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2020-02-26陈军伟
陈军伟
(鄢陵县中心医院 麻醉科,河南 许昌 461200)
临床多种疾病均需要经胸科手术治疗,具体手术类型有多种,大多需要进行单肺通气处理。单肺通气多通过气道管材进行,应用较多的包括支气管封堵导管、双腔支气管导管[1],其中双腔支气管导管在临床应用中显示出一些不足,包括容易损伤声带及支气管,定位存在较大难度,操作较繁琐,同时术后气道会有比较明显的分泌物,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减慢。支气管封堵导管在插管及定位上都更为简便,不会明显损伤肺部,同时能够彻底隔离双肺,所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以70例接受胸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具体分析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在胸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接受胸科手术的70例患者。纳入标准:(1)接受胸科手术治疗;(2)麻醉方法为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3)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肺功能严重障碍;(2)伴发严重器官衰竭,对手术无法耐受;(3)气管插管难度大,合并湿肺;(4)心、肝、肾功能障碍。按随机数表法将7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盲探组,各35例。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5~73岁,平均(56.59±6.14)岁。盲探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4~73岁,平均(55.36±6.94)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2 操作方法
1.2.1盲探组 测定桡动脉压力,进行深静脉置管。麻醉诱导应用爱可松0.6 mg·kg-1、咪唑安定0.04 mg·kg-1、芬太尼 3 μg·kg-1、异丙酚 2 mg·kg-1静脉注射。完成麻醉诱导后将7.5~8 mm内径的单腔气管导管插入,插入深度与门齿相距21~23 cm。术中给予纯氧IPPV机械通气,潮气量控制为8 mL·kg-1,呼吸频率控制为每分钟12次,麻醉维持通过泵注丙泊酚、爱可松、芬太尼完成。固定气管导管,在管套囊封堵部位涂抹石蜡油,同时朝向单肺通气侧置入气管导管内,等到封堵管穿出气管导管前端时感受到突破感后继续置入5 cm左右,进入目标侧支气管,与呼吸机连接后进行定容通气,对气道压力进行记录。将5~8 mL气体注入自动充气气囊,通过按压自动充气按钮促进封堵管前端套囊膨胀,接着后退封堵管,密切监测气道压变化情况,需要时按压自动充气按钮,确保套囊里气压充足。气道压上升至超过30 cm H2O表明套囊进入主气道中,马上抽瘪套囊往回送封堵管0.5~1.0 cm,并做好固定,再次充气套囊后听诊单肺通气确定处于目标侧。
1.2.2对照组 常规在麻醉中利用双腔支气管导管进行单肺通气,麻醉诱导后选择与气管大小合适的双腔支气管导管插入,听诊双肺呼吸音。
1.3 观察指标(1)术中肺萎缩情况。评价标准:优,即肺完全萎陷,手术野良好暴露;良,即肺基本萎陷,但残存部分气体;差,即未萎陷或仅有少部分萎陷,未获得保证手术进行的手术视野。(2)双肺隔离花费时间、气道峰值压力。(3)一次插管成功率。(4)术中低氧血症发生率和术后咽喉疼痛发生率。
2 结果
2.1 术中肺萎缩优良率盲探组术中肺萎缩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肺萎缩情况比较(n,%)
2.2 双肺隔离用时和气道峰值压力盲探组双肺隔离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气道峰值压力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双肺隔离用时及气道峰值压力比较
注:1 cm H2O=0.098 kPa。
2.3 插管情况及术中术后不良情况盲探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中低氧血症率、术后咽喉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和术中术后不良情况 发生率[n(%)]
3 讨论
单肺通气技术在胸科手术中的实施率较高,以往进行单肺通气多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不过这类导管形状较特殊,管径较粗,必须通过向下、旋转方法置管,会较大程度地损伤气道,并且插管时患者心率会有明显升高,血压会有明显上升,如果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本身合并基础疾病,则出现心脑血管意外的风险较高[2]。
当前在胸科手术单肺通气治疗中,支气管封堵导管的应用率逐渐提高,纤维支气管镜一直是置管的重要引导及定位方法,不过对于部分无法利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患者,仍需要灵活应用盲探法进行定位[3]。本研究中盲探组通过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进行置管单肺通气,结果显示患者一次插管成功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成功率74.29%,表明盲探下应用支气管封堵器能够获得较满意的置管成功率,与纤维支气管镜的应用效果具有一致性。本研究盲探组双肺隔离所用时间短于对照组,气道峰值压力低于对照组,同时术中低氧血症率、术后咽喉疼痛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盲探下应用支气管封堵器能够在保证准确率的基础上提升置管安全性,减轻对气道、咽喉的损伤,患者能够更顺利完成麻醉及手术。本研究中盲探组术中肺萎缩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表明盲探下应用支气管封堵器能够做到更完善的手术准备,使医生手术时有更清晰的术野,对于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提升手术质量有促进作用。
分析盲探法应用的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如果患者气管导管太细,无法插入纤维支气管镜,这一方法能够有效弥补不足;其二,能够避免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可能导致的交叉感染;其三,能够在无纤维支气管镜的情况下顺利完成插管单肺通气。不过盲探法在应用上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对于部分身材高达的患者,如果封堵管后退到34 cm左右,气道压还是没有增高到超过30 cm H2O,则表明套囊过小,应该进行再次盲探,在套囊中注入足量气体。另外,对于部分身材较矮小的患者,气管导管插入深度应该稍浅,并于喉镜引导下观察导管气囊部分,完全越过声门即可[4]。
综上所述,盲探下支气管封堵器用于胸科手术麻醉中能够促进肺萎缩,提升一次插管成功率,且有助于提升插管安全性,有良好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