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肿”品牌背后的运营逻辑
——访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邢沫

2020-02-26郭潇雅

中国医院院长 2020年23期
关键词:医师病例医疗

文/本刊记者 郭潇雅

“北大肿瘤”医疗品牌不仅代表着优质的诊疗技术,也代表着精细化的运营管理。

11月6日,“新时代 共谋健康新格局”论坛在上海举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邢沫作为嘉宾参会。为了探寻北大肿瘤品牌背后的运营逻辑,当日会后,《中国医院院长》对邢沫进行了专题访问,邢沫将其十余年的管理经验娓娓道来。

邢沫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医院质量管理与评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疗联合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健康管理协会远程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院协会医院经营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医疗管理工作十余年,具有丰富的医院管理经验。

智慧医疗提升效率

对于肿瘤患者来说,来医院看病是刚需。北大肿瘤70%的患者来自外地,从就诊开单到完成检查,患者往往需要在北京等待十余天甚至一个月以上。现在,则可以在线上开具检查并进行预约,在家等待,为患者节约了大量的非医疗性花费。而对于医院发展来说,门诊大概82%的患者是复诊患者,只有18%的患者是初诊患者,初诊患者很难挂上号。而如今线上门诊为复诊患者开放,将线下门诊号源尽可能留给初诊患者,无形中扩大了门诊量,进一步提高了医院门诊资源使用效率。只有增加初诊患者数量,提高床位使用效率,学科才能更好地发展。

目前,北大肿瘤远程会诊疑难病例数量较大,每周从基层递交上来的病例大概有20多个,这些病例将进行单学科或多学科会诊。刚开始,基层医院提交病例的时候,由于诊疗水平存在差距,基层医师会有一些畏难情绪,但北大肿瘤医师对基层医师非常热情且有耐心,随着会诊量逐渐增多,基层医师水平不断提升,逐渐消除了畏难情绪。通过线上会诊、线下转诊、视频指导、现场带教等方式,让基层医师亲眼看到北大肿瘤专家对于疑难病例方案的制定和手术的执行,切实提高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同时,每周两次交互式的远程教学,也对基层医生提升肿瘤规范化诊疗的理论水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大肿瘤MDT 的特色不仅在于MDT 的内容,还在于MDT 已经成为了医院的文化,其核心就是以“患者获益最大化”为原则制定诊疗方案,保证每一位患者的方案都是“精品”。

MDT 是种文化

这种MDT文化的形成,有赖于医院的性质。我们是肿瘤专科医院,分科特别细,在细分专业的情况之下,每位医生都有专长,这也为MDT提供了必要的前提。举个例子,我院的放射科医生按照病种来区分自己的专业方向,如胃癌、肠癌、肺癌、乳腺癌等,于是胃肠道肿瘤专业的高年资放射科医生,基本上只参加胃癌和胃肠道肿瘤的多学科会诊,一般不会参加乳腺癌的多学科会诊。放射科医生除了跟着外科进行多学科查房之外,还会去病理科查看患者的病理结果,再一次印证术前的判断是否准确。经过这样的MDT实践积累,医生的成长速度和专业发展非常快,从而带动了各个学科人才梯队的形成。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再一次印证了肿瘤患者对医疗的需求是绝对的刚需,患者不能接受中断检查、中断化放疗,或者不能进行手术,这对肿瘤患者来说是致命的。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北大肿瘤谋求多方发展,采用多种形式增加服务能力。医院计划在“十四五”期间,通过多方合作,复制北大肿瘤的优质资源和品牌影响力,打造区域医疗中心,培育更多的人才,开展更多的科研攻关,进一步推动北大肿瘤高质量发展,从而惠及广大肿瘤患者。

猜你喜欢

医师病例医疗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中国医师节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中国医师节》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