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亲职教育的缺失
——对校园霸凌的反思
2020-02-26贾文华
贾文华
(商丘师范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关于校园霸凌的研究已有很多年,但笔者并没提笔撰文。2019年10月热播的《少年的你》使数百万家长泪奔。笔者观看影片后,有提笔撰文的冲动,但因忙于其他事务而搁置了下来。之所以想撰文,是因为影片中霸凌者对陈念的暴力行为,对陈念的人格侮辱,陈念不得不自己扛着的无助,不得不逃避的恐惧。一幕幕都戳痛笔者的心。笔者在观看时,泪流不止,心脏紧绷,浑身紧缩,不能呼吸。同时,对欺凌者的痛恨和愤怒涌上心头,欺凌者并没因陈念的忍辱而怜悯,没有因陈念的逃避而罢手,而是更加残忍,更加猖狂,当街扒衣服、拍裸照。他们的心理极端扭曲,品行极度恶劣,已触犯到法律法规。当然,这些都是影片中的镜头,我们不必代入太深。而现实中,2019年10月9日,北大女生包某疑似被男友牟某某精神霸凌,服药自杀,确诊为脑死亡。2020年4月11日,包某在医院去世。随着包某与男友牟某某的聊天记录被公之于世,包某自杀的原因也浮出水面。聊天记录的内容让人不寒而栗,再次激起笔者撰写文章的想法。原本以为“北大包某”事件没有了下文,不料,时至2020年7月中旬,这一事件有了一定的结果:牟某某涉嫌虐待罪被捕了。这促使笔者完成本文。
如果说《少年的你》反映的是中学校园的霸凌现象,而“北大包某”事件则是另一种形式的霸凌,即精神霸凌。牟某某身为北大大四学生、校学生会的副主席,就其智商和能力来说,堪称“高”“才”生,竟打着爱的名义,抓住女友的“短处”,步步威逼利诱,摧毁其自尊,瓦解其人格,致使其走上绝路。这不得不说是一种人格扭曲、心理变态。这种事件的发生,对学校来说,未免是悲哀;对家庭来说,未免是失败。笔者认为,霸凌者与被霸凌者都存在特定的人格特征,而人格特征的形成主要来自儿时,与家长养育孩子的意识和行为密切相关。所以,再次探讨亲职教育的缺失,以期引起家长的警醒和反思。
一、霸凌者与被霸凌者的人格特征
(一)霸凌者的人格特征
霸凌者与非霸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人格问题。人格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三部分。气质主要来自高级神经系统的活动类型,是先天性的。而性格和自我意识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下形成的,所以主要从这两方面来分析霸凌者的人格特征。
1.嫉妒敌意
从性格的静态结构来看,嫉妒、敌意是霸凌者表现在人际关系上的一种态度特征。态度特征是一个人的性格的核心特征,是一个人品德的标志,俗称“人品”。它包括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对学习、对工作、对劳动的态度,对自己的态度。如果一个人的态度特征出问题,这个人就容易做出危害社会、集体或他人利益的行为,轻则称为品行问题,重则称之品行恶劣。《少年的你》中的魏莱因陈念学习好,又不愿与她“同流合污”而“入伙”,心生嫉妒与敌意,开始找碴、挑衅,进而伙同他人屡次欺辱陈念,以至于达到丧心病狂、失去理智与人性的地步,导致自己丧失生命,没有了“未来”。这也启示我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仅仅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良好人格特征的形成与培养,到头来不会有“未来(魏莱)”,却可能只是一场空。牟某某之所以得寸进尺地折磨包某,就是嫉妒与敌意的体现。没有嫉妒,就不会对包某进行深深的羞辱;没有敌意,就不会明知不能接受还不放手。霸凌者通常会嫉妒身边人得到了某种东西或成就,他会敌视别人得到的快乐。当这种情绪无处排解时,会演变成憎恶。当他无力改变某种现状时,这种憎恶之情就会对周围人产生控制与报复。
2.唯我独尊
“唯我独尊”是自我意识极端“自负”的表现,是一种不健康的自恋。牟某某借“爱之名义”,藉别人之“短处”,得寸进尺,威逼利诱,置对方的自尊、人格于不顾,进行情感操控、精神霸凌,使对方俯首帖耳,任其凌辱,以满足自己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心理。如果牟某某不能接受对方的“短处”,完全可以选择放手。为什么却不放手?因为如果放手,他再也找不到对他俯首帖耳、有求必应的人了。所以当包某想分手时,他却以乞求、变乖、以死要挟等手段迫使包某回到他身边,以达到长期霸凌的目的,让包某一直屈辱在他的胯下,剥夺包某一生的自由与幸福,其控制欲、占有欲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可谓“人面兽心”“丧心病狂”。此“心”怎能与一“高材生”相匹配?试想,如果包某不是被逼走投无路而自杀,如果包某的家人不将聊天记录公开于世,谁能知道牟某某的霸凌手段如此残忍?谁又敢说不会再有女孩遭受包某霸凌的厄运?我们不敢想象。教育如不能深入人的灵魂,不能塑造人的心灵,是不是一种缺失?但这种隐藏的“劣根性”,不在于学校,而在于家庭,在于人成长早期形成的潜意识。
3.挫败他人
霸凌者有一种挫败他人的倾向。霸凌者不愿看到被霸凌者有任何的满足和快乐,这会让他格外愤怒。所以,霸凌者不惜采取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挫败或者毁灭被霸凌者的快乐[1]211。霸凌者正是通过感受别人的失败,来达到内心的自我满足,当对方感到受挫、焦虑、自我厌弃时,霸凌者会从对方身上的负面情绪中汲取养分,让内心的邪恶之花越开越盛[2]。
4.贬损羞辱他人
霸凌者还有一种贬损和羞辱他人的倾向。揭别人的疮疤是霸凌者的一大乐趣,发现别人的缺陷和弱点是霸凌者的“天赋”。霸凌者非常善于找出别人的敏感处和薄弱点,从而进行无情地攻击,而后又将这种行为合理化为坦率、意在助人[1]212。霸凌者还会不断地向被霸凌者提出各种各样的高要求,如果被霸凌者没有做到他所要求的,他就会设法让对方感到愧疚和羞惭。具体而言,霸凌者的内心需求,是不断升级的,通过让对方压抑、挫败而获得心理的愉悦,当这种愉悦逐渐不能满足他,必然会上升为对对方人格的贬损和羞辱[2]。
“北大包某”事件中牟某某对包某的行为就是人格贬损和羞辱,在不断地贬损和羞辱之下,包某才把自己贬到尘埃里,认为自己是一块“垃圾”。而牟某某对包某的要求却不断升级,要求包某拍裸照和视频发给他保存,要求包某在身上纹字“牟某某的狗”,要求包某终身孤独地老去……要求包某做绝育手术。在不断升级的要求中,包某曾尝试提出分手,牟某某竟以自杀相威胁,让包某觉得都是自己的错,最终选择服药自杀。
5.缺少同理心
同理心,亦称同感或共情,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心理品质,通常是指感同身受、体察他人内心世界的心理品质。也有人概括为“知人之所感,感人之所感”。具体而言,同理心是指能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一种能力,是一种了解他人感受、预测他人行为的社会洞察能力,主要体现在情绪自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以及表达尊重等社会认知与社会情感能力[3]。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同理心对人的道德发展、情感沟通、人际交往、同伴关系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少年的你》还是“北大包某”事件中的霸凌者都缺少倾听情感、表达尊重、换位思考的能力。
(二)被欺凌者的人格特征
1.弱化的自我功能
包某作为一个法律学院的大三学生干部,应该有法律意识和处理事情的能力,当对方说你失去最美好的东西时,她没有果断提出分手,而是弱弱地回一句“我最美好的东西是我的将来”,而不是说“既然你不能接受,那我们就分手”。为什么她不提出分手,是因为牟某某在她心中的地位太高还是因为没有勇气?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从微信的内容看到,她一再退让而不去反抗,导致自己一步一步被压榨、被控制、被精神摧残。从被要求拍裸照到身上刻字再到被要求怀孕、打胎,再到惨无人道的绝育手术,包某就像一个丧失行动力的小孩,任人宰割。可见,包某的自我应对功能是缺失的,采取一味“讨好”的行为。这不是缺少知识,而是缺失自我功能。当包某终于无法承受而提出分手时,对方以死相要挟,包某似乎“木僵”,选择自杀。是牟某某的命就比自己的命“贵”,还是绝望无助,亦还是卑微到一钱不值?这三种认知假设在一个法学院的“高材生”那里,哪一种都不应该成立,但事实上在包某身上至少第二种、第三种是成立的。不然不会选择服药自杀。这说明,面对牟某某的强烈控制,包某的自我功能是脆弱的、是崩塌的。“被害人在校园霸凌的情景中,自我意识已经被恐惧所驱散,取而代之的是无底线的容忍”[4]。
2.消极的自我概念
自我功能和自我概念往往紧密相连,可以说自我概念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即决定一个人的生存策略或防御功能。包某对牟某某的要求一再退让,说明在牟某某面前卑微到骨子里,把对方捧到天上——“熠熠闪光”,把自己贬低成“垃圾”。这恰恰说明,包某觉得是自己不好、不值得被爱,具有不可爱类的自我概念或核心信念。正是这些消极的自我概念,导致她在遭受对方贬损羞辱的情况下,选择一步步退让、一次次屈从。具有“我不够好” “我不值得被爱”核心信念的人,在遇到被欺负或欺凌时往往会有一种自动化思维:忍一忍,一切都会过去。但事实上,被霸凌往往是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忍让而纵容出来的。而消极的自我概念都是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在家长的教育和评价下逐渐形成的。
3.缺少社会支持系统
受到欺凌,往往有三种求助途径。最基本的途径是老师,尤其是班主任;最有力的途径是父母;最可靠的途径是朋友。这三种途径构成一个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如果这三种途径构建较好,犹如铜墙铁壁。如果这三种途径缺失,就会孤立无援。被霸凌的人大都缺少社会支持体系统。第一,缺少好友知己。朋友知己是可靠的支持者。如果遭遇欺凌,可以让朋友出谋划策,甚至请朋友“两肋插刀”,而不至于身陷泥淖之中。但是,我们看到《少年的你》中的陈念为了努力学习考大学,也因为妈妈兜售冒牌产品而被人瞧不起的原因,使她不愿进行交往,没有形成“统一”力量,也没有愿意为自己“两肋插刀”的朋友,直到遇到小北。包某被宣布脑死亡后,包某的朋友曝出曾劝她离开牟某某,但那时为时已晚,已不能“拔身而出”了。第二,缺少家人的支持。父母是最有力的支持者。如果孩子与父母关系融洽,孩子无论遇到什么,都愿意告诉父母,愿意寻求父母的支持与保护。如果父母过于严厉,或不分青红皂白地总是责骂孩子,孩子不得不自己忍着。如果父母忽视孩子,一句“别人打你,你就不能打回去?”会让孩子感到无助。第三,缺少老师支持。一般情况下,被霸凌而不敢告诉父母的孩子,更不敢告诉老师,因为怕老师向父母告状。笔者曾咨询过一个社交恐惧的来访者,其社交恐惧的原因就是在高中时被精神霸凌导致的。由于成长过程中,总是被父母挑剔、贬低、责骂,因此特别害怕父母。被精神霸凌后不敢告诉父母,因害怕老师告状,也不敢告诉老师。由于极度恐惧人际交往,导致出现严重症状。第四,缺少兄弟姐妹的支持。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或少兄弟姐妹,这一方面的支持体系也较弱。被霸凌者没有较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遭遇什么只能“忍”着,或逃避,或回避。这些行为都只会强化霸凌者的霸凌行为。
二、霸凌者和被霸凌者人格特征形成的家长因素
把孩子养成霸凌者或被霸凌者的人格特征,可能很多家长都是无意而为之。但是不得不说正是家长的无意为之,才导致培养的孩子出现霸凌行为或处于被霸凌位置。
(一)缺少对孩子的性教育
性教育是一个老话题,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国内又是一个羞于启齿的话题。家长谈“性”色变。正是因为性教育的缺失,使步入青少年的学生带着好奇去探索“性”、尝试“性”,继而在恋爱中把握不好“性”,出现婚前性行为的随意性。虽说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渐开放,人们对“性”的操守不再过于保守和克制。但是,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在一些男性的内心深处,女性贞洁的观念仍是根深蒂固的。正因如此,一些女孩因为婚前性行为为婚后埋下“隐患”,遭到嫌弃、出轨,甚至暴力。所以,家长要教育孩子尤其是女孩子,和异性交往应怎样注意边界,如何保护自己,在恋爱中应怎样注意分寸、把握好“度”,而不至于一旦步入爱河就出现性行为,或出现冲动性性行为。一旦出现性行为,女孩子就会出现以下几种困扰情况:一是即使对方令自己不如意,也可能会委屈自己继续走下去,因为感觉自己失去的太多。二是分手后,会自责、后悔,会担心对方怎样看自己。三是如果遭到对方的羞辱或要挟,就不得不默默忍受。四是以后再恋爱、结婚,对方会不会在乎。这些困扰可能会影响女孩子的生活质量,甚至一生的幸福。而当今有很多男性却有强烈的“猎奇”欲望,为避免不经意间“被钓”,性教育尤其是对女孩子的性心理教育、性安全教育、性防范教育、性道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二)忽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
健康人格的培养是孩子培养的核心。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必使一个人终身受益。或许不一定会取得惊天动地的成就,但却可以很好地自我保护和处理人际关系,不卑不亢、不躲不闪、充满自信、敢于拒绝、自我认可、不怕被抛弃,工作、生活感到很幸福。而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理解、交流、互动。
事实上,国内很多家长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孩子健康人格的培养,让孩子吃好穿好、有房住、有钱花,却忽视与孩子的良好互动,对孩子有太多的要求、命令、指责,甚至否认,忽视孩子的内在需求与内心感受。内在需求不能被看到,内心感受不能被共情,内心声音不能被倾听,这对健康人格的形成是非常不利的。很多父母口口声声都是为孩子好,但是对孩子的“心理抚养”却是忽视的。李玫瑾根据对犯罪心理的研究提出,人在幼年时需要心理抚养,并积极倡导“家庭中的心理抚养”[5]38。《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写道:“爱孩子和能与孩子产生情感共鸣是完全不同的。要孩子健康成长,只爱孩子是不够的,要与孩子产生情感共鸣。”[6]77这告诉父母“心理抚养”很重要,远超过物质和金钱的给予。如果孩子长期处于心理上被忽视、被要求、被指责、被否认等情境下,必定是努力的、压抑的、讨好的、害怕的、自我否定的。如果动辄对孩子吼叫则会影响到孩子对自我、对世界的感受以及他们与父母及他人的关系[7]14。一旦遭遇人际关系挫折或被霸凌,就可能会逃避,或忍气吞声,而不会积极应对。冯维、黄金凤研究发现,父母教育的方式与霸凌行为有关,父母教育存在差异或者经常使用肢体的惩罚,与儿童的霸凌行为有较高相关[8]。心理学家舒尔认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7]14。如果父母对孩子娇纵,孩子就可能唯我独尊。如果对孩子进行精神控制性的激励,孩子就可能冷酷无情,没有同理心。典型的“研究生虐猫事件”就是爸爸自恋性的精神控制性的激励结果。还有,家长对孩子的一句 “这点小事,你都弄不好”的话,实则是对孩子精神贬低,容易形成严重自卑。这些都是不健康的人格表现。
心理咨询实践证明,孩子的学习成绩与健康人格并不是完全相关的。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并不代表其内心足够强大,或自尊水平高。事实上,被忽视的孩子为获得父母的关注,往往变得乖巧懂事、学习努力;被期望或被要求太高的孩子,往往不接纳自己,以各种方式嫌弃自己。不给孩子话语权、过于限制孩子,往往导致孩子的抑郁特质。凡此种种。
(三)不懂得培养孩子的自我功能
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原始的欲望,出生后就具有。自我形成于2岁左右。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发展良好,则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应对事情。超我形成于3岁后,也就是开始给孩子建立规则的时候。如果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味地对孩子提出高要求,或经常苛责孩子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就无形中把孩子培养得太超我,太超我的孩子总是考虑别人的感受而不断地压抑自己的需求;太超我的人是讨好的、不会拒绝的。牟某某的“本我”欲望膨胀,抓住女友的“短处”,得寸进尺,为所欲为,为满足自己的占有欲不惜牺牲女友的一生。不能接受,不仅不放手,还把对方玩弄于股掌之中。他的超我是“双标”的,对别人苛责要求,对自己要求很低。自我顺从于本我,任其为所欲为。而包某的“自我”太弱,“超我”太强,因为“短处”,让自我低三下四,屈从顺就,保护不了自己,以至于搭上性命。
(四)压抑孩子的情绪表达
人类最基本的情绪是喜悦、愤怒、悲哀、恐惧。每一种情绪的功能各不相同,喜悦是分享的情绪,愤怒是保护的或攻击的情绪,悲哀是终结的情绪,恐惧是逃跑的情绪。人在攻击下,要么逃跑、要么战斗,不能逃跑,或不能战斗,就是木僵,即任人宰割。逃跑是恐惧引起的,避免伤害;战斗是愤怒引起的,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或减少伤害。木僵就是大脑空白,瞬间“傻”了,没有明显的某种情绪。在四种最基本的情绪中,有三种属于负面的情绪。正是因为这些负面情绪才真正对人的生存起警醒和保护作用。孩子如果能够且敢于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基本上就会做到自我保护。但是,在传统的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视孩子的情绪,不允许孩子表达负面情绪,导致孩子在“情感真空”中长大,情绪没有很好地分化,甚至发展成“述情障碍”。“述情障碍”的人多有易怒倾向,甚至无法辨认自己的情感,也无法辨认其他人的情感[8]。笔者有一个来访者,属于情绪分化水平低,不知道什么是生气,更不用说愤怒了。她描述过一个室友要求她帮助拿快递的事,因为别的事情她把室友交代的事给忘了。室友就质问她:“你为啥不给我拿?”她不仅不感到生气反而觉得很对不起室友。笔者问她:当室友说“你为啥不给我拿”时,你是什么感受?她说“没什么感受”。进一步询问:“你是不是感到有些生气?”她说:“老师,什么是生气?我不知道什么是生气。”我听后感到很诧异。所以,在学习、生活中,她一贯讨好别人,不敢拒绝别人的要求,常被别人“欺负”。这是她在成长过程中家长不允许表达情绪造成的。有家长认为,“管你吃穿、供你上学,甚至给你租学区房、买学区房,什么事都不让你管,你有什么不满足的”。似乎有了丰富的物质,孩子就应该满足,不应该再有不满、生气、难过、急躁、委屈、沮丧等负面情绪。所以,有了不满就只能忍着,有了生气就只能压着。这导致孩子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要获得正常生存,生气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反击方式。从来不会生气的人,必定终身遭受欺凌和压制,直至被摧毁和消灭。必要的生气可以使我们更好的生存。”[9]42如果一个人伤心、难过、委屈等情绪不被看到,就不能与别人做情感连接,他对别人必定是冷酷的、无情的。
三、加强亲职教育的措施
(一)政府要落实亲职教育
亲职教育是我国家长必修或必补的一门课。但是,行动起来却很艰难。因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地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家庭条件相差甚大,家长的知识层次和文化素质也存在天壤之别。如果不抓落实,始终就难迈步出第一步。落实中,有几个敦促家长接受培训的关键口要抓住。一是结婚登记前。结婚登记前,要对将来作为父母的准夫妻进行家长培训,培训合格颁发证书,持合格证才能登记结婚。二是孩子入小学前。孩子入小学前,要对家长进行孩子入学后的适应、作业、人际交往等方面进行培训,可以让家长体验孩子刚入学后的不适应和写作业不容易,而不是站在家长的角度训斥孩子写得慢或写得不好。这方面的项目福建省的福溪已经开始行动了,家长必须接受5天10个课时的学习培训,期间每天工工整整地写一张字作为上交作业,培训结束,给合格者颁发证书,家长带上培训证书才能给孩子报名入学,否则学校不接收孩子。这看似很强硬的措施,效果非常显著。三是孩子入初中前。小升初后的暑假,应该对家长进行初中学习方式、交友方式,以及孩子心理变化、性教育等方面的培训。让家长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注意沟通方式,给孩子话语权等。培训的内容应该具有针对性、系列性,而不是为了完成“项目”而应付。
(二)社会要整顿亲职培训市场
目前,政府常采用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项目。当政府要推行某方面的工程时,总有些人会盯着“专项经费”,于是打着各种旗号或各种名堂的培训都出来啦。事实上,很多培训都是流于形式,“项目”到手,搞个调查,作两三场讲座,拍些照片,弄些材料,结项了事。其实,亲职教育要开展得有效,首先要作实地调研,了解家长需求,发现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家庭层次。接下来,研发课程,打造不同层次、不同系列的课程,尝试实施,再根据需要调整,而不是一蹴而就,贴一个课程“标签”。如果今天一个讲座,明天一次活动,家长觉得很有新鲜感,实际收获不大,结果仍然不会操作和实施。所以,社会要发展出来以高校或研究机构参与的、以讲师团实施的综合团队,确保亲职教育培训的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家长要积极参与亲职教育
目前,家长对教育孩子要具备什么样知识和技能是没有明确认识的。他们认为,教育孩子谁不会,生了孩子,成为父母,自然就会教孩子,这是“天性”;老祖宗没有上过学,不也是养了一代又一代嘛。的确,人们具有这种“天性”。但是,这种“天性”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不发达、社会进步缓慢的情况下适用。因为那样的时代主要是“养”,“育”基本谈不上。时代发展到今天,仅靠“天性”远远不能满足孩子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对孩子不仅要“养”,更要“育”。“养”可以只满足温饱,“育”则需要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目前,就是要提升家长的参与意识。一是要强制参与,二是要广泛宣传,三是要带动参与,四是要效果显著。因为家长最害怕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搞形式而没效果。
总之,校园霸凌事件映射出亲职教育的缺失。家长培养孩子,首先要培养出具有健康人格特征的人。不然,可能就是失败。无论是霸凌还是被霸凌,伤害的都不只是被霸凌者,霸凌者要么受到社会舆论的谴责,要么受到法律的惩罚。这些都不是每个家长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