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

2020-02-27■赵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5期
关键词:管理者财务会计行政

■赵 娟

(内江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行政事业单位与其他企业、公司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性,行政事业单位是拥有相对应的行政职能与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机构团体。因受到社会市场经济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稳定运行有直接关系,为了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与长期健康发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对强化会计内部控制的注重程度也在逐渐增强。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建立出健全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已极其重要。

1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存在的关键问题

1.1 缺乏会计内部控制意识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对会计内部控制观念薄弱,导致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仅存在于形式上。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都存在缺乏会计内部控制意识,未意识到实施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更有甚者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内部控制与预算控制混为一谈,导致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得不到较好的平台、空间发展;还有部分管理者认为会计内部控制不过就是一份份文件、通告等,只为了应付上级单位的检查与监督,使会计内部控制长期处于自欺欺人的尴尬地位[1]。

1.2 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并未建立出财务内部牵制制度、财务分析制度与财务处理程序制度等基本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具体体现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建立严格审核复核机制,支取款项的必备要求条件繁杂未明确说明,致使为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记账与核账等财务计算工作带来一定难度;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定期定时的盘点财务资产制度不完善,导致上下级单位财务拨款必备手续缺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财务往来单据的管理条例不明确,单位内部人员可以随意领用,如此一来就相当于单位内部的预算外资金循环于体制外。

1.3 会计内部控制监管不到位

当下不少行政事业单位也呈现出了“一言堂”的现象,致使会计内部监管位独有虚名,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产生不了互相制衡与监管的状况,一旦发生此种状况就有可能产生危害单位利益的风险隐患。除此之外,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监管机制,也会导致管理者把握不了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程度的情况产生。

2 强化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策略

2.1 强调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增强会计人员专业性

正确的会计内部控制意识是保证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得以完善与执行的前提基础,要想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增强,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单位管理者对其的认知与支持程度。因此,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要注重增强自身对会计内部控制必要性的认知能力,负责于本单位会计内部控制体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与财务报告的切实性、完好性,并鼓励开展会计内部控制的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设备、人员等的相应支持。另外,财务会计工作者的专业业务基础不牢固就会严重约束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建立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与财务部门预算的成效。所以,若想要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在本单位工作人员心中逐渐提升,为本单位的财务部门预算开支节流,还应强化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并提升会计人员的核算审查能力与综合素质水平,使财务会计工作人员可以精准,实时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业务工作做出正确反应。巩固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基础,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可以对财务部门开展会计专业性培训,并以此为前提,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还应制定出对财务会计基础工作的全面检查监督制度,且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

2.2 建立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保证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有据可查[2]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采用建立集中、统一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形成一个相对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可以有效的让各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通过内部控住的管理方法有据可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需积极采纳企业、公司等内部控制机制的成功经验与结合其内部控制机制的失败原因并进行自我检查自我纠错等。并在本单位内部深化落实互相制衡、统筹协调、密切配合等会计内部控制原则,以此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工作得以顺利、稳定进行。不仅要建立一套健全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还应将其灵活的应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简言之,若想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对市场经济建设产生积极影响,管理人建立出健全、全面的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是其基础。

2.3 加强会计内部审计与外部监督,提升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执行的实效性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内部审计在会计内部控制机制中尤为重要。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审计能力,不仅可以对内部审计职责的地位进行提升,维持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的相对独立性,还可以设置专职岗位,保证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可以独立实施其工作职权。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住机制作为不断改变的动态系统,所以拥有一个良好的监督体系尤为重要,因其可以确保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高效实施。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中,按照财务运作的各个步骤,可以将本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监督进行划分,整体分为执行监督与预算监督两部分,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实施过程中,需增加对机制的执行监督强度;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时,财务部门则要按照本部门的真实状况依法完成,保证做到有“章可循、有人负责、有据可查。有人监督”。以此提升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执行的实效性。可以说,利用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有效监督,可以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提供基础保障。

2.4 加大会计内部控制考核力度,确保严格按照相关机制开展工作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机制中,制定规章制度具有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会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实施的成果的高低优劣产生直接影响。除此之外,相关的规章制度是否被本单位各个部门严格实施也会对其结果造成影响。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制定出一套合规性的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在开展考核活动过程中,单位管理者应将考核重点放在对本单位内部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过程中的具体流程实施情况,若一个单位执行的工作程序具备合理、科学等优良特质,那么只要工作人员在其工作流程中的某一个步骤产生错误,就会及时的被下一个工作流程的工作人员发现。不仅如此,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还应将具体考核结果与岗位部门、工作人员的奖惩相结合[3]。

2.5 打造融洽良好的工作环境,全面深化落实会计内部控制机制

无论是企业、公司还是行政事业单位,其单位内部都蕴含着属于单位本身的独特氛围,打造出单位的文化素养,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与自觉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一方面,单位管理者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是有效、严格实施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基础,由于会计内部监督工作主要是负责评估与衡量其单位内部管理控制的实效性,会计工作者本身并不直接决定监督工作结果,而是被单位管理者对会计工作者的信任程度与利用程度以及管理者是否采纳会计工作者的合理性建议所决定;另一方面,会计内部控制主要工作职责是纠正工作人员的错误工作行为,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应配置与岗位部门专业性相符合的高素质人才。这也就对广大财务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若想适应当下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财务工作人员就必须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努力学习并形成与本单位对应的灵活协调能力与统筹指挥能力,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更深入、全面的落实。

3 结 语

行政事业单位在保障社会的稳定、长期运作过程中极为重要,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工作职能就是依法对社会公众开展监督管理。所以,行政事业单位需加强会计内部控制意识,健全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强化会计内部监督,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与此同时,行政事业单位也应对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趋势完成相匹配,最终确保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可持续运作。

猜你喜欢

管理者财务会计行政
行政学人
大智移云下财务会计人才的转型探索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