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旅行课程要关注育人价值
2020-02-26陈文明
【摘 要】研学旅行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育人的新途径,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其育人的价值,厘清研学与旅行的辩证关系,以爱国主义主题引领,科学地组织与实施,让研学旅行育人更全面、更聚焦和更有效。
【关键词】研学旅行;育人价值;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7-0013-03
【作者简介】陈文明,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江苏江阴,214437)教师,一级教师,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德育新秀,无锡市教学新秀。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旅行作为践行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新方法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育人的新途径,近年来迅速发展,有力地回应了国家基础教育改革、育人方式转型的要求。研学旅行,让学生走出学校、踏进自然和社会,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价值重识:让育人更全面
1.寓学于游,“研学”与“旅行”相互交融。
研学旅行的主旨是研学,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实践活动,这正是研学旅行的魅力之处。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研学旅行使得学生学习的场景从教室拓展到大自然、整个社会,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主动的探究者和实践体验者。研学旅行,寓学于游,研学和旅行的相互交融,不仅能将课堂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丰富学生的情感和经验,还有可能促使师生对自我潜力的再发现、再创造,有利于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五育并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研学旅行的有效开展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对涵养“德智体美劳”、丰盈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研学旅行能立德:学生在研学实践活动中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培养优良道德品质,在身体力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培育家国情怀、增强政治认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萌生对党和国家、人民的热爱之情。研学旅行可增智:学生带着问题考察实践、游览名胜古迹、考察历史遗迹,感受课本之外的不同课堂,增长学识和智慧。研学旅行会强体:学生的校外实践、野外跋涉、行万里路,可以磨炼其意志、强健其体魄。研学旅行也可育美:遍览祖国大好河山,学生在亲近自然中感悟美的中华大地、在接触社会中懂得美的华夏神州。学生的研学旅行还可以促劳:研学路上能看到社会行业百态,感知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劳动者付出的艰辛,有利于劳动观念的养成。高质量的研学旅行“立德、增智、强体、育美、促劳”,五育并举,能促使学生真正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题引领:让育人更聚焦
立意高远、饱含教育意义的研学主题是贯穿研学旅行始终的价值逻辑和精神内核,它为发挥研学旅行独特育人功能提供了价值导向。当前,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打造研学旅行课程,突出弘扬爱国主义这一主题,奠定了研学育人的底色,而聚焦于研学育人的核心使命与目标,可以更加丰富研学旅行的内涵,提升研学旅行的育人品质。
1.聚焦核心使命,厚植家国情怀,在研学旅行中激发爱国情。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研学旅行的核心使命,也是研学旅行的主题。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是培育爱国主义情感、厚植家国情怀的重要条件。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研学旅行主题引领下,其要义可以是家国天下、人文特色、教育理想等。主题引领彰显在由水墨江南、古朴中原、丝路西安、巍巍齐鲁等地的游览到风雅江南探风骨、古朴中原寻历史、千年丝路汉唐魂、登顶泰山慕圣贤的升华。主题的引领与构建、主题的聚焦与升华,勾勒历史文化脉络,既关注人文历史,也观照现实当下,更关注人的发展。通过有主题的研学旅行,学生将家国天下真正纳入自己关注的视野,融入自己精神成长的世界。
2.聚焦核心目标,增强政治认同,在研学旅行中激发报国志。
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踏上爱国主义主题的研学旅行,在行走的课堂中耳濡目染,可以真切感受国家的进步与发展;在行走的课堂中潜移默化,可以真切感悟到个人家庭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不再是教材里空洞的说教,而是行走课堂中最好最真的感性认知与理性判断。
在新的历史时期,培养学生拥护党的领导、认同国家、民族和中华文化,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是研学旅行需要聚焦的核心目标。在研学旅行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增强“四个自信”,可以有效激发青年学生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广大青少年在研学旅行中回顾历史、观照现实,激发强烈使命感、砥砺报国之志,牢固树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三、科学组织:让育人更有效
研学旅行育人价值的发挥最终要在科学组织实施中才能体现,家校双方需要根据学生特点融合主题、目标、问题和评价等要素,聚焦研学育人的核心使命与目标打造研学旅行课程,促使学生在研学中收获成长。
1.系统思维:内容上突出整体设计。
研学旅行,引导学生研什么?学什么?游什么?这是个系统工作。教师要坚持系统思维,在研学内容上做好整体设计。作为综合性实践课程的典型形式,研学天然地具备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等特征。爱国主义主题引领下的研学可以是考察自然文化遗产、地域文化名城、诗文名篇诞生地、历史文化名胜、民族先贤事迹等内容。除此之外,研学的内容设计还应包括研学旅行的组织、管理,资源的开发、整合,研学与旅行关系的处理,学生能力的发展等。
比如,研学内容的整体设计应当着重考虑德智体美劳多元育人价值的实现,应当考虑包括师生家校多方在内的主体参与,甚至要考虑研学旅行中家庭、学校、学生安全等方面的法律问题。研学设计上坚持系统思维,突出设计的整体性、开放性和探究性,坚持规范组织管理,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明确学校、家长、学生的责任和权利,保证研学旅行真正有实效。
2.探究意识:操作中强调项目驱动。
研学旅行中的学习活动如何开展?研学如何真正发生?这需要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有效的项目抓手来驱动。研学旅行如果只是换个地方,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失体验与探究的意味,其育人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因此,研学旅行一定要既考虑预设性的系列研学内容,更要考虑留足学生现场生成问题的空间。
另外,实践中基于主题引领和内容设计的项目实施,是推进研学的有效驱动力。可以借鉴“基于项目的学习(PBL)”的课程要求进行设计,其要素包含在不同阶段:确立目标、制定方案、活动探究、形成成果、交流展示以及项目评价等(见表1)。
在项目驱动的研学实践与探究中,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给学生搭梯子,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引,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在研学活动的拓展中知行合一,成为研学旅行的真正受益者。
3.综合品质,素养里突出多维度。
在新课程理念和核心素养视域下,实践性课程研学旅行着眼天下、心怀国家、追溯历史、观照现实、致敬先贤、激励自我,这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题中应有之义。必须强调的是,研学旅行要关注到全要素多维度:每个学生都参与、能力发展多方面、团队合作能协调、评价考核要多元,等等。突出多维度,实际上就是要提升能跨媒介应用的核心素养。比如,学生可以制作主题式MV,融合研学的主题、项目内容、学科知识,项目内容包括古风、人物、文化、美食、地理,不局限于研究报告、交流总结等。
当然,研学旅行还要培养创新意识、革命情怀、奋斗品质等,几乎覆盖了所有三维目标,实践中的达成会有一定困难。这需要研学旅行的组织者在进行主题设计和活动实施时系统思考,分层分步骤推进。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行走的课堂让学习真正发生、让成长真正发生、让教育真正发生。相信只要遵循教育规律,研学旅行一定可以在拓宽学生视野、丰富个人体验、培养实践能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等方面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