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视域下黑龙江地域纪录片的国际传播
2020-02-26于胜男
于胜男
(黑河学院人文传媒学院 黑龙江黑河 164300)
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给具有地方风味和本土韵味的地域性传播带来机遇,反映地方传统文化的纪录片在国际传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国际传播的本质是跨文化传播,文化是人的本质属性,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脱离文化来说国际传播就失去了意义,但要实现文化的传播从信息的共享上来看,二者之间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这里包括了文化背景、生活环境、历史发展等共通性,才能真正实现跨文化传播。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最东北部,以乌苏里江黑龙江为界河与俄罗斯为邻,在对俄合作交流方面有着独特的地缘优势。对黑龙江地域文化的记录,可在历史进程、文化溯源、跨境民族等方面,寻找对俄共通的意义空间,通过黑龙江地域纪录片的对外传播实现人文交流软助力,打造命运共同体的新思维,促进国际化合作。
一、国际传播题材的挖掘
(一)俄侨题材。黑龙江省会哈尔滨保留了大量的俄侨文化遗产,是区别于其它地区的典型特色,是黑龙江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俄罗斯侨民大量涌入哈尔滨乃至黑龙江其他地区,事实上,这类纪录片黑龙江早已有所尝试。2013年播出的由哈西地区西客站建设办公室投资,中央新影集团、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哈尔滨电视台等单位联合摄制的《中东铁路》,该片主要是从编年体的方式以中东铁路的修建为线索,用影像系统地讲述和描绘了以哈尔滨为中心的东北地区50年的沧桑巨变。《中东铁路》是用一条铁路在讲述历史故事,属于历史文献类的纪录片,具有极强的历史研究价值,但从对外传播方面来说,《中东铁路》这类历史文献题材的纪录片却不适宜,并不能勾勒出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俄侨文化内涵,在国际化语言的表达运用上也是趋向于宏大叙事,缺少对策略性叙事的构建。因此,俄侨移民题材绝对是可以说是被忽视的题材,在新媒体环境下,黑龙江地域纪录片的创作者可以以“人”为中心,注重挖掘在历史进程中具有文化内涵的俄侨移民故事,突出中俄文化融合的特色,借助新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同时对俄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跨境少数民族题材。黑龙江的少数民族众多,这类题材是黑龙江地域纪录片的重点题材。在很多纪录片都有表现对黑龙江少数民族的包括从历史溯源、民族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如《最后的山神》《秘境中的兴安岭》等等。2015年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拍摄的《十八站》也是少数民族纪录片,以鄂伦春一家人为视角反映的是狩猎民族放下猎枪下山后在新时期的新生活,小切口的记录方式引人深思。在跨文化传播的背景下,黑龙江的少数民族题材要以互融互通的方式“走出去”就需要对传播内容进行重新梳理和整合,找到对外传播的话语空间。黑龙江少数民族中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民族可以说是跨境民族,在一些历史学学者的研究中,充分证明了他们和俄罗斯境内埃文基人的民族渊源,基于这一点,可以围绕跨境民族对黑龙江的少数民族题材进行开发,在民族溯源、生活习俗、手工技艺等传承挖掘,再通过现代的传播手段予以传播。由于少数民族的生活多受制于所处的生存环境,其特有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跨境民族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对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各有不同,在面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也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样态,这些都可以通过纪录片的方式予以呈现。
(三)冰雪文化题材。黑龙江位于中国的最北部,冬季漫长,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闻名遐迩,在描写黑龙江典型的自然景观时自然离不开冰雪,这是黑龙江典型的地域特征。然而,此类题材除在影视剧中有所表现外,并未形成“冰雪文化”传播品牌,成为黑龙江地域文化传播的标志。国外早已有以冰雪为题材的相关影视作品,主要以冰雪体育运动为主,有自由式滑雪、冰球、越野滑雪等等,但纯粹以冰雪为题材表现冰雪文化的纪录片,特别是讲述冰雪与人相关故事纪录片却不常见。黑龙江应借地域优势,以冰雪旅游、冰雪运动为题材,围绕冰雪与人的故事来打造冰雪文化品牌。特别是在2022年冬奥会即将举行的背景下,打造冰雪文化题材的影视作品,必能吸引更多的关注。题材的范围也可不局限于体育类,可尝试反映黑龙江地域特色,塑造龙江形象和品质的特色题材,也应该是黑龙江塑造“龙江形象”对外传播的主要题材。
二、扩大社会影响力的传播手段创新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微纪录,微传播”。从媒介的生产角度来看,利用新的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应是国际传播的主要途径。地域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受生活环境的限制,相对较为小众化,在非此地域性的群体中很难形成共鸣,对大多数的年轻受众来说也缺少兴趣,因此,黑龙江地域纪录片要适应时代发展,必须转变传播理念。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让传统媒体从思想到内容到形式都发生巨大变化,“两微一抖”(微博、微信、抖音)成为传统媒体吸引青年一代受众,提高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的新渠道和新阵地。2019年8月24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正式开设抖音号,入驻抖音,开通一天就获得超过1300万粉丝,从长视频到短视频,从横屏传播到竖屏的转化,这是传统媒体适应媒介融合传播理念的转变。近几年,随着国家在政策层面上的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央视相继推出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大型文博类节目《国宝档案》以及短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如果国宝会说话》用每集5分钟以全新视角认识读懂中华文化,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方式可以说是“微纪录”传播的有益探索,适应互联网传播的碎片化传播也应是地域纪录片的未来较为有效的对外传播方式。
微传播就是要探索以自媒体为媒介信息传播渠道进行传播,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个性化表达和参与互动。2013年随着微信公众号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自媒体,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对某些事物的看法,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别人发表的内容来学习到各种知识,形成对一些新鲜事物的看法与判断。现在主流的自媒体平台有文章综合类、直播类、短视频类等,地域纪录片可以通过文章综合类的自媒体进行传播,如:微博微信公众号、趣头条、头条号、企鹅号、百家号、网易号等平台来形成传播与讨论的空间,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来达到跨区域、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二)建立专业化的传播媒介平台。传播媒介发展日新月异,地域纪录片如何利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打造传播媒介平台,实现传播、营销渠道的多元化,助力地域性文化传播,需要进行深入思考。5G时代的到来,大数据、视觉化、智能化的“万物互联”让移动媒体成为人们信息交流互动的主要媒介平台。黑龙江地域纪录片从传播渠道上来看,传播平台以传统的电视端为主,网络视频网站也只有通过央视网的纪录频道观看,对于国内观众来说传播范围都有限,更何谈国际传播。除了利用其具有较强社交价值的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传播外,应建立专业化的传播媒介平台,
传统媒体平台或网络视频平台往往缺少交互性,相关内容管理以及后续意见反馈也无人关注,移动端APP平台的开发利用,完全可以改善这些问题。在APP平台的设计中,除视频和文本的传播外,还可以借鉴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北京故宫博物院APP平台的交互性设计,把实物展示、故事讲授、互动游戏等融入其中,在纪录片中播放的涉及某些内容时可通过扫码进行深入了解,甚至可以通过设计H5互动游戏的方式让受众身临其境,这样的方式更加直观,参与性更强。
(三)营销渠道的多元化。影像文化的传播不仅取决于政府引导、地域文化研究的繁荣、文艺工作者的关注,其实更多的依赖于市场化程度。黑龙江省地处东北边境,相较于传媒业发达的内陆沿海城市来说,影视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使得当地的影视产业也不够繁荣,虽说在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热映带动下,让东北地域特色的影视剧关注度开始提升,但农村题材电视剧并不能够代表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全部品格。因此,面对黑龙江的地域纪录片的受众面小、市场需求不高的问题,首先要借鉴国际化的创作经验实现有效传播,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品质,实现对内、对外的双重传播任务的话语建构,更重要是要明确发展方向,把握市场需求,实现营销渠道的多元化,实现龙江形象的跨文化传播。
一方面通过传播媒介平台的拓展,如上文所提到的移动端APP平台,通过H5页面的互动游戏设计,不仅让受众有了身临其境的体验性,还可以联通购物网站,直接完成线上购物的方式来实现融合,实现让地域文化的传播不仅具有文化属性,还具有商业属性的双赢。另一方面实现传播、营销渠道的多元化,还包括对黑龙江地域纪录片衍生品的开发。衍生品的开发范围可以扩展到全产业开发,形成IP效应,包括手游、网游、话剧、舞台剧、电视剧等等,对故事性较强的纪录片可与网络游戏进行创新结合,开发相对应的手游,在游戏中将具有代表性的黑龙江地域的非遗文化艺术品或者传统技艺融入游戏场景、建筑道具、服装饰品,潜移默化让受众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
三、培养理论视角下“龙江故事”环境营造
培养理论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传播学者伯格纳等人提出来的,他们认为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代表电视,引导社会主流舆论从而影响公众意见,且这种影响并不是短期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的过程。尽管培养理论关注的是对电视媒体的研究,但其给我们的思考就是应重视媒介在建构人们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具体见解中的作用和任务。新时期,黑龙江地域纪录片在“一带一路”的战略思想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关系发表的重要讲话内涵为指导思想,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鲜明核心,以阐述和平发展道路为清晰主线,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明确目标。一方面凝练以“中国梦”为核心的话语体系,拓展地域表现维度,打造龙江特色品牌,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和谐对接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梦想;另一方面引入外部资源进行多元资本融通,研究黑龙江地域纪录片综合产业开发,构建完整产业链,努力提高龙江文化软实力,最终实现地域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
在“龙江故事”的挖掘上要选取那些具有代表的,反映龙江地域特色的人和故事,如2018、2019年黑龙江电视台摄制的《希望的田野》系列,黑龙江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是黑龙江典型的地域特征,《希望的田野》以黑龙江名片五常大米、小兴安岭森林为素材,以普通农民和林区人为主人公,通过现实主义视角下的真实记录、全景式展现黑龙江人的现实生活,传播新时代的正能量,用朴实的镜头、接地气的对话讲述的渗透着新时代人们生活思想的变化,展现了十八大以来人们生活的新画卷,是新时期具有地域特色的讲述中国好故事的优秀现实题材系列纪录片。这一类纪录片的播出无论是在业内,还是在社会上都是口碑佳作,但不得不说的是,其形成的影响力很有限,更说不上是走出国门的国际传播了,因此,这类纪录片要做的的转型发展,要让“龙江故事”形成“回响效果”,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运用新的传播手段,共通共融的意义内容,国际化的话语表达,构建良好讲“龙江故事”的传播环境。
结语
对于地域文化传播来说文化是核心,文化形象的传播、塑造与构建更能打造一个地区的区域魅力,“在跨文化传播中,纪录片作为民族文化形态重要的影像生成系统,也承载着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传播与话语建构的重要功能”[2](P78)。黑龙江省要发挥地缘优势,塑造“龙江形象”,从顶层设计开始建构黑龙江地域纪录片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在黑龙江提出的“中蒙俄陆海丝绸经济带”的背景下,对黑龙江地域特色纪录片在对外传播内容的建构,让黑龙江地域纪录片成为对外宣传的窗口和阵地,不仅是龙江文化品牌的树立,更是对龙江精神的传承。在新技术传播手段上的建构也对黑龙江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融合和对外文化宣传都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