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及提升路径研究
——以榆林市为例
2020-02-25□高菡
□高 菡
(榆林学院 陕西 榆林 719000)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依靠煤炭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鲜活农产品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在鲜活农产品市场发展中,物流是重要环节。物流体系高效运转,缩短鲜活农产品物流时间,才能够保障农产品的鲜活性。近年来,榆林市大力构建、完善市内物流体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榆林鲜活农产品市场物流体系运转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比较明显的问题。立足实际,针对榆林鲜活农产品市场物流体系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
1 影响榆林市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问题
目前,和西安、咸阳等城市相比,榆林市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整体偏低,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1 鲜活农产品物流配套设施落后
鲜活农产品物流体系能否有效并持续提升,和鲜活农产品物流配套设施有直接关系。从目前榆林市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当地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现有公路、铁路等交通系统相对比较完善,但是这种完善仅限于主要干道,对于一些非主要的交通网络,如乡镇、村级路网系统及非主要物流枢纽站的发展速度明显滞后,主要表现为配套设施落后。鲜活农产品物流体系对于路网配套设施的要求比较高,运输、装卸等环节都需要完善的路网配套设施作为基础。鲜活农产品物流配套设施落后,大大影响了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效率[1]。
1.2 物流体系建设不完善
首先,榆林市鲜活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集中于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尚不完善,信息化利用程度相对偏低。
其次,在榆林市鲜活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对流通加工、库存管理、成本控制等中间增值环节关注度不够,导致企业和客户的对接效率低。
再次,榆林市鲜活农产品大型中转市场到下属各县、区的城际鲜活农产品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无法实现一站式运输送达。
最后,在榆林市鲜活农产品物流网络设计规划中,缺乏特色性和创新性,没有因地制宜地发挥规划的作用,有一定的滞后性,使榆林市鲜活农产品物流体系运作效率低,而且所需成本较高。
1.3 物流管理方式不合理
首先,相关部门管理改革动力严重不足。很多应当在物流体系管理改革过程中承担重要责任的部门,实际上却并没有整理出头绪,不少工作的策划和推动都是来自于上级的直接布置或照搬其他城市模式,被动执行情况严重,且至今尚未建立成型、可见、高效的鲜活农产品物流框架体系。
其次,政府对物流企业的支持政策和管理方式亟待提升。虽然前期榆林市在物流体系建设上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但总体作用发挥效果不好。主要原因是缺乏针对物流企业发展的成体系支持政策,现有支持政策功能缺失、工作零散、不成体系。部分地区在协调组织、上传下达、信息收集、发展管理等方面仅能维持正常运行,并没有在深层次彰显其应有的价值,缺乏真正的价值输出。
2 榆林市鲜活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对策思考
2.1 优化鲜活农产品物流体系配套设施
首先,榆林市鲜活农产品市场的经营活动不仅有物流运作,也涉及到相关经营活动,需要配套设施为经营活动提供完善、便捷的服务[2]。
其次,提高交通道路设施的便捷性,加强区内道路网络覆盖率,完善从城市到乡镇各鲜活农产品物流枢纽的功能,促进榆林市鲜活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贸易增长。
再次,大型交通枢纽可以促进物流发展,发展合作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货源吸引路径,对促进榆林市鲜活农产品市场发展有深远影响。
2.2 进一步完善物流体系建设
首先,榆林市要建立起针对鲜活农产品流通的物流产业聚集区,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为区域内鲜活农产品流通提供完善的物流作业场地、通道,大力鼓励和发展中间增值环节的高效益服务,提高鲜活农产品流通收益。要进行长期规划,建设形成依托综保区、公路港和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三大功能区的鲜活农产品物流产业聚集区,着重完善公铁海空联运基础设施建设,使鲜活农产品流通得到具有针对性的集成设施服务,降低边际成本,提高基础设施使用效率。
其次,不断完善鲜活农产品物流通道效率,是物流运输网络中的重要内容,在鲜活农产品流通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充分整合鲜活农产品运输和养殖种植基地,提供通道缩短区域鲜活农产品运输时间。在依托榆林市空路、铁路、公路等交通网络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起“基地—市场”的直通通道,同时要确保直通通道的运行质量,提升榆林市鲜活农产品物流效率[3]。
2.3 加强对物流企业的支持
政府相关部门要深入市场,结合榆林市鲜活农产品物流结构特点,对区域内物流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销售企业进行全面摸排,找准支持切入点。
首先,对传统物流企业中有竞争力、有市场、有效益的企业给予支持,推动转型发展,大力支持鲜活农产品物流,助其做大做强。同时,重点关注有实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销售企业,引导其加快拓展物流业务,大力扶持新生业态,并选择具有经营特色、信用良好的示范企业开展重点帮扶试点。
其次,经常性地巡查一线市场,了解相关规定政策的执行情况,及时排解基层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困难,针对问题找到解决办法,确保政策与措施出效率、出效益[4]。
再次,密切关注榆林市内不同区域内鲜活农产品物流效率平衡问题,强化鲜活农产品物流落后地区的推进措施,在全市推广解决方案和先进经验,推进鲜活农产品物流工作稳健、均衡、持续发展。
最后,加强管理,培养具有现代化物流管理技能的人才,有意识、有技巧地强化管理,推动相关工作持续有序运行[5]。
3 榆林市鲜活农产品物流体系创新发展策略
首先,创新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使各环节流通主体能够顺畅地交换信息,实现有效沟通,及时反映鲜活农产品市场供需情况。目前,榆林市鲜活农产品市场上,大部分生产商不能及时掌握市场需求,盲目生产,造成鲜活农产品滞销,导致生产者损失惨重。由于传统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方式,引起信息极度不对称问题,如何有效追踪鲜活农产品以确保食品安全,已引起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利用网络、电子技术等现代信息流通技术手段,建立鲜活农产品市场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将产品生产研发基地、指挥管理平台、物流配送服务中心、消费者采购需求等信息连接起来,有效提高鲜活食用农产品的信息流通利用效率,实现农产品市场均衡、有序、健康发展。
其次,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方式要优于普通农产品的流通方式,流通效率较高。目前,我国在鲜活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主要模式为鲜活农产品生产者—产地批发商—销地批发商—销售商—消费者,流通环节多,提高了流通成本,降低了流通效率。鲜活农产品流通通道应减少中间环节,使农产品与销售终端之间直接建立联系,从而提高流通效率。
再次,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方式要满足新的消费需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鲜活农产品的流通最终目标。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购买行为对鲜活农产品的生产、物流方式、零售业态和交易方式都有重要影响。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消费者需求不同。过去消费者更关注价格低廉的产品,近年来,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识增加,更倾向于购买有机、绿色、无污染、可追溯的农产品。同时,在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影响下,消费者对流通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消费者希望能与生产者直接交流,从源头了解产品信息[6]。
最后,加快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建设。面对技术壁垒以及较大的资金投入,冷链物流的建设不仅需要政府和相关行业的高度重视,同时也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政府要制定和规范相关的冷链物流产业政策、法规和有关冷链物流的技术指标,为冷链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促进我国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标准化和现代化。政府应为相关企业提供支持。金融机构应通过资金杠杆的形式,如优惠贷款、信托计划等措施鼓励物流企业购进冷链技术设施,完善冷链物流的软硬件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实现流通各个环节信息及时、准确传送。要加快冷链物流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化建设,合理分工,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提高冷链物流的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