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导向的城市设计——以云居寺文化景区为例

2020-02-27徐全胜朱颖

风景园林 2020年2期
关键词:风貌导向生态

徐全胜 朱颖

云居寺地区文化与自然特色突出,既是房山区历史文化的核心文化地区之一,也是西山——永定河南段上的重要节点。笔者以云居寺文化景区设计实践为例,介绍生态导向下的城市设计策略思考与研究。

“生态导向”概念由美国学者霍纳蔡夫斯基(Honachefsky)于1994年首次提出,以应对美国城市的无序蔓延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生态导向”的核心是“生态优化”思想,强调应将区域的生态价值与服务功能与土地开发利用政策结合,后逐步演变为生态导向下的区域开发[1]。

1 生态城市设计研究概况

1.1 国内外生态城市设计研究进展

由于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19世纪后期国外开始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1935年,盖迪斯[2]在《进化的城市——城市规划与城市研究导论》一书中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综合研究,强调规划方案需与自然和谐;1971年麦克哈格[3]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强调自然和设计的结合,标志着生态学方法第一次完整地引入了城市规划中;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提出了生态规划的5项基本原则,强调将自然融入城市;1987年,“雅尼萨奇第一次提出了生态城思想,强调技术与自然的充分结合、生态良性循环的理想栖境”[5];同年,瑞杰斯特[6]在《生态城市伯克利:为了一个健康的未来建设城市》中论述了伯克利生态城市建设的思想和做法;1994年,霍纳蔡夫斯基[7]首次提出“生态优先”思想,开始应用生态理念指导城市设计。

中国古代的风水学凝结着古人朴素的生态观,追求“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例如,江苏常熟“十里青山半入城”自然与人居的有机融合,以及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人工造园中所表现的自然之趣等。中国的生态城市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生态学家马世骏、王如松[8]提出了建设“天人合一”的中国生态城思想;1990年,钱学森[9]提出“山水城市”概念,倡导应用传统园林艺术改造中国工业城市弊端;1993年,吴良镛[10]第一次提出建立“人居环境科学”——“作为一种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中心,以居住环境为研究对象的新的学科群”[11]。其后学者针对生态城市开展了大量研究,如黄光宇[12]将山地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总结为8种类型,杨培峰[13]认为城市空间的生态规划可概括为利、建、现、限4种手法,俞孔坚[14]提出的“反规划”景观规划途径,用生态基础设施引导城市空间发展。

1.2 中国生态城市设计实践问题

自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思想,顺应与尊重、保护与改善自然与生态环境逐步成为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生态文明是指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以解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满足城市发展中的各种需求的功能主义导向的城市规划与设计正逐步向生态导向的城市设计转型。以“生态文明”“城市设计”为主题的相关文献自2007年后开始逐年增加(图1),知网搜索相关主题文献38篇,多涉及应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规划设计实践,例如蔺彬[15]针对鲁北新城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因地制宜开挖人工水系调蓄洪涝、错峰排洪,采用盐碱地改良方式打造绿化开敞空间。孙伟等[16]基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整体城市设计理念,对江苏古镇的宜居、宜游、宜商、宜工开展可持续实践。

中国生态城市设计实践项目量大面广,超过90%的地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的目标,但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生态导向的城市设计理论体系。现实操作中存在生态设计理念流于表面化、设计人员对生态导向的理解较肤浅和片面的情况。基于此,笔者以云居寺文化景区为例,试图以生态为导向,研究景区旅游服务功能组团的城市设计策略。

2 生态导向的云居寺文化景区城市设计

2.1 云居寺地区的文化与自然特色

北京房山云居寺建于隋末唐初,距今已有近1 400年的历史,享有北方巨刹的盛誉,为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入选北京旅游世界之最,1997年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9年正式恢复为宗教活动场所,2001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基地位于房山区大石窝镇下庄村。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南距G5京昆高速约7 km,北距北京城区约70 km。基地西北紧邻千年古刹云居寺及石经山,与其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相接。项目总占地面积约39.77 hm2,建设用地约23.73 hm2(图2)。基地由云居寺路与南泉水河划分为南北2个片区,北侧片区以山体为主,南侧片区较为平整,仅在西南角有小型山体(图3)。

在历史与人文特色方面,依托石经山及地区地质、地貌特色,云居寺地区形成了丰富的石经文化、佛教文化以及石作文化,是各朝代历史和文化信息的积淀。首先,云居寺石经始刻于隋朝,一直延续到明代,共经历6个朝代1 000年的时间;其次,云居寺在佛教上具备重要地位,突出表现为从唐代到清代的风格各异、造型多样的古塔遗存,使云居寺地区成为著名的佛教文化旅游胜地;第三,大石窝镇盛产汉白玉石材,据《房山县志》记载:“大石窝在房山西南六十里黄龙山下,前产青白石,后产白玉石,小者数丈,大者数十丈,宫殿建筑多产于此。”[17]该地是故宫、人民大会堂石材的采集地,体现着房山地区人民锲而不舍的石作精神(图4~6)。

生态与自然风貌方面,项目组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归纳出研究地区的3个特点:浅山区、紧邻旅游服务区、生态涵养区,这决定了整个项目在设计出发点上需重视生态自然环境和生态涵养区的保护要求。

基地山水格局优良,整体地形地势的特征构成为“四峰一台地”:四周是4座山,包围着北侧地块台地,风水格局完整,形成“两边有抱,后边有靠,前面有照,照中有泡”的整体风貌特征。从远处观察基地可有3个视角:1)从云居寺看的西视角,发现整个项目的北侧地块和南侧地块中间隔着一条云居寺路;2)从云居寺路上看地块的动态视角;3)从四面环绕的山峰上看的“四峰视角”(图7、8)。

2.2 “隐于山水间,万般皆自然”的城市设计目标

“隐于山水间,万般皆自然”是本次生态导向下的云居寺旅游服务地区城市设计目标。通过现状实景与规划设计效果的对比(图9),本项目对地区整体风貌的设计意图在于通过精细化的城市设计和对地区生态景观风貌的修补,提升地区品质的同时通过建筑覆土控制人工建设量的增加,提升不同观察视角下地区的特色呈现与吸引力。

2.3 生态导向的六大城市设计策略

基于上述设计目标,针对云居寺文化景区的城市设计策略涵盖6方面:严格减量发展;严格控制高度;维护山水格局;倡导覆土增绿;风貌特色引导;混合用地指标。

1)严格减量发展。在减量发展思路下,对照地区已有控规(《房山区大石窝镇旅游设施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原控规》),降低北侧地块建筑规模,将综合容积率由1.3调整至0.9,建筑规模由10.18万m2降至6.97万m2。特别地,北侧A2地块位于山顶,是视线上的高点,规划通过调整A2地块容积率的方式降低片区建设规模(图10)。

2)严格控制高度。为保护自然山体山脊线形成的天际线,提出用设计导则对建筑高度提出控制要求。规划意图从云居寺主要人流汇聚的瞭望点到东部山脊线维持一个“不受建筑物遮挡地带”,因此,确立了“1/3山景不受建筑物遮挡地带”的建控原则(图11)。在此原则下,对项目地区周边山体剖面分析表明,项目地区的北侧建筑整体高度不宜超过18 m,南侧整体建筑高度不宜超过12 m(图12)。而《原控规》对地区高度控制未作出详细说明,原设计方案中北侧地区一些建筑高度达到70 m以上,严重影响了云居寺地区的山景特色,本次城市设计方案对此作出了讨论与修正。

3)维护山水格局。本项目基地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且四面环山,坐拥群山之中,群山呈环抱之势,中间低四周高,处于一个“四峰一台地”的独特地形中,与《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中所记载的五顶山一致①(图13)。由此,以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壮、地得山水而灵的“山水城市”为理念,设计尊重“两边有抱,后面有靠,前面有照,照中有泡”的传统营造之法,维护山体轮廓线的完整与连绵,进一步彰显基地坐拥群山之中的风貌特征(图14),控制其“四峰一台、一水一寺、一经三村”的山水相连的整体城乡风貌(图15)。

4)覆土增绿,控制第五立面。设计中完整保留地区的生态植被,并通过精细的高度探究与尝试,保证在路上看不见北侧地块的建筑物,通过对北侧局部采用覆土建筑的手法,实现地区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北侧建设项目占地规模约150 m×160 m,建筑规模6.97万m2,平均3层,每层2.3万m2,实现地区整体建筑密度45%,中部台地绿地率30%。约占到云居寺视角900 m中1/6的视角角度,设计采用“消隐”手法,利用覆土建筑将建筑隐藏在山间,使建筑在第五立面与周边环境的有机融合。此外,考虑项目设计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充分利用现有道路作为规划的主要出入口和消防通道,连接云居寺路与周张路,实现云居寺地区“绿满京华大地,建设美丽房山”愿景,并减少建筑

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图16)。

5)风貌特色引导。依据控规土地利用规划,南部地区主要为商业用地,北部地区主要为文化设施用地,规划一处文化建筑。因此,在地区建设风貌引导上,南侧地块建筑设计为小体量单元,设计沿用传统北方合院形制特点,依据地形地势,设计取院落设计精髓,将南部地块分为3个组团,形成下院—中院—上院的布局特征(图17);北侧建筑展现石经文化特色,建议采用地方传统石料建设。整体风貌引导上突出与自然山水风貌、地方传统文化以及实景人文精神的良好融合(图18)。

6)混合用地指标。①打破《原控规》地块间界限,综合考虑建设用地内的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图19)。如在满足控规要求前提下,综合考虑建设用地内的容积率以0.9、建筑高度以18 m(局部建筑高度可结合建筑方案进行论证)、建筑密度以45%、绿地率以30%为宜。②整合不利于建设的小尺度、畸零用地,作为单位权属内的绿地,高效集约使用建设用地;③用地功能布局应结合建筑方案对商业、文化设施用地的功能布局重新进行划分,增加建筑布局的灵活性,使建筑方案构思与实施高度契合。

3 结语

云居寺文化景区城市设计实践以敬畏历史、尊重自然为出发点,对基地文化特色及自然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充分了解基地突出的人文、山水特色及云居寺地区作为房山区历史文化中心的基础上,本次设计实践尝试转变传统的功能主义导向的城市设计思维为生态导向思维,从保护好、利用好云居寺文化景区特色风貌的角度,提出“隐于山水间,万般皆自然”的城市设计目标,并进一步总结提出生态导向的旅游服务区城市设计的6项策略。本次城市设计目标及策略的提出是项目组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发展背景下的新思考,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探索性实践,希望通过本次实践,为云居寺地区增加文化服务设施、强化地区文旅服务功能,为北京三大文化带之一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南段增添重要文化节点,为相关城市设计探索和实践提供新的案例参考。

注释(Note):

① 释迦牟尼佛曾告诉金刚密主菩萨,在赡部洲东北方大振那国中有一大山,山有五峰,称五顶山。

图片来源(Sources of Figures):

图17引自https://bbs.zhulong.com/101020_group_201874/detail30769717/;其余图片均为“云居寺文化景区城市设计项目”项目组成员绘制或拍摄。

猜你喜欢

风貌导向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包裹的一切
“偏向”不是好导向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
犬只导向炮
库车城市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