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媒体时代地方高校传媒教育发展的对策研究1
——以湖南省高校为例

2020-02-26石蒙蒙郭飞飞

惠州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专业发展教育

石蒙蒙,郭飞飞

(1.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传媒艺术与文化经济研究所, 湖南 长沙 410205;2.淄博市高青县长江路小学,山东 淄博 256300)

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多次就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作出重要论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就教育重大议题进行审议,对教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系统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总书记的四个“重大论断”,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最大关切,对高等教育的热切期望,对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坚定不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体量规模最大,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其培养质量直接影响到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地方高校是国内本科教育的主体部分,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是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大学教育被赋予了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重要使命,全媒体时代使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这一巨大挑战,高等教育尤其是传媒高等教育也必定要经历新的蜕变不断创新,以优化传媒高等教育并带动传媒实践,使传媒实践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良性循环中实现高校自身的发展和壮大。

一、传媒类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传媒类教育的外部环境

全媒体时代,我们面临的媒体环境是繁杂的,首先是各种各样的线上线下的渠道融合,以移动互联网端的融合尤为突出;再者我们面临新闻生产方式的融合,视频直播的大量普及给高校的传媒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问题;第三,当前传媒类产业的融合,平台和产业链成为绕不开的热点;第四,媒介融合促成了各种各样的跨界融合,比如互联网金融、艺术金融等等,流量与内容成为全民追逐的热点……当下,我们处在一个全媒体融合的景观社会,这既是挑战,但又是传媒类专业建设面临的新机遇,对高校而言,传统的传媒教育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是历史赋予高校传媒教育的责任,未来的传媒教育必须创新。地方高校,应打破其区域和资源瓶颈,针对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教育、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扎实的贡献。比如对于中部地区的湖南来说,建设教育强省是实现富民强省的重要基础,是对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湖南要走在中部崛起前列,教育和创新是重要支撑。湖南正处于国际化、市场化的加速时期,对人力资源的数量需求大,层次要求高,培养高层次人才成为省内人力资源建设的重大战略。这不仅为湖南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进一步繁荣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高等教育的发展同其他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校在定位时,必须紧扣社会发展的脉搏,充分考虑国家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和政府的财政投入等多方面的外部条件。

1.地方高校的传媒类专业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形成了非常大的制约因素,客观的现实媒体环境和高校学生学习的硬件环境不相匹配,导致了学生所学技能知识的滞后,眼界决定一切,学生在高校面对的大多是被社会淘汰的机器设备,而工作面对的却是新型设备,这就势必产生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冲突。固守于以往那种几台电脑、几根网线、几个老师就撑起一个专业的思维里,已经完全不适用于当今的传媒类高等教育专业了。

2.地方高校的传媒教育最显见的制约因素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仍不相适应,人才层次、专业、数量结构供需差异较大,人才素质也难以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湖南省为例,湖南广电一枝独秀,在整个中部地区甚至全国都有着良好声誉,湖南长沙被评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省内高校培养的传媒类人才却在就业竞争中不占太多优势,这是非常值得当地高校去思考的,为什么当地培养的传媒类学生不能得到这些部门的广泛认可?为什么这些有名的传媒行业还要舍近求远去一线城市招聘人才?这就说明了当地的地方高校所培养的传媒类人才不符合一流传媒企业的用人标准,然而地方高校似乎对这种现实视而不见,掩耳盗铃并不能解决问题,在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大潮中,地方高校必须要正视现实,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传媒类人才,开设传媒类专业的湖南地方高校应该做出迅速反应,争取走出一条定制化传媒类人才培养的新路子。高校与传媒机构要携手向前共担使命,付诸切实的行动,协调一线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及时探析行业发展动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将地方传媒业界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二)传媒类教育理念

如今的高等教育面临着特色教育的挑战,过去那种认为只要是“高等学校”就可以培养高级人才,不考虑层次和质量的差别,盲目追求高层次、高规格,忽视内部差别和特色,缺乏理性定位,缺乏个性化的传统观念必将被新的教育观念所取代。

1.从宏观角度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色’与‘质量’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1],在实现高等教育分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资源配置困难的现实面前,走特色化办学的路径是深化改革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的地方本科院校较多,不乏特色型高校,在当前全国建设“双一流”的过程中,这些学校拥有服务于特定行业且实力较强的学科和专业,只要做大做强特色学科和优势专业,培养的专业人才出众,被社会认可,解决行业的关键问题技高一筹,就是一流大学。特色型大学的学科发展更需要好的生态,特色学科的优势要继续巩固,传媒类专业必须紧密围绕所在高校的特色专业寻求突破,从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出发,考虑自身的学科优势,作为特色学科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力求复合特色取胜。

2.从微观角度而言,高校的传媒类专业在寻求外部跨界复合发展的情况下,要打破以往专业设置僵化的局面,不能囿于限定的专业框架,教育理念要走向灵活务实、重在探索。我国当前的大学体制基本都是以洪堡大学体制为模板的,不管是研究型本科院校还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是鼓励教师“教学”和“科研”并举的,为的就是在科研活动中更好的探索,更好的实现教学。教育引领传媒,高校传媒类专业应该具有一定的的社会角色与担当,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需要承担起使命,传媒类专业的教师不仅要“教”,还要加强自身的“学”,加强对专业前沿的探索,这样才能将最新的学科动态传授予学生,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务实求真。

(三)传媒类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能更针对性的反映地方高校传媒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痛点,本课题针对湖南省的地方高校进行了调研分析,以窥探地方高校传媒教育人才培养中的问题。通过对湖南省境内本科高校的传媒类专业大学生专业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湖南省内高校的传媒类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以此探究相关的解决策略。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研面向湖南省境内的本科高校的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对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地区涉及长沙、郴州、岳阳、湘潭、衡阳等城市的十几所高校。本次调研发放网络定向问卷600 份,共收回有效问卷501 份,有效回收率为83.5%。其中,大一学生380 份,占75.85%,大二学生77 份,占15.37%,大三学生35 份,占6.99%,大四学生9份,占1.8%。

地方高校的传媒类人才培养面向的主体就是大学生群体,传媒类本科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重点工作。调查发现学校的专业教学在理论和实践的权重比例上,45.51%的同学认为学校培养计划是“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样本中认为“实践为主”的仅有26.75%,由此可以看出省内高校在传媒类专业的培养计划还是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问及培养方案中的实践课程种类时,占比前2 位的是摄影摄像类和软件实操类。追问学生学习传媒类专业或参加相关工作什么能力最重要时,排名依次是创新意识>动手能力>与人合作和社会交往能力,调查样本显示,普通本科院校的学生普遍指向的是实操能力不足,缺乏足够的训练,而在地方985、211 高校的问卷中这一部分的比例却相对较低,说明了在地方普通高校当中人才培养计划对实践操作类课程设置的不足,究其原因,首先,在硬件配套设施层面,地方985、211 高校的经费预算及其他资源更加充足,配备了较为齐全的器材设施以供学生使用,而地方普通学校在经费方面则没有这种先天优势,设备器材有限因而不能满足学生实践练习需要;其次,在师资上校际差异明显,普通地方高校的实践类课程师资不足也导致这方面课程的欠缺。另一个突出特点,不论是地方985、211高校,还是地方普通高校,学生都对口才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出了同样的困惑,普遍反映口才和社交能力不足。这说明在地方高校培养计划中偏重于专业课程群设置,而忽略了人文通识类课程,造成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障碍。

问及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或者在以后实习时将面临的最大困难时,学生反映最多的是“因为基础薄弱接到任务不知如何下手”,其次是在实习过程中“自己动手的机会很少”,第三是“难以适应媒体行业工作节奏”,还有部分人觉得“心理压力过大”。从这里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现实问题,或者说培养计划中的短板就暴露出来了,如果在培养计划中对学生训练足够充分的话,就不会产生“接到任务不知如何下手”这样的情况,其次,实习基地的作用出现偏差,实习单位大多将实习的学生作为“花架子”或者免费劳力来看待,让他们做些边边角角的工作,这从根本上背离了实习基地的初衷。第三,学校的学业压力和紧张程度不足,导致学生难以适应媒体行业的工作节奏。这几点揭示了高校传媒艺术类专业的现实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并予以解决。根据调研结果,湖南省内地方高校的传媒艺术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可程度,很喜欢的占比78.64%,21.36%的学生是基于各种原因只为取得毕业证,所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引导和纠正也是有必须加以重视的。

通过上述调研结果,可以看出湖南地方高校的传媒教育所产生的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需要高校有关部门和教师进行反思,更重要的是要根据现实问题进行一定的纠正。现在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本科教育的专业化倾向,但本质上仍然没有脱离专业化培养的模式,专业教育仍然是当今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和基础。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对传媒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另一方面需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高校传媒教育在拓宽专业面的同时,加强基础理论和基本素养的教育。在经历大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后,提高质量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高等教育质量与社会需求休戚相关,因此也就与学科专业结构及建设水平密切相连,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是源头上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不能很好地吻合,而这种吻合,在国家经济结构发生剧烈调整时期尤其难以把握,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供需偏差。

二、改进传媒类教育的对策

地方高校肩负着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肩负着推进地方社会改革的重任,而靠常规的发展模式、常规的手段、常规的思路是难以实现地方高校传媒教育走向现代化的目标的,必须寻找一条超常规的发展战略,完成历史赋予地方高校教育的使命,实施质量与创新战略是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地方高校不能被动的、应激的进行变革,而是应该自动自主地进行改革更新,“如果大学自身不能主动进行改革,到了非外力推动便不能改革时,变革往往是非常激烈的,以致会危害大学的传统……大学的进化很像有机体的进化,是通过持续不断的小改革来完成的,大规模的突变往往会导致毁灭”[2]20,所以“变”是当下高校的发展趋势,倘若不变,就要被变没了。地方高校的传媒教育要利用本区域的传媒产业优势,加强和改进传媒类专业教育理念、培养体系,创新传媒类人才的培养模式,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传播趋势,“扎根本省本地办教育”,从清晰的构架和体系之下布局科学研究,明确目前体系上的蓝图设想,逐步形成固化成果,建设系统新课程,创造清晰的学术标签和可见度。因此本研究提出“一个目标,一个支撑点,两个着力点”的规划。

(一)一个目标:特色与综合兼顾

在高校的传媒教育教学和研究中发挥地方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双一流”建设,不是完成时,而是未来式,将新时代的话语体系融入建设过程中。传媒类专业在服务国家和地方发展战略的过程中,应努力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地方高校要树立“扎根本省本土办传媒教育”的高等教育目标,要以服务本省本地的文娱创意传媒产业为着力点,力求使我们培养输送的人才能够符合区域的传媒产业的需求,“打造‘育才’‘选才’‘用才’的一条龙的人才培养”[3]。“转型”之前先“正型”,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不是真的做到位了?如果没有,那么“正型”才是地方高校传媒教育首先应该实现的,地方高校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以我为主,适当借鉴,这样的传媒类高等教育发展才能真正具有自己的内涵。

(二)一个支撑点:师资要扎根

地方高校的传媒教育革新实现的前提是优化师资力量。教育思想家阿什比认为“高校的前途,就其协调传统与革新的职能而言,多取决于成千上万个别教师的价值观,而很少取决于高校的理事或校长”[2]151,“在某种意义上,要彻底实现大学的目的,大学政策就必须由全体教师来决定”[2]92,高校教师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要想变革调整高校的传媒教育,首先要优化师资。强大优质的师资力量才是高校传媒教育变革调整的中心点,如若没有好的师资队伍,再好的教学体系也不能完美实现,专业改革将举步维艰。地方高校面临的同类困境是经济发展水平造成的区位降级,有的连同地理位置也欠缺优势,其周边的经济强省对人才的虹吸效应太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省优秀人才的输入。以湖南省为例,北部的湖北武汉、西部的重庆、南部的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的广东这些省市吸引走了大量的人才。在某种程度上,地方普通高校师资基本源于本省几所一本院校的自产自销或者本地户籍的外地高校毕业生,在人才引进方面的现实困境也造成了省内高校传媒教育的“同构现象”[4]比较严重。在这种现实困境面前,地方高校的人才战略必须坚持“引育并举”,即“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把高层次专家采用外聘的方式请进来,以对原有的师资做出一定的补充。这一路径其实更多的是兼职聘用,因为在平台建设、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专业影响力、学生质量等方面,地方高校的短板是显而易见的。然而高层次专家极少能够全职长聘,因此能带给地方高校的只能是短期的兼职式助力。

媒介变革深刻的影响着每一个人,在当下的信息社会,教师作为教育者,要正视这一现实,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育素质,改革教学方法,这是地方高校教师的当务之急。在信息渠道扩展所带来的的教师权威下降的现实面前,地方高校教师受影响程度更深。对于地方高校教师而言,真正的挑战在于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摒弃固步自封的教学方式,做到以人为本,实现与社会发展匹配的育人模式。建设和推进高校传媒教育要有国际眼光,引导教师密切关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传媒的发展状况,跟踪国家教育的发展趋势,扩大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与地方传媒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实质的合作关系,拓宽教师的视野。地方高校原有的师资力量改革应该作为重点来抓,把原有的师资通过访学、博士后或者参与传媒企业进修等方式“送出去”,去一线城市一流高校进行长期学习,从思维上改变教师的认知。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普通高校里面优秀人才凤毛麟角,这就造成了这类教师依靠个人单打独斗,发展的比较困难,与大部分教师之间互相无法借力,教师之间协作程度极低,终将造成优秀人员的流失。因此地方高校内部要设立完善的人才成长长效机制,重视内部人才的培育,这样才能逐步打造内生型的团队力量,打造具有“全媒体”素质的传媒教育队伍。

(三)两个着力点

教学外均衡是高校传媒类人才培养的充分条件。教学外均衡是一种显性的均衡,其真正目的在于实现教学的质量均衡,即教学内在的均衡,教学内均衡是一种隐性的、长期的过程。很多地方高校的传媒类教育教学内均衡在实践中经常出现外延化的现象,即不顾学校现实,热衷于追赶一些时髦的教学理念,造成师生思想和行为的混乱,因此,教学内均衡必须走主要依靠学校自身力量,充分挖掘高校自身内部资源,形成学校自己特色的教学实践模式,走努力提升自身内涵品质的道路。

1.培养计划要现实性和历史性相结合,结合国情省情开设课程。地方高校传媒专业要不断创新,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以培养数字时代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在学科体系上坚持科学与艺术并行的理念,以科学为手段,艺术为目标,着力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国家现在施行“新文科”建设,那么传媒类专业需要在这方面加强探索,“新文科”的提出,为新时代国家人文社科类人才的培养指明方向。“新文科”建设的重点,在于理论创新、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三个方面,围绕这些建设内容,构建新型教学生态,学校要结合自身特色优势以及地缘和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步伐及人才培养战略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将“评估”与发展规划等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实现生源、教学、创作等的统筹发展。根据传媒与艺术文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互联网、移动媒体的发展需求,积极介入理论与实践的新领域,抢占传媒教育和研究的新高地。牢记传媒特色,坚持交叉培养。

首先,加强文史哲和自然科学通识教育,打牢传媒类专业学生的文化科学基础。通过前述调查发现,问及学专业还需要增设哪些课程时,66.47%的学生选择了实操类课程,其次是文学类课程,第三是新闻传播理论类课程,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动手实践类课程的需求是较大的,而对于传媒类专业所属的一级学科相关课程的需求程度也较为强烈,从问卷结果看,地方高校对于新闻传播理论类相关课程的设置已经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不必再在此类课程上花过多心思。由此可以看出通识课程重新规划和设置的必要性。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认识到社会文化多元化,必须要加强人文课程的介入,实施人文教育,才能更好的维护社会文化的整体性发展。通识为“体”,专业为“用”,当前社会形态正朝着融合跨界的方向发展,传媒类学科专业也正向着交叉融合方向迈进,现代的传媒人尤其需要重视人文素养的养成和提升,以培养出具有人文情怀的传媒人才。传媒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背后是文化底蕴和综合素养的较量,通识教育的开展在于强基固本,厚积薄发。因此,传媒类专业通识教育要调整课程结构,完善课程内容设置,发展立足本土,扎根传统,面向未来的通识教育体系。

其次,跟随新文科建设的节奏,加快传统传媒类人才培养向全媒体化复合型专家型传媒类人才培养的转型。麦克卢汉提及“在信息时代里我们要同时使用一切官能”[5]426,他认为“如果我们的课程设置继续沿袭目前肢解分割、互不相关的模式,它们培养出来的公民,必然无法理解自己生活期间的自动控制社会”[5]427。对于旧式的培养结构中传统的课程设置,应该大胆摒弃,麦克卢汉认为“我们的教育很早沾染了机械主义的支离破碎性。它现在受到的压力日益增加,它需要深刻性和相互关联”[5]438,当前的时代环境要求学生应该成为游徙不定的知识采集者,培养掌握“全媒体”技术和思维的传媒人才。

高等教育优化了社会生态,多元化的生源和声音是高校教师必须要面对的,教师在联系学校和学生的过程中起着沟通作用,教师所面对的学生是多元的,“群众性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在于对人才的测验与鉴定,不在经费的扩充或者教师薪资的提高;而在于学生对学习的厌烦和不关心,甚至敌视,还在于他们难以和同学们为学习问题而进行交往或者相互切磋”[2]71,因此,当前的高校教师面对这类学生成为一种客观必然,同时如何教育培养这类学生更成为当前的新课题,在教学理念上,势必要有积极的预案。根据调研结果显示,还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专业的认可程度不高,因此,这部分学生的引导工作就要耐心去做,培养“有能力”的传媒人才。

2.加强实习基地的甄选,加强产学研合作,与传媒互动双赢。建设稳定的、高质量的实习基地是高校必须要加强的,调研结果反馈出实习基地呈现出的作用呈弱化趋势,有些只是让学生走马观花似的参观浏览,针对这一现象,高校必须要进行沟通和整改,实习基地必须要产生应有的作用,而不应该只是走过场或者“水过地皮湿”。切实提高学生的实习质量,提升学生的业务能力,才能作为实习基地的充分必要条件。在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与夯实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改革,紧跟行业发展,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突飞猛进的浪潮之中,为实现实践教学流程再造和模式创新而产生价值。将专业实践作为教学和传媒业界沟通的重要通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汲取养分。

三、结语

地方高校传媒教育的发展必须要在符合自身特色和条件的基础上去发展,优化自身师资水平,逐渐改变或改善本科高校对传媒专业人才培养认识的偏差。地方高校传媒教育任重而道远,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形势,地方高校的传媒教育应该努力探索前进的坐标和未来发展路径,以释放社会变革中的高校传媒教育的影响力和价值诉求。

猜你喜欢

专业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