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民满意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
——环境自觉的中介作用

2020-12-12李悠嘉

卷宗 2020年28期
关键词:旅游区维度居民

李 明 李悠嘉

(河南师范大学,河南 新乡 453007)

保护旅游地生态环境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随着生产发展与环境利益的矛盾日益凸显,也产生了许多环境污染问题。新乡市作为一个生态旅游区综合评价较高的地方,虽然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多项进展,但形势依然险峻。人是社会环境的主体,人类的生产生活极大的影响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旅游地生态环境也同样受到人为及非人为活动的干扰,虽然政府各部门的宏观调控是保护生态旅游地的主导力量,但是旅游区开发者、经营者、旅游者,以及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为对生态旅游区的环境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行为的宣传教育对环境具有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关于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有几种重要的分析视角,应用最广的有三种。第一个是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 TPB),他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都是通过行为意向来间接影响行为的,而行为意向受到“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三个因素的影响;第二个是Hungerford等人的环境素养模式(Environmental Ponents),这一模式中包括生态学概念、环境敏感度、控制观、环境问题认知、信念、价值观、态度和环境行为策略八个变量,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个人的环境素养;第三个是Stern的“价值—信念—规范”理论(Value-Belief-Norm Theory),把价值取向(生态价值取向、利他价值取向、利己价值取向)、环境信念、后果意识、责任归属、个人规范(采取亲环境行为的责任感)和环境行为通过因果链条的方式连接起来,他认为在这个因果链条中每个变量都会直接影响下个变量,也可能会直接影响更后面的变 量[1]。这些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对研究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很大帮助。

近来一些研究指出,居民满意度也是影响其环境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对环境的感知会影响人的行为方式[2]。满意度(Satisfaction)也是对环境感知的一个方面,常被定义为人的愿望、期许或需求能够被满足或从中能够获得乐趣的程度,包含不同的子概念[3-4]。作为满意度的延伸概念,环境满意度(Environmental Satisfaction)可以视为环境达到人的愿望、期望或满足其需求的程度。已有研究关注了景区各种因素对居民满意度的影响程度[5];也有研究关注了旅游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职业类型、收入水平、重游次数等因素对环境负责行为的影响[6];还有研究考察了景区的社区居民的经济满意度、环境满意度和文化满意度等对居民环境行为的影响[7]。有学者发现了大连生态旅游社区居民对生态旅游影响感知、态度和参与行为有相互的影响[8];也有学者探究了青城山-都江堰居民环境后果认知、环保道德规范与居民保护旅游地环境行为之间的关系[9]等,这些都为我们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探究生态旅游区居民的环境行为有很大的帮助。

在满意度的研究中,满意度的测量方式各不相同。比如赵文炜将“政府对居民旅游经营进行教育指导”等22个指标归纳为“政府与企业行为的满意度”、“社区基础设施状况满意度”、“经济状况满意度”、“社区环境满意度”、“社会文化状况满意度”5个大类,分析总结出了影响当地居民满意度的影响因素[10];马慧芳等人基于新疆伊犁特克斯县问卷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新疆农村居民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交通状况、生活环境、商品丰富度的满意度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影 响[11];黄德林等人将社区居民满意度分为经济满意度、环境满意度、文化满意度3个维度,构建社区居民对景区开发与管理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地的开发和治理提出了相关的建议[7]。这些研究都为本文对居民满意度的探讨提供了启发,我们以此作为居民满意度测量的依据。

当然,对旅游区各方的满意度只是个体对外部条件的满意与否的态度,其本身对环境行为的预测需要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有许多学者对这方面做了相关的研究,学者Roth最早提出了“环境素养”一词,他认为一个具有环境素养的社会或个体,拥有环境及其相关问题的知识和态度,具有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和动机,并能积极投入维护生活与环境平衡的活动中。环境素养的测评工具一般采用Dulap等人改进的15题新生态范式量表,包含5个维度(增长局限性现实、反人类中心主义、自然平衡的脆弱、拒绝人类豁免主义和生态危机可能性)。这一概念近来已有大量量化研究。“环境觉知”主要是人对具体环境问题的认识,指个体觉察到环境问题及其原因,还包括相关态度、价值观和必要的解决问题的技能。Schenk等人针对护理工作对环境的消极影响开发了护士环境意识的6维测量工具(NEAT)。当前“环境觉知”研究非常热门,进入2017年的量化研究就有12项。“环境意识”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较多,不仅包含了对环境问题的觉知,更加关注对行为的预测,也是一个包含认知、价值观、情感、态度和行为倾向的多维建构(Sevencan, Yavuz, & Acar Vaizoğlu, 2017)。Jiménez和Lafuente将其明确定义为与环保行为的个人倾向有关的特定心理因素,包括四个维度:情感、认知、倾向和行动。Bohlen等人发展了一个环境意识量表,包含了环保知识、环境态度和环境敏感行为水平三个维度,该量表被广为引用。Dikmenli和Konca 发展了一个28题量表,包含4个维度(易感意识、行动意识、社会压力和偏见)用于考察实习教师的消费环境意识。而Emari等人则开发了伊斯兰环境意识量表,共7个题目,包含2个维度。近来也有不少研究涉及环境素养、环境意识、环境美德伦理、环境道德等有关于环境自觉的概念,并指出环境问题的核心是道德上面的自觉,因而把环境问题与“道德自觉”联系起来,提出了环境自觉的说法。

最近,研究者提出了环境自觉(Environmental Self Awakening, ESA)这一概念,用来表示个体在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对自我与环境关系有所觉察、认识和体验,由此形成的一种主动承担自身环境责任的心理状态和倾向。在概念的内涵上,环境自觉包含5个维度,即个体在具体情境中倾向于:体察到环境的真实状况(Situation Awareness, SA)、体会到与环境的关联(Connectedness Recognition, CR),体验到与环境的亲近感(Closeness Experience, CE),由此体认自身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Responsibility Apperception, RA),并体现为主动的亲环境行为努力(Mental Effort, ME)[12]。这一概念包含了Stern的“价值—信念—规范”理论中的多数内部因素,因此我们认为旅游区居民满意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可能会通过环境自觉发挥作用。

为了探索生态旅游区居民的环境自觉是否中介了他们各方面的满意度与环境行为的关系,本研究选取“豫北明珠”新乡市的几处生态旅游区,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的方式,并应用SPSS20.0软件以及Jamovi0.9.6软件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更深入理解本地旅游区居民对旅游区各方面满意度对居民环境行为影响的机制况,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应环境政策与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1 研究设计

1.1 被试

结合本文的研究目的以及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选取了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八里沟、凤凰山、五龙山、万仙山、关山、秋沟、长垣县三善园以及黄河湿地等几处生态旅游区作为调查地点,以这些地区的居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

这些景区都处于新乡市附近,自然风景优美,一年四季都有游客慕名而来。旅游服务业为居民的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附近的许多居民都从事了相应的旅游服务。这几处旅游区居民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本研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结合的形式,调查附近的村落、商店、学校、景区内的居民,一对一或多对一进行发放问卷,当场填写并回收。其中访谈主要调查居民对当地环境和政府的管理制度的看法;纸质问卷目的是为了检验环境自觉量表对当地居民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38份,经作答态度识别有效问卷为124份,有效率为89.9%。第二阶段为正式调查,并且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同时发放,问卷共回收498份,有效问卷为414份,有效回收率为83.1%。八里沟、凤凰山、五龙山、万仙山、关山、秋沟这几处都是山林生态景区,但当地居民稀少,因而合并为南太行生态旅游区,共收到232份答卷;黄河湿地生态旅游区共收到106份答卷;其他类型居民答卷160份。

1.2 测量工具

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民族、学历、职业、身份、收入、是否为原地居民、居住时间等人口统计变量,以及环境自觉量表、满意度量表。

环境自觉量表采用简化后的版本(ESA,10题2维度)。两个维度量表具体包括:体验到与环境的亲近感;体认自身所应承担的环境责任,即环境亲缘性和环境责任感(见附录1)。分别计算环境自觉总分及其两个维度[13]。

根据前研究中与环境心理相关的满意度测量工具[7,10,11],形成本研究中的满意度量表,此量表包括7个维度,共34道题目,5点计分(见附录2)。七个维度分别是:环境保护满意度(Satisfaction of Environment SE),含有7道题目,是观测居民对当地环境的总体感受及主观评价;经济满意度(Satisfaction of Economic SEC),含有4道题目,目的是探讨居民对经济收入等主客观评价;社会关系满意度(Social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SR)含有4道题目,为观测居民的邻里关系以及社会交往的满意程度;生活满意度(Satisfation of Life SL)含有5道题目,是为了衡量居民基于自身设定的标准而对生活质量做出的主观评价;景区管理满意度(Scenic spot Management satisfaction SM)含有4道题目,是探讨当地居民对景区管理、服务的主观感受;政府治理满意度(Satisfaction of government governance SA)含有6道题目,主要是观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地居民对政府公共事务的治理能力的主观感受;文化满意度(Satisfaction of Cultural SC)包含4道题目,目的是为了探讨本地居民对景区的文化传承、创造、发展的主观感受。

生态行为自评问卷(Ecological Behavior Self-assessment, EBS)。根据中国生态环境部、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2018年6月5日)的相关内容,将其中10条行为规范改编为10个题目,每个题目保留原有的标题短语,每个句子改为容易理解的含义,量表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按照每段话的符合程度选择:1=完全不符合;2=很不符合;3=比较不符合;4=一般;5=比较符合;6=很符合;7=完全符合。

1.3 假设

假设一:居民的满意度对环境行为具有直接的影响;

假设二:居民的满意度对环境行为的影响受环境自觉的中介。

2 结果

本研究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整理、量表的信度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描述性分析,使用Jamovi0.9.6进行描述性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和中介效应检验。

2.1 样本描述统计

本研究通过SPSS20.0描述性统计分析法针对所整理和收集的有效问卷解析和信息提取,获取整体研究样本的基本特征。通过统计可知,本次调研年龄覆盖了当地居民各个年龄群体:18岁以下占比4.8%、18-60岁占比87%、60岁以上占比8.2%;调查样本中,男性240人(占比48.2%),女性258人(占比51.8%),女性比例略高于男性;学历普遍为中学水平,其中小学学历的调查者占18.6%,初中至大学学历的调查者约占20%,大学以上学历的调查者极少;调查群体包含各行各业,职业类型覆盖面较广,其中农民、职工、个体经营者、学生、教师居多,占91%,其他职业占比为9%,具备一定的代表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调查者的月收入水平在4999元以下的居多,共占93.5%;且极大多数调查对象为旅游区的本土普通居民(当地原住居民比例为86.7%),符合调查研究的需要。

2.2 信效度检验

问卷信度检验检测的是量表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常用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α来判读[6]。根据环境自觉量表(ESA),此研究包含10道题和2维度,其中Cronbach’s α的值为0.91。当Cronbach’s α>0.8时,量表具有较高的可信度[13],因此可以认为问卷的信度可靠。问卷采用Jamovi0.9.6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经分析χ²=41.5,df=34,p=0.177,CFI=0.982,TLI=0.976,RMSEA=0.0432,具有良好的预测效度。

根据生态行为自评问卷(EBS),使用正式测量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只有一个因子,该因子解释的总方差为65.48%,内部一致性信度为Cronbach’s α = 0.93。

居民满意度量表在正式数据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Cronbach’s α=0.97。根据居民满意度的七维度设置,经验证性因素分析,χ²=1608,df=506,p<0.001,CFI=0.895,TLI=0.884,RMSEA=0.073,可以看出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3 变量描述统计

本研究通过Jamovi0.9.6对各变量进行统计。其中环境自觉和生态行为的均值分别为为3.98,4.59;标准差分别为0.669,1.31。居民满意度的7个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见表1),标准差都为0.7以上。

表1 居民满意度描述统计及其与人口统计因素的显著性检验

2.4 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将旅游区的调查样本删选出来,通过Jamovi0.9.6软件进行验证性分析(应用中介效应分析Mediation),以居民满意度为自变量、环境自觉为中介变量、生态行为为因变量,探讨环境自觉在居民满意度和生态行为的中介作用,并建立中介模型进行检验(见图1-图7),发现居民的环境保护满意度、经济满意度、社会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景区管理满意度、政府治理满意度、文化满意度这七个维度与生态行为的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s<0.001。

注:***表示p<0.001

中介效应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旅游区居民各项满意度对居民的生态行为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且居民满意度均可通过环境自觉的不完全中介作用对生态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3 讨论

3.1 居民满意度对生态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本研究结果显示,居民满意度能够预测到居民的生态行为,这与当地旅游区的治理和开发有着一定的关联。在实地调查过程中,观察到八里沟、凤凰山、五龙山、万仙山、关山、秋沟这几处生态旅游区都处在乡镇附近,旅游区的开发给附近的居民提供了工作岗位,增加了一部分居民的收入。这几处景区内的公共设施齐全,自然水土保护较完整,景区外的整体环境良好,路旁设有多个垃圾收集点,街道有环保宣传标语,绿化环境不错,交通便利,大部分居民有较好的环保意识。但是一些居民比如八里沟附近的上八里镇有焚烧、烤火的情况,发现部分居民在路边进行烤火取暖,对这些居民进行了简单的访谈后,我们了解到部分居民对自己的经济满意度不高,居住的地方缺少取暖装置,对当地政府的物资分配感到不公平,因此居民们对环境有保护意识,但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不高。

从表1中也可以看出来这几处旅游区居民的满意度都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比较这七个维度,发现相对较低的是经济满意度,说明这几处旅游区居民普遍对经济满意程度不高。因此当地政府和旅游区管理者应该和居民多多沟通,了解本地居民真正的需求,结合当地居民从事的工农业特点,在环境得到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进而让居民们提高满意度进而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环保事业中去。

3.2 环境自觉对居民满意度和生态行为的中介作用

图1-7均显示了环境自觉的中介作用。在访谈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居民对环境有亲近感,认识到环境很容易被破坏,在生活中有节约意识,并且愿意为环保事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多数居民表示,自己对旅游区附近的环境比较重视,因为这里是自己赖以生存的家园,不希望有人破坏自己的家园,被问到如果有乱扔垃圾的行为能否主动上前制止时,有些居民表示会,而有且居民表示说不清。总体来说,居民的环保意识良好,对自己生活的地方满意度较好,能够为自己所处的家园尽到一份责任。建议当地政府或旅游区管理者能够加强对环保方面的宣传教育,以进一步促进居民对周边环境变化的觉醒,增进周边环境与自身的关联感,以提高其环境自觉,并最终转化为他们的环境行为。

3.3 局限与展望

本研究采取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利用量表记录居民的环境自觉、满意度、生态行为方面的数据,可能存在期望效应或社会赞许性效应,即倾向于选择好的一面,在作答时与内心的真实想法或者真实做法有差距,后续研究需要关注如何避免这些作答偏差。此外,本研究调查的季节属于旅游区营业的淡季,生意清淡可能会影响其满意度分数,后续研究可以考虑与其他时间段的数据进行对比。

4 结论

1)居民满意度对居民的生态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2)在居民自身环境自觉的中介作用下,居民满意度对居民的生态行为仍有显著的影响。提示相关部门,在宣传环保教育的同时,也应该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旅游区维度居民
浅析成吉思汗陵旅游区的公共艺术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着力推进禅文化旅游区建设
建设开封历史文化旅游区的路径选择
人生三维度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终南山秦楚古道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