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耕地质量等级提高方法和途径研究

2020-02-25王慎俊

山西农经 2020年24期
关键词:耕地整治土壤

□王慎俊

(山西金瓯土地矿产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山西 太原 030002)

农业是基础产业,耕地是基础的基础。提高耕地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农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利用闲置房屋、道路扩大耕地面积,政府严格监控耕地数量和质量,实时掌握耕地变化情况,使我国耕地质量等级有了明显提升。

1 耕地质量概念

我国土地类型很多,有生活用地、教育用地、政府用地等,其中耕地是一种特殊的土地类型。耕地质量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土壤本身的质量,包括土壤质地、土壤培育农作物的肥力以及土壤的受污染情况。

第二,耕地环境质量,是指耕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包括气候温度、地形地貌等。

第三,耕地管理质量,是指国家或政府对耕地的管理、整治以及人们活动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第四,耕地经济质量,主要体现在土地生产农副产品的产能上,即一定面积的耕地可获得的经济利益[1]。

2 耕地质量等级提高的意义

2.1 耕地质量现状

2014年颁布的《全国耕地质量等级调查结果公告》显示,我国耕地质量等级整体水平较低,平均耕地质量等级为9.96,其中优质的耕地占额较少,只有30%左右,中低等耕地占相当大的一部分。截至2015年末,全国范围内因建设占地、农业结构调整和受灾等原因,耕地面积减少30万hm2之多[2]。因此,提升耕地质量等级十分重要。2016—2020年,我国耕地保有量约1.2亿hm2,其中高质量耕地仅占17%,所以要继续加强高标准耕地建设,切实落实耕地整治措施,提高耕地质量等级。

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成为我国发展的大趋势。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建设用地逐年增加,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耕地总量大幅度减少,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加之工业化污染的影响,导致我国面临耕地面积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的双重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力开展耕地质量等级提高工作是保护耕地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保障土地有效利用的必然选择。

2.2 耕地质量等级提高的意义

近年来,我国实施退耕还林政策,耕地总面积有所减少,因此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成为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合理规划,采取土地整治措施对耕地进行综合性整合,可以提高耕地质量等级。改善耕地质量,可以优化耕地的整体布局,提高耕地利用率,减少耕地浪费。研究耕地质量等级提高的方法和措施,分析耕地质量等级提高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总结出有效的耕地质量等级提升机制,不仅可以完善耕地整治管理体系,还可以丰富耕地研究方法,为实现耕地质量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除此之外,耕地质量等级提高,可以有效缓解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更好地推动耕地整治工作持续开展,实现耕地质量和耕地数量同步提高[3]。

3 存在的问题

3.1 耕地质量提升体系不全面

近年来,针对耕地质量提升中的重点,各部门建立了相应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体系建立的主要依据是国家和农业部颁布的相关条例,如2008年农业部颁布的《耕地质量评价技术规程》和2012年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农用土地分级规程》。通过对比这两个规程可以发现,两个体系是并存的,导致在进行耕地质量评价时出现了不同的认定部门[4]。就目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这两个规程已与时代不相适应。例如在进行耕地土壤质量分析时,有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物含量、土层有效厚度和土地整体坡度等重要影响因素,但在实际工作时发现,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体系中并没有涉及以上几个方面,导致很多研究成果在耕地质量等级提升体系中得不到充分体现。

3.2 资金落实不到位

近年,建设高标准耕地的实际落实资金远远达不到耕地质量提升的标准。1亩(667 m2)耕地,应按照1 500元的标准投入资金,但通过计算近年国家耕地投资金额发现,各个地区平均实际落实资金只有50%左右,形成了相当大的资金缺口。

同时,对于一部分高标准耕地来说,建设资金来源单一,社会和广大民众的积极性有所欠缺。

3.3 耕地质量提高措施单一

目前,我国大部分耕地每年都要种植农作物,个别地区在1年内甚至不止种植1次,耕地连年翻耕,导致水土大量流失。同时,随着化肥等大量化学物质的应用,土壤出现了板结、保水能力降低、有机物含量逐年下降的趋势。在大多数农村地区,零散耕地较多,导致在进行耕地质量整治时,具体工作很难开展。我国近年开始开展零散土地归并和荒地资源开发等工作,但采取的具体措施并没有对耕地质量等级提高有太大的帮助。

4 耕地质量等级提高的方法与途径

4.1 加强耕地质量整治体系的科技创新力度

2017年,广西自然资源厅、农业农村厅和财政厅共同颁布了《关于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耕地的实施范围和耕地保护措施。在耕地质量整治和高标准耕地建设中,非农建设用地剥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创新之处。通过开展此项工作,建立起了一套包含非农耕地剥离、耕地管理、耕地交易及使用等全过程的工作体系,同时将耕地剥离规划纳入到耕地质量整治规划中,确保耕地质量等级提升工作有序进行。

在耕地质量提升体系中,改善土壤质量也是一个重要的任务。可通过开展多形式、多方面的技术培训,切实提高耕地土壤研究人员的能力,加强土壤试验室建设,强化技术人员专业素养,更新仪器设备,为土壤质量提升创造基础条件。

4.2 整合耕地质量等级提高的资金来源

2017年,农业部印发《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方案》,对加强耕地保护、改进耕地质量和耕地资金投入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随后出台了与实际相符合的相关条例,在政策上对资金投入起到激励作用,完善了耕地质量保护补偿机制,吸引了更多的社会投资。以“先开发、先受益、谁开发、谁受保护”为原则,对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社会群体给予经济奖励,鼓励各种金融机构向耕地质量整治事业提供资金支持和信贷服务,使耕地质量提高事业得到了资金支持并顺利开展。

4.3 规范耕地质量实施管理措施

耕地质量等级实施和验收阶段与耕地质量等级提高项目立项和设计是同等重要的环节。各地应肩负起耕地质量等级提高的监管职责,督促建设资金落实的同时,严格按照耕地质量提升方案组织人员施工,根据具体的耕地质量提升计划,按时完成各个阶段的实施任务。实施完成后,切实做好耕地质量把关工作,对耕地的质量和数量进行全面验收,使每一块新增耕地都能达到规划要求[5]。

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应开展大规模的耕地质量整治和高水平的耕地质量建设。按照集中整合、连片管理、整体推进的原则,联合多方面资源,认真落实耕地质量提升策略。对于中低产能的耕地,应加强土地整体改造,切实提高耕地综合产能。大力扶持种粮大户、农场和农村企业,支持农民联合组织的新型经营模式,推进耕地利用集中化和规模化。实行联合整治,提高耕地产出率,促进耕地持续经营和有效流转,确保耕地建设力度逐步加强。此外,要严格遵照集中连片、整体推进要求将各方资源整合起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中低产田的改造工作,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实现集约化、规模化、机械化发展。

4.4 提高农田建设标准

目前,各地设置了农田建设部门,为资源整合提供了有效的组织保障,也对后续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目标、内容和任务提供了依据。由于诸多因素影响,高标准农田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在下一阶段,需要在满足基本灌溉排水要求的基础上,从土壤培肥改良、田间基础设施建设着手,提升基础配套设施,进一步改善规模化生产条件,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提升粮食生产保障力,将高标准农田建设落到实处。

5 结束语

为了使耕地资源受到有效利用,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应将耕地质量整治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内容。为了充分发挥耕地综合效益,必须将耕地质量等级与现代化农业建设、标准耕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耕地整治工作应根据每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条件,采取针对性的综合性措施,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使耕地质量等级提高与国家利益、社会效益协调发展。

猜你喜欢

耕地整治土壤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土壤
专项整治
灵感的土壤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耕地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