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民俗文化教学策略
——以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2020-02-25张雪清
张雪清
(古田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古田 352200)
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更加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民俗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体现不同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甚至民族文化,在新教材中此类选文的比重有所增加。为此,教师必须更加关注这一类题材的教学方法,挖掘民俗文化的语文价值和精神价值。[1]可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很多教师对民俗文化教学存在偏差:或是功利性地认为考试基本不考民俗文化,在教学中将民俗文本一笔带过;或是无视语文学科的本质特点,把语文课上成民俗知识介绍课。语文课堂对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学既要让学生获得语言文字表达技能,又要通过语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受到民俗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最终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笔者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对民俗文化类题材的教学策略做一些探讨。
一、巧用乡土文化资源,走进民俗生活
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是以“民风民俗”为主题来编排的,其核心内容大都表现各地风土人情和传统文化习俗,本单元安排了四篇文章(一篇小说,一首现代诗,两篇散文)。由于选文中的民俗文化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或有特殊的写作背景,而且离学生生活比较久远,学生对此都不甚熟悉,因此也就无法真正领会民俗背后的文化及精髓。要克服这个问题,教师本身要有资源意识,选择本地一些重要的乡土民俗资源作为教学的引子,并且把本地的民俗文化和课文的民俗风情进行比照,看看本单元有哪些文章写的民俗和我们身边的民俗比较接近。学生对自己身边的民俗都有所了解和接触,更容易让学生产生共鸣,教师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适当地介绍写作背景、结合预习提示和课后链接,补充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对文章所描述的事件或者人物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整体感知内容,圈画并欣赏文中所表现的民俗民风,顺势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文章各具特点的民俗文化,进而走进民俗生活。如《社戏》一文,由于年代久远以及地域习俗的差异,学生对“社戏”以及民俗背后的文化认知会出现迷茫,笔者是这样设计:
1.课前播放本地民俗“临水夫人陈靖姑金身巡境”投影片,循环播放,配上一段乐曲,教师简要解说(设计目的:引领学生感受本土习俗文化的内容,为下面的文化之旅做铺垫);
2.由“社”构字入手,课件播放有关“社戏”的课件,比较两种民俗文化的异同;
3.介绍写作背景,补充相关资料(有利于进一步学习课文,理解主题。有条件的在课前发动学生自己获得有关材料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
4.播放课文朗读的录音磁带,学生轻声跟读,熟悉课文内容。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另一方面可以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学生也就能具体地感受到作者笔下农村天地自由欢乐的生活场景以及“我”对家乡民风民俗的向往、热爱。由于学生对《安塞腰鼓》和《灯笼》一些习俗比较陌生,学生对文本所传达出来的民俗文化精神学生不容易理解,而基于学生所在地是陈靖姑的发祥地,历史悠久,家家户户几乎都信仰陈靖姑,其不仅仅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优秀的乡土文化以及一种精神的寄托,内涵丰富。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借助本地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民俗信仰——“临水夫人陈靖姑”,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临水夫人历史传说、信俗文化、信俗寄寓等知识,课堂上学生进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往往只是停留在信俗活动形式上,这时笔者相机告诉学生,临水夫人这些习俗不仅仅只表现在特定的活动上,它更多的是表现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代表着我们闽东地域文化甚至民族文化,而且还是海峡两岸民俗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学生通过教师的引领,就逐渐明白原来习俗内涵是这么丰富,还有这么多知识可以学习的。有了这些铺垫再去学习这两篇课文,学生就知道学习民俗类主题的课文不能仅仅停留在民俗表演、民俗知识了解层面上,应该要通过民俗的学习去思考作品本身具有的意蕴。所以对“安塞腰鼓”是地域文化的集中反映,是生命力量、文化精神的生动表达,“灯笼”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已经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起来就比较容易了。这样立足课堂,巧用身边资源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就乐于探究作品中丰富多彩的民俗民风,为进一步学习其蕴含的民俗文化和民俗精神做铺垫。
二、品析语言寻找突破点,体会民俗意蕴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审美、文化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的,所以学习民俗首先要以语言为抓手,选取语言表达典范,通过品味语言形式,挖掘民俗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本单元文章语言精彩,文体形式多样,教学时要关注单元导语和课后练习,把体会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学习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并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作为本单元教学的核心目标。《社戏》一文,笔者认为这篇文章值得品味揣摩的表达技巧及精彩的语言很多,有描写景物的,有刻画人物的都值得学习。不宜面面俱到,而应选择能撬动文章核心的语句来学习,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主题的理解,笔者最终以“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一句作为解读本文的突破口,学生通过对重点语段的品读圈画、交流,在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文字中,学生自然也就感受到了一幅幅曼妙的风俗画,是农村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淳朴人性。学生表达交流:社戏美在____(和大自然的美相融合的、山水画似的境界上);社戏美在_____(纯洁的小伙伴、纯朴的人情)。这个问题的设计起到一箭三雕的作用:首先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其次是语言表达能力,再次是审美能力,而且直接指向本文的主旨,从而达到民俗文章教学目的。又如《回延安》是一首抒情诗,感情浓烈、深挚、炽热,语言朴实亲切,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如何教好这首诗?从诗歌教学层面而言,语言和情感是教学重点,但基于单元主题编排意图,教师还应该把感知诗歌中所表现的地域文化和民俗内涵作为学习目标。所以教学时一方面要把握文章的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外,还应该结合课后练习二和练习四,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修辞甚至文章的几个省略号,揣摩诗人的情感,领会文本蕴含的民俗精神。《安塞腰鼓》一文语言充满激情,抒情味很强,特别是一些句子含义深刻,学生往往因为这些陌生化的语言而不知所措,这也成为教学本文最大的障碍。基于文本语言特点,笔者首先播放“安塞腰鼓”的录像,然后自由朗读,并启发学生找一找传递的感情很强烈有哪些句子?这样的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先让学生从对物象的感受转移到对文本的感觉,接下来再进行延伸“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些句子,它们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作者在文中传达的感情和这样的表达是一种怎样的关系”?通过这样的问题导向,较好地引导学生明白“语句传递精神”。[2]而《灯笼》的语言风格和前面三篇不完全一样,本文语言清新典雅,含蓄隽永,通过“灯笼”这一物象,表现旧中国时代所特有的农村风俗,散发出浓厚的乡土气息,既展现了鲜活真切的民俗现象,又蕴含深刻的文化价值以及作者的家国情怀,所以要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用于品味课文语言,引导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品读,读出民俗,读出情味。文本的这些隽永的文字不仅是学习语言的好材料,而且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知识,传递着中华民族特有的风土人情和人文情愫。因此,教师在教学民俗类课文时,建议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作为解读文本的起点,以文字为载体,确保“语文味”和“文化味”相融合。
三、搭建“1+X”教学模式,丰富民俗认知
统编本语文教材一个创新点就是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例,强调课外阅读课程化,建议采用“1+X”的阅读方式。搭建好“1+X”教学模式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由节选引向长篇阅读、由选篇引向整本书阅读、同主题阅读、同作者相关文章阅读、同一风格的其他文章等阅读教学方式,以此联通课内外,扩大学生知识面。[3]这种阅读方法同样适用于本单元的教学。由于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民俗风情”,教师可以把“1”定位为“民俗”,围绕这个点进行立体的多元化的整合建构,以便于学生对民俗的全面认识和理解。《社戏》一文,可以向学生推荐本地乡土小说《金翼》(作者林耀华)。《金翼》一书中有大量描写当地的风俗的片段,如婚礼、墓祭、端午、春节等节日,是考察一个地方传统文化的缩影和典型代表。笔者认为,《金翼》中习俗反映了当地的习俗文化和人类追求幸福生活、向往美好未来的观念。其传递的闽东传统朴素的民俗民风,与《社戏》中描述的习俗和习俗背后的文化底蕴有很多相通之处。比如《社戏》中丧葬、婚礼等民俗都和《金翼》相似,可以以此为关联,搭建阅读模式,一方面可以开发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提高学生本土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另一方面应切实与教材内容相衔接,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由课内向课外的自然延伸。当然也可以将《社戏》与鲁迅其他民俗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如可以向学生推荐《阿Q 正传》《祝福》《药》等作品,这些作品分别涉及社日、祭灶节、清明节等节日。鲁迅先生是一位民俗文化意识非常浓厚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节日民俗为重要背景或发展情节来引发学生对国民性的思考。作者往往把人物安排在特定的节日中或浓墨重彩写出民俗的深刻含义;或侧面勾勒人物悲惨命运;或含蓄隽永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拓展延伸,我们对鲁迅笔下的“民俗”也就多了一份理性的思考。教学《回延安》和《灯笼》时,可以结合单元导读,“浅谈‘民俗文化’的特性”为话题,学生讨论交流。可用“我家乡的民俗是______,看出民俗具有_______特性(或价值)”的句式说出自己的理解。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闽东地区,该地区民俗文化丰富,历史悠久,如本地著名的临水夫人节、金翼之家的舂米节、孝子节等,这些民俗具有传承性、具有规范性、寄寓性等。教学时就可以立足课内,援引课外,以“1”为定点,将课本中的“民俗”作为抓手,立足核心素养,进行阅读资源重构整合、迁移、拓展,既可以丰富提升了学生对民俗的认知,又可以有效地丰富和延伸语文教学,构建出富有地方特色的课外资源,从而也构建了一个积极向上的精神世界。
随着统编语文教材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加强,民俗元素的文章逐渐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的教材编排给这方面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应该利用传统民俗文化,挖掘作品本身具有的民俗意蕴和价值,同时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引发学生对民风民俗的兴趣和认知,注意语言能力的学习,让学生从各个领域走进民俗生活,感悟民俗文化,让每位学生都拥有一个开满民俗文化之花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