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2020-02-27邹霞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2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监控目标

■邹霞

(兰州广播电视台)

1 概 述

预算绩效管理是注重支出结果,讲求支出绩效的预算管理新要求,要求将绩效理念和方法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以绩效为核心导向,将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跟踪监控、绩效评价、绩效结果运用贯穿于预算编制、执行、监督、考核和决算全过程。只有完善预算绩效管理各个环节的管理流程,建立科学系统有效的绩效监督机制和评价体系,才能解决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使财政资金达到聚力增效的作用。

2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全面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绩效目标和指标设定及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1 绩效意识不足,项目前期准备不充分,导致绩效目标和指标设定缺乏合理性

绩效目标编制前期应当对立项的必要性、投入资金的经济性和规模、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等事项开展事前论证和评估。我国大部分省市预算绩效管理起步晚,实施时间短,管理人员绩效意识薄弱,绩效理念尚未牢固树立,绩效管理力量不足,一般情况下,在财政部门安排预算编制工作时才开始着手准备本部门预算和绩效目标编制工作,时间上很仓促,导致项目立项依据不充分,质量可控性不强,相关资料不齐全,配套设施不完善,前置手续缺失。

2.1.2 成本控制和核算体系不完善,绩效标准欠缺,导致预算绩效目标不符合要求

预算绩效目标是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源头和基础,是监控、评价预算绩效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多年来固有的经营管理模式和财务核算方式,导致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成本管理意识薄弱,成本管理制度缺失,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在编制绩效目标时没有系统的绩效参考标准。绩效目标投入管理和产出指标目标值的测算不准确、不科学,数量、质量、成本、实效等方面达不到细化量化的要求,导致项目资金量与项目目标值不匹配,部门预算项目审核不通过不予安排或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形成资金闲置或项目资金不足,影响部门整体绩效完成。

2.1.3 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沟通不畅,导致预算绩效设置不符合客观实际,缺乏规范性和有效性

绩效管理专业性、技术性较强,需要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调。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信息共享机制,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甚至有些部门思想认识不足,片面认为预算绩效目标编制是财务工作范畴,导致绩效目标与实际业务不符,缺乏规范性和有效性。

2.1.4 绩效目标审核方法单一,主观性强

绩效目标的审核包括项目概况、立项依据、项目设立的必要性、项目实施制度措施、实施计划、绩效目标和指标等方面的审核,是项目能否纳入当年预算的前提,也是项目能否有效执行的关键。目前主要以财政部门和第三方审核为主,涉及各领域、各行业,业务量大,要求审核批复的时间又很短,加上没有科学完善的信息系统和有效的数据支撑,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有效的审核结论。另外,第三方机构对各领域业务不熟悉,信息不对称,主观因素强,容易造成交叉重复的项目纳入预算,难以达到客观公正。

2.2 绩效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1 监管措施和流程缺失,容易造成绩效目标执行偏差

一方面,保证项目实施的制度、措施和流程缺失,没有完善的配套设施和良好的部门沟通与合作,无法保证项目绩效按照预期目标实施;另一方面,在项目执行过程中才发现绩效目标中相关指标的目标值有误,导致执行偏差。

2.2.2 绩效运行跟踪监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绩效目标执行过程中应当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预算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实施进度等事项进行跟踪监控,一般采用单位自行监控和财政部门监控两种方式。部分单位重投入、轻绩效,管理制度和监控措施不到位,自我监控无法做到客观公正有效。财政部门力量有限,对重点项目进行重点监控,未能做到全方位全覆盖监控,监控力度整体不强。

2.3 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2.3.1 绩效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

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是预算绩效工作的核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目前绩效评价方法单一,具体指标不明确,可供单位借鉴的个性指标缺乏,评价结果中定性描述偏多,定量指标和有效数据欠缺,主观性和片面性较大,客观性和科学性不足,有效性和应用性不强。另外,各行业、各领域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体系,缺乏横向纵向可以比较的数据,信息系统不完备,导致绩效评价结果可比性不强。

2.3.2 绩效评价结果没有得到良好运用

只有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科学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才能不断提升绩效管理水平。绩效评价结果仅仅作为界定预算绩效完成情况的评价依据,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达不到促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长效效果。另外,没有建立行之有效的制度支撑和激励约束机制,责任难以有效落实,约束力不强。

3 预算绩效管理的建议和措施

3.1 牢固树立绩效意识,加强绩效监督问责,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明确绩效管理权责,按照权责对等原则,政府主要负责人、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分别对本地区、本单位及所属的预算绩效承担责任。将预算绩效管理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和干部考核体系,对预算绩效项目实行终身责任制,让“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成为常态化。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问责制度,对绩效好的项目给与有效激励并优先保障,低效无效项目进行绩效监督问责。加强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宣传绩效管理理念,让更多的人认识到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树立牢固的绩效意识。

3.2 改变单一的绩效审核和评价方法,加强项目集体论证,建立有效的项目评审机制,完善项目管理流程

无论绩效目标审核,还是绩效评价,都必须不断进行创新,逐步达到横向、纵向的信息可比性和分行业、分领域的绩效指标体系。绩效目标的编制和审核是项目能否纳入当年预算的前提和关键,专业性强、业务复杂。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绩效目标集体论证可以改善原来个人主观因素较大的弊端,对交叉重复项目也能有效调整,可以更加客观地对绩效目标进行评价和论证。另外,建立动态的评价调整机制,对已纳入项目库、当年已完成的项目绩效评价报告由专家团队进行论证,对低效无效项目从项目库取缔,让财政的每一份钱都能花在“刀刃上”。

3.3 加强监控力度,建立项目绩效跟踪机制

严格落实“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的绩效管理要求,动态监控财政支出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形成政府监控、财政监控、审计监控、自行监控、公众监控的有效跟踪监控体系,对绩效运行监控发现的管理漏洞和绩效目标偏差,要及时通报并予以纠正,对达不到预期绩效目标或预算执行偏差严重的,应暂缓或停止项目执行并报财政部门备案。单位内部应当加强内部审计、会计监督等力量,加强业务、财务、资产等信息的互联互通,提升相关人员业务素质,建立有效的部门监督机制。

3.4 加大人才投入,建设高效的人才队伍

预算绩效管理专业性、技术性强,工作任务繁杂,不仅要有过硬的财务技能和素质,还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熟悉预算管理流程,财政部门这方面的人才力量并不充足。一方面,通过专题培训、资格认证、继续教育等多种方式,提升政府绩效管理人员和基层单位业务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另一方面,抽调各行业、各领域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组建绩效管理人才库,根据不同业务和领域的需要可以随时组织绩效目标审核和绩效评价专家团队,形成高效的评审力量。加强对第三方评审机构的审核和资格认证,促进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3.5 信息公开,让更多的力量参与监管

完善信息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绩效管理相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一方面使绩效目标编制和绩效评审有横向纵向的数据可供参考和对比,提升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另一方面,更多的力量参与绩效监管,绩效评价结果约束力逐步增强,形成全方位的监管机制和良性互动。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监控目标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