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软实力:校园文化故事的育人价值探析

2020-02-25庄清海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情感性校园文化师生

庄清海

(晋江市第一中学,福建 晋江 362200)

故事,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讲述”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文字的,甚至可以是多媒体的。校园文化故事则内涵更丰富:校园生活及教学相长感人事迹,是为“校园故事”;以文字真实记录校园故事,是为“文”;以校园故事感染、教化师生,是为“化”。

校园文化故事,是对校园生活及教学相长感人事迹的真实记录,是最真实、最具原生态、最具文化特色、具有感化师生功能的育人资源。叙事的当下性与语言的概括具象性,使得真实记录具有故事的吸引力,并以此启悟、感化师生。因此,记录与讲述校园故事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另类重要的育人资源。

一、校园文化故事的特征

一是情感性。故事常常是动之以情的知识。教育要动之以情,喻之以理,导之以行。文化故事,因为亲切,给人以感动;因为感动,给人激励。文化故事,因为真实,给人以思考;因为思考,给人以引导。教育不能一味苦口婆心地说教,而要把真正的教育意图隐藏起来。文化故事走进内心世界:在讲述中聆听,在聆听中讲述,走进师生的心灵深处,“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1]因此在校园文化故事的生产、表达和接受方面都要抓住情感性这个特征。众所周知,学校里日常会发生的大量的事情,这些事情没有成为师生们学习和进步和榜样的源泉,可以说这是由于缺少情感性,缺少这些事情发生过程中主人公的情感性,也缺少讲述者的情感性。

二是体验性。文化故事还不仅仅是这个故事本身的事情,学校发生的事情,可能被认为是当下的事情,但是一旦上升到文化故事的撰写、讲述和接受过程,它就是一个德育体验过程。这是因为,任何一个文化故事的撰写、讲述和接受都必然与师生的过去的个人经历和将来的个人生活经历联系起来,在这个联系的过程,个人的体验、触动就自然形成。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讲述文化故事,都必然会联系曾经的生活经历,可以正确理解现在的生活经验,并拓宽或加深未来的生活经验。讲述者可以更好地审视过去,洞察现在,把握未来。

三是辩证性。文化故事在生产、表述和接受的过程,主体角色就会从一变多,多种视角,让一个故事变得辩证。文化故事可以改变思维视角:在故事的情景中,去感悟,去体验,得出自己的理性结论,而理性的结论,总是充满哲思的。师生讲述的文化故事,若要有良好的接受效应,其生产和表述过程就会收到多主体的视角的影响,故事的结论通常会倾向辩证,这是故事和教育案例不完全一致的地方,也是故事更具力量的一个特点。

四是愿景性。讲故事是最简便的具有凝聚力的工具。校园文化故事融入了优秀的思想道德、文明的生活风尚,蕴含着爱岗敬业、拼搏奋斗、无私奉献、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等丰富内容,有利师生正确了解学校的历史传统,有利于全体师生形成共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有利于推动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更有利于校园人际关系的协调,有利于渗透学校共同体的愿景。我校推行校园文化故事,实际上就是挖掘校园中平凡的闪光点,让师生们学会感动,学会感恩,共同奏响和谐之曲。

上述校园文化故事的特点,为校园文化故事感染力提高了良好的指引。可以设想,一个校园文化故事被撰写、讲述和接受,总是渗透了教育主体的愿景或价值取向(赏识),而这种愿景和价值取向若需要很好地被接受,又必须考虑接受主体的情感、体验和思维。

二、校园文化故事的育人价值

(一)愿景性营建教育文化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2]生活就是经历,就是一个个小故事的创生,从这一维度看,教育就是讲故事。教师作为校园文化的引领者,要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创造性,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其个性特点、特长,发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闪光点,使教育生活本身成为一种自觉的思想、精神文化。

谢晴霞老师善于用心捕捉动人的瞬间,用故事激励学生,真情演绎生活的精彩。

我喜欢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精彩的瞬间:一双求知的眼睛、一幅忘我的读书照、一个个合作探究的身影、一幅幅嬉戏打闹快乐的场面……而这一张张质朴的画面在班会课上,便是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表扬的故事多了,故事的小主人公们也在悄然发生改变:孩子的眼睛里少了一份自负,多了一份赏识;少了一份不确定,多了一份自信;心灵变得更加柔和;那个曾经粗暴偏执的男孩Q 同学会在寒冷的夜晚等在教室外,只因担心最后离开教室的副班长L 一个女生不安全。一个小小的举动让同学“顿时感觉到有一股暖流涌进心田”。

谢老师善于捕捉学生故事画面,又用之于班会,让故事产生感染教化功能,是一种自觉行为。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不能空洞的说教,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喻之以故事。文化故事,事件虽短小,但“滴水见太阳”;故事虽平凡,但能荡起情感的波澜,对学生的人格产生影响力、冲击波。发现学生的故事,用学生的故事去教育学生,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已然成为学校教师一种习惯。应当说,校园文化故事的愿景性特征,契合教师“教书育人”——对学生成才的期许的职业基本特性,使得营造故事育人的教育文化水到渠成。

(二)情感性陶冶人文情怀

校园文化故事特有的情趣、意味,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里一个《讲台上的金鱼》的故事广为流传,其中有几段是这样的:

下课后,我走下讲台问:“洪森,你为什么要买新鱼缸?是不是嫌它太难看了?”

这个白白净净的文静少年有点吃惊,似乎不明白我问这个做什么,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淡然地回答说:“不是啊,我觉得它太小了。”

我问:“太小?小怎么啦?”

他说:“太小不舒服,大点比较自在一点啊。”

我恍然大悟地“哦”了一声。

这时候,旁边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哦——”,声音里满是赞许和钦佩。

我继续问:“那你为什么又买来金鱼啊?而且是三条?”

“因为一只太孤单。”他静静地说,一如平常。

旁边的同学又“哇——”了一声,我分明感到有一股强烈的暖流流淌在每个人的心里,他微微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如平常一样平静。我心里感叹,有洪森这样的同学,是金鱼的幸福,也是班级的幸福。

我走出教室,外面冷飕飕的,里面却是暖烘烘的。……

洪森同学对金鱼的同理心,饱含着深沉动人的人文情怀,这一故事本身就是丰富的教育资源,故事中的教师几个问题,引导他把内心的温情表达出来,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齐声“哦”与“哇”中,教室“暖烘烘的”,这何尝不是对学生人文情怀的熏陶呢?

这样的故事因为其原生态的情感性特征,使得育人过程更为鲜活生动,更具感染力,教化效果更为不着痕迹深入人心。而一旦把类似的故事记录下来,宣传开去,成为校园美谈,不只对故事的主角的人性的光辉会起到极大的强化作用,对其他学生人文情怀更是一种陶冶。

(三)辩证性见证生命成长

学校组织优点卡活动,设计“我眼中的自己”“同伴眼中的自己”“老师眼中的自己”三个栏目让师生填写,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设计自己和管理自己,在认识、设计和管理中成长。当学生把优点卡带回给家长看后,故事就产生了。

深夜,细微的谈话声划破夜晚的寂静。母亲和父亲低声交谈着什么。我踮起脚尖,小心走到门边,屏住呼吸,耳朵贴近门缝,努力听着。蓦然“优点卡”三字细针一般穿破耳膜,内心猛地一颤。“咱女儿在别人眼中还挺多优点。”母亲嘿嘿笑着。门缝里,母亲与刚刚判若两人。“可不是嘛。”父亲也嘿嘿笑着,“可是你刚才平静的态度,把孩子搞得不很开心啊。”“我真是怕她骄傲,别人的评价有些过誉了,多多少少是在鼓励她。我的话一句也没错。起初,她就不该太过欢喜;而后,也不应该太过沮丧。”母亲又严肃起来,眸子里闪着光亮。

那一刻我释怀了。我悟到了优点卡的本质作用,别人的评价是对自己的肯定,相信自己能进步、成长。闪亮的小星又冒出头来,向我眨了眨眼睛。

学生在故事写作过程中,发现对于优点单,自己与父母、父亲和母亲,多个视角,看法不一,又都归结于“成长”这一母题,感悟到成长的本质,也感受到亲人的良苦用心,理智与情感都有所增进。除此之外,“眼中的自己”和“同伴眼中的自己”,也经常会产生错位,错位之间就是成长的空间。这正是校园文化故事辩证性特征的体现。

校园故事的写作超越了以往的表扬信和检讨书,可以引导学生在常规常态的生活秩序中,观察、体验为人行事、学习行为中生命的亮点与不足,以对生活的热情,感悟成长之美。老子曰:“孰能浊以静而徐清?孰能安以动而徐生?”[3]内心世界浊若能静则日渐清澈,躁如能安则焕发生机。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成败、顺境逆境之后,静心审视、回顾行为的过程、细节、背景与影响,从中找出内在与外在的根据,以唤醒、发现良知、良识的方式,实现道德感化与升华,实现最本质意义上的成长。这种“凡经历必留下痕迹”的包容性,正体现校园文化故事的体验性、辩证性特征,体现对学生独特的个体体验的充分尊重和对学生辩证思维的启发。

(四)体验性珍藏青春记忆

中学生涯所经历的事件、所获的奖励、所制作的器具、所写作的文章、所记录的笔记,甚至所作的检讨,共同存档,成为“学生成长文档”。学生成长文档,是学生素养梯度成长的呈现、个性才能的展示、综合素质的锤炼,学习生涯的记录,不但符合新高考背景下多元化评价体系要求,而且是学生珍藏的青春记忆。

赖同学把《高中入学通知书》视为珍宝,放入成长文档中;因为她认为这记录了她青春闪耀的节点。而杨同学则将印有她青涩的故事的班刊《盛放》装订本装入成长文档里,因为它们承载着她成长的点点滴滴。在成长文档交流班会上,苏同学满怀深情地说:“我的成长文档,便是我用成长中的记忆构筑的小小王国。每一次收藏成功,总有喜悦漫上嘴角;每一次回望成长,总有温馨充满心房;每一次展望未来,总有力量握在手心。一路成长,我们需要为自己细心珍藏,方能让人生不留遗憾的空白。”

个人简介、个人荣誉、个人风采(主要包括学生入学期间参加比赛的现场照片,班集体大型活动的照片,志愿服务活动的照片等)、作文精选、随笔录、特长展示(主要包括作品展示,如书法特长的学生展示书法作品,绘画特长的学生展示绘画作品,手工特长的学生展示手工作品,摄影特长的学生展示摄影作品等),这一切构成学生个体的成长史,构成一本本鲜活而充满个性的个人校园文化故事集。对于学生来说,这是有关个人校园生活的最为宏大的叙事;对于学校来说,这是校园文化洪流的汩汩泉源,也是丰富而鲜活的教育资源。

有故事的人,生命不留白。而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就是一部故事发展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历程、人生体验和生命感悟,每一个师生都有一本属于自己的“故事集”,随着生命发展的进程,不断增加鲜活而有意义的故事。这些文化故事,最终沉积的是一个学校的文化,是师生成长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青葱岁月珍藏在时间里的故事记忆,届际流传,学校就成为有文化的青春共同记忆的故乡。

猜你喜欢

情感性校园文化师生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对农村初中合作型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大学生党支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及实现途径
浅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音乐美学基本原理对音乐教育的几点启示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麻辣师生
浅谈语文课情感性的激发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