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自我,向众生,见天地

2020-12-06撰文王一

厦门航空 2020年2期
关键词:言说哲理天地

撰文_王一

《吠陀经》说,语言是神赐予人类的一种特殊能力。

生物学家说,7 号染色体上FOXP2 基因的突变,使人类拥有了精确控制嘴和喉咙肌肉的能力,为语言交流奠定基础。

哲学家说,人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语言的存在,人的思维力有赖于语言的架构。

语言,漫长演化与特殊变异的结果,自我意识与外在的交界,是抽象概念的载体也是建构思维的工具,它复杂多变又无处不在。在语言表达中,我们投射自我、传递信息并探索艺术形式。通过语言表达,我们参与并建构起周围的世界。

从自我:作为个人意识的投射

人通过语言来把握和沟通世界,与之相对应地,我们也借助语言来理解世界。索绪尔说:“思想离开了词的表达,只是一团没有定形的、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而在维特根斯坦那儿,这种思想更进一步——“我的语言的界限意味着我的世界的界限。”

语言和意识相互建构:向内,语言划定思维的组织形式和界限;向外,语言作为一面最真实的镜子,折射说话者潜藏的意愿、身份定位、价值取向和情感偏好。

同样的景色在不同人的表达中,往往投射出不同的情绪。比如面对雪,有人感叹“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孤寂,有人赞叹“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灵性浪漫。而在不同的种族间,由于文化、历史和经济水平的不同,在表述上则更是产生了千差万别的结果。

向众生:作为社会沟通的工具

根据201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记录,目前全世界共有超过6000 种语言。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语言是表达观念的符号,只有通过社会成员间统一的编码和解码规则,才能传递出特定的意义。6000 种语言的背后,是超过6000 种独特的社会形态与文化传承。

从田野水边呼喊的劳动号子,到门前屋后的窃窃私语,再到辩论场上的针锋相对,我们通过交流与社会间的其他成员发生联系——可以传递信息,可以安慰、帮助并建立信任,也可以说服、引导甚至诱骗他人。

作为桥梁的语言,将个体串联成信息流动的大陆,让无数孤岛与孤岛相连。在其中,人际互动高效地发生着,带来思维的碰撞和群体的共振。

见天地:作为艺术和哲理的载体

语言在结构上需要具备语音、词汇和语法三大要素。随着场景多元、功能细化,我们除了在说话时遵循语法规则,也逐渐开始探索语言的边界,如隐喻、暗示、“言意之辩”;尝试不同的话语形式,演讲、诗歌、相声;关心说话时的艺术表现,如幽默、抑扬、平仄。通过在交流中加入丰富的艺术元素,我们不仅借助语言完成个人与外界的信息互换,也传递出美学与艺术的妙夺天工。

除此以外,经过历史锤炼、代际传递,部分复杂的描述性言语也被凝练成简洁智慧的短句。从天地四时、日升月落的规律,到人生浮沉、悲欢离合的体悟,在实时的信息之外,语言生长出具有历时性的哲理,反映出人与人之外更开阔、更敞亮、时间跨度更久远的天地。

变体与新声

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约有85%取决于沟通——发表自己意见的能力和激发他人热忱的能力”。生理与社会基础使我们具备了说话的欲望和能力,但是要说出得体的话语却并非易事。

从个人意识的投射、信息交流的工具到艺术、哲理表达的载体,语言的工具属性应当是中立而克制的,不应有“反客为主”的情况。然而,随着网络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藏在巨幕之后,将言语变奏成杀人于无形的武器,语言暴力、造谣中伤层出不穷。当工具向天平的另一个极端滑去时,我们就应该注意:人当驾驭工具,而避免被工具伤害和利用。

清晰的自我意识,能够让我们在言说时充分呈现内心的思考、对他人的善意,而避免群体效应对人无意识的操纵和引导。佛经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最后一章也只印着总题的一句话“凡不可言说的应当沉默”。提醒我们在表达成本降低、欲望放大的当下,以更审慎的态度去言说,遵循言之术与道。

猜你喜欢

言说哲理天地
阿来《云中记》的死亡言说及其反思
“行走”与“再现”——论梅卓散文的言说姿态和藏族风情
A Magic Train Trip
A Talking Pug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师生之间无法言说的梗
拾天地之荒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