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源·精神·体系: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三个关键词

2020-02-26刘长海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0年1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体系

【摘 要】为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作用,教育工作者需要从地理空间、古物遗迹、诗书典籍、民俗日用等方面整体把握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需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自觉地定位于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精神上,使学生的精力聚焦于领会、认同、践行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等优秀民族精神;需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体系构建,注重知行合一,做好与现有课程体系、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道德教育;资源;精神;体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07-0020-03

【作者简介】刘长海,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430074)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学校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的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立己达人等优秀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源头活水。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那如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呢?笔者认为,教育工作者要细致把握资源、精神、体系三个关键词,明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和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积极作用。

一、整体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发掘

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笔无比厚重的文化遗产。为了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们有必要从整体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地制宜地挖掘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教育资源,而不应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狭隘地理解为古人遗留下来的诗书典籍。

有研究者指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建构的各种过程、成果和方式的统一体,包括各种外在产品的创造和人自身心智的塑造。按照人的创造性活动的不同形式,可以将文化大致分为三种基本形态:以物质生产活动及其成果为内容的物质文化;以精神生产及其成果为内容的精神文化;以社会交往活动及其成果为内容的规范文化。[1]我们当前所能学习和研究的传统文化,只能是流传到当代的传统文化,即文化遗产,我们可以循着这些文化遗产了解、感知和领会民族精神、重要史实和中华文明的发明历程。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较集中地记载了中国历史和古人的思想言行,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弥散于中华民族的民生日用之中,不论是方块汉字,还是日常的生产生活用具,都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的载体。

首先,人是在自然的基础上创造人造的世界的,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又把自然变成人化的自然。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特定地理环境的产物,以山川河流、平原丛林为标志的中国地理资源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制度和生活方式得以孕育并发展的摇篮。因而,大好河山、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

其次,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地体现在典范人物的光辉事迹之中,也体现在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典型史实之中。逝者已矣,但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历史文物还在讲述当年的故事,依托文物和遺迹重温、还原这些故事,能让后人深受教益。

再次,中国自古有“文以载道”的传统,“诗言志,歌咏言”,唐诗、宋词、元曲、京剧及各类民间艺术、文史典籍记录了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是系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资源。

最后,文化存在于各类符号之中,历经数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融入中华儿女的日常生活、民间礼俗、节日仪式、语言和行为习惯之中,这一类资源相对来说具有弥散性,或者因为习以为常,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涵比较容易被人忽视。

如果循着上述分类去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就会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不胜枚举:九州、五岳、长江、黄河可以看作地理资源的代表;四大发明、郑和下西洋、虎门销烟等则可以看作重要史实的代表;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等可以看作文史典籍的代表;“长者先、幼者后”等礼节、端午节赛龙舟等仪式可以看作民俗习惯的代表。如果教育者细致发掘,善加利用,这些资源都可以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传承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使命自觉

在各地调研时,我们发现,一些学校虽积极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但只是机械地要求学生背诵古文而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讲解。学生虽然记住了一些内容,但不理解意思,也不知其在当代有何价值和局限。这样的传统文化教育很难让学生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甚至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家长、教师对传统文化产生抵触情绪。这些事例提醒我们,明确提出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使命在于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精神是极为必要的。因而,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教育者必须明确教育重点,将学生的精力聚焦于领会、认同、践行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立己达人等优秀民族精神上。

首先,要以优秀民族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革命传统为标尺,审慎选择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阅读各类经史子集(俗称“读经”)是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普遍做法,然而,古书所记载的并不都是精华,当代教育者需要对此加以甄别。《弟子规》在中小学校中流传甚广,其中的很多内容是价值观教育的经典,但有些内容过分倡导自贬自抑,实在不宜弘扬。因而,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要认真审视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从中挑选符合时代需求、具有生命力的内容;一些古籍的内容并不都符合时代精神,需要有所选择;对于本地的山川河流、草木鸟兽、礼俗器具、古建筑等资源,也要善加选择,巧妙利用。

其次,面对挑选出来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教师要加以分类,在教学中进行区别对待。以古典书籍的教学为例,对于那些语言优美、思想正确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对于那些思想正确但难以理解和记忆的内容,可以要求学生阅读并了解;对于那些语言简洁但思想陈旧的内容,不仅不能要求记忆,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创造性转化,引导学生领会并掌握其合理的一面,学会批判其不合时宜的地方。

最后,学习传统文化要量力而行,避免加重学生负担。诗词典籍浩如烟海,历史名人灿若繁星,梅兰竹菊均显风骨,民生日用皆关学问,值得学的内容实在很多。如果对传统文化资源不加取舍,要求学生全部熟读、会背、深入了解,可能会扼杀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不利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因而,教师务必要精选内容,引导学生经由有限的教学内容深入领悟民族精神,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优秀传统文化的终身学习兴趣。

三、构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

有些教育者想当然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读经”等同起来,满足于让学生读读、背背,这容易使传统文化教育陷入知识化、专门化、孤立化的境地,这与当前教育研究所提倡的“德育应该生活化、德育方式应该多样化、德育应该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等原则相违背,不利于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性的彰显和提高。为了更有效地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教育应该加强体系构建,注重知行合一,做好与现有课程体系、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的融合。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扎实开展,并不必然要求另起炉灶,更不必然要求开设国学课、让学生穿长袍大褂,而是要求教育者树立弘扬民族精神的意识,认真发掘学科教学及学校生活中的教育资源,将民族精神有机融入并渗透到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利用各学科教学内容中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外,优美学习环境的营造、教师爱国敬业的榜样示范、学生承担家庭学校社区责任的生动实践、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实际行动,都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而且,相比机械的诵读和空泛的表态,这些“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更立体、活泼、有趣,能够引导学生身体力行,逐步达到行为自律和道德自觉。■

【参考文献】

[1]李荣善.文化学引论[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6:22-23.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道德教育体系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庞学光:深化学校道德教育改革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