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开放与文化品牌建设
2020-02-26吴燕
吴 燕
(无锡市锡山区文艺创作室,江苏 无锡 214101)
1 引言
自从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国民的生活水平也跟着迈上了新的台阶,其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也逐渐提升。通过开放公共文化馆等文化场所,对于建设文化品牌意义重大。因此,相关文化单位需要加强免费开放的分析,明确其在文化建设中的推动作用,最终可以促进我国的和谐社会的建设。
2 免费开放对文化品牌建设的推动作用
2.1 文化影响不断扩大
文化的生命力就体现着公众参与。通过实施免费开放政策,可以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到博物馆、藏书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各种文化单位,增加文化和公众之间的互动,也可以给我国的人民群众获取实在的文化获得感。另外,相关的专家学者通过分析和研究也逐渐发现,通过实现公共文化设施的免费开发,还可以对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进行丰富,进而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的“文化客厅”,还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正能量[1]。
就相关数据显示,在我国政府的补助资金带动下,我国一共有3393家博物馆实现了免费开放,占据着我国的博物馆的总数的80%以上,而在免费参观博物馆的人次上也达到了6.78亿人次一年,举办了陈列展览2万个,从数据上分析,其没有实施免费开放前的2.5倍。另外,在实施了免费开放政策以后,我国的公共图书馆的馆藏数量也在不断的上升,已经达到了全国3153个公共图书馆馆藏9亿册,在年借阅人次上达到了6.6亿,组织讲座6.9万次;全国44497个群众文化机构提供的文化服务,惠及人次更是达到了5.79亿,这些都体现着在实施了免费开放以后,我国的文化影响在不断的扩大。
2.2 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更加丰富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也指出了需要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惠民工作的实施,对群众性的文化活动进行丰富。通过实施免费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缓解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最终可以推动我国公共文化机构的发展和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从免费开放的内容上来讲,主要包含着公共空间上设施场地和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就以美术馆免费开放来讲,其主要包含着举办相关的展览和带有公益性质的讲座,开展公共教育活动以及观众体验拓展活动等。基本展览可以实施免费参观,在特别展览上,则可以适当的结合实际情况实施低票价展览。
通过实施免费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也丰富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可以形成一批优秀服务品牌,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促进我国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单位的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进而可以为我国国民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服务,满足国民在精神文化层方面的要求[2]。
3 发挥免费开放对文化品牌建设促进作用的措施
3.1 完善硬件设施,加强品牌建设
我国政府和相关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想充分发挥免费开放政策对文化品牌建设的推动作用,首先需要做的额就是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完善相关的硬件设施,以此来加强品牌建设。具体措施如下:第一,增加文化设施和基层文化场馆的建设资金,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奠定基础;第二,因为文化馆在免费开发方面,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也是十分有限的。文化和旅游部门需要对其免费开放的障碍和门槛进行分析,致力于让所有的公众都可以真正参与进来,进一步完善基础的硬件设施,场地、机构、人员等各个方面保证文化设施可以实现正常的运转;第三,对于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政府以及相关文化和旅游部门也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资金投入,结合各个地区的文化需求,将基础的文化服务和多元文化服务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设施完善,最终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提高文化品牌建设水平。
3.2 建立基本服务品牌,实现基本文化服务惠民
文化馆免费开放从内容上来讲主要包含着为群众提供基本的服务场所和基本文化服务。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建立基本的服务品牌,实现基本文化服务惠民。为此,文化和旅游部门需要建立“群星”服务品牌,例如,我国的湖南地区建立了“群星舞台”、“群星展览”、“群星培训”以及“周末惠民电影”等文化服务项目,以此来满足国民的基本文化需求。另外,相关文化和旅游部门还需要建立基本的文化服务品牌,对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服务进行供给,最终实现免费开放项目的规范化、品牌化以及常态化发展。
3.3 建立个性服务品牌,实现多元文化服务和社会、群众的衔接
我国政府和相关的文化和旅游部门还需要建立个性服务品牌,实现多元文化服务和社会、群众的衔接。在这个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明确服务主体是谁;第二,要确定完善的服务主题;第三,实现活动推动服务主办方和服务主体受众之间的有效互动。这些都需要加强群众文化中的社会和群众之间的衔接,进而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和娱乐的目的。
其中,在文化服务主体的明确上,相关单位需要了解群众文化免费开发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人民群众,因此,在服务主体上较大,单位要树立“群众文化为群众”的观念,避免出现以下问题:第一,侧重于组织比较大型的文化活动,例如文化艺术节等,导致社会公众对其的响应程度有待提高,文化活动成为自娱自乐的活动,无法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优势,还容易造成文化资源的浪费;第二,侧重于宣传个体活动,热衷于组织一些文化小团体,最终导致文化内容和群众公众之间的接触较少。这些都需要在实施免费开放政策的时候进行 注意。
在文化服务项目的确定上,相关文化单位则需要充分考虑文化服务主体是否明确,充分考虑文化的参与性,保证所选择的文化服务主体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服务主体的文化诉求,可以实现文化服务举办方和服务主体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情感共鸣。为此,文化单位需要结合各个行业、各个层次的公众的文化诉求开展文化服务活动,例如,进行企业文化共建、社区文化共建等,以此来发挥各个方面的人才的带动作用,建立文化品牌。另外,文化单位还需要结合群众的实际需求和自身的发展要求,量身打造文化服务品牌,不断提高文化品牌的号召力和影响力,最终可以实现可持续的、个性化的文化服务品牌的建设,积极响应各方的需求,实现互惠共赢,最终可以促进我国文化品牌建设[3]。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免费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重要的文化战略,对于我国的文化品牌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因此,相关文化和旅游部门需要加强对免费开放政策的分析,强化文化服务意识,加强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最终利用免费开放措施,实现文化和群众的有效互动,提高群众的参与性,可以打造当地的文化品牌,为我国的文化整体发展和品牌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