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研究

2020-02-27施秋霞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7期
关键词:资历学分粤港澳

■施秋霞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经历20多年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的试点,由于缺少国家政策法规指引、顶层制度设计、技术平台支持,收效不大。“职教20条”颁布,确立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明确学分银行建设是职业教育建设的重点任务。如何认识和建设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实现各类学习成果互认,是本文研究的问题。

1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顶层设计、实践经验

1.1 顶层设计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二十条”),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首次确立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同时,要求“加快推进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建设”。同年12月,教育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旨在以法律的形式推动职业教育各类学习成果标准的建设、各类教育机构学习成果的认定、对接和转换。2020年1月,教育部委托国家开放大学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和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这两个平台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开发,确保学习成果真实可追溯、个人信息数据安全,提升社会信任度。以上表明国家从方案推动、法规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对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大力推进,增加学分银行的权威和公信力,建立统一指引和实践路径,积极落实全民终身教育理念,促进全民终身学习。

1.2 实践经验

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学分银行建设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广东模式为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提供了优质的建设环境和对接国际的先进标准。2017年,广东省制定了《广东终身教育资历框架等级标准》,在资历等级、核心指标、学分、过往经历、行业能力标准等方面实现粤港资历框架对接,与国际标准相连结,为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提供了建设框架。同时,广东省建立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信息化平台,并配套了相关条例和政策,有利于职业教育学分的认定和转换,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学分认定和人才流动[1]。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成人学分银行、企业学分银行的建设经验,也为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在国家的政策法规推动、技术服务和平台配套支持下,依托各地学分银行建设经验,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必将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2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存在的问题

2.1 职业教育立法滞后、学分银行顶层设计不完善

职教学分银行建设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权威性不足,主要体现在职业教育法尚在修订草案征询意见过程,学分银行建设缺少国家资历框架进行规范和指引。立法滞后、国家资历框架缺失导致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同等地位权威性不足、学分银行建设的公信力不高,建设成效不明显。

2.2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学习成果社会认可度不高

长期以来,社会对于小学、中学、大学的传统集中教育和机构教育的认可度较高,认为经过集中、系统化的教育,学员的整体综合素质可以有显著的提升,但对于零散时间、灵活地点所积累的学分教育类型的效果并不十分认可。职业教育学分银行成果认证要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尚需要较长时间。

2.3 学分认证合作范围不广、认证标准不统一

学分银行课程建设的主体是各类教育机构。教育机构种类众多,教育目标、模式、质量、层次、部门归属不同,造成了机构间的沟通和合作的困难。目前的学分认证仅限于区域合作的教育机构的有限范围,粤港澳三地的学分互认尚未有计划表,距离全国的学分认证和人才自由流动尚有较大差距。即使在教育联盟的合作范围内,学分认证的标准也存在不清晰、不统一的问题,影响学分成果认证的进程。

3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原则

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规划和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的协同发展带来了一个全新的开端。因为历史原因,粤港澳三地职业教育的职教文化、教育理念和模式、职业教育制度、发展规模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三地的职业教育处于各自发展、较少沟通的状态。安冬平建议采用自组织理论建立粤港澳三地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机制[2],由粤港澳职业教育主体(包括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依托比较优势,通过构建四维(时间节奏、软硬条件、历史积淀、未来主张)的协同发展内涵框架,有效整合三地职业教育资源实现协同发展[3]。

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全民终身教育,促进湾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共享,实现人才自由流动。考虑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客观情况和世界级大湾区的战略地位,项目建设可遵循以下原则:

3.1 包容性原则

粤港澳大湾区多制度、多文化、多层次的多元化复杂客观情况,决定着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应具有包容性原则。在资历框架、学习成果认证、学分银行制度等建设方面,应在确保三地资历等级、学分认证标准、教学和课程标准等能够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包容多维主体文化、多元成果认证规则等。

3.2 精准性原则

粤港澳大湾区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是区域性建设项目,应统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职教20条”的建设目标、依据、方案进行建设,避免各自为政、无法衔接的问题,确保建设成效。同时,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级大湾区建设级别,各项目建设均要按照一流标准打造,体现精准性原则。在粤港资历框架已衔接的基础上,对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职业能力标准、学习成果认证等需要衔接的内容需要按照精准性原则执行,避免出现因衔接不到位产生的低质运行状况[3]。

4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路径

4.1 加快职业教育法立法和学分银行顶层设计建设

我国应提炼和总结各地的建设经验,借鉴国外和中国香港学分银行成果,完善顶层设计,加快推进力度,从上而下推动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加快职业教育法立法进程,从法律层面确定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升职业教育的权威,确立终身学习理念。借鉴德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体系设计,从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产业支撑定位、理论基础和实践等方面做一体化设计,才能提升职业教育的定位,提高职教学分银行的建设成效。

4.2 加强管理机构、课程体系、平台管理的公信力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集群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持。职业教育应积极把握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将发展规划、目标、行动方案和步调与湾区经济发展保持一致,致力于解决湾区发展中的经济发展难题,才能提升职业教育的公信力。学分银行建设应加强下列方面建设,提升职业教育支撑湾区经济发展的成效。

(1)建立权威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管理机构。在三地资历框架合作建设的基础上,由粤港澳三地教育部门联合建立权威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管理机构,负责三地职业教育学分银行项目的建设、运营和对接,建立三地各类职业教育机构成果互认衔接制度,促进三地学分互认、积累、转换,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共建、职教体系内学员自由流动。

(2)建设国际先进水平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先进的职业教育体系能提升职业教育支撑产业发展的力度。依据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建立独立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确立职业教育“不同教育类型、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体系应包括学校体系、培训体系。学校体系应建立包括小学、初中、中职、高职、职业研究生阶段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融入职业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职业教育意识;中职、高职、职业研究生阶段,建立完整的“不同类型”的支撑产业发展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岗位初级、中级、高级、专家级的职业教育培养路径,产教融合,工学交替,为职业技术岗位培养输送优质的人才。培训体系既包括培训机构的课程体系也包括企业内部培训体系。培训体系聚焦于产业和行业发展的企业经济和社会问题,是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

课程体系应建立与职业能力标准相适应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应充分对接权威行业协会的职业能力框架和标准,建立明确的课程目标、课程模块、课程教学手段、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评价标准等。由于依据统一的职业能力框架和标准建立,中职、高职、职业研究生的职业教育阶段的课程可以进行有效衔接。例如会计专业的管理会计师课程标准,可以依据IMA的职业能力框架和能力层次,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师的初级、中级、高级和专家级的能力培养课程标准,清晰界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能力培养边界,有利于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课程的一体化设计,也有利于会计专业学分银行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3)建立智能开放型三地学分银行信息化管理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开放型的三地互联互通的学分银行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强平台基础建设、制度建设和运营维护。目前,三地均已建设了高水平的学分银行管理平台,但尚未建立三地学分互认、转换的制度。随着未来三地资历框架、学分银行合作交流的加强,三地互联互通的学分互认、自由转换的需求将会大大增加。因此,平台应加大经费投入,提供足够的空间和程序,满足粤港澳三地数据衔接的需求,保障平台数据安全和运行稳定;同时,构建区块链学分银行系统,保障教育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解决多机构认证公信性不足的问题[4]。

4.3 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制定统一学分认证、转换制度

尽快制定和颁布国家资历框架,整合区域性资历框架,对接国际资历框架,为学分银行学习成果等级的规范认定、转换提供指引,解决各地区域建设项目各自为政,缺乏统一标准、无法衔接的问题。在统一的资历框架下,对接国际标准,制定统一的学习成果认定、学分认定、转换标准,建立粤港澳三地学分互认制度,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资源和人员的自由流动。

猜你喜欢

资历学分粤港澳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子女升学攒资历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学分美食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英国实施各级各类教育衔接和沟通的实践与教训
虚拟大学的资历和学分的跨国认可:英联邦32个小国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