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心独具 精品流传
——尚德义教授艺术歌曲创作技法探析

2020-02-26杨永泽

歌唱艺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花腔谱例大调

杨永泽

2020年10月14日,尚德义教授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9岁。作为我国艺术歌曲(特别是其中的花腔作品)、合唱作品创作的代表人物,自20世纪70年代其代表作《千年的铁树开了花》风靡全国之后,他一生创作发表了200余首艺术歌曲、合唱作品,出版了多部作品选。作品先后被选入多种版本的声乐教材,被国内各类声乐、合唱比赛选为规定曲目,并获得过诸多国家级重要奖项。笔者作为尚德义教授的学生及同事,曾经主修他讲授的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聆听过他主讲的艺术歌曲创作的专题讲座,多次拿自己的作品向他请教,获益良多。如今,先生驾鹤西去,但他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谆谆教诲犹在耳边……本文,笔者就先生的艺术歌曲创作技法进行一些探究和分析,对他的作品能够传世的深层原因加以论述,也是对恩师最好的纪念。

先生曾跟笔者说(大意):“我们吉林属于边远省份,要想在全国拿出有分量、能流传开的作品,必须要选准突破口。”因此,他选择了当时在国内还属“荒芜”的花腔歌曲创作领域作为耕耘的园地(他早年也曾创作过钢琴曲《新疆果园》等,为他写作艺术歌曲的钢琴部分打下了基础)。事实证明,先生的选择是十分睿智的。为此,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潜心研究国外的花腔歌曲,借鉴吸收其中的精华,在70年代创作出大量有中国特色且流传甚广的花腔歌曲,从而形成了这一领域的“尚德义现象”。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尚先生的艺术歌曲(包括花腔歌曲)的创作特点加以分析。

一、鲜明的民族风格

花腔是源自欧洲古典音乐的一种传统技法。为了适应中国人情感表达的特点,解决花腔作品中国化的问题,尚先生“吸取了民族民间音乐中的花腔因素,把花腔的技巧非常自然地运用于各地域的民歌音调当中,故而使他的作品更富有鲜明的民族、地方特色”①。

谱例1 《火把节的欢乐》节选

上例采用了富有彝族风格特色的音调,表现在传统节日里彝族同胞们载歌载舞的欢乐场景。

谱例2 《火把节的欢乐》节选

上例是结束句的花腔部分,采用了主题音调的大三和弦降E——G——降B为骨架音的旋律,其花腔部分与同主题的彝族音调紧密联系,民族韵味浓郁。

谱例3 《今年梅花开》节选

上例采用了东北民歌主题音调,表现出东北农村姑娘活泼俏皮的形象。

谱例4 《今年梅花开》节选

上例是歌曲尾声的花腔部分,曲调来自主题的后半部分,是经过紧缩之后加上八度大跳构成,与主歌部分风格统一,使人感到十分亲切自然。

除上述外,他还创作了许多采用民族民间音乐为主题的花腔歌曲,为中国风格的花腔歌曲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如蒙古族风格的《小鸟飞来了》、西部风格的《七月的草原》《牧笛》、藏族风格的《藏家姐妹踏歌来》等。

二、主题的鲜明特点

1. 主题中呈现出较大的跌宕起伏

一般歌曲的音域约十二度,最多十四度。花腔歌曲的音域则通常可以达到两个八度即十五度,最多可至十七度。而因此,在构思主题时,花腔歌曲可以在相对宽广的音域内起伏变化,使主题在开始呈示时就表现出较大的情绪波动,增加其戏剧性的感染力。

谱例5 《春风圆舞曲》

这个主题乐句为十八小节(7+11),音域从d¹到a²共十二度。其中,第一个分句在中低音区作小幅起伏。第二个分句开始处,采用Ⅳ级分解和弦的上行将音区快速提高到a²,然后波浪式下行回到主题开始的音区。这种大幅度的起伏变化加上三拍子的律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到来时,人们欢呼雀跃、无比激动的心情,体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全国人民崭新的精神面貌与迸发出的巨大活力。

谱例6 《黑土地的白杨树》节选

上例主题乐句的前半句从e²下行到e¹,后半句由a¹八度跳进至a²再下行到e²停顿。这个乐句共四小节,音域跨越十一度,使参天的白杨树跃入眼帘,象征着人们正直、高贵的品格。

2. 主题在节奏上的鲜明对比

谱例7 《小鸟飞来了》节选

上例在主题的前四小节采用了比较紧凑的节奏形态,表现了鸟儿活泼欢快的形象。后四小节采用了比较舒展的节奏形态,刻画了人们的愉悦心情。两种节奏形态的对置给主题带来戏剧性对比,从而增强了其感染力。

3. 主题中花腔嵌入写法

谱例8 《科学的春天来到了》节选

上例是主题的第一和第二乐句,在每句的结尾处加入了由上行分解和弦构成的花腔音调,预示了后面主要花腔部分的出现,又给主题带来新鲜感。类似的例子还有《七月的草原》《千年的铁树开了花》等。

上述三种都是先生创作中使主题具有鲜明特点的重要手法。浓郁的民族风格与这些创作技法相结合,使得先生的花腔歌曲主题具有了与众不同的“辨识度”,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尚先生曾在20世纪80年代一次有关花腔歌曲创作的讲座中说(大意):“有些同志在创作花腔歌曲时,总是在集中展示花腔的部分下功夫,而不重视基本主题的写作。其实,创作花腔歌曲首先要有一个既有鲜明特点,又与歌词意境紧密结合的基本主题,才具备了成功的基础。”笔者当时还不太理解其中的含义,直到多年后深入研究先生的作曲技法时才明白其中的道理。

三、主题核心发展的统一性

艺术歌曲的主题确立之后,要写好整首作品,塑造完整的音乐形象,必须要进行有逻辑、有层次的发展,其中重要的手法之一是对主题进行重复或变化重复处理,使整个歌曲的主题凝练、集中。而不能堆砌、拼凑材料,导致旋律杂乱无章。在这方面,尚先生可谓是组织旋律的大师。

谱例9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节选

主题乐段A

对比乐段B

这个主题在开始处采用了弱起到强拍的四度上行。在后面的发展中,采用这个主题音程的扩大和缩小、移位、离调与转调、再现等多种手法,将主题重复了十七次,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不会单调乏味,对塑造主人公善良执着、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坚贞品格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谱例10 《大漠之夜》(男中音独唱版)主题部分

上例的前三小节主题的骨架音是B—— A—— G级进下行的三音列和它的倒影进行B—— C—— D构成,后四小节则是它的移位、倒影和紧缩的重复。这个三音列主题在之后的发展中多次变化重复。

谱例11 《大漠之夜》(男中音独唱版)B段的开始部分

上例是主题的扩大重复(开始的三音列省略了中间的A),表现骆驼在漫漫长路上艰难跋涉的形象。

谱例12 《大漠之夜》(男中音独唱版)尾声的开始部分

上例是主题在高八度上的扩大重复加紧缩重复和补充构成,表现了历尽艰辛、呼号前行的骆驼形象。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先生在《大漠之夜》这首作品中将级进下行的三音列主题用各种手段加以变化重复,从而使主题十分凝练、集中,同时又变化多端,充分表现了大漠中的骆驼坚韧不拔、砥砺前行的形象,展示了默默无闻、甘于奉献的知识分子丰富的内心世界。

四、离调、转调的运用

一般歌曲由于其歌词的大众化和普及性,大多数都是在一种调式调性中进行。而艺术歌曲中由于歌词的诗意化和艺术表现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对调式调性做变化处理。尚先生的大多数艺术歌曲正是遵循了这个规律,运用了离调和转调手法,特别是远关系调的变化,使旋律的发展与和声的处理常常耳目一新。这也对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谱例13 《春风圆舞曲》节选

上例是《春风圆舞曲》的前奏,G大调,其中在第7——10小节加入了Ⅲ级和弦与Ⅰ级和弦对置的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离调手法,十分新颖独到。

谱例14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节选

上例是《千年的铁树开了花》B段的开始部分,A段的结尾由G宫调式收拢之后转向了e羽调式,旋律和伴奏都走向中低音区,伴随缓慢的速度刻画了聋哑人治愈前的苦闷心情。

谱例15 《千年的铁树开了花》节选

上例是接下来的C段,又转回G宫调式,色彩明朗、速度转快,表现了聋哑人被解放军医疗队治愈后的欢快心情。在表现这种情绪的戏剧性起伏中,调式调性的转换起到了重要作用。

谱例16 《祖国永在我心中》节选

上例在B段结尾和C段开始处,采用了同主音大小调g小调——G大调的转换,使前面呈示的深沉、内在的情绪变得豁然开朗,表现了作者对祖国既深情热爱又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复杂心理。类似的处理还有先生创作的男高音独唱《啊,鲁迅》中的g小调——G大调的转换、《科学的春天来到了》的前奏中的F大调——f 小调对置等。

谱例17 《春风圆舞曲》节选

上例采用了G大调与E大调的远关系调的转换,采用了等音转调(前dol=后mi)的手法,自然顺畅。这种处理使得歌曲既新鲜又高雅,描绘了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景色。类似的处理还有《希望》《冰上女神》《老师,你可把我忘记》等作品。

先生对离调、转调技巧的娴熟运用是他对艺术歌曲高超驾驭能力的表现,也是形成他创作特点的重要手法。创作技法和歌词内容、情感表现紧密结合,使先生的作品魅力大大增加。

五、和声的复杂化应用

尚先生的创作总体风格是传统的,但往往是从内容出发。他也会运用复杂化乃至近现代的和声手法来塑造音乐形象,这在他中晚期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谱例18 男高音独唱《啊,鲁迅》节选

上例第2——3小节的和声功能序进是Ⅶ7/Ⅴ——Ⅶ34——Ⅲ——3Ⅶ7/Ⅲ——Ⅲ,连续离调加上低音与旋律反向的半音化进行,渲染了沉重、压抑、痛苦的情绪。

谱例19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前奏

上例采用低音区附加根音上增四度的大小七和弦,模仿钟声的音响,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谱例20 《大漠之夜》前奏

上例是《大漠之夜》的前奏部分,采用了高音区附加小二度的空八度和音,以表现空旷沙漠上驼铃的声响,极富画面感。

这类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由此可见,先生的创作很注重与时俱进,善于吸收现代作曲技法,为更加形象深刻地表现音乐内容服务。

六、曲式结构特点

与一般歌曲不同,艺术歌曲在曲式结构上也常常体现出复杂化的特点。例如,主题结构的非方整性;各段落间连接、过渡部分的增加;由于转调的频繁导致开放性乐段的增多,以及由歌曲长度的增加引起整体结构的复杂化等。尚先生主讲了几十年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使他把握作品结构的能力非常强。这充分体现在他在艺术歌曲创作中对复杂结构的运用上。为了充分说明这个问题,笔者以《春风圆舞曲》为例,具体分析其结构特点,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并列单三部曲式结构部位 引子 A 乐段 B 乐段 过渡 C 乐段 尾声小节数 12 18+22 4+4+4+4+5 5+7 8+8 4+10+18调式调性 G G—— E E G E——G G

虽然这首作品是无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也称并列单三部曲式),但其内部结构却处处呈现巧妙的安排。

十二小节的引子是G大调(见谱例13),由从主题中抽取的动机式素材发展而成。其中,在第7——10小节加入了同主音大小调交替的Ⅲ级和弦与Ⅰ级和弦的对置,显得欢快又色彩斑斓,营造了一种节日气氛。

主题的调性是G—— E,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一个乐句是由“7+11”两个分句构成(见谱例5);第二个乐句由“8+10”两个分句构成,采用动机式的短小主题,同第一个乐句的抒情旋律形成对比。在乐段结束时又将调性从G大调转向E大调,并终止在E大调主和弦的三音旋律位置,形成开放性乐段结构。这个乐段以其宽广的音域、情绪的戏剧性对比、远关系转调,以及开放终止的处理,使其呈现出与众不同的结构特征,极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 。

B段由五个乐句构成,在E大调上用八分音符为主的连音和跳音相结合的手法集中表现花腔技巧,并采用模进的手段推向全曲的最高音c3,形成高潮后下行回到主题开始的音区,停留在Ⅵ级的属和弦上开放终止。接下来是一段在G大调上的连接过渡部分,共12小节,由钢琴和声乐两部分组成,采用了动机式主题并停留在主音上收拢。C段又用等音转调的手法转回E大调,16小节舒展的旋律同B段灵巧的花腔旋律形成对比,结束在G大调主和弦五音旋律位置做开放终止。尾声部分回到G大调,用动机式的主题体现出再现的因素,并通过三次模进将旋律推向c3音,在高潮中结束全曲。

以上分析可见,《春风圆舞曲》的结构采用了非对称乐段、主题的戏剧性对比、转调的开放性乐段、增加连接过渡部分、多次远关系转调等手法,将乐曲的结构变得十分复杂,而这些处理又同音乐内容高度契合,使听众因感动而陶醉其中,充分展现了先生驾驭复杂结构的能力。

除此以外,先生在《千年铁树开了花》《祖国永在我心中》《希望》《祥林嫂》《啊,鲁迅》等作品中都进行了这种复杂化的处理,限于篇幅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七、钢琴部分的写作特点

对于艺术歌曲而言,钢琴部分起着重要作用,和声运用是否合理,织体是否丰富,能否很好起到塑造形象、烘托情绪的作用,都是作品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尚先生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钢琴部分的写作技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下面从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1. 用特性节奏表现民族、地域特色

谱例21 《七月的草原》节选

上例运用新疆手鼓的节奏表现维吾尔族音乐的风格,具有舞蹈性特点,烘托了欢快的情绪。

2. 用钢琴声部塑造形象

谱例22 《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节选

上例用钢琴的柱式和声模仿教堂的钟声,以烘托主人公的激动情绪。

谱例23 《大漠之夜》节选

上例第2、3、7小节,用钢琴的半音进行表现沙漠风暴,以衬托骆驼不畏艰难、砥砺前行的形象。

谱例24 《阿 Q》节选

上例是歌曲的前奏,先生用戏曲锣鼓点的节奏表现阿Q的乐观和滑稽,生动形象。

谱例25 《海边的歌》节选

上例用钢琴左手的分解和弦、右手的琶音来表现波涛起伏和浪花飞溅的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3. 用钢琴织体的变化烘托情绪的起伏

谱例26 《啊,鲁迅》节选

上例的旋律从中音区逐渐走向高音区,唱到“呐喊”“高呼”时达到高潮。钢琴部分开始在中低音区上运用两个声部较“清淡”的织体加以衬托,在第四小节用左、右手的反向进行将音区向两端拓展,在第五小节后达到高潮,并出现了三个带有八度声部的织体层次。和声上,运用离调和弦增加了动力性。这些手段的运用将歌曲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表现了鲁迅先生与恶势力斗争时的大无畏精神。

小 结

综上所述,尚德义教授的艺术歌曲除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出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之外,在主题特点的把握、主题的贯穿发展、和声运用、调式调性转换、曲式结构的复杂化处理及钢琴部分的写作等方面,都体现了其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研究其作品的技术手段与作品思想内容的完美结合,不仅能使我们深入了解作品的价值所在,还能在创作实践中加以借鉴,在演唱演奏中给予更准确、生动的表现。

尚德义教授的一生就像《大漠之夜》中的骆驼一样,不计名利、不畏艰难、默默无闻、呕心沥血地耕耘在艺术歌曲这块园地上,为听众奉献上了一首又一首力作,每一首作品都体现了他精雕细刻、匠心独具的“工匠精神”。他的作品得到大众的喜爱和认可,他的学生遍布国内多所音乐艺术院校和表演团体,并成为骨干力量。作为一位为此目标而奋斗了一生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这难道不是对他在天之灵的最好告慰吗?!为此,笔者赋诗一首,以示悼念:

品德高尚技艺精,

毕生追求见真功。

金曲佳作永流传,

中华乐坛留美名!

2020年10月26日于长春

注 释

① 丁鸣《尚德义独唱歌曲选·序》,华乐出版社1999年版。

猜你喜欢

花腔谱例大调
陶维龙教授课堂实录
浅谈美声唱法中花腔演唱的审美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浅析花腔技法在《玛依拉变奏曲》中的运用与启示
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和声民族化技法研究
G大调随想曲
浅谈美学教学中花腔女高音的技法训练
读范乃信《曲式精要》所感
试析不协和音程的实际作品训练
舒伯特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和声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