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阅读现状调查及对策
2020-02-26朱佳盈黄俊峰李元成
王 赞 朱佳盈 杨 涵 黄俊峰 李元成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山东·泰安 271016)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前沿群体,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与希望,肩负着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使命。阅读可以增广见闻、崇德修身、塑造品格,是大学生获取知识信息、实现人生价值、提升自我修养的有效途径。健康的阅读观、丰富的阅读可以对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和行为举止产生积极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具有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综合素质人才。本研究以驻山东泰安高校为例,分析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和阅读特点,探讨大学生阅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升大学生阅读水平和建立健康的阅读观提供参考,为建设书香校园提供支持,进而为提高全民阅读水平和质量提供建议。
1 研究对象及调查方法
本课题以驻山东省泰安市五所高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进行调研,2017-2018年期间共发放问卷714份,收回有效问卷648份,回收率为87%。调研对象具体构成情况如下:男生291人(45%),女生357人(55%),其中专科100人(15%),本科548人(85%)。
2 研究结果
通过对泰安市五所高校的本专科生发放问卷,回收并进行数据整理,调查结果分为阅读现状、阅读服务两个版块进行阐述:
2.1 阅读现状
2.1.1 阅读目的及阅读方式
不同阶段大学生的阅读目的差异不明显,本科生和专科生均认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自身修养和知识,分别为29%和33%。在各类型的阅读内容中,文学艺术类最受大学生偏爱,其次是生活娱乐类、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专业技术类和其他类型书籍。这可能是文学艺术类(包含诗歌、散文、小说等)书籍范围广,能更好满足大多数学生陶冶情操、提升自我素养的阅读需求。总体而言,图书馆借阅和书店购买是大学生获取书籍的主要方式,其次是网络下载,仅少数选择向朋友或同学借阅。但分性别而言,图书馆借阅、书店购买是女生获取书籍的主要方式,而男生更偏爱书店购买。在阅读习惯方面,男生女生也截然不同,42%的女生更喜欢快速浏览全部内容再着重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37%的女生偏爱逐字逐句阅读,而这一方式在男生中占的比例达42%。在阅读计划方面,多数大学生并没有制定阅读计划,对自身的阅读活动缺少规划,但是有制定计划的想法,还有部分学生已经制定出了计划但没有实施,只有极少部分同学可以制定计划并实施。
图1:不同性别大学生阅读类型分布(a:男生;b:女生)
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普及和应用正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更趋向消遣娱乐、猎奇的个性化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他们的理性思维和思辨性思维,阅读心态也日渐浮躁。同样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如手机、平板等阅读工具和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的日益增多,也使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更多、速度更快。调查显示,传统纸质阅读仍是当前高校中阅读的主要方式,但网络阅读因其便携丰富的特点正被大学生群体所接受并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大学生进行网络阅读的途径主要有微信、QQ、微博、浏览器、新闻客户端等,有58%的学生认为随时都可以进行网络阅读,尤其是在睡前、周末,且网络阅读的平均花费时间大都超过30分钟,可见网络阅读已逐渐变成一种流行趋势。其他研究也表明,网络阅读正使大学生进入“浅阅读”模式,并且这种趋势愈发明显。这种“浅阅读”的形式,阅读速度快,阅读范围广,但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传播的价值观念也缺乏积极的引导。此外,网络阅读大多属于碎片化阅读,获取的信息缺乏完整性与真实性,难以保证阅读的深度,不利于形成系统的思维体系,对大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的塑造均有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大学生普遍认为纸质书更适合深度阅读,纸质阅读干扰信息少,更易集中注意力以及更高的用眼舒适度有关。调查显示,大部分同学认为纸质阅读的优点是注意力更集中,且内容相同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纸质书阅读。目前,纸质阅读仍是大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但不可忽略的是网络阅读的占比越来越高,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阅读和纸质阅读必将互为辅助,共同发展,加强网络阅读内容质量的审核和监管更有利于网络阅读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大学生自身素养的提高。
2.1.2 阅读数量及时间
调查显示,39%的学生每年纸质书(除教材以外)的阅读量在2~3本,阅读量1本及以下的占比32%;大部分学生电子书阅读量不到1本,阅读量介于1~3本的比例为23%,远低于国民平均阅读水平。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为 7.89本(其中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电子设备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网络的依赖度也逐渐加深,随之而来的碎片化阅读方式是导致大学生群体整体阅读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所谓“碎片化阅读”,简单地说就是读者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零散、海量的碎片化内容的一种阅读方式。与传统纸质阅读不同,它具有零散、无序、随意的特点,但也有可能是有计划的、系统的、完整的阅读,只是每次阅读不连续且持续时间较短。针对影响大学生阅读因素的调查也表明,电子设备、软件等新型阅读媒介的流行是阻碍阅读的主要因素。
此外,如图2所示,大学生的日均阅读时间大多低于3小时,普遍在0.5~1小时。39%专科生日均阅读时间介于1~3小时,仅3%的专科生阅读时间低于半小时,而大多本科生日均阅读时间仅为0.5~1小时。这种现象可能与本专科生的阅读习惯有关,专科生更习惯于逐字逐句阅读而花费更长的阅读时间,也可能与本科生学业年限长,没有专升本或者就业的急迫压力,容易沉溺网络阅读有关。
图2:不同学历大学生阅读时间分布
2.2 阅读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为大学生提供阅读资源的主要机构,图书馆工作人员是为大学生提供阅读服务的重要环节。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校园阅读环境建设有待提高,图书馆基础设施需要完善,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的阅读诉求日益增高,但随着网络阅读正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而高校图书馆缺乏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图书馆资源的便捷高效途径,加剧了学生对阅读环境的不满。虽然部分高校采用了移动图书馆,也存在着专题数据库不足的问题。加之,个别工作人员尚未转变服务理念、缺乏建立新阅读时代的推广思维,没有将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推广方式结合起来,也很少向大学生介绍各种数据库的收录范围、检索方式,未能充分利用移动图书馆的先进技术,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为了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高校在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和阅读活动的引导方面,有必要进行更广泛的调研和更有力推动。
3 大学生阅读质量提升对策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可以从学校、大学生自身两方面入手提升大学生的阅读水平。首先,有益的阅读有利于丰富自我、提高自身素质、拓宽视野,大学生自身应充分认识阅读的重要性,提升阅读的有效性和主动性。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今网络环境下,信息量膨胀,内容质量参差不齐,大学生提高自控力的同时,也应结合所学知识对网络内容进行甄别和判断,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达到提升自我素养和知识能力的阅读目的。另一方面,校园是大学生进行阅读的主要场所,校园的读书氛围和服务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生的阅读数量和质量。图书馆作为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获取图书资源的主要途径,学校应重视图书馆的基础建设和师资培训,提高书籍的丰富度,加快更新速度,并结合网络阅读的行为特点,加快电子资源和移动阅读的建设;也可通过延长开馆时间、延长借书期限及数量来满足大学生的阅读需求。此外,提升阅读服务的同时,通过开设阅读指导课程、鼓励推广读书活动等措施积极建设“书香校园”,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行为,进而引领“书香社会”的建设,推动全民阅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