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下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2020-02-27■方根
■方 根
(厦门市思明区突发事件应急中心)
1 引 言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给全社会、全人类带来严峻挑战,面对突如其来公共事件,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我国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相对稳定的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社会环境下,常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诸多环节,然而在突发公共应急事件发生时,常规的工作模式难以适应特殊时期复杂的社会环境,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各种突发情况的考验,尤其是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挑战,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应急处置的重要保障。
2 应急处置中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
面对突发公共应急事件发生后的严重形势,以及影响范围上的公共性,应急处置工作具有时间上的紧迫性和资源上的协调性,人力资源是组织应急处置的核心资源,具有主导性,居于主体地位,因而公共部门如何有效地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效果。本文主要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应急响应、应急保障、应急恢复阶段,探讨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源的管理问题。
3 应急响应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
应急响应是应急处置的关键阶段,响应阶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组织、调动,直接关系到应急处置工作的人力保障。
首先,人力资源核心——应急处置指挥长的科学决策、统筹协调作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时间紧迫,形势严峻,作为人力资源核心的最高指挥者对突发事件的判断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应急处置的及时性;能否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物资保障直接决定应急处置的效率。
其次,突破人力资源管理常规,果断选人用人,确保应急指挥高效运转。作为人力资源最高决策者的指挥者统筹指挥是否及时有效,临时组建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组织——应急处置指挥部是否能科学高效运转,直接影响应急处置的有序开展与处置效果。优秀的最高指挥长能够妥善用人,处理好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部门与公众之间的关系,凸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应急状态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时间上不允许通过严格、复杂程序的常规手段去选人用人,应急时需打破常规,果断大胆选人用人,为应急处置选派所需不同层级的指挥者和执行者。
再次,广泛动员,最大限度组织医疗救护人力资源。应急状态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医疗人力资源,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挑战的重要保障。医生、护士人力资源是应急处置救援的排头兵,如何快速启动激励动员机制,迅速、合理、有序的医护人力资源重组,最大限度让医生、护士参与到应急救治工作中,是应急处置有序开展的关键。由于突发事件事发地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一线救治人员工作重、风险大,容易产生恐慌、畏惧心理,生理和心理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因而科学合理地做好专业培训,提供心理和精神、物资上的支持,是应急处置当下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
4 应急保障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
面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如果说“应急处置救援”是猛烈的一线,那么应急处置物资保障就是最要害的后方。物资保障涉及方方面面,充分的人力资源是确保应急处置及物资保障的根本。
首先,充分调动人力资源,保障队伍力量。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在政府公共部门的统一号召下,应急处置救援保障是全民参与,要充分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资源,充实应急救援队伍力量,确保应急处置工作机制健全无漏洞。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充分动员各层级组织力量进行信息收集、核查、物资调配,组织物业管理人员、居民骨干、平安志愿者以及引导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参与,通过适当方式协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形成全面动员、人人参与群的应急处置氛围。
其次,充分调动人力资源,保障物资供应。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资料面临短缺的威胁,无论是应急处置救治的一线工作人员,还是普通民众家庭,救援物资及生产生活资料都面临严重不足,然而充分的民生物资、救灾物资是应急处置的重要保障。政府作为公共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组织做好重点民生物资、救援物资企业尽快回复正常远转,确保应急救援处置工作顺利开展,确保灾区人民群众恢复生产生活。如何迅速组织现有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以及动员社会力量加入到应急处置、灾后救援当中,是这一阶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要解决的问题。
再次,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应急管理要走好群众路线。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往往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力量保障,面对突发公共事件,要动员每一个人积极参与到应急处置中来,更需要人民群众同心协力,需要全社会众志成城,需要积极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才能构筑起社会应急处置的人力保障。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广大的人民群众是应急处置当下公共部门最广泛也最重要的人力资源。
5 应急恢复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
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中,对各方人力资源的科学统筹管理,加快推进恢复群众正常生活、企业复工复产,这对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重要挑战。
首先,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源源不断的保障。突发公共事件迅速科学的应急处置效果,离不开公共部门广泛的动员和成千上万个无私奉献个体的付出。从人力资源战略思考,应及时制定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一方面奖励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体,给予精神、物质奖励、岗位提拔等,同时更在于激励更多优秀的人力资源投入到常态化的应急管理和灾后恢复的工作中,形成优秀人才主动担当作为,凝聚社会正能量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有利于培养和储备更多优秀的应急人力资源,应急人力资源储备系统对于突发公共事件的防治与解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完善应急人力资源机制,是应急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任何一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都是对政府公共部门的一次大考,更是对我国应急人力资源的一次检验。多次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暴露了我国应急专业人力资源的短板,应急处置基础人才技术能力急需提升,高层次专家复合型人才短缺,应急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健全,然而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机制,直接关系到我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水平。近几十年以来,环境与气候变化异常,国内外社会环境日益复杂,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等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加之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安全需求,应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急需达到更高标准。建立完整的应急管理人力资源培养体系,完善现有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激励机制,是建设高水平应急管理能力的关键。
再次,健全人力资源康复机制,及时进行人力资源心里疏导。在全面紧张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工作人员在应急救援一线超负荷工作,对身体、心里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如地震灾难发生后,前线应急救援队伍人员,耳闻目睹了灾情带来的惨剧,自己的亲人、同事被夺走生命,常因无法救治产生负罪感,其心理压力造成的负面影响远比身体健康受到的威胁更大,持续的时间更长。因此,在应急处置恢复阶段,公共部门应对工作人员可能产生的心理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有针对性地开展一系列的心里康复措施,形成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性心理救援机制。
6 结 语
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往往对全社会应急人力资源管理带来挑战,作为公共部门的政府能否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充分组织、动员各方人力资源,对灾后应急处置起到决定性作用。科学合理的应急处置中公共部门对人力资源动员开发,首先取决于最高人力资源指挥者的科学决策和统筹协调作用,其次是公共部门充分组织调动各方人力资源,形成应急处置的合力,最后是针对应急处置过程中凸显出的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及现有体质弊端的思考,建立科学合力的人力资源激励、康复机制,是未来最大限度培育和储备应急人力资源的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