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2-26薛峰陈菲菲
薛峰 陈菲菲
(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ICU 江苏 常州 213000)
在肝硬化并发症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为常见,其发病率较高,且在治疗该病症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治疗对于预防再出血尤为重要[1]。目前治疗该病症的主要方法为药物治疗,而常用的即为生长抑素,其既能发挥良好的止血效果,且不会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安全性较高[2]。因此本文选取时段为2014 年1 月-2019 年3 月,选取对象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 例,即探究了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相关内容: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时段为2014 年1 月-2019 年3 月,选取对象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12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女27例,男33例,年龄为41~63(54.3±2.6)岁。对照组女26 例,男34 例,年龄为42 ~65(55.4±2.8)岁。两组一般情况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入院后,两组均接受补充血容量、胃黏膜保护、防治感染、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对照组,即行静脉滴注,用量为250μg,时间为3 ~5min,之后静滴速度为250μg/h,成功止血后持续48 ~72h 给药。基于此联合内镜治疗为观察组,即对患者药物治疗同时实施术前麻醉,在术前5 ~10min,肌肉注射地西泮5 ~10mg 镇静,肌肉注射盐酸哌替啶25 ~50mg 或地佐辛注射液5mg 镇痛,予利多卡因胶浆口咽部行黏膜局部麻醉。内镜治疗分为内镜下套扎术和内镜下硬化剂、粘合剂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针对食管静脉曲张实施多环皮圈连续结扎,一次性结扎曲张静脉5-8 处,也可集中结扎;针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实施硬化剂、组织粘合剂注射治疗。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包括止血成功率、静脉曲张消失率、5d 后再出血率)及止血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 2.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
两组止血成功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再出血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表 两组治疗情况对比[n(%)]
2.2 两组止血时间对比
在止血时间上,对照组(2.9±0.2)d 长于观察组(1.2±0.1)d,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对于肝硬化患者而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因素,原因在于该病症可引发致命性大出血,因而是一种临床危重急症。针对此类患者,临床及早采取措施加以治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挽救其生命尤为重要。目前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过程中,较为常用的方法即为药物治疗,其止血效果良好。临床常用的药物即为生长抑素,其可减少胃肠道血流,抑制酸性物质释放和分泌,可增强血管收缩能力,从而发挥止血的效果。而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对患者实施内镜治疗其可快速固化血液,并能抑制细菌生长,无明显毒性,还能发挥显著的止血效果,从而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4]。采用内镜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过程中,其可对病变部位予以直接观察,且可对病变部位直接实施治疗,从而确保有效、快速的止血。本文的研究中,两组止血成功率、静脉曲张消失率、再出血率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采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治疗患者后可有效的止血,且止血成功率高,还可避免患者发生再出血,疗效安全可靠。在止血时间上,对照组(2.9±0.2)d 长于观察组(1.2±0.1)d,二者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表明生长抑素联合内镜治疗患者后可快速止血,从而减少出血量,进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可见,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治疗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综上所述,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应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治疗效果显著,可快速有效止血,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