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绘本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2020-02-25姜瑞玥赵娜

绥化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培智智障绘本

姜瑞玥 赵娜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广东中山 528403)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指出: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理解、思考。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采用多感官并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课程设计上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获得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以及智力障碍学生认知过程缓慢,知识迁移困难,导致在课堂中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缺乏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一直是一线特殊教育教师困扰的问题。绘本是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绘本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学生建构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绘本通过丰富的内容呈现也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方式。如果教师选择合适的绘本故事,并对绘本故事进行解读、分析、整理和融合,设立相应的数学教学情境,定会为智力障碍学生打开一扇新奇的数学之门。以下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运用绘本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做法。

一、运用绘本设立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巧借绘本创设数学情境,数学内容由抽象走向直观,丰富学生数学体验。教师通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能够使智障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愿望,延长智障学生课堂注意的时间,并使智障学生在情境中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一定的发展或进步。[1]以往在培智数学课堂教授读数、认数和写数略显枯燥,学生只是简单的重复,不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更不用说体验数字的乐趣。体验的产生,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的感受。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2]利用绘本故事创设数学情境,能够将抽象的数字变得更加直观形象,丰富学生的数学体验。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10以内的加法时,自编绘本故事《小熊购物》,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智障学生更喜欢吃零食,在自编的绘本中加入他们喜欢的食品名称和价格的一部分内容,食品名称和价格的匹配,创立去超市购物的数学情境,仿佛让他们进行一次购物体验。另外,班级学生认识水平和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有较大差异,也为一部分不能进行10 以内加法运算的学生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在这一绘本中,凸显数学知识同时,也挖掘绘本中提到的隐性知识,如购物流程的把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等,促进智力障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在讲授认识规律这一主题时,同样将绘本故事数学化。选择绘本《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以大鼻子侦探发现国家博物馆的王冠已被调包,寻找真正的王冠为线索,教师与智力障碍学生共同合作,展现故事中的人物、事件与命运,感受和提炼规律问题及其思考。利用绘本内容搭建场景,营造数学教学情境,使学生了解到什么是规律,都有哪些规律和生活中的规律。

(二)把握绘本故事情节和数学知识本质关系,适当变换角度,增强学生感性认识。当然,在运用绘本设立数学教学情境时,作为教师,既要关注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的数学视角,又要处理好故事情节与数学知识本质的关系,避免一味迁就故事情节的趣味性而降低了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求。[3]例如,在讲授圆的的认识,结合学生实际,将绘本《咕噜咕噜PK赛》引入到数学课堂,将这个浑身没有一个角;无论往哪个方向,都能把自己以折成两半,还能嗖嗖地变身的小怪物(圆)与正四边形和六边形对比。绘本中除了进行面积和周长的比拼外,还进行了看谁滚的快的比赛。面积和周长的概念对智障学生来说相对较难。根据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特点,将内容简化,以生活化方式呈现。结合绘本,以看一看、画一画等形式增强感性认识,将圆的抽象概念形象直观化,帮助学生首先认识圆心、半径等相对简单的概念。既让绘本的引入创设了课堂教学情境,又体现了数学知识的本质。

二、以绘本为支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增强培智数学课堂活力

(一)绘本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形成活跃数学课堂氛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4]在培智数学课堂中,也同样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引发学生思考,增强培智数学课堂活力,呈现不一样的数学世界。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用色彩鲜艳的图画展现了从一个茧变成弓起来走路的毛毛虫再蜕变成蝴蝶的故事,蕴含了数数、食物分类和星期的认识等数学知识。在课堂上,可以根据这一故事情节,准备绘本中的水果,让学生分别进行水果分类和数个数的操作,使学生能够沉浸在数学学习之中,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二)绘本故事和数学课堂游戏有机结合,角色扮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绘本《谁偷走了我的时间呢》讲述小男孩允植一到放假就整天偷懒,作业没写完,天天睡懒觉,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见到时间小偷后,允植决定制作假期计划表,开始有计划地学习、生活。他不仅将时间小偷彻底赶跑了也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优秀。将这一绘本引入到“认识钟表”的教学活动中来,设计数学游戏。让一名学生扮演允植,老师说几点,允植就拨几点,请另一外扮演时间小偷的同学看钟,如果拨错,时间小偷就将允植带走。抱团比赛是设计的另一游戏环节,让学生围成圆圈,选出一名同学成为时间小偷,时间小偷将时针和分针指向几点,几位同学就抱成一团,在轻松活跃的游戏氛围中,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时。将绘本故事和课堂游戏有机结合,角色扮演同样可以看成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这种活动明显增强了培智学校数学课堂的活力,让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和魅力。可以说,绘本的世界中的数学问题充满着无数的可能,它需要智力障碍儿童不断用记忆力、理解力和想象力相互协调。

(三)借助绘本摆脱教材“文本”束缚,让培智数学课堂更具生活化。测量知识一直是相对抽象枯燥的数学问题,以往我们大都采用普校的教学教材和教学内容,认识毫米、厘米、分米和米,然后再让学生用直尺测量一些物品。在实际的课堂中,智障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往往觉得厌烦,表现出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耐心。即使教师进行提示和辅助,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创造性的开发和使用数学绘本,使得师生摆脱了教材“文本”的束缚,获得更大的教学空间。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由过去的“依本而教”,变为“编本而教”。[5]选择绘本故事《我家的漂亮尺子》,这个故事是以人身体的教学现象为中心展开的,中心的思想是日常生活中即使不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进行测量。让学生用小手和小脚尝试测量教室中的物品,自主探究。让学生体会标准化单位不仅有人们制造的测量工具,也可以源于人体,我们的身体同样具有数学价值。把绘本的知识融入到生活当中,再把生活上的知识加入到绘本里面,二者相互作用,既实施了生活化教学,也凸显了数学的功能作用,将绘本故事内容与具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联系和架构,实现培智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

三、运用绘本将传统培智数学课堂评价方式转换为更加多元和开放的形式

特殊儿童成功的机会明显少于正常学生,为了激励特殊儿童积极参与学习,评价课堂教学的效果要关注特殊儿童的参与体验。[6]对于特殊儿童的评价,应该越过分数的界限,在课堂上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以激励为主,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在班级同学中的认同感。[7]绘本中的一些故事情节,不仅可以创设培智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在课堂评价环节加以改编创造,达到意想不到的课堂评价效果。以自编绘本《一起去春游》为例,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介绍两位数的加法。通过以五年级全体学生去参观孙中山故居为线索,从两个班级同坐一辆车是否超载引出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再到与家长购票和购买零食等都蕴含着两位数的加法计算。以往教师都会将做练习题作为这节培智数学课堂评价的方式来了解培智学生对整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略显抽象和枯燥。在进行课堂评价时,不妨模拟在绘本中提到的在景区购物的场景,准备一些定价两位数的零食,让学生选购两种零食后计算总价格。利用绘本跨越分数界限,将培智数学课堂评价变为动态评价。这种动态和开放的培智数学课堂评价方式有效调动了培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教师应该发挥智障儿童的主体性,提高智障儿童绘本阅读的参与性,一方面锻炼了智障儿童的思维能力,促进智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语言的表达也能增加智障儿童的词汇量,促进儿童与同伴的沟通与交流。[8]这些也可以纳入培智数学课堂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缺陷补偿。

总之,在培智数学课堂中巧妙利用绘本,可以提高培智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让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具体生动,为智障学生打开不一样的数学世界之门,丰富生活数学体验。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同样需要教师严格把握对数学绘本的选择、增删和创编,以期让绘本故事更好地服务于培智数学课堂教学。

猜你喜欢

培智智障绘本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探索培智学校生活化数学课堂的构建路径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绘本
绘本
绘本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培智学校生活适应课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