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泥浆里仰望天空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2020-02-27撰文谷立立编辑方凤燕

厦门航空 2020年2期
关键词:套子契诃夫出版社

撰文_谷立立 编辑_方凤燕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安东·契诃夫有理由为他的俄罗斯代言。身为短篇小说大师,他是“黄金一代”的最后一座高峰。哪怕是到了100 多年后的今天,他的作品仍然是文学青年追捧的对象,有着不可取代的经典地位。

谈到俄罗斯文学,纳博科夫自有他的高论。在他看来,俄罗斯文学的便利之处在于,这样一个几乎没有文学传统的国家,竟然在短短的一个世纪内,创造了足以与英国、法国相互抗衡的文学体系,“唯一的差距只是数量”。当然,他所说的“数量”仅仅代表作品,并不意味着彼时俄罗斯没有大师。相反,在拿破仑占领俄国之后,这片土地如同井喷一般,涌现出众多熠熠闪光的名字——普希金、果戈理、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接下来重点要谈的契诃夫。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是契诃夫一生创作的总和。1880年,20 岁的他还是莫斯科大学的一名学生,就下定决心,弃医从文,从此走上写作之路。《在长篇小说和中篇小说等作品里最常遇见的是什么》一篇,详尽地交代了当时最为流行的小说题材:“伯爵、保留着当年美貌的痕迹的伯爵夫人、邻居男爵、自由派文学家、贫困落魄的贵族、外国音乐师、头脑迟钝的听差、保姆、女家庭教师……”这些人物尽管“相貌不美,然而可爱、动人”。至于最流行的故事呢,通常是这样的:“男主人公往往把女主人公从狂奔的马上救下来,浑身是胆,善于抓住一切方便机会显出他拳头的力量。”

但契诃夫偏偏是不同的。早在创作的初期,他就立下宏愿,不去写尊贵人物的闲暇时光,而是放下身段,走入民间,用自己的抒情诗为小人物的存在,做出有力的辩护。

于是,打开《契诃夫短篇小说集》,我们看到的不是伯爵与情人在茶会上的言语挑逗,也没有“浑身是胆雄赳赳”的英雄人物。契诃夫从来不是冷嘲热讽的刻薄者。相反,他更愿意将自己定义为彼时“俄罗斯世相的记录者”。这意味着,他的笔尖永远不会朝向衣食无忧的上层人士,而是对准了那些注定会成为时代炮灰的小人物。在他这里,每一则故事就是一个事件,是一种生活的切片。身份低微的小公务员,在丈夫与情人之间跳来跳去的虚荣女子,被学徒生活折磨得苦不堪言的男孩,把摇篮里的娃娃当作敌人的小保姆,一心想要得到幸福、偏偏只能嫁给糟老头的美丽姑娘……

如果把这样的小说当成一幅精工细作的俄罗斯底层浮世绘,大约也没有什么问题。《一个文官之死》的开篇,接连出现了两个“挺好”,似乎预示着这个故事将会朝着明朗的路子持续地走下去。可是,当我们耐着性子往下看,就会知道所谓的“挺好”不过是虚假的命题:契诃夫笔下没有事事如意的乌托邦,更不是万事大吉、天下太平。一个小小的喷嚏足以终结一个人的前途,让他在终日惴惴不安之中,走向最后的崩溃。因此,为了不至于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套中人》里的别里科夫为自己找到了一种最安全、最稳妥的生活方式:戴上黑眼镜,塞着耳塞,把自己装进套子,“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出门上街,也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甚至,就连思想也被重重包裹,从不轻易显露在外。

当然,这些低到了尘埃里的小人物,除了爱把自己裹成粽子,也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毕竟,只有在想象中,他们才可以昂起头来,甩掉自卑,“堂堂正正”地做一回名人。《喜事》一篇,一桩交通事故让十四等文官德米特里·库尔达罗夫成了新闻人物。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报纸的社会新闻栏里时,他惊呼着“现在全俄国都知道我了”。那种欣喜若狂的劲头,与中举后疯癫的范进,并没有多少不同。《灯火》中,有一个“到此一游”的人物,因为意识到自身的渺小,于是将自己的名字刻在了公园亭子的栏杆上。

诸如此类的人物设定,在契诃夫小说中并不少见。终其一生,他们活在城市看不见的角落里,为了生存不得不极尽献媚之能事。但他们又是卑微的,凡事反复思量,前怕狼后怕虎,唯恐一不小心丢掉了大好前程。

尽管如此,契诃夫对他的人物仍然抱有善意的悲悯。在文字的怀抱里,他重新拾起他治病救人的本能。他写那些“小得看不见的虫豸”,仿佛天生戴有能够洞穿人类精神的透视眼镜。而他手中的笔,更像是一柄锋利的柳叶刀,伤口在哪里,毒瘤在哪里,笔尖就伸到了哪里。如此一刻不停地向着人性的最深处挖掘,把那些卑微的、低下的、崩坏的、腐烂的,统统一切两半,而不带有丝毫迟疑与犹豫。

毕竟,《契诃夫短篇小说集》不是不痛不痒的“小说药丸”。这里没有英雄,没有救赎,只有遍地泥浆,以及那些躺在泥浆里仰望天空的小人物。试想,如果有一天契诃夫违背初衷,让套中人解套,让变色龙不再做墙头草,反而摇身一变成了飞檐走壁的超人。那么,这个世界就少了一位针砭时弊的大师,多了一个殿堂级的编剧。而这难道不是俄罗斯(乃至整个世界)文学的损失?

经典重读

《契诃夫短篇小说集》

作者_[俄] 安东·契诃夫

出版社_北京燕山出版社

译者_谷羽/童道明 等

英国作家毛姆认为:“在最好的评论家的心目中,没有一个人的小说占有比契诃夫更高的位置。”契诃夫的作品里,能看到凡俗生活隐藏下的悲剧,也能看到含泪的微笑之后的亮光;能看到极具质感的情节之下的生活真相,也能看到隐藏于真相之下的雄阔的历史轨迹和现实走向。

精彩书摘

哪里有爱,哪里就有不顾一切的信任。——《迟开的花朵》

书是音符,谈话才是歌。——《第六病室》

就在我们说的时候,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飞了过来,等它逼近时,变色龙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度,伸出它那长得惊人的舌头——舌头的长度超过它身体的一倍。一刹那,那只彩蝶已被它卷入口中,成为美餐。天哪,我们都被它吓了一跳。——《变色龙》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装在套子里的人》

《秘太刀马骨》

作者_[日]藤泽周平

出版社_译林出版社

日本时代小说界首推“一平二太郎”,但藤泽周平与司马辽太郎、池波正太郎的英雄豪杰风云际会截然相反,他远离狂热与流行,文字简洁、精悍,无声处听惊雷。他的作品世界里,仍是那个旧而美的时代,泥土芬芳,人心恒常。

《我所知道的康桥》

作者_徐志摩 梁实秋 汪曾祺

出版社_湖南文艺出版社

大师笔下的诗和远方。本书精选徐志摩、梁实秋、汪曾祺、巴金、郁达夫等15 位文坛大师的海外旅行或求学生活中的所闻所感文字。经典的文字穿越时光,无论是用文字,还是用脚步,这些山川湖泊都值得一次倾情的抵达。

《新食货志》

作者_杜君立

出版社_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商品没有腿,却比人走得更远。丝绸连起了一个旧世界,香料促使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郁金香导致世界第一场经济危机,香烟和咖啡颠覆传统文化……从当下这个消费时代,回看历代商业革命,意义似乎更加深远。

悦读

《自行车:自由之轮》

作者_[英] 罗伯特·佩恩

出版社_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回顾了古老自行车的诞生,以及现代自行车的发展,在这背后自行车有着比想象中更深刻的文化影响。不管是技术细节,还是由此生发的社会变革,都在一架小小的自行车里汇聚,让我们得以用全新的目光看待这一最日常的交通工具。

《伯林传》(再版)

作者_[加] 叶礼庭

出版社_译林出版社

赛亚·伯林可能是被中国读者误读最深的一位二十世纪思想家。叶礼庭笔下的伯林,不只是被大众贴上标签的自由主义斗士,更是一位坚定的价值多元论者、跨文化观念史家和二十世纪战争与变革的见证者。

《写给大家的360 度艺术启蒙书》

作者_郑治桂

出版社_领读文化丨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梵高的孤独与伟大,高更在孤独中飞翔,雷诺阿人生的艰难与美好,莫奈光与生命的信仰,夏加尔浪漫的狂想……艺术评论家郑治桂写给大家的美术馆看展指南,走近并了解梵高、高更、莫奈、雷诺阿、夏加尔的艺术人生。

猜你喜欢

套子契诃夫出版社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我等待……
套子
套子
变色龙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野猪套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