安排学生去跑外勤,当学生掌握了此项技能后,还想学点更专业的技能,企业的指导老师会出于专业技术的保密性,不愿意传授给学生。通常企业认为学生的专业知识不扎实,不会将顶岗实习的学生安排在专业核心岗位,校企合作模式仅体现在接收了学生,并安排了岗位,专业对口与否却不是很重视。

2.3 校企合作可选择余地小

没有各部门的支持,民办高职的资源有限,难以找到中型以上的企业,大部分是与小企业合作,而小企业能吸收的学生人数少,难以实现所有专业学生都能到企业去进行实践教学。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也会对校企合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地理位置偏僻,远离校企合作单位,平常的课堂教学就难以嵌入企业实践环节。

2.4 校企合作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学校层面,对会计行业的发展不够了解,教学设备以及师资等跟不上,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不适应企业的要求;二是信息反馈层面,学校每年都会对应届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但是问卷针对性不强,且学生不够配合,所以收集到的信息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收集回来的信息也没有重视,不反馈在下一届的教学中来;三是企业层面,没有指导性的文件,企业在接收跟岗学习的学生后,培养内容和模式五花八门,专业核心技能不愿意传授,导致学生也学不到真正的本领。

3 深化校企合作的几点建议

3.1 校企双方明确合作目的,制定共赢方案

加强构建校企沟通,寻求双赢的经营机制不仅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也是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影响。高质量人才进入企业,可以提高竞争力和促进可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目的有两个:一是寻找“千里马”,也就是符合企业要求的,认可企业文化,有潜力的,且愿意为企业服务的人才;二是利用廉价劳动力。学校的目的也有两个:一是培养符合岗位要求的人才;二是办出专业特色。学校与企业应建立长远的合作机制,企业应从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参与进来,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在第一、第二学年的教学中,理论学习校内教师负责,专业实训课由企业人员指导或提出学习建议,让所有学生都要有机会到企业去参观、实践,零距离了解实际工作岗位,第三学年参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有义务传授专业技能,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达到企业的要求,同时企业也能从中挑选到满意的“千里马”。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前提,也是现代社会企业和办学的发展趋势。

3.2 深化教学改革,建立多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培训普遍做法,制订工作方案和具体管理办法,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本人工作的单位今年也成功申请了1+X的办学模式,将在2020级新生进行试行,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考取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新增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方案,该模式完全颠覆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企业不仅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专业标准、跟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的制定,还参与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就是现代企业所需的人才。理论课由校内的老师讲授,专业实践课由企业人员、行业专家来授课,大大拉近了理论学习与企业实际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竞争力。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是学生在具有一定理论基础时,利用空余时间或实践阶段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使于学生能够将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了解岗位要求,明确知道自己的不足,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同时企业也解决了人才缺乏的问题。

3.3 发挥反馈信息的作用

有针对性地设计符合会计专业要求的调查问卷,要求进行企业实践的学生认真对待、如实填写,同时也要加强对校企合作企业的沟通与交流,明确学生的优势与不足,综合学生和企业的意见,不断修改培养方案。同时充分发挥校友的作用,特别是毕业多年的校友,已在专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就,站在专业发展的前沿,更具发言权。

3.4 加大设备投入,提高师资培训力度

目前中大型企业所采用的智能财税、财务共享中心、区块链、大数据分析等,这些新知识的学习需要投入大量的新设备,对于民办高校,这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同时师资力量的建设也十分重要,“双师型”也难以满足当前的专业要求。提高师资力量的途径又两个:一是派教师团队到企业去挂职锻炼;二是引进符合条件的新人才。

3.5 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

目前,我国已出台多项政策来促进高职学校校企合作的有效开展,但实际实施仍然困难重重。一是资金投入少,支持力度等还未到位,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学生,政府没有适当的奖励,如教育资金的投入、税收优惠的支持等,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实训基地、设备的购买等就不能及时;二是学校和企业都不够了解国家政策,企业对校企合作兴趣不大,学校对扶持政策学习宣传不够,造成校企合作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4 结 语

“大智移云物”时代的到来,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深化校企合作模式,加深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是刻不容缓的。各高职院校也应当把握时代发展的方向,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与时俱进,培养更加专业、更符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校企实训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