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读·诵读·研读·创读: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策略
——以《红岩》为例
2020-02-25林华明
林华明
(德化第八中学,福建 泉州 36250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也随之变化,学生贪图享受、自私自利,普遍缺乏奉献精神与艰苦奋斗精神。革命传统作品饱含着深刻的历史哲理和珍贵的精神财富,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经典题材。学生研习这些传统作品,可以培养他们的奉献精神与家国情怀,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以《红岩》为例,结合“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学习任务群的学习要求开展整本书阅读训练。
一、培养兴趣,授之以法,绘制思维导图,完成通读任务,初悟“红岩精神”
(一)培养兴趣,授之以法,开启阅读《红岩》之旅
读书意义之大,毋庸置疑。如何发挥读书的意义,全得益于阅读的真实、有效,而学生的阅读是否真实、有效,关键在于学生阅读兴趣能否被激发,阅读方法是否恰当。
《红岩》创作于20 世纪50 年代,所写故事与学生的生活相距甚远,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笔者在课前了解学生读书现状,结合学生阅读情况,引出革命小说《红岩》的推荐,请读过《红岩》的学生谈看法,以同龄人的视角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固然重要,而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一些阅读文学作品的读书方法也很重要的。首先,教师请有阅读经验的学生或读过《红岩》的学生来分享自己的阅读方法,以同龄人的视角来引导学生,这样安排更切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教师推荐适合这本书的几种读书方法:过电影的方法、复述的方法……在通读环节中,学生以跳读、速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为主,旨在引导学生在阅读任务单指导下完成整本书阅读,形成内容框架图,为下面的精读与研读打基础。
(二)创设活动,巧用思维导图,化“虚”为“实”,将阅读落到实处
如何落实阅读任务,化“虚”为“实”,是整本书阅读取得成效的关键。笔者借助一些活动来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单的学习,比如读书笔记的展示与阅读知识竞猜——每天一读《红岩》,或借助表格的形式来梳理文本中的人物,或将所读的故事情节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并落实到读书笔记中,在所有学生完成了整本书的初步阅读之后开展《红岩》的阅读小知识竞猜。活动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借助一些行之有效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将阅读落到实处。
此外,笔者推介思维导图的方法,建立内容结构框架图,在通读内容的过程中感悟红岩精神。什么是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或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空间等建立起记忆链接的方法。[1]学生在画“思维导图”过程中运用类比自然万物放射性性状,利用放射性思维,用图形表达阅读成果。学生在通读文本时,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绘制内容结构图,初步掌握小说的故事情节与主题思想。同时,教师可适当地引导学生查阅《红岩》所涉及的社会历史背景,让学生感受这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下文章情节的转变和发展,体会重要主人公在文章中的角色特点,学生可在广阔在历史背景中进行阅读与思考,初步感受红岩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二、诵读《红岩》中的革命诗作、精彩语段,学生在用心聆听这些“铁窗下的心歌”中再悟红岩精神
经典是一种文化,红岩经典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开展诵读活动,学生在诵读中进一步感受红岩精神。
(一)朗诵先烈们用生命书写的诗作
“引诗入文”是《红岩》这篇小说的一种叙事手法,这些诗作是先烈们用生命书写的,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诗歌以质朴平实又充满悲壮激情的语言唱出了革命先烈们在铁窗里的心歌,是红岩精神,是红岩魂。《红岩》中共引入诗与歌29 首32 次,《何日君再来》《我的自白书》《囚歌》《把牢底坐穿》《灵魂颂》《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赠别》《就义诗》……这些诗稿承载着烈士们的凛然正气,展现出来的坚定信仰,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担当的情怀,铸就了革命文化的底蕴,丰富了革命文化的内涵。
(二)品读精彩语段
除了先烈们用生命吟咏的诗歌,《红岩》还有很多精彩的语段,如“特殊的战斗”“自由”“绣红旗”。“在这无声的、阴暗的地窖里,他有了许多时间来沉思默想……这里,曾经发生过人所不知的战斗。一种亲切的感觉,像阳光一样,照亮了这战斗的环境。”[2]“江姐依偎在李青竹身边,凝望着刺绣中的五星红旗,她不仅理解战友们的兴奋心情,她自己的心境,也和大家一样。但是她在胜利的喜讯中,激动而又冷静,想得很多、很远。也许此刻只有李青竹才能理解她那复杂的心情。她看见了胜利,可也看见了集中营的最后斗争。她知道,在越狱和屠杀的斗争中,必须付出多少生命作为代价。这代价,也许首先是自己,也许还有别人……”。[2]这些精彩语段可以独立成篇,拟定题目,配乐诵读。
学生在吟咏这些诗篇或精彩语段时可以感受先烈们钢铁般的意志、无私的奉献、生与死的尊严,以此来树立学生坚贞不渝的理想信念,培养其百折不挠的坚韧品质。在研读中,笔者推介自由诵读与分享交流的策略。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朗诵作品,结合对作品的理解选择配乐并解释原因,小组展示推荐优秀作品,在班级朗诵会诵读。
三、制定“研读指导”任务,深入文本,体味细节描写,品读英雄人物,感受永远的红岩魂
研读即深入、全面地进行阅读,并在研读中形成研究成果。教师引导学生采用精读的方法,鉴赏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品读英雄人物的一言一行,感悟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在阅读过程中能够运用常用的鉴赏评价的方法对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艺术形象作深入分析,并形成相应的学习报告。
在研读中笔者推介思维导图与写作训练相结合的策略。设计“最受欢迎的人物评选”活动,确定四位人物(许云峰、江姐、成岗、刘思扬)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这四个人物。例如,许云峰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之一。他是地下党的领导者,在他身上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才干、品质和气魄,坚强勇敢,足智多谋,立场坚定,具有非凡的胆识和善于应付瞬息万变的局势的才能。学生依据文学类文本阅读鉴赏与评价的方法,以作文的形式来完成重点人物的品读。通过这种鉴赏类文章的写作实践,学生可以学会提取信息、分析人物形象,感受革命者的浩然正气,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学生还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与社会大环境来思考《红岩》的现代价值。在深度阅读中,学生品读人物形象、感受红岩精神。当然,学生在研读《红岩》的过程,也是学生精神成长的过程,被英雄感动,受英雄感染,继而逐渐培养一种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的坚韧品质,笑对生活,乐观、积极、昂扬地谱写人生乐章。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的方式来研读,观看电影《在烈火中永生》,思考小说与电影不同的表现方式,深入研读《红岩》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革命者的精神境界,写观后感,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创设活动,展示阅读成果,创读文本,领略红岩精神的现实意义
《红岩》作为一部红色经典,被称为“黎明时刻的一首悲壮史诗”,是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故事与革命者的人格魅力有机结合,是融文学教化功能与大众审美趣味为一体,对后代的影响已不仅仅是革命文学作品。在历史车轮滚动中,或深或浅地被打上时代烙印,影响了一代又ー代人。在21 世纪这个全新的时代,《红岩》精神为人们不屈不挠地实现理想提供了精神支持,现实意义重大。如何将《红岩》现实意义落到实处呢?笔者推介借用各类活动,在听、说、读、写中创读文本,让学生在语言运用中领略红岩精神的现实意义。
在创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借用外化输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作深度阅读,将听说读写与阅读实践深度融合。何为外化输出呢?简单说,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把对文本的理解表达出来。[3]阅读是虚化的东西,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阅读感悟表达出来,便可以化虚为实,将阅读落到实处。而运用各种活动把学生内化理解表达出来,这样内化、外化相结合的方式又能够促进理解的深入。[3]
在这个环节中,笔者以两种方式来推介外化输出的创读模式。一者是阅读任务个人展示活动:在每个阅读环节,教师可根据学情设置相应的写作任务,学生将各个任务转化为书页形式,利用小组合作、分享展示等形式,将内容结构图、为英雄人物写的颁奖词、鉴赏小论文等展示出来。二者是开展“一寸山河一寸血,万里长风万里魂”专题活动:《红岩》诗歌朗诵会、《红岩》班级读书会、课本剧大赛,利用主题活动,让那些曾经浴血奋斗的故事再次展示,学生在活动中重温那些撼动人心革命历史故事。不管是展示活动还是专题活动,均可称之为“外化输出”。通过外化输出的创读过程,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这个任务群学习就不是只停留在对文本的阅读,更是文本阅读与阅读体验的结合。特别是学生对于《红岩》这部小说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的判断和界定,运用小组的合作交流方式,学生在不同的小组研究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且小组之间选择出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们在朗读和练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从人物的语言表达中探求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变化,并且能够在语言的细枝末节处寻找情节变化的主要节点。这样内化—外化—深化的立体化创读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也能培养学生交际修养,真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当然,在此环节中,教师要做到“不抢戏”、点到为止即可。
通读、诵读、研读、创读这四个环节是环环相扣、四位一体的,为学生构建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读指导旨在促使学生完成《红岩》的整本书阅读,诵读则是在通读的基础上加深文本内容的记忆与理解,感悟文本内容与红岩精神。而学生通过深入研读,关注细节、关注重要人物、挖掘整本书主旨,进一步感悟红岩精神。最后借助成果展示、主题活动来思考红岩精神的现实意义,达到读转化为应用的创读目标。
综上所述,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教师采用“通读·诵读·研读·创读”四位一体的研习策略,循序渐进开展《红岩》整本书阅读,创设各类活动,引导学生在品读英雄人物、重温红岩精神的基础上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在研习中,引导学生阅读《红岩》的同时,感受革命先辈的豪情壮志,体会蕴含其中的革命传统精神,思考其时代价值和教育意义,建构价值认同感,展示时代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