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视域下职业教育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要素及现状

2020-02-26李美兴

卷宗 2020年28期
关键词:学徒技能型职业

李美兴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3)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国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地发展与优化。因此,职业教育在同步有效的转型的同时,也在结构技术、设计工艺等各个方面不断地创新与变革,一方面更加精细化,另一方面在产教融合方面也得到进一步深化。2014年教育部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这一制度的提出是我国高职院校关于高等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又一个创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在开展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现代学徒制已成为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

1 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新内涵及要素分析

现代学徒制是当今高职院校针对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该模式下,学校和企业更加紧密的联合起来,共同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使得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在一起,更能让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摆脱眼高手低的困境。此时的学生拥有双重身份,既是企业在岗的新进员工,也是职业院校的学生。这是一种基于工作过程的情境化的学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获得实践知识。这种模式把传统的学徒培训模式和课堂授课模式融为一体,更好地实现了教学与工作的衔接。这是一个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双导师教学、双主体育人的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我们知道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这是对高职教育功能的认识和对人才培养的高度理解。所以现代学徒制必须要有新的内涵,双元主体、双重身份、双导师制等将成为现代学徒制的标志性内涵。现代学徒制成为当下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热门话题。它是工作与教学充分融合的有效途径,是工与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业教育模式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为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一个新途径,以下是笔者把现代学徒制的要素进行的整理并加以剖析:首先,现代学徒制是校企合作的另一种形式,是理实结合理念的又一次深化。它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模式和学校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更加有效地结合。学生在此过程中具有两个身份,他们不但是学生还是工作单位的学徒。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对学生进行理实相结合的培养。其次,实现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教师团队的相互协作。专业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双师素质,不但要具有过硬的理论知识,更要加强自身实践的能力。再次,变革现行人才培养和教学的组织管理模式。多数学校的教学模式和管理体制深深影响了工学交替的新模式,随着我们参与主体多元化延伸和教学空间由校内到校外的发展,在教学和培养过程中,学校依据专业共性,并结合学生自身的个性来进行相关的教学。同时,学校与企业还应相互协商制定相关的课程并共同制定学业考核评价。

2 现代学徒制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与评述

在查阅和梳理大量国内外资料和实践案例的基础上,笔者对现代学徒的研究现状作出了以下分析和评述。现代学徒制起源于二战后的德国,成为当时和现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主流模式,经历了从传统师徒制到学校职业教育再到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历程。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就非常关心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同时还因此而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条例以确保现代学徒制的顺序开展。各个国家因为社会体制的不一样,现代学徒制在本国的发展与进度也不尽相同,同时也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方各国都各自开展新的改革,立法和项目也层出不穷,培养形式和学徒学习方式的不同,产生了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的“三明治”模式、澳大利亚“新学徒制”模式、瑞士的“三元制”模式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现代学徒制在发达国家的发展具有两个特点:首先,相关法律制度比较完善,为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其次,虽然现代学徒制在西方各发达国家的起步与发展程度上不尽相同,但发展方向上却基本一致。

我国于2011年正式提出了现代学徒制这个概念。它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师傅带徒弟,徒弟跟着师傅边干边学习技能的学徒式模式,也不同于在学校课堂只注重理论教学而没有实践经验的教学模式。它是将课堂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的新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从20世纪末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提出到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为了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一目标的实现,我国职业教育也在不断地尝试各种理实结合的培养模式。如:订单式、顶岗实习等等。、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的变革。21世纪初,为了顺应职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让更多的高职学生在步入工作岗位的时候,能够很快适应自各自的工作,现代学徒制在各个职业院校中又开始了新一轮形式各异的探索与实践,但不难看出多数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院校多数依然还是西方学徒制层面上的借鉴和生搬硬搬。虽然学校也在不断地改革,不断地提出新的理实结合方案,但并没有真正地落到实处。尽管也进行了顶岗实习、订单式培养等这些高等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但这些也大多都是学校为主导组织,而企业只能配合和参与。这样学徒制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在三个层次上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是否能满足企业行业真实需要、是否真正具备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

猜你喜欢

学徒技能型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魔术师的学徒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
农村技能型供水管理人才培养浅析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