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渊源、价值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0-02-26王秀华刘晨畅
王秀华 刘晨畅
(1.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辽宁沈阳 11013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了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和价值取向,凸显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群众的高度重视。梳理“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渊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和把握其思想内涵,自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渊源
(一)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扬。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宝贵的民本思想。民本思想认为民众是国家的主体,民众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并以其作为国家长治久安、民众安乐幸福的治国谋略和政治学说。孔子主张贤明的君主要仁者爱人,实行仁政。《礼记·哀公问》记载孔子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提出治理国家,以民为本,要把关爱民众作为第一大事。“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众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根本稳固,国家才能安宁和谐。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学说,从天下国家的角度出发,主张民众具有重要的地位,与民众的地位相比,君主帝王的地位相对次要。君主只有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江山社稷才会长远,以民为本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很大程度上稳定了封建社会的统治,巩固了政权,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积累的治国方略。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也对当下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提供优质的思想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强调“以民为本”,肯定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借鉴了“老祖宗的智慧”,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发扬传统民本思想,助力实现中国梦。
(二)以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为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曾把自己的理论研究方向称为“人的科学”,他的一生是为实现全人类解放而不断奋斗的一生。马克思主义人民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并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进行武器批判的社会力量不是来自所谓的批判者,而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只有将武器的批判——人与批判的武器——哲学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对于社会革命的彻底改造”证明了无产阶级在社会变革过程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深入分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本质特征并进行评判,指出无产阶级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认为无产阶级是新的生产方式的创造者,引领阶级革命和解放运动的领导者,强调必须把人民的幸福和利益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习近平总书记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基础上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党的利益与人民的利益是相同的,实现国家富强也是实现每一个中国人生活富足的过程,将国家与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体现出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肯定,强调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为党带领人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增添新的活力。
(三)对我党历代领导人人民观的继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人民观始终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和群众路线,坚信人民在促进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坚定人民永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在经受各种风浪考验之后,我们党依然是一支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受人民拥护的革命政党。毛泽东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在党的七大上指出:“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突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动力。“我们的负责,是向人民负责。”脚踏实地落实群众路线,对人民群众负责到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为人民利益着想。邓小平肯定了人民群众的自主创新能力,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到全国各地,旨在让广大农民群体摆脱贫困,在自发探索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优秀经验进而推动社会进步,证明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江泽民多次提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将党和人民群众紧紧联系在一起,强调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胡锦涛总书记突出强调人民的“最高位置",提出以“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我党历代领导人的人民观以“人民主体思想”为一条主线,“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人民性源于对人民的尊重,这一点在将人民实践作为力量源泉得到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是从人民群众中成长起来的领袖,强调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始终相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丰功伟绩。习近平总书记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人民观”一贯坚定的继承和发展,吸收了我国历代领导人“人民观”之精华,在新时代这一历史时期不断探索创新。
(四)基于国情现状的精准决策。岁月在变迁,时代在向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不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于新的社会实践提出的科学命题,是对我国发展现状的深刻分析和经验总结。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体现了人民群众在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解铃还须系铃人。”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体,问题在实践中产生,也需要由人民在实践中解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我国物质层面的发展还不够全面,人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脱贫攻坚任务艰巨,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保障人民的利益。“为民谋利、为民分忧”与人民紧密联系,尽最大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我国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当前的发展主题围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进行展开,在新的形势下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揆情审势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基于我国国情的精准决策,使人民在参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更具幸福感和成就感,为新时代解决我国主要矛盾提供了重要行动指南,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凝聚力量。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逻辑
社会历史活动不同于纯粹自然界的生物活动,包含事物与人的需要、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人类主观上有目的的活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逻辑,因此人民是价值论范畴中不可或缺的存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并非虚无缥缈的人道主义价值呼吁,而是建立在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基础之上的科学性理论。
(一)人民群众是利益主体。价值属于关系范畴,是指客体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益关系,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决定了客体的价值。人类文明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对生活的需要也不断增加,人民群众正是价值关系中的利益主体。个人的利益和某个群体的利益并不能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只有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顺应历史和时代的潮流,在本质上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社会矛盾已经发生转化,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随着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当前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决胜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利益主体,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一切工作的开展都要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是风花雪月的空口承诺,而是对执政党的根本要求,要求在各方面、各领域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利益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人民群众是评价主体。价值评价只有与客观价值标准、社会发展趋势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相一致时,才能称为是合理有效的价值评价;人民群众作为适应历史发展趋势并代表先进生产力的主体,能够真正科学有效地评价事物的社会历史价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坚持将人民群众作为价值评价的主体。“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执政党制定各项方针制度都要切实考虑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评判,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虚心听取人民群众的建议和意见,并在日后工作中以实际行动与实际成效赢得群众的认可与信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需要执政党时刻以保障人民的利益为基准,为人民谋福利,注重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避免消耗人民群众的信任度,陷入“塔西佗陷阱”,使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充满幸福感。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因此坚持人民群众的评价主体地位有助于同心同德、凝聚力量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最终价值导向。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内在特征和根本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追求的执政价值取向。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主义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将人民群众的发展作为根本目的,而不是用来剥削剩余价值的工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终价值导向,而不是执政党巩固政权的手段。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始终不变的初心和使命,说明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内在价值追求。我国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社会矛盾发生转化的当下将要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不断完善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尽最大努力在各方面满足人民的需求,为人民的生活中增添幸福感和满足感,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路径
我国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是为人民谋取幸福生活的强国时代,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立场。以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前提和保证,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以增进民生福祉、改善民生为重要使命,不断深化拓展“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实践路径。
(一)以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为保障。近百年的历史和经验一再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才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国家。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这一历史时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历程中,必须以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提供坚实的政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时刻惦记人民的生活福祉,着力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立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建构理论体系,发挥出稳定的执政效能。任何工作的进行都要依法保障公民权利,为了进一步确立以人民为中心价值共识,要加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和实践工作,强调各界工作者都要在价值取向上凸显意识形态的人民性。“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坚持人民群众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依靠;“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人民立场作为党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立场,也是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根本价值立场。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制度权威上保证了人民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党执政为了人民,党执政依靠人民,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以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动力。新发展理念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认知提升了新的层面,创造性地提出的科学理念,为解决当前中国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培育新的发展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进入新时代历史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要求我们党自觉地贯彻新发展理念统领全局,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提供动力。
新发展理念涵盖了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五个方面:创新发展瞄准世界科技领域发展前沿,为加快国家创新型建设增添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有力支撑;协调发展就是要精准找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短板问题,集中力量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布局,促进“先富”地区带动“后富”地区,提升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绿色发展旨在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为人民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开放发展要求我们国家坚持对外开放的发展战略,增强国际间交流合作、互利共赢,为人民带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共享发展顾名思义就是将发展成果共享给人民所有,提升发展的普惠性、包容性,增添人民的参与感和幸福感。几个要素之间协同联动,相互促进,新发展理念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发展过程中担任十分重要的角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动力。
(三)以精准扶贫改善民生为抓手。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中国仍然有大量的贫困人口尚未脱贫,精准扶贫是为了满足农村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而提出的科学性理论,需要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着力消除贫困,提高贫困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全国人民共同建设实现小康社会。精准扶贫体现了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贫困地区的人口发展主体性是精准扶贫关键,只有保障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才能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党的重要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指导思想,也是一种有意识的行动,体现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上,在改善民生方面不断加强。截至2020年初,我国的贫困人口数量已经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551万人,贫困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帮助1000万人以上的贫困人口脱离贫困,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精准扶贫是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提升生活水平,促使他们自觉加入到为美好生活的奋斗进程中,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美好明天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通过精准扶贫让贫困地区人民享有发展的果实,真正地让贫困人民得到普惠,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共建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