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警示标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2020-02-26孙网兰
孙网兰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 江苏 盐城 22400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越发增强。而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护理工作所面对的要求和挑战也就越多,在此过程中,护理风险也就随之增多[1]。冠心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管腔狭窄或闭塞,还会诱发炎症、栓塞等危重并发症,与其他疾病相比,临床护理难度相对较大,同时也容易诱发各类不良事件[2]。基于此,本次研究将84 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护理警示标识对该类疾病的护理效果及对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心内科2017 年3 月-2019 年3 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4 例。按照患者的就诊顺序,将上述84 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 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22 例,女性20 例,年龄45 ~85 岁,平均年龄(62.52±4.82)岁,病程0.6~5 年,平均病程(2.83±0.76)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3 例,女性19 例,年龄46 ~85 岁,平均年龄(62.74±4.39)岁,病程0.5 ~5 年,平均病程(2.91±0.8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还需应用护理警示标识管理,主要包括:①药品标识:对患者的常用药物进行特殊标记,如多巴胺、地高辛、低分子肝素等,并将其存放于指定位置。注射药品需要与特定标识牌配合使用,降低出错概率。②警示标识:在病床床头、洗手池、洗手间、走廊等地张贴醒目的警示标识,以免发生坠床、跌伤、滑倒等不良事件[3]。③患者标识:根据患者的病情状况制定专属腕带,并标注患者的姓名、年龄、病种、床号等内容。④特殊标识:对于药物禁忌或有过敏史的患者需进行特殊标识,及时提醒医护人员[4]。
1.3 观察指标
(1)护理效果判定:显效:没有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情况稳定;有效:偶有不良事件发生,但患者情况有所改善;无效:患者情况未发生明显改变。
(2)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护理纠纷、护理差错、护理投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80.9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9.52%)显著低于对照组(28.57%),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冠心病虽然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症,但是因其特殊的病理反应和临床症状,在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相对较高,不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损伤,还会对医院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需引起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多方面的关注。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80.95%,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52%,对照组为28.57%,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说明,护理警示标识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不但具有确切的护理效果,而且能够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通过药品标识、警示标识、患者标识,以及特殊标识等方式,能够规范药品取用,减少坠床、跌伤、滑倒等事故的发生次数,同时还能增强患者的治疗依存性和配合度,进而提升临床护理的工作质量和效果。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护理警示标识,不但可以提升临床护理效果,还能减少护理纠纷、护理差错、护理投诉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