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问题式教学实践策略
——以《边城》为例
2020-02-25曾梅玲
曾梅玲
(漳州市第三中学,福建 漳州 363000)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1]其中的关键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问题式教学有助于这种关键能力的培养。
一、问题式教学的概念
问题式教学是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马丘什金、马赫穆托夫等提出的一种发展性教学理论和方法,其核心概念是问题情境,认为教学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并提出创设问题情境的一系列方法,这种教学思维方式在各大学科的运用都很广泛,影响深远。[2]具体到语文这一学科,问题式教学是构建一种围绕问题为核心的师生共同探讨的互动式课堂模式,教师通过教学目标设置具体的问题为桥梁,通过问题的提出、情境的融入、讨论的形成、问题的解答这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培养激发学生自学和表达的能力,化繁为简,提升学习效率,促进教学相长。
问题式教学并不等于提问式教学。从教学成效的丰富性、实用性进行分析,这两者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区别明显。问题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是引导整个课堂按照既定的设计展开发散性思维的情境融入,可以是教师发问,也可以是学生提问,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更容易让主动参与思考的学生形成长时记忆;而提问式教学是一种课堂手段,是照本宣科的具有参考答案的指向性问答,一般是由讲授者提问学生回答,其目的是让学生记住知识与答案。
二、问题式教学的特点
(一)角色的引导性
在高中语文的问题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原有角色,教学的主要方式不是讲授,而是引导。[3]教师是导演,通过剧本编排(教学设计)提出要求,学生是演员,在剧本的框架下发挥各自的特长进行表演(思考和回答问题),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学生表演过程的引导者,指引方向纠正偏差并作出总结。换言之,即有意识引导学生从细节处着手,充分发挥想象力,为他们自主学习、拓展思维打下基础。
(二)学习的前瞻性
语文课程特别是高中语文的预习是课堂效果好坏的风向标,在这个阶段,没有字面上的阅读阻碍,但对课文的意境、深度、广度的理解要求却到了更高的层次,也愈发要求学生提前学习并思考。问题式教学的前瞻性就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学会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比如《边城》的预习单,我们除了分组,还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特长,利用诗歌、绘画等形式表达对这篇课文的一个深刻印象。如此一来,拓展了学习的范围,不但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还锻炼了动手的能力,增强自信。
(三)效果的层次性
学生之间总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这也是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的现实基础,我们提倡素养培育,就是要尽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在同一个课堂里学到知识,提高能力。问题式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集体讨论,极大激发学习的兴趣,从内而外改变学习的被动性,收获课本知识的同时,培养了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既不需要高深的基础也没有上限,是各种层次的学生都能获益的。
三、问题式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主次分明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这个环节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基础,问题式教学的核心就是针对课程知识的重难点进行问题的设置,这要求教师具有清晰的大局观和层次分明的课程安排。比如笔者在《边城》的教学设计时,抓住沈从文所说的“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句话作为文眼,从而引申出两个关键问题:边城里优美、健康的人生形式表现在哪?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在边城是指什么?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针对改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对教学的重点展开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4]
(二)生动有序的课堂讨论
语文课堂尤其是高中语文的课堂,良好的氛围创设有助于丰富和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消化。在问题式教学的过程中,课堂讨论是关键的一环,如何把握其中的节奏,既不能照本宣科呆板迟滞,又不能信马由缰漫无边际,这对教师的掌控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边城》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取了课前动手和课堂互动结合的模式,导入课文时,发挥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对边城进行畅想,展开分析时利用分组问答讨论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正轨,特别是对文中黄狗、鸭子和大鱼这三种动物在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层意义步步深入讨论,在课堂氛围的营造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精准简要的点拨引导
问题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但不能因此就简单地把课堂全部交给学生。教师所扮演的“导演”角色隐于幕后,作用至关重要,尤其体现在点拨上。“点”,就是点出提问的关键,使学生有的放矢问在要害处;“拨”,就是拨开答案前面的薄雾,使学生看到的知识更广阔更清晰。《边城》教学的几个关键点,教师需要点拨,比如全文交织的“美”与“痛”,“爱”和“悲”,在学生展开讨论的全过程,教师适时介入,用简单的几句话进行点拨,启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
(四)贯穿始终的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始终是问题式教学的指导思想,所以必须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带着问题讨论,带着问题总结,同样也带着问题拓展。在《边城》的教学中,除了上文所说的课堂主体部分外,教师还增加了个性探究式的问题:边城那么美,边城人那么善良、纯真,翠翠的爱情为什么会以悲剧结束?以及拓展延伸式的问题:试把翠翠与《诗经·郑风·子衿》和《上邪》这两首诗歌的主人公相比较,心理上有什么不同?还有最后布置的短文续写:翠翠会一直等下去吗?傩送会回来吗?这一系列的设计可以将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思考的结果又能改进教学,兼具了知识巩固和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