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
2020-02-26袁春琳
袁春琳
(西昌市人民医院导管室 四川 西昌 615000)
随着临床医学不断发展,介入放射学已经成为诊断与治疗一体的新型治疗方式,由于其独特的工作环境,使得介入手术室护理工作,直接影响了介入诊疗的治疗,使得患者安全受到影响[1]。而任何环境出现疏忽,均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后果,使得手术质量下降,危机患者生命,而介入手术的管理与患者安全存在密切联系,而安全护理也是医疗的关键[2]。本文通过分析我院安全隐患,提出相关对策,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 年介入手术史不良事件进行分析,于2018 年1月进行安全隐患分析。其中2017 年进行1147 台介入手术,2018 年进行2119 台介入手术。
1.2 方法
安全隐患分析:(1)人为因素:年轻护士属于不良事件高发群体,对护理安全意识淡薄,且知识技术较差,护患沟通能力不足,操作不够规范,难以严格执行查对制度,责任心较差,工作态度较差,抗压能力不够。(2)软件因素:年轻护士培训不足,介入手术室工作流程不够合理,岗位职责内容不全面。(3)硬件因素:介入材料管理不够完善,摆放不合理,设备管理不足,检查与维修不够及时。(4)环境:团队安全氛围不足。
对策:(1)人为:要求护士责任心高,且基础护理操作熟练,专业应急能力较好。强化学习护理核心制度,并学习给药制度、急救物品等,在实践中需要严格执行。对于已经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总结,作为案例,定期模拟演练。年轻护士进行配合演练,并实施安全教育,培养护士的安全第一的理念,增加工作责任心,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确保护理工作安全,根据工作量安排护理人员。合理安排弹性休息,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其防范能力。(2)优化软件:修订年轻护士培训计划,加强学习介入器材,完善工作流程,重点把控介入手术安全环节,对可能出现的高危环境进行整治。(3)提升硬件:通过对介入医疗材料实施入库登记、使用、收费记录,均采取扫描条形码,提高介入医疗材料的管理,保证了其科学性与精准性,同时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避免出现耗材失效丢失的情况。(4)工作环境:护士长以身作则,具备良好的安全态度与意识,并培养全科护士的安全理念,重视科室文化氛围。
1.3 观察指标
记录2017、2018 年护理不良事件,并对比2 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9.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017 年护理不良事件
2017 年开展了1147 台介入手术,其中发生率较高为手术收费错误0.44%,其次为病情观察不及时、患者信息核对错误0.26%,见表1。
2.2 不同年限之间不良事件发生率
2018 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与2017 年间并无差异,P> 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限之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例)
3.讨论
目前临床对护理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管理也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而介入手术室是介入诊疗的重要场所,其工作内容较为广泛,对护理质量也提出一定要求。传统护理管理大多注重已经出现的问题,对于潜在的问题缺乏预见性,使得护理差错不断出现,影响患者诊疗[3]。
本文通过将安全隐患与对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17 年开展了1147台介入手术,其中发生率较高为手术收费错误0.44%,其次为病情观察不及时、患者信息核对错误0.26%。2017 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但与2016 年间并无差异,P>0.05。针对隐患完善手术史的规章制度,并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实施集体学,并定期进行考核,提高护士的护理风险防范意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需要严格执行,积极进行查对、交接班,避免出现纠纷事件。加强安全教育,增强法律观念,有效保证介入手术安全,进行安全教育,需要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护士工作态度。
综上所述,应分析介入手术室出现的安全隐患,并积极提出相关对策,改善临床手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