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家港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策略

2020-02-27陈晓丹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2期
关键词:张家港服务业城乡

■陈晓丹

(江苏科技大学公共教育学院)

引 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使得城乡发展问题越来越凸显,尤其是部分地区过于注重“城市偏向,工业优先”,导致乡村的可持续性发展受到忽视[1]。为了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城乡一体化逐渐深入到各个地区中,而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各地区乡村的基础设施、住房等方面得到了巨大的改善。但是,乡村产业的发展依旧受到产业空间规划不合理、劳动力大量转移与缺乏“活力”等方面制约,导致乡村建设质量难以达到预期效果[3]。张家港乡村近些年来积极响应城乡一体化发展号召,大力开展乡村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使得当地各个乡村环境、基础设施以及物质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而为了确保乡村建设质量,张家港必须进行乡村产业空间优化,并以城乡一体化为主要目标,工业反哺、城市支持为主要条件,使乡村产业成为乡村内在发展与活力提升的助力。基于此,本文纵观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深入分析张家港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的必要性与相关策略,以促进张家港乡村和谐、稳定、可持续发展。

1 张家港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的必要性

1.1 乡村产业转型的内在诉求

近年来张家港的快速发展,使其工业化发展已步入后期阶段,而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与产业的升级转型,不仅改变了城区的建设与布局模式,还对乡村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城乡一体化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和农民共享发展成果,故在城乡一体化的推进过程中,乡村建设全面开展,而乡村产业与乡村发展密切不分,为了推动乡村建设,其必须完成转型。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其发展规划必须调整乡村产业结构,以打破乡村经济单一化、落后的局面。乡村产业的升级转型,须与城镇化建设统一,以体现加强两者在产业结构及布局上的沟通与合作,进而转变以往城乡二元化结构的现象,避免乡村在建设过程中走上“乡村变为城市”的发展道路。从张家港乡村产业发展来看,不仅要逐步转移低附加值以及污染性的产业,向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产业转型;还要继承、发展传统的乡村文化和经济,与城市完成有机的对接与融合。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张家港乡村产业的优质品牌塑造,必须加强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互动,以实现各次产业平衡发展。而在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互动过程中,会逐步推动乡村产业的升级转型,并在升级转型中转变乡村产业空间的形态与功能。由此可见,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张家港乡村产业空间优化属于乡村产业转型的内在诉求。

1.2 城乡统筹发展的外在要求

在张家港地区,其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突出的两点则是城乡一体化发展,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的新格局。纵观张家港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情况,其从 80 年代初的家庭承包制逐渐步入90 年代的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并在新世纪中迈向农村“三个合作”改革发展道路,使农村与农民现代化发展不断推进,进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而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所实施的相关措施对张家港乡村产业空间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这一发展过程中,依旧存在乡村环境被破坏、后续发展活力低、村庄特色缺失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会给城乡统筹发展带来巨大阻碍。从城乡一体化的要义来看,构建平等、协调的新型城乡关系以及针对不同发展阶段制定不同的阶段性目标,对推进、实现城乡共同富裕、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或“一劳永逸”,乡村产业空间必须紧跟发展步伐,并不断优化。由此可见,乡村产业空间优化已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外在要求。

1.3 乡村文化沿革的承载需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重城轻乡”的社会氛围越来越重,导致绵延五千年之久的乡村文化的继承、发展受到了巨大阻碍。在“乡村消亡论”声音此消彼长的背景下,乡村文化形态的发展趋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且在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乡村存在的时代理由越来越淡化。乡村“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在于乡村萧条与城市繁荣的两级分化,而在城市中的高成本生活,导致大部分农民陷入城市“定不下”、乡村“回不去”的尴尬局面。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乡村文化不能成为一种概念符号,应在发展中沿革继承下来。随着工业文明逐渐步入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已将生态文明列入五位一体,以在原本四个文明建设发展的基础上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并促进生态文明与乡村文化契合。这样的举措,能实现乡村文化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并更好地传承下来。沿革乡村文化的关键在于实现乡村复兴,而乡村的复兴与乡村产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只有优化乡村产业空间,才能推动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乡村产业作为乡村文化的物质承载,其空间优化对乡村文化的沿革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见,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张家港乡村产业空间优化属于乡村文化沿革的承载需求。

2 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张家港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策略

2.1 “农业空间+工业空间”型联“服务业空间”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升建设增量

针对于张家港的“农业空间”与“工业空间”, 应以乡村建设用地为基础,并整理乡村建设用地空间,使利用率低、闲置的“农业空间”“居住空间”“工业空间”整理出来,进而联动“服务业空间”。通过扩展“服务业空间”,能逐渐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使乡村建设得以增量。第一,整理“工业空间”,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对“工业空间”的再利用十分重要,而整理“工业空间”需重视两方面内容,以提升“工业空间”的再利用率。一是重视“工业空间”的本身整理,并开展适当的功能置换。例如整治张家港乡村较为分散的小型“工业空间”,并引导它们逐渐向乡村开发园区集中;关停化工类污染企业,以建设乡村生态环境。二是重视“农业空间”与“工业空间”的内在功能关联性。需通过改造工业化来整合已有的农业空间,以提高生产效益,例如引进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以提升农业机械化生产程度;标准化改造农田,以引导乡村农业规模化经营。第二,整理“居住空间”,张家港的城镇化水平较高,而乡村居民因受到经济利益、教育资源等方面影响,多会选择在周边城镇就业,这就导致乡村“居住空间”闲置。例如发展传统手工作坊,这是利用乡村“闲置空间”的重要方法,而手工作坊既是“工业空间”,又是“服务业空间”,其能让 “农业空间+工业空间”联动“服务业空间”发展成为可能。

2.2 “农业空间+服务业空间”型融“工业空间”发挥联动综合效应,平衡就业容量

张家港乡村空间就业人数有限是导致乡村“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而针对乡村产业空间优化,可通过“农业空间+服务业空间”融合“工业空间”,以增强不同产业空间的联动性,进而平衡乡村就业容量。所融合的“工业空间”主要涉及手工艺品制作空间、饮食产品加工空间等。第一,促进农副产业发展,纵观乡村经济发展历程,可发现乡村并不适合发展机器大工业,而比较有优势的产业为农产品加工业。因此,根据张家港乡村发展状况,应将完善农产品链条作为主要目的,使农业产业化成为乡村发展的目标;同时要适当开放农产品投资条件,使乡村农业产品能拥有更完善的发展模式,进而实现农业发展现代化。第二,落实定居转移,随着农业生产现代化与乡村旅游业的逐渐饱和,张家港以“农业空间”与“服务业空间”为主要发展的乡村,其劳动力投入越来越少,并形成了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因此,通过“农业空间+服务业空间”来适当调控乡村劳动力,根据产业容纳劳动力情况开展人口定居转移。而在转移过程中,主体应以家庭为单位,即在转移劳动力的同时转移劳动力所在家庭的非劳动力,进而实现定居性转移,不断扩大乡村土地经营规模,实现乡村产业专业化与科学化管理。

2.3 “农业空间+工业空间+服务业空间”型互动创新传承文化产业,扩展空间文化

乡村文化的沿革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张家港作为包含丰富乡村文化的地区,更应重视乡村文化的发展。因此,可将乡村文化产业作为纽带,以增强“农业空间”、“工业空间”与“服务业空间”之间的互动,进而发挥更好的经济效应与文化传承效应。第一,发展民宿产业,该产业的发展能为“农业空间+工业空间+服务业空间”的互动创新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而民宿产业需要依托当地的旅游资源,因此,可将民宿产业应用与张家港所具备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中,以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第二,开拓乡村田园文化,针对以水果产业为主要发展的乡村,可开展水果采摘游;针对古村落,可通过挖掘当地文化,并进行适当包装、线上宣传等提高乡村知名度。将乡村文化融入到旅游产业开发,则能保持乡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并让投资商和政府逐步意识到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性。第三,发展工业旅游,主要是将乡村工厂、企业风貌减少、企业文化等作为旅游吸引要素,通过合理改造后投入市场中。该产业的发展需充分根植乡村,合理利用乡村资源。例如,我国工业旅游经典案例——北京龙泉镇,其结合乡村特点,让游客参与到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进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3 结 语

总而言之,乡村发展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发展,张家港乡村作为我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阶段中深入探索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的相关策略,以满足乡村产业转型的内在诉求、城乡统筹发展的外在要求以及乡村文化沿革的承载需求,并促进“农业空间”、“工业空间”与“服务业空间”产业有效融合,为张家港乡村和谐稳定发展提供动力。

猜你喜欢

张家港服务业城乡
张家港高校侨务工作联盟:发挥地方发展智库作用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城乡涌动创业潮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张家港东山村出土“钥匙状玉饰”与远古祭祀崇拜 五六千年前长江下游的“祭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