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生活:致远儿童道德学习新实践

2020-02-26赵华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0年1期

【关键词】创意生活;道德学习场;道德浸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7-0028-02

【作者简介】赵华,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南京,210013)教研员,正高级教师,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指导中心主任。

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以下简称致远外小)以儿童创意学习生活为载体,构建主题性道德学习场域,开发百例“创意生活”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学习场,为新时代儿童的品格涵育和道德浸润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道德学习的致远设计

致远外小的道德学习场域围绕“四中心”展开,四个中心各自独立且相互关联。“小问号体验中心”围绕问题学习和解决,促发儿童的道德理解;“小海豚服务中心”围绕价值服务和责任,引发儿童的社会参与;“小天使自治中心”围绕自我管理和反思,激发儿童的道德自觉;“小海螺新媒体中心”围绕创意发布和激励,生发儿童的向美表达。“小问号”是习得中心,“小天使”是实施中心,“小海豚”是服务中心,“小海螺”是发布中心。

“小问号体验中心”的设计核心是“面向问题”,引导儿童“与世界对话、与工具对话、与问题对话”。“小海豚服务中心”的设计核心是“价值服务”,指向“实现自我价值、实现能力担当、实现道德表达”。“小天使自治中心”的设计核心是“自治自省”,指向“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省察”,引导儿童在自我历练中实现道德学习。“小海螺新媒体中心”的设计核心是“正向激赏”,旨在引领儿童学会关注和尊重他人。

二、道德学习的致远理解

德育的根本要旨是在把人培养成自觉的生活建构者。致远外小为使每个儿童生活建构的品质和能力在教育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始终践行道德学习的三大核心内涵:引导儿童观察并掌控生活、反思并享受生活、改变并理解生活。

致远外小的道德学习遵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有“道”和“德”两层意蕴。“道”是指人对世界本原的认知和实践;“德”原意是指人在有岔道口的路上行走,用眼睛看着、头脑思考着引导而行,后引申意为正确的路,或普遍的规律和规则。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德”是指正见于心,秉承天命,端正心思,在内心确立正直原则。其一为“循天道”,循具有必然性的成人之道;其二为“诚”,即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其三为“正”,即为人正直。所以,“道”与“德”合起来用,“道德”是一种状态:在外,人际和谐,恩泽于人;在内,是一种内在自我的知、情、意、信、行的圆融与汇通,是个体精神气质的气定神闲与淡定自若,是一种精神自由境界。致远外小开设的“带着书本去旅行”这门课程依托课本、拓展课本,深挖文化内涵,设计儿童喜欢的“研学主题”,让儿童走出课堂,童眼观察世界,涵育大格局和大视野。

致远外小将道德学习作为儿童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来实施,并让儿童亲身实践“使别人也拥有美好校园生活”的行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一定是一个向往德性,并通過不断做合乎德性的事而成为有德性的人,这种德性完善也是儿童实现“美好生活”的过程。因此,德性本身就应该成为道德的目的。

三、道德学习的新创意与新内涵

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从“存在”或“社会存在”的角度阐释“生活”和“生活层次”的,即“生活”是主客体的融合与统一,“生活”尽管受到现实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但是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人的“生活”活动是具有根本意义上的存在。因此,致远外小以“儿童创意生活”作为道德学习的抓手,就是寻到了道德发生和德性生长的根,追溯了儿童天性,解决了儿童道德发育的原生点定位。

致远外小以儿童喜欢的表达方式诠释道德理解。在儿童礼仪和习惯养成方面,“空洞说教”“严苛惩戒”往往效果不明显,甚至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采用怎样的方式让儿童接受“公共学习和生活”中的基本规范和礼仪,成为很多管理者的难题。致远外小的四格漫画,引导儿童在阅读中提升、在行动中自觉,进而内化为一种“无须提醒的自范”。致远外小以涵育儿童耐挫和坚韧品格来深化道德学习。学校组织学生参加“DI创新思维全球总决赛”,在这个特殊的挑战性场域中,催生了致远儿童的耐挫、坚韧、合作的品格。

正如雅思贝尔斯所说,学习是德行的保存。道德根本上是个人心灵向善的力量,德性是一个人道德的核心。生活本质上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因此,儿童的生活就是不断创生的过程,儿童在生活的创生中不断地生成自己。创生什么样的生活样态,就会拥有什么样的儿童德性。致远外小的儿童道德学习实践过程中,还有一点值得大家借鉴,那就是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儿童道德习养不是也不能是教育者所给予,只能是儿童自己在自我的道德创意活动中生成。因此,高品质、高创意的活动才能够生成“伟大的儿童德性”。

致远外小的实践证明,为儿童创造有意义的生活体验,创造有意义的生活场境,创造有意义的生活内容,是有价值的道德学习。这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方式,激发儿童向善、向美、坚韧、朴实的“道德场”,师生、家长润泽其中,相互濡染、相互砥砺,成为一种道德学习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