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图书馆“云馆配”模式的实践
2020-02-26王全军
王全军
(三峡大学图书馆,湖北 宜昌 443002)
1 网上“云馆配”的优势
在特殊时期,我馆通过北京人天和湖北三新提供的云采购平台进行了网上采购实践,我们发现,相对于传统书目圈选和现场采购,网上云馆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摆脱了图书馆管理系统的本地依赖,不受时空限制,采访人员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采选。同时,将平台推荐给师生,让师生一起参与选书,受到大家的欢迎,尤其是一些老师和研究生。
2)平台提供的选书模式比较丰富,可以按学科分类、出版社、推荐图书、畅销书等分类浏览、采选图书,也可以通过荐购和批量形式进行选择。不仅能满足采购人员的批量采选,还能精准满足院系师生的个性化需求。
3)采购人员在平台上选书时可以看到图书的封面、内容提要、作者简介、目录等信息,有的书还提供了部分内容的试读,突破了传统书目圈选只能看到书目的局限,就有点像我们在书展选书,可以看到实书,对图书的基本情况能够了然于胸,极大地方便了采购人员的选择。
4)平台的界面亲和友好,可以使图书馆的品种选择更加符合需求化、精准化、终端化和专业化的要求,从而有效提高馆藏的质量。
总体而言,网上采选具有成本低、参与人数不限、时间灵活的优势,不仅在特殊时期,在以后的常规工作中也可作为常态化选书的 方式。
2 平台需要完善的问题
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目前平台存在的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1)采选平台数据无法与馆藏数据查重,这是目前图书馆使用“云馆配平台”面临的最大问题。所有通过平台采选的图书,均要重新导入本馆系统进行查重和发订,无形中增加了采购工作的流程和 难度。
2)各个平台间的数据无法进行交互,致使同时使用多平台的图书馆无法即时掌握整体的选书情况。
3)各个平台界面不一,使用方法不一,采选模式大相径庭,对于使用多平台的图书馆,需要馆员和读者熟悉各种界面。于馆员而言,不利于使用;于读者来说,不利于推广。
有些平台提供的批量采选功能,在操作上与传统的书商直接提供征订书目的方式没有区别,依然需要从平台导出原始数据,然后导入系统再进行选择和查重。这一功能,没有彰显平台在云采购方面的 优势。
除此之外,还有云平台上涵盖的出版社是否全,可供书目品种提供和更新是否及时准确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3 对平台的几点建议
对图书馆来说如何提升图书采选质量满足更多读者的需求是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下,让更多的读者参与选书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图书馆选书而言,提升馆藏质量是永恒的追求目标。一方面,需要我们以用户为中心,广辟荐购途径,满足越来越多的师生的个性化需要;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无论在藏书内容质量方面,还是结构质量方面,都要通过完善的机制建设和具体实践来严把质量关。
首先,目前的云采购平台都实现了读者直接参与采选后再由馆员后台对推荐数据进行选择的功能。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种做法,不仅可以让更多的师生参与选书,而且杜绝了一些不符合馆藏策略的图书进入图书馆。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平台没有提供读者身份认证的功能,对于是否是本校读者荐选的图书无法进行认定。因此,建议为每一家图书馆的读者提供专用荐购通道,并且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进行读者身份识别,以过滤掉非本校的读者。
其次,我们还发现读者在平台的荐购信息,没有提供自动反馈功能。因此,读者就无法直接获得自己所荐购图书的最终处理结果,久而久之,就会逐渐失去荐购的兴趣。因此,如果平台能够设置类似“读者荐购排行榜”“最佳荐购达人”之类的功能,对促进读者参与选书可以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同时,图书馆也可以依据这些数据以“服务报告”或“奖励”的形式在师生中进行宣传,可以有效地增强读者荐购的力度,以提升馆藏图书的质量和利用效果。
第三,我们还希望平台可以多借鉴一些好的商业平台的做法,如京东、当当等,能够增加书评或推荐级别等功能,或者对接百度或豆瓣上的书评信息,以有效地帮助采购人员选择优秀的、有价值的 图书。
以上都是从平台角度来谈的,而对出版社而言,做为馆配的上游链条,出版图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藏书的采选质量,如何要做到好中选优,笔者认为,通过云采购的方式,能够更加强化图书馆与出版社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如果出版社在图书销售的同时,把工作做得更细一些,更多的从图书馆采购的实际考虑,通过平台多推荐一些优秀的图书,提供一些针对各高校图书馆的重点学科、重点出版社的推荐图书专区,对图书馆选书肯定是具有更为直接的帮助。因为,所有的图书都是出版社经过精心策划的,哪些书比较好,内容价值高,比较符合哪些读者对象的需求,出版社的编辑可能更清楚,当然这种方式是需要建立在彼此诚信的基础上的。
云采购平台实际上是在出版社和图书馆之间架起了一个很好的沟通桥梁,通过这个平台,也可以策划一些如“名家荐书”、“作者与读者面对面”之类的活动,或者是一些与资源建设相关的讲座或研讨交流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吸引读者参与,也可以成为采购人员之间、出版社与采购人员之间以及出版社与读者之间交流的通道,达到双方共赢,进而促进图书馆藏书质量的不断完善和优化。
总之,在特殊时期,云平台在馆员不能返校或在异地、非工作日等情况下,作为图书采购的一种手段,起到了积极的辅助采购作用。希望云馆配平台以及云采购模式能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不断修正,不断完善,更好地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