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特质与启示

2020-02-25杨威涛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异化劳动者马克思

杨威涛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福州 350108)

劳动幸福思想在马克思劳动思想谱系中居于关键地位,它涉及人类劳动的目的及价值,阐释了幸福的实践向度,关乎人类幸福的复归。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揭示劳动与幸福之间的关系,对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进行批判,描绘出人类通过自由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景。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蕴含着追求自由、自觉劳动、劳动解放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表现在劳动幸福是每个公民拥有的初始权利,要求实现每个公民的劳动幸福。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为新时代劳动者培育科学的劳动观,创设辛勤劳动、和谐劳动、体面劳动、享受劳动的社会新风尚提供了思想指针。

一、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取向上的发展性

古今中外思想家对劳动都有着不同的认知,而马克思则是使人类社会劳动观科学化与体系化的经典人物。关于劳动概念,马克思曾在各个时期的经典著作中进行过不同的论述。例如,他阐述劳动的“对象性活动”等观点,揭示“人对自然界的改造”等内容,而后来又进一步论述了劳动蕴含的“物质生产活动”以及“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等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印证[1]。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当需要得到满足时,人理应获得一种包含物质上与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的深层体验。劳动与幸福是同一的状态。因而,劳动幸福是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所蕴含的自然逻辑假设,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劳动与幸福的逻辑关联、厘清异化劳动与幸福的基本关系、探究复归劳动幸福的策略,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劳动幸福思想体系。

(一)劳动是创造人类幸福的动力源泉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人的本质由四要素组成,即劳动、意识、交往与需要,而劳动处于最核心的地位,这是对人的本质的高度概括。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类本质有两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在于人的劳动具有自由自觉的特点。这样的劳动在改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不但能满足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更关键的是它体现出人的本质。劳动过程正是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彰显的过程。由此可见,人的最本质的需要是自由自觉地从事劳动。在人的劳动实践中,人在不断的、自由自觉的行为选择中获得幸福。第二个特点是人的活动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人获得劳动幸福的最关键的动力。可以说,劳动为每一个人提供了全面发展自我体能与智能的机遇。通过劳动,人不但能够具备获得幸福的基本条件,并且可以在劳动中发挥自身潜能,发展身心,获得物质幸福、精神幸福以及人际幸福。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劳动本身也意味着更高内涵上的享受。劳动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解放人的一种路径,是一种快乐。“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以劳动为桥梁,现实世界是人类生存幸福的基本前提和客观条件。人类劳动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创造、实现幸福的历程,是人的“自由的生命”的体现,也是人实现幸福的来源。

(二)劳动的异化造成劳动者疏离幸福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创造幸福的规则不仅没有被遵守,反而遭到了破坏,以致于在社会中产生了劳动的异化现象,劳动者因此陷入贫困,疏离幸福,生活痛苦。当劳动行为出现异化时,劳动者为了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必须从事一些强制性劳动,不惜以危害自我身心为代价。对他们而言,劳动是一种束缚,缺乏自我满足感与愉悦感,他们对劳动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即认为劳动就是以牺牲私人生活时间为前提的苦累的活动,人们会如瘟疫般逃避劳动,当他回到家或是睡觉的时候,才算真正意义生活的开始。因为人在劳动中否定自己,感到不幸,缺乏自我肯定与幸福感。在异化劳动的环境中,劳动者毫无幸福可言,随着劳动者创造的幸福生活条件越充分,劳动者拥有幸福生活的现实可能性反而越小。马克思认为,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的重要体现。[3]劳动在本质上就是人类有意识地自由支配的活动。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劳动存在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的现象。劳动成为了单纯而机械的劳动,为维持生存被动地进行。但是,劳动成为幸福的现实前提必须建立在人类自愿从事劳动的基础上,而不是外在的或强制的现实条件。人要真正地实现劳动价值,享受劳动,必须自由自觉地劳动。所以,要克服违背人性发展的物质的或者精神的力量与障碍,将人从“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中解放出来”,[2]最终实现人类的幸福。当前,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日新月异,但依然存在劳动异化的现象,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于劳动者的劳动行为中。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弊端,并预见到只有消灭了剥削后,真正的劳动解放才能获得,劳动人民的幸福方能实现。

(三)解放劳动有利于复归劳动幸福

关于未来社会劳动形态的发展过程,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私有制与异化劳动都将逐步被扬弃。对人来说,劳动不再具有外在性、强制性、异己性的特点,人的异化以及劳动的异化将完全消失,劳动将成为人生活的首要需要,不再作为人谋生的手段。[4]劳动产品将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结果。从“必然劳动”发展到“自由劳动”,人类劳动将不再依赖于物,而会在劳动过程中评价与实现人生价值,享受劳动,享受生活。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生动地描述了共产主义社会中幸福劳动的状态,即“自由解放”的愿景:“任何人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活动范围没有特殊性,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所以人有可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打猎,捕鱼,畜牧,安排自己的劳动时间。”[2]随着社会分工从自然分工到自发分工再到自觉分工的不断发展变化,人将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劳动将成为人平等而自由的活动形式,它不再是人单纯的谋生手段,而是人类生活的第一需要与迫切期待。马克思认为只有消灭私有制,消除剥削与压迫,才能进一步打破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最终消除异化。在生产组织形式上,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人联合体”将逐步形成,人能够通过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获得幸福的生活。共产主义通过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对人的自我异化的批判,依靠人,为了人,真正发挥人的潜能,完全复归社会的合乎人性的人的幸福,这是一种自觉的实现方式。然而,马克思也强调旧的生产方式与私有制的彻底消灭,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变革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真正实现共产主义自由劳动的终极目标,需要人们的不懈奋斗,这是一个曲折而长期的过程。

二、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生成上的现实性

基于哲学的视角,马克思的劳动幸福思想对人类劳动与幸福的问题进行审视,反映出马克思对劳动与幸福相关现实问题的深层次探索。

(一)彰显坚定的辩证统一性

从马克思劳动幸福观在取向上的发展性,可以看出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从幸福的实践向度出发,彰显出坚定的辩证统一性,它包含有两个层次的涵义。

一方面,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相统一是劳动幸福的必然要求。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在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2]幸福通过劳动置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劳动是实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幸福相统一的关键链接点。在劳动中,人与人之间紧密相连的社会交往模式具有普遍性,人的生存空间与发展领域也随之得到延展。以劳动产品为桥梁,在主体、客体与其他主体的相互作用中,个人服务他人,满足他人需要,实现个人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依赖的社会幸福。由此可见,劳动能够满足人们发展所需的人际幸福。马克思认为,“如果一个人单纯地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够成为某一领域的著名人才:如大哲人或者卓越诗人,但是他无法成为完美的伟大人物。那些因为为共同目标劳动而变得高尚的人,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将获得历史的赞誉,他们是最幸福的人。”[5]在马克思的思想中,为人类工作是最幸福的事。因为通过工作,人们将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辩证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劳动幸福要求实现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劳动幸福指向——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可以说,幸福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是多元的。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是人获得幸福的现实来源和有力保障。基于人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们可以适当地享受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是幸福的现实基础,是人们长期生存、实现发展的条件。人们在解决衣、食、住等方面的基本问题后,才能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积极工作,他说:“穷人通常忧心忡忡,对最美好的景色都无法产生共鸣。”[6]因此,人的需要不但指向物质生活条件,而且指向生产精神财富的劳动。但是,人在生产消费领域获得的满足,更多产生在获得基本的生理需求之后,这样的幸福感是低层次的、不持久的。

(二)坚持深刻的批判特性

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秉承深刻的批判特性,呈现出生成上的现实特质。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异化劳动及异化幸福观,揭露造成劳动者疏离幸福的根本原因。可以说,当社会关系以资本的逻辑运行之时,劳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就随之产生了异化现象。马克思曾论述在劳动异化的形态中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关系的特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虽然努力工作,但是缺乏自由,无法改善贫困的生活状态。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者受到日益加剧的资本主义剥削,劳动对象的奴隶是劳动者自身,生活水平极其低下。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者本应该具有的劳动权利被剥夺,劳动者成为了资产阶级获取利润的工具,人格尊严没有得到尊重。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这样阐述:“源源不断的苦役,机械化与单调性的劳动过程,苦刑般的劳动重压,如巨石压在工人身上,让工人疲惫不堪。”[7]此外,马克思对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的异化幸福观进行批判。他认为,无论是商品、货币还是资本的拜物教,都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它是一种物与物的关系代替,服务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三)坚守鲜明的人民立场

坚守人民的立场也是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内在特质。在现实中,马克思探求人类自由解放的实现路径与幸福实现的道路,致力于人民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让劳动幸福思想成为人民追求幸福的学问。这体现出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鲜明的人民性。马克思一直坚持无产阶级的立场,他在青年时代树立的“为全人类幸福而奋斗”的人生理想就是这一特质的体现。在价值选择上,也积极维护人民的利益,他揭露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弊端,号召无产阶级要勇于斗争,为广大劳动者谋幸福。正是因为其人民性的内在特质,马克思的劳动幸福思想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同与推崇。社会幸福是依靠人民辛苦劳动获得的,这也是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人民性特质的体现。马克思曾指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人民通过劳动推动历史的发展。通过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劳动,人除了获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还能拥有精神层面的幸福。可以说,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理论特质,蕴含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昭示着实现劳动幸福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的创造精神,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促进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与发展。

三、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启示意义

新时代中国梦的核心意蕴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与人民幸福,这三个层面梦想的终极共同目标就是实现人民的幸福。人民幸福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立足点与落脚点。马克思的劳动幸福思想为新时代公民树立辛勤劳动、和谐劳动、体面劳动、享受劳动,进而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思想指针,彰显出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辛勤劳动,树立奋斗幸福观

美好的生活源于辛勤劳动,这是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的重要启示。离开劳动,幸福生活便无从谈起。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步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奋斗幸福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幸福而奋斗,在劳动中谋幸福,是奋斗幸福观的逻辑支点。劳动者应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念,通过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崇尚劳动创造幸福生活。这是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历来就是勤于劳动、乐于劳动的民族。但是,劳动幸福教育的实践过程依然存在思想认同高与实践支撑弱等问题。因此,新时代必须大力加强劳动幸福观教育,用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引领劳动观教育,应该把劳动幸福摆在社会文化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地位。自觉抵制拜金主义,反对享乐主义劳动观,提升劳动教育的时代性,增强劳动教育的系统性,优化劳动教育途径,提高劳动教育的科学性,充实劳动教育师资,促进劳动教育的专业性。在各方面的教育合力下,促进劳动教育的经常化、系统化、专业化。

(二)和谐劳动,保障劳动者权益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的应有之义,但在现实中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现象依然存在,新时代仍然面临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机遇与挑战。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具有人民性的初心特质,这为新时代探索新型劳动关系提供了思想指南。当前我国劳动关系领域存在一些问题。如一些劳动者的利益诉求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有的私营企业仍存在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新时代社会经济面临着新发展理念的转变,而在经济结构的调整过程中,有的企业片面追求工作效率,减少劳动者的休息时间,造成一些行业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矛盾。在新时代劳动关系的构建中,应立足人民的立场,善于解决不符合劳动者身心健康发展的劳动领域问题,依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与义务。从实践环节上看,要改善基层劳动者的薪资水平,落实按要素分配的制度与政策,在执法标准上更加规范明晰,公正地评估劳动效率标准,建设网上工会或智慧工会平台,精准、便捷地服务劳动者。

(三)体面劳动,优化劳动环境

体面劳动是尊重劳动的主要体现,它有利于激发广大人民的劳动热情。劳动能否创造幸福与劳动者是否能体面劳动存在一定的关联。体面劳动是优化劳动环节的必然要求,在体面的劳动环境中,广大人民的智慧才干才能够完全展现出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影响劳动者体面劳动的因素依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比如,一些行业地区仍然存在劳动付出程度同薪资比例不匹配的问题,存在劳动强度高与薪资收入低的矛盾,与理想的体面生活存在差距。而另一方面,劳动付出程度低,但薪资收入偏高的一部分劳动者,以及一些不劳而获的人认为劳动者不体面,片面认为自己过着体面的生活。再比如,从就业领域的就业现状看,改革失业人员保险制度,强化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素质,促进就业幸福感的提升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实现体面劳动,应从劳动者合理的就业需要出发,帮助劳动者实现就业幸福。首先,要有效破除劳动力与人才在社会流动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提升劳动者就业幸福感与获得感,消除在就业性别、行业方面的歧视和特殊群体的就业瓶颈,营造更加和谐、公平的就业环境,完善职业竞争力提升工程,构建全方位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在服务中强化劳动者的归属感与成就感。其次,应凝聚创新创业创造的正能量,多渠道树立优秀劳动者的榜样。再次,倡导通过同工同酬、增加职工福利等途径多举并措,才能有效提升劳动者的职业幸福感,监督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坚持诚信守法,以劳动者为本,让劳动者通过劳动,增强劳动价值感与幸福感。

(四)享受劳动,彰显劳动者底色

在马克思劳动幸福思想中,劳动要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人的理想生活的行为方式,成为人创造幸福的动力源泉,就一定要在社会分工上摆脱异化劳动,改变片面的、不自由的社会方式,使劳动复归自由而自觉的活动本性。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水平,经济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全面小康社会即将建成,劳动将不具有强制性。对于生存的目的性,每个劳动者有不同的见解。其实,新时代的劳动者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具有享受劳动、享受幸福的机会。因此,新时代的劳动者不能将劳动局限于仅是生存目的或谋生的手段,应该学会积极地享受劳动,通过劳动实现自我、创造价值,从而激发劳动幸福感。只有这样,劳动才不会是一种负担,劳动将是快乐的源泉,彰显生活之趣。因为通过劳动,人们在实实在在地创造着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实现了“人”作为主体的发展潜能的提升。在自由自觉的条件下,劳动自然会成为人的期待,成为人的自然需求与目标行为。此时,劳动不再是机械的、无趣的活动方式,而是丰富的、多彩的生活方式;劳动不再满足于创造资本的增值程度,而更加关注自我实现的程度,以及自身全面发展的、潜能的激发。

猜你喜欢

异化劳动者马克思
马克思像
劳动者
农村聘礼的异化与治理——基于微治理的视角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商品交换中的所有权正义及其异化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异化图像的人文回归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当前大众文化审丑异化的批判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