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内涵、策略与保障机制

2020-02-26贾巍张小佳黄兰芳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20年1期
关键词:教育扶贫保障机制教育信息化

贾巍 张小佳 黄兰芳

摘   要:“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扶智教为重”,教育信息化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对实现贫困地区教育脱贫、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首先界定了教育信息化扶贫的内涵,认为教育信息化扶贫就是扶教育信息化之贫、依靠教育信息化扶贫(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进行精准扶贫);然后依此提出了扶教育信息化之贫和依靠教育信息化扶贫的策略;最后,为了保障其策略有效实施和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持续发展,作者从资金投入、管理、应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精准扶贫;教育信息化;教育扶贫;策略;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20)01-0001-06

习近平总书记在扶贫工作中多次强调“扶贫要扶A年,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深度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推进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部署”[1]。教育信息化具有数字化、网络化、开放性和共享性等特征,能夠突破时空限制、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新方向和新思路,对实现贫困地区教育脱贫、促进教育公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界定了教育信息化扶贫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教育信息化扶贫的策略和保障机制,以期对教育信息化扶贫的研究和实践有所裨益。

一、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

要想实施好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理论是实践的先导,首先要科学界定和准确理解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

1.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基本内涵的两个方面

笔者认为,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理论内涵应该从两大方面来理解:扶教育信息化之贫;依靠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下面对这两个方面做具体阐释。

(1)扶教育信息化之贫,切实提升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水平,增强其服务能力

扶教育信息化之贫是将教育信息化作为扶贫的对象,建设和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水平。这是因为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较低、较为落后,对当地的教育发展和扶贫贡献率很低,因而扶贫要扶教育信息化之贫,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使贫困地区的教育充分信息化,从而带动其现代化,提升教育质量,增强教育服务能力。当前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信息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①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尚待完善。部分地区信息化设施落后、信息闭塞,学校基础设施陈旧、信息化程度低,“设备不足”等问题较突出。②教育资源匮乏。特别是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问题突出[2];资源的类型单一、陈旧且适切性不够,优质教育资源匮乏。③连片特困地区教师专业水平低。连片特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比例高[2],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素养普遍较低等等。

(2)依靠教育信息化扶贫

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手段来实施扶贫,依靠和利用教育信息化来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促进其教育现代化和提升农民技能及其综合素质。具体包含三个方面:

首先,依靠教育信息化提升贫困地区教育质量和实现教育现代化。这是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根本和核心所在。即: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将城市和发达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输送至农村及贫困地区的学校,促进资源共享、教育公平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另一方面,使贫困地区的教育充分信息化,改善教育环境,优化教育效果,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促进教育现代化。

其次,以当地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为依托,整合相关扶贫资源,辐射当地社会和农民教育培训。这样做可以减少资源重复建设,提升教育扶贫效率。即:以当地中小学校或职业学校为中心,依托其信息化场所和设施等,利用网络远程等信息化手段实施数字下乡,将城市的科技、文化、医疗等信息化优质资源输送至贫困地区,实施农民数字化教育和培训,提升农民技能和素质,培育新型农民和数字公民,从而促进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再次,利用教育信息化的技术优势做到“精准”扶贫。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技术上的精准,即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的技术优势,特别是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教育信息化手段和信息化平台,实施扶贫的“精准”识别、决策、管理、评估等。其二,思路上的精准,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和扶贫工作中的问题,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现实中的问题联系起来,寻求技术的最优化解决方案,这样既找到了问题解决的办法也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的利用率。现实中的问题可以有多种解决途径,技术是一种视角,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但可能是最优化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采用网络平台、移动互联网、“空中课堂”等远程教育手段将优质资源输送到贫困地区,对农民、中小学教师等进行培训,实现“网络支教”、“网络课业辅导”、城乡孩子共上一堂课等,解决了资源匮乏问题,减少了面对面教育培训的成本问题,也实现了灵活学习和规模效益。

2.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基本内涵之两个方面的关系

教育信息化扶贫的这两个方面是对象与手段的统一,是一体两翼、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共生共长、共同发展的关系。我们一边扶教育信息化之贫,一边依靠教育信息化扶贫,必须齐头并举,边建设边应用,以扶贫促教育信息化发展,以教育信息化发展促扶贫。它们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不是先后的,任何将这两方面割裂开来对待的思维都是错误的。试想,没有良好的信息化教育环境和资源,谈何为扶贫贡献力量,因而要注重对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进行投入和建设。但如果只建设不考虑应用,或者等建设好再考虑应用,再好的设备和资源都不能发挥效益,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在加强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投入和建设的同时,还要提升应用率,最大程度地用好这些信息化设备和资源。

综上所述,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就是:积极发展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提升其服务能力,同时,依靠教育信息化,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消除数字鸿沟,促进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实现高效益的教育和培训,利用信息技术促进“精准”扶贫。

二、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策略

1.解决农村教育信息化之贫,提升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1)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创建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环境

信息化环境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保障。近年来,国家相继实施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三通两平台”等项目,农村教育信息化环境得到了改善。但总体看来,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乡村贫困地区的学校依然存在信息化基础设施陈旧落后、设备不足等问题,阻碍了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教育信息化水平是扶贫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大偏远乡村贫困地区学校尤其是农村教学点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于没有信息化基础设施或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学校,购置计算机、电子白板、投影仪、卫星接收器等信息化设备,建立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虚拟实验室、智慧教室等信息化教室。针对已建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学校,还需对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升级完善、管理维护,提高其使用性能和使用年限。其次,要大力推进贫困地区的互联网建设,加强学校网络环境建设,提升农村学校的网络带宽传输速度。校园网是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设施,通过网络,可以实现学校之间的互联互通和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可开展教师远程培训和区域教研,促进协同创新和均衡发展;可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培养创新能力[3]。再次,要整合资源,建设符合农村和农民需求的信息化设施和信息化服务平台,为新农村和新型农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例如:建设和完善农村数字电视服务系统、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

(2)加强适合农村教育的信息化资源建设,提升资源的有效供给和服务质量

教育信息化扶贫的着力点之一就是为农村教育提供丰富的、适切的、高水平的信息化资源,增强资源的有效供给和服务质量。国家近年来建设了大量数字化资源,资源建设初成体系,但农村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仍然存在数量上的结构性失衡和质量上的适切性不够等情况。例如:教的资源相对多而学生学和教师自主研修的资源少,语文、数学等课程资源相对多而艺术、科学、綜合实践类课程资源少,中小学的资源相对多而幼儿教育的资源少,基础教育资源多而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终身学习的资源少。同时,资源建设的城市化取向明显,适合农村本土化的资源不多。因此,今后需继续从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着手,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信息化资源的有效供给。

①数量方面。首先,建设满足农村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等各类教育需求的信息化资源库和公共服务平台。今后需要在继续完善已有资源供给的基础上,特别要加强用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教师自主研修的资源建设,加强幼儿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资源建设;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学点数字化资源全覆盖建设,特别是英语、艺术、科学、综合实践类课程建设,解决“开不齐课、开不足课、开不好课”的问题。其次,要注重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信息化资源供给,满足不同需要层次的学习者。再次,丰富资源的形式,建设包含视频、音频、文本、动画、图形等多样化媒体元素的资源,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

②质量方面。第一,增强信息化资源的适切性。农村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需求,城市取向的资源建设思路未必适合农村。资源建设如果不注重农村教育实际,再好的资源也得不到有效利用。因此,教育信息化扶贫,就要研究农村教育实际和真实问题与需求,建设适合农村本土化的信息化资源。例如:建设与农村学校教材版本配套的资源、提供适合农村教学实际的教师研修资源、提供适合农村本土特点和需求的职业教育资源、建设适合农民和社会需求的培训资源等。第二,整合资源,避免资源分散和低水平重复建设。要做到精简教育资源并消除相似重复资源,引进学习分析、智能推送等技术帮助用户快速找到所需资源。第三,加强资源的持续更新,增强适应性。对资源的内容和结构等进行动态更新、调整和完善,从而不断适应外界变化的学习要求。[4]第四,鼓励和支持区域学校、企业、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互动,开发符合农村、区域实际的本土原创性优质资源,增强资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益。

(3)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增强教育信息化扶贫能力

应用是教育信息化扶贫的关键。只有提升“人”的应用水平和能力,才能够使优质资源真正走进农村和课堂,发挥效益。这里的“人”主要是教师、党员干部和农民。提升他们的应用能力一般应以当地学校为依托,采取培训或相关比赛等方式。第一,创新培训内容,建立按需培训。改变以往自上而下的规定式、被动式培训为自下而上的按需、自主的培训。例如:菜单式培训策略,从真实需求、实际问题出发,调研和凝练形成本地本校需要的培训主题菜单,供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需求的学习者自主选择,实现个性化按需学习。第二,创新培训方式,开展“互联网+”混合式培训。发挥互联网的时空灵活性、交互性、个性化关照、生成性等优势,与面对面培训的在场优势结合起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例如:针对教师,可采用问题解决的混合式培训策略,即教师学习网上专家培训课程,开展校本教研,将学习到的理论和模式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学习和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反馈到网络平台中获得专家的指导和引领。针对党员干部和农民的相关培训也可探索这种方式,线下应用可在线上得到专家的指导。第三,采用比赛的方式。例如:针对教师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通过“晒课”和“优课”活动,建设一支善于利用信息技术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教师队伍[5];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以比赛的形式鼓励教师在教学中积极使用信息化工具,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针对党员干部和农民,亦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比赛提升其应用能力。第四,可编制如《信息化工具应用指南》等文档,帮助相关人员学会使用电子书包、数字图书馆等信息化设备开展学习活动。

2.利用教育信息化扶贫,全方位实施精准脱贫

(1)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

实现城乡优质资源共享和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的主要策略有:①城乡互动课堂。针对农村学校师资薄弱和农村教学点开不齐课或开不好课的情况,通过网络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等实现城市重点学校和农村学校的互联互通,将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输送至农村贫困地区,并实现城乡孩子同上一堂课,开展“网络支教”、“专递课堂”、“同步课堂”、“双师教学”等,同时可开展城乡教师跨越时空的教研活动[6],交流共享教学经验。②远程课业辅导。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及农村学生学习辅导的困难,联动高校大学生通过网络对偏远落后地区的中小学生课业提供远程辅导[7],开展“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在线互动答疑活动,帮助农村学生提高学习成绩。③虚拟家校共建。针对留守儿童多的情况,为农村学校或每个教学点免费安装可视电话,实现外出打工父母与学生、教学点的互联,可实现亲情互动、家校实时沟通[8]。④开展乡村教师网络教育与培训,提升专业水平。广泛联合高校、远程教育机构等对乡村教师进行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或通过城乡之间、东中西部之间的校际合作、定向帮扶,采取名师网络课堂、远程协同教研和远程授课等方式对乡村教师开展持续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

(2)实施农民数字化教育,培育新型农民

实施农民数字化教育是从内源上使农民摆脱贫困的根本之策,也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之道。第一,要整合政府、科技和教育等部门的力量,依托互联网等现代化远程传输手段,将城市和发达地区的新兴科学技术、医疗技术、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化优质资源输送至农村贫困地区,为广大农村人民传播产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等先进理念,促进资源共享,缩小城乡数字鸿沟。第二,继续完善和发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可以将当地学校建设成为终端站点和教育培训中心,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综合教育,实施农民群众实用技术、电子商务、进城务工技能、文化生活等学习培训。第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满足农民培训的个性化需求,如采用“MOOC”形式实施农民按需自主选学;借助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实施随时随地学习;还可以借助网络直播平台技术,如“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将农民培训与网络直播相结合,有不同培训需求的农民,在网络直播中可以实时发布“弹幕”[9],专家和培训者作为“主播”可以根据弹幕的内容及时作出解答,真正解决农民培训问题。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精准扶贫

教育信息化扶贫贵在精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从而找准扶贫工作的落脚点和发力点,进而精准落实扶贫工作。第一,要利用大数据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在建立贫困人口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同时整合民政、财政、教育、农业等相关部门的数据信息[10],实现部门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技术对贫困人口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整合分析,从而精准识别扶贫对象。例如:利用大数据捕捉高校大学生的生活轨迹,获取学生校园卡及银行卡等消费记录,分析学生的贫困情况,精准识别贫困学生并判定学生的贫困等级。第二,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施策。分析扶贫大数据平台所收集的贫困人口家庭、个人、经济收入、文化程度、困难程度等方面的信息,深入了解贫困人口的致贫原因和实际需求,因地、因户、因人而异推行个性化扶贫策略。例如:通过大数据对贫困学生的分布情况进行可视化分析,为新建学校选址和寄宿制度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精准施策解决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第三,利用大数据动态监控扶贫过程。科学评价扶贫成效,将扶贫工作进展、扶贫资源分配、扶贫项目实施和进展等数据信息纳入扶贫大数据平台中,对扶贫对象、扶贫地区、致贫原因、扶贫措施和扶贫成效等数据进行伴随式收集,及时录入和更新数据信息,进行动态监管和返贫预警[11],及时调整扶贫措施,避免出现扶贫漏洞,让帮扶机制全透明化,精准评估扶贫效果。

三、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保障机制

要保证教育信息化扶贫的精准落地和持续发展,必须建立其保障机制。保障机制就是要解决保障什么和怎么保障的问题。关于保障什么,我们要从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内涵出发来思考。依据其内涵可知,既要扶教育信息化之贫,同时也要依靠教育信息化扶贫,既要建好它,也要用好和发挥好它的效益,做到“边建设边应用”。那么,保障好“建设和应用”是第一要务,要保障“边建设边应用”的思想和策略精准落地。关于怎么保障,要从教育信息化的构成要素出发来思考,教育信息化是集资金投入、管理、应用为一体的系统工程,因此,应从资金投入、科学管理、应用方面来构建保障机制。综上,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保障機制就是:将“建设和应用一体”的思想贯穿于资金投入、管理、应用几个方面,构建资金投入机制(包括资金来源机制和使用机制)、管理机制(包括建设管理和应用管理机制)、应用保障机制(应用的理论创新机制、应用的持续指导机制和激励评价机制),从而保障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有效实施和持续发展。

1.资金投入机制

(1)资金来源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公益事业,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等多方支持,通常有政府主导机制和社会、个人捐赠机制。①政府主导机制。该机制是发挥中央财政、地方财政的主体作用,对教育信息化进行财政专项投入的机制。一方面是“中央和地方财政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其投入的分担比例一般依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差异、主体责任等进行合理灵活设置。我国政府在此方面进行了很多创新探索和丰富的经验积累。例如:“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就是这种典型的投入机制,对于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采用地方财政投入为主、中央财政为辅,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则采用中央财政投入为主、地方财政投入为辅的机制。这种机制设计是值得总结和发扬光大的。另一方面是“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机制,即以各级财政投入为主,同时采用金融、产业等多种形式积极引导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等企业向贫困地区进行信息化建设投入。②社会、个人捐赠机制。即社会团体、企业、基金、个人向贫困地区捐赠教育信息化建设资金、设备、软件并援建信息化教室等。

(2)资金使用

有了资金后,就要考虑怎么发挥资金实效和提高其使用效率。①面向差异,因地制宜,减少资源浪费。第一,依据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的不同,投资有所侧重。如基础设施落后的地区,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师资匮乏的地区,要将资金投入在师资的引进和提升方面等。第二,依据应用中的实际问题和需求,投入开发不同的技术解决方案,因地制宜解决真实问题,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发挥教育信息化优势。即从区域、学校、教师所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出发,因地制宜投入开发相应的技术设备、软件资源,寻求个性化的技术解决方案,从而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促进设备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变以往建设和应用“两张皮”的情况。②合理设置投资比例,要“软硬并重”。即在硬件建设的同时,要加强教师应用培训等软实力的投资比例,改变以往只注重硬件设备的购置,而忽视师资培训和软件资源建设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思路。因为只有应用能力的提升才是教育信息化发挥持续效益的根本,对应用的投入应是今后教育信息化扶贫的重点工作。

2.管理机制

(1)建设管理

在建设管理方面:第一,要建立健全“建用”一体的多主体协同建设管理机制。要将信息化设施、资源建设和教师应用统一起来,建立政府引导,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教育技术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等多维主体积极参与、共建共享的机制。政府引导主要是做好政策、资金等支持,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和各方利益主体协调等;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会同学校发展和教师需求,做好教育信息化规划、设计、管理和运行;教育技术企业要发挥技术优势,做好教育信息化方案和产品研发与供给;学校和师生作为最直接的用户,要充分尊重其需求,做好用户评价与反馈。第二,建立健全资金监管机制,做到教育信息化专款专用。例如:可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监管机制[12]。事前,加强预算论证管理,避免体系内封闭论证的做法,引入第三方评估论证,提高资金预算的精准性和实效性;事中,一方面,要加强扶贫资金到账和项目进度的监管,在每一个环节落实好问责制度,另一方面,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扶贫数据信息的动态跟踪,监管每一个环节;事后,要加强审计工作,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再如,要进一步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资金使用信息公开和第三方机构评估以及新闻媒体、用户等的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应用管理

围绕应用,要管理好三个方面的工作: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资源的管理、教师应用培训管理。第一,设备管理和维护是应用的基础保障,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都应建立管理和维护制度、专人专管和维护以及与设备提供商的联系机制,特别是学校要有专业的技术管理和维护人员,保障设备运行和应用的正常进行。第二,资源的管理主要是指从教育行政部门到学校要有专人负责和专门的制度来保障资源的更新、整理与发布,以及资源的需求调研和开发、资源的应用反馈和评估等,保障教师能够用到适切的资源。第三,教师应用培训管理主要是指,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本地教育信息化应用培训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等管理工作,依据实际需求,采取各种措施开展教师应用培训,提升应用能力,使信息化资源真正走进课堂,受益于学生。

3.应用保障机制

围绕应用保障机制,笔者认为:首先要有指导实践应用的创新理论,理论创新是教育信息化应用和持續发展的源头活水;有了理论和模式就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促进应用及理论完善;同时,要有积极有效的评价来激励与引导学校和教师的应用。这三各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发力,才是教育信息化深入应用和发挥效益的有效保障。

(1)应用的理论创新机制

教育信息化应用理论创新是将课堂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主阵地和突破口,深入课堂研究课堂教学信息化,进行理论发现的过程[13]。建立健全互动研究机制[13],促进理论创新。主要有以下形式:①高校与中小学互动机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本地教育信息化发展实际和面临的问题,联合高校教育技术和教育教学研究专家、中小学教师,进行各种形式的课题研究,促进理论创新和应用的本土化。②企业、学校、专家的合作互动研究机制。教育技术企业发挥技术与资金上的优势,中小学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教育软件等产品的课堂教学应用,高校专家发挥引领和理论优势,共同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与研究。

(2)应用的持续指导机制

调研表明,教师无论是在平时的课堂应用中,还是培训后,都需要持续性的指导。特别是在培训后,教师将所学应用到教学中,在遇到问题或需要帮助时,往往缺少专家的跟进指导,教师又回到了原点,导致培训难以发挥应有的效果。①建立省级教育信息化专家服务团队。一方面,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整合多方力量,形成具有应用指导和技术服务作用的专家团队;另一方面,建立省级教育信息化专家智库[14],研究地方教育信息化发展和应用、为地方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提供专家意见和智力支持。同时,注重对先进经验和模式、典型案例等进行总结和理论提升,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教育信息化成果。②建立服务指导机制。省级教育部门要牵头,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持续性、常态化的应用指导。例如:可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发网络指导系统,针对学校和教师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专家可以开展线上“一对一”指导,保障应用指导的持续性和常态化。同时,对于线上解决不好的问题,可开展线下集中跟进指导。可采取项目立项的方式,对于区域内面临的共性问题或难题立项研究,集中攻克。可采取“送教下乡”的定期指导方式,组织专家定期下乡,走进课堂,观课议课,进行信息化教学诊断、指导,以及校本教研的指导等。

(3)应用的激励评价机制

以评促用,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能够引导教师深入应用。笔者认为,激励评价机制要将外在的推动和内在的主动应用结合起来,构建内外结合、外促内生的评价机制。①外在的激励评价机制。重在建立外部奖励与教师核心利益挂钩的激励评价机制。例如:对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应用的各类获奖、研究课题、研究论文、典型案例、有效方案等予以积极认可,与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职务)评聘、考核评优、继续教育等挂钩。在做好外部推动的同时,内在激励机制也同等重要。②内在的激励评价机制。评价目标是要激发教师的内在发展动力,主动和常态化地应用信息技术,要注重问题解决、尊重教师个体差异、鼓励教师探索性与创新性应用。评价内容主要是在基本达标的基础上,着重激励和引导两个方面:一方面,激发教师主动学习和应用技术,引导和肯定教师利用技术解决自己专业发展和教学中的真实问题,开展基于个人问题解决的评价;另一方面,注重教师创新应用,开展特色和创新性评价,鼓励和引导教师探索个性化、有特色的创新性教学应用,并肯定和推广其创新应用成果。评价方式方法主要是依据教师的基础背景、发展阶段、个体优势等,对不同教师实施不同内容和标准的差异化评价[15],促进每位教师得到适合的发展;可以采用随堂听课评价、教师成长档案袋评价、访谈评价、学生成长评价等评价方法。

四、结束语

在“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是解决农村偏远贫困地区教育问题的有效途径。从整体来看,对它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的探讨只是提供了一种理解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理论指南、思路和行动框架。今后还需进一步深入全面地探索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的模式、方案等,让教育信息化更好地服务于扶贫工作。

参考文献:

[1]教技[2018]6号.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Z].

[2]李卫红.实施教育信息化精准扶贫工程[N].江淮时报,2017-2-24(6).

[3]杨方琦,杨晓宏.我国民族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71-79.

[4]杨晓宏,贾巍.现代学习理念导向下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构建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3):83-88.

[5]教基二厅函[2014]1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4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的通知[Z].

[6]熊才平.教育在变革——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39.

[7]李华,刘宋强,宣芳,马静.教育信息化助推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33-40.

[8]王继新,施枫,吴秀圆.“互联网+”教学点:新城镇化进程中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6(1):86-94.

[9]高岳涵.西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精准扶贫路径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57-60.

[10]马山虎,阿布里克木·亚森.大数据助力农村精準扶贫[J].人民论坛,2017(12):68-69.

[11]封清云,郭炯,郑晓俊.大数据支持的甘肃省教育精准扶贫科学决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12):21-26.

[12]朱良华.精准扶贫背景下财政扶贫资金监管探讨[J].财政监督,2017(16):58-63.

[13]黄兰芳,贾巍.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应用:现象、归因与建议[J].教学与管理,2013(12):81-84.

[14]田生湖,赵学敏.现代教育治理视域下高校信息化建设推进机制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6):71-75,81.

[15]邵忠斌.运用教师发展性评价解决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思考[J].辽宁教育,2006(8):15-17.

(编辑:王晓明)

猜你喜欢

教育扶贫保障机制教育信息化
关于完善事业单位财政保障机制的探讨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信息技术与教学难以深度融合的成因及解决途径探析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
建立大病保障机制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