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融合教育及实施策略
2020-02-25欧阳叶
欧阳叶
(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与学前教育分院 湖南长沙 410027)
一、追问:智障儿童随班就读为何变“随班混读”?
国家教委颁布《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的试行办法》(教基〔1994〕6号)以来,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教育现状令人堪忧。虽然近年国家出台了大量的政策法规和投入了大量的财政经费资助残疾儿童少年接爱义务教育,但却总没有走出随班混读的困境。融合教育是未来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尽管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普通学校应当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并为其学习、康复提供帮助。”但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支持政策更是缺乏操作性。深入融合班级排查,破译随班混读的密码发现,其“标本”的主体原因多是以下几种:
(一)从教师本位出发,“随班混读”是无奈之举。A是一名智力低下的一年级脑瘫学生。学校考虑到A学生情况特殊,特意将他分配到刘老师班级,刘老师有20年教龄和班主任经验。被委以重任的刘老师,秉持平等博爱的信念,对A多方帮助与教育。但一段时间,A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课堂上总是没有征兆地大吵大闹、到处乱跑,严重地干扰到正常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其他同学学习注意力和学习态度。刘老师也是束手无策。由于缺乏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也没有专业资源教师指导,学校也没有单独的资源教室安置。刘老师只好知难而退,主动提出无法胜任随班就读班主任工作。
这个案例很好地诠释了智障儿童随班就读中的师资问题。尽管国家和各级教育部门有政策支持特殊儿童随班就读,但这仅仅是将特殊儿童安置到了普通学校,却没有为随班就读提供高质量和多元化的师资储备。这就导致普通教师心理压力巨大,他们会因为政策要求和学校需求接受随班就读这部分额外工作,在态度上出于人道主义接受智障儿童的随班就读,但心理上却更愿意智障儿童能进入培智特殊学校学习。出于无奈,有些教师可能内心比较压抑,不愿意亲近智障儿童,将其安排在教室最后角落里保持安安静静,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任他们自生自灭即可。
(二)从特殊儿童家长本位出发,对随班就读的认识不足。B是一名智力较低的自闭症小学生。B同学已随班就读三年多,基本能遵守课堂纪律,但他每天在课堂上神游。上课时总是玩水杯、咬笔、撕纸等,偶尔还搞点扣鼻屎、吐口水的恶作剧,更为古怪的是当同学在回答问题时他也站起来跟着说。课间活动时,他喜欢在地上打滚,总没有来由地乱发脾气,突然发出刺耳的尖叫声,有时候还偷偷地将同学的文具盒丢进花坛里。老师多次跟B家长沟通,表示家校共育效果还需要加强,建议家长利用假期带孩子去专业机构对孩子进行自闭症儿童康复。但B家长认为B是弱智儿童,本身不具备学习能力,只要能坐在学校读书就好,如果去了康复专业机构,外人可能会有闲言碎语。
这个案例很好地诠释了智障儿童随班就读中的家长心态。很多家长都希望自闭症孩子能够象普通孩子一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但却从思想上没有认识到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特殊性。自闭症儿童随班就读的目的是进入普通小学学习促使其社会功能的康复。但在他们进入融合教育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不同的阻碍,如普通家长反对随班就读,普校教师排斥随班就读,普通学生不愿意跟自闭症孩子融合在一起等。这就需要家长能转变思想,不要将随班就读当作自闭症儿童的终极教育目标。如何让随班就读自闭症儿童逐步适应学校环境,并能坚持学习,跟上普通学生学习步伐,这是一个需要家长、学校和专业机构等多方面共同努力才能达到的教育效果。
(三)从学生本位出发,随班就读影响教育公平。C是一名智力低下的唐氏小学生。一年级新生报到当天,部分家长就心生芥蒂,既担忧C会严重干扰自己孩子的正常学习;又担忧老师会将大量精力放在C身上,没有精力照顾自己的孩子。但事实证明,他们的担忧是有道理的。一方面因C面部畸形,班里同学都不愿意跟他同桌,他每天上课大喊大叫、还用头撞墙!一年级学生处在模仿阶段,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他扰乱课堂秩序,比如数学课上他突然号啕大哭,老师安抚也没用。他不哭后躺在地上打滚,嘴里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语文课上他突然离开座位,在教室里疯跑,跳到讲台上尖叫。最终导致老师都无法正常上课,其他同学无法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低。
这个案例很好地诠释了智障儿童随班就读中的公平问题。曾有普通家长在《政民零距离》栏目愤怒投诉: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对老师和同学都有严重影响,无法保证普通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在牺牲普通孩子的未来。确实,有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班级,为保证班级工作正常开展,降低融合教育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避免有暴力倾向的智障儿童对其它同学的无意伤害,老师要耗费大量心思去照顾他们,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大多数孩子接受公平教育的权利。
二、再问:随班就读等同于融合教育?
(一)教育对象上的区别——三类儿童与所有儿童。从随班就读的服务对象来看,目前主要是以盲、聋、弱智三类特殊儿童为主。只有当特殊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认知能力和自控制能力等自身条件到达了入学标准才能获得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机会。[1]通俗点说,学生能否生理自理、能否跟上教学进度、能否不干扰课堂等是特殊儿童能否随班就读的准入标准。融合教育目标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它不仅仅是盲、聋、弱智三类特殊儿童,还包括中重度智障、综合残疾特殊儿童以及其他残疾类型的儿童。融合教育认为学校应收容所有儿童,不论其身体、智力、社会、情感、语言或其他条件如何。总之,随班就读要求学生来适应普通学校,而融合教育则要求普通学校为所有特殊儿童提供个性化教育,应想尽一切办法来让所有特殊儿童享受普通学校的义务教育。
(二)教育实践上的区别——随读与融合。从随班就读的起源来看,是政府为解决特殊儿童教育问题而制定的一项教育政策,发展格局比较简单、层次较少。为残疾儿童入学创设的多样化的切实可行的安置方式,成为当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不够发达的情势下的必然选择。然而在教育实践中,由于随班就读不重视内外资源的整合和支持体系的建设,不重视个别化教学计划的应用,导致随班就读的特殊儿童无法获得高质量教育,学业难以进步,还造成教师工作难度增大,大多数随班就读演变成了流于形式的随班混读。而融合教育具备系列的教育目标和方法体系,发展格局较为丰富、层次较多,其目的是消除隔离式教育和保障人权,为特殊儿童提供最少受限制的融合环境以及一体化教育。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的实践模式来看,主要有校内教室共用式、校内空间隔离式、校外空间隔离式、校外资源合作式等合作教学,融合教育课程设计遵循UDL原则和弹性化原则,鼓励所有特殊儿童参与到学业课程、社会性发展课程和补充课程的学习中来获得相应的成就。[2]只有得到更多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支持的特殊儿童,才有可能在融合教育环境中取得成功。
(三)教育价值取向上的区别——教育普及与教育公平。如果说融合教育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未来之路”,随班就读则是我国特殊教育向融合教育迈进的“现实之路”。从随班就读与融合教育的教育价值取向比较来看,我国开展随班就读根本目的是为了普及义务教育,解决特殊儿童受教育权问题,其初衷是提高特殊儿童的入学率。我国随班就读借鉴西方融合教育的先进经验,如在普通学校为特殊儿童提供资源教室和巡回指导教师,重视特殊儿童问题行为的干预和矫正,取得一定的成效。西方融合教育的目的是尊重所有儿童的人权,主张特殊儿童具有和普通儿童一样拥有同等的入学机会和平等的接受教育权利,重视所有儿童潜能的开发与发展。可以说,西方融合教育衍生于平等、民主、多元的文化价值观。相对而言,随班就读是世界范围内的融合教育探索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衍生于中华民族传统的儒家文化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与政治思想。[3]
三、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融合教育“四为”内容构建
融合教育的目标应以全面提高智障儿童的心理融合素养为直接目标,进而促进个体的主动发展为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问题心理及行为的矫治。重点在于通过心育赋予智障儿童强大、持久的内在的自我发展动力与能力,达到自我积极认同、自我心理能力发展、自我行为良好适应之目的。[4]因此,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融合教育应该涵盖家庭融合、学校融合、社会融合和自我融合。
(一)家庭融合:奠基良好的情绪情感之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孩子无私的爱是孩子建立良好安全感的开始,也是维系良好亲子关系的良方。对于未成年的智障儿童来说,家庭融合表现为在父母面前具有稳定的情绪情感,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还能理解父母的情绪情感等。与普通儿童相比,智障儿童在情绪问题方面,他们有明显的孤独感,对人焦虑,高级情感发展水平低。具体表现为:情感表达直接、简单,不会掩饰;情绪明显不稳定,易变,易受外部环境影响;情绪体验简单,无法体验一些关于高级的情感(如自我接纳、自我实现等);情感的自我克制力差,隐忍性不强,遇事易冲动。因此,良好的情绪情感的建立应从家庭亲子融合开始。
(二)学校融合: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为。学校是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的中转站,是孩子学习未来谋生知识、获得学习技能、接受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智障儿童学校融合确保他们归属于学校,受到学校教职工和其他同伴的欢迎。具体表现为他们能够主动融入到班集体中,与普通儿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同伴友谊与集体归属感,能主动抓住尽可能多的交往机会去学习与掌握一些实用的沟通技巧。现实的情况是: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在与班级同伴交往中,他们大多表现得胆怯,躲避,被动,缺少基本的礼仪知识,有的甚至害怕被同伴嘲笑与欺负。因此,当他们主动参与到普通班级里的集体教学与课间活动中,这是他们迈出人际交往狭窄的第一步。在参与集体活动过程中能严格遵守集体规则;能运用眼神、手势传递和脸部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与交往意愿,能清晰又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交往技能;能通过音乐、美术、体育器乐等爱好与兴趣去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同时,在他们的言语性表达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能理解他人的肢体语言且主动学习他人正确的交往姿态。这是学校师生融合教育最关键的任务。
(三)社会融合:承载良好的社会适应之为。每个孩子早晚会离开家庭与学校,进入社会参加工作,这是他们人生的必经之路。智障儿童的社会融合直观表现为他们的个人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具体来说,他们能全面地了解社会;能充分参与到有意义的社区活动与社会生活实践;学会有价值的社会和人生技能,包括能主动遵守并服从社交规则、与人交往谦让友好、表现出良好的社会礼仪等等。而实际情况是许多智障儿童由于智力缺陷,他们大多孤僻,不合群,他们离开熟悉的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往往会不知所措。由于仅局限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很少参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他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因此,培养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应将确保他们的支持网络扩大到社区,与社区里居民建立交往联结,他们的工作需求和价值需求得到社区和公益组织的积极关注作为重点内容。
(四)自我融合:探求良好的自我认同之为。相当一部分智障儿童的人格特质主要表现为依赖、固执性、我行我素、坚韧性差等特征,同时,智能不足致使其人格品质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类型的残障儿童。积极的自我认同包括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认识和自我接纳等。智障儿童的自我融合应表现为自信、自尊、自爱、参与、交流、合作与分享等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与家人、教师、同学、朋友和陌生人建立起深入的、令人满意的、合作的关系,从而实现自己的潜能,真正地将社会接纳和自我接纳完美结合。现实生活中,智障儿童自我认知是这样的:感知觉不精确,注意力难以集中和维持、思维刻板,缺乏灵活性,思维独立性差,易受暗示,他们在行动时往往不加思索,容易受他人影响、盲目随众。再加上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缺乏与不当,使他们失去了自我认同的内在心理动力源泉。因此,关注智障儿童的自我融合,要相信他们的潜能,激励他们将自己视为联结家庭、学校和社区的有能力、有爱心和能做出贡献的一员,这不仅关系到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工作质量的提高,也关系到融合教育模式的成功实践。
四、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融合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智障儿童融合教育需要“一池活水”。溪水潺潺,低洼处一池活水,伫立弯腰洗手的瞬间,顿悟一道难题的解题思路:全纳教育走到今天,呈现出虚火和疲态,如能把那染上浮尘的融合教育环境带入小溪里洗洗,一定会还全纳教育一个新的面孔,一个崭新的姿态。这种惊醒,源于一次洗衣行动。那天,我用矿泉水帮孩子洗玩泥巴弄脏的小手。一位过路人建议:“如此洗手,既费时,又费力,还不如多走几步路,到小溪沟里清洗。”果然,在举手投足之间便将孩子的小手清洗干净。全纳教育以来,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杂糅在特殊教育实践中,仿佛矿泉水洗手一样,越来越理不清、听不懂、讲不明。当人们为此产生疑问或矛盾心理时,为何不调整行动?其实要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着力点即是心态,其明智之举是“多走几步路,到小溪沟里清洗。”
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图3A~B)显示,乳腺癌他莫昔芬耐药细胞MCF-7R和T47DR中PGRN的mRNA水平分别高于敏感细胞MCF-7和 T47D(t= 3.10,P= 0.035;t=4.30,P=0.012)。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图3C~D)显示,耐药细胞MCF-7R和T47DR中PGRN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敏感细胞(t=14.30,P< 0.001;t= 7.70,P= 0.002)。
义务教育制度是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融合教育的首要与关键环节,政府在其中起着核心作用。我国政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特殊教育法律法规文件,规定并肯定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这为随班就读智障儿童的融合教育提供了政策保障。但在实际过程中,随班就读大多流于行式,变成了“随班混读”的模样,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
当融合教育成为当前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时,受“不如多走几步路,到小溪沟里清洗”的启发,抛开随班就读学生的补助和提高随班就读教师工资待遇的诱惑,解除统筹安排随班就读管理制度的束缚,联系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心理需求的实际,做好智障儿童的家庭教育尤为关键。这样,多走了几步路,给智障儿童的融合教育注入了“一池活水”,结果把融合教育环境做“活”了。
在走访随班就读智障儿童融合教育中发现,智障儿童家长受制于传统的家庭教育理念,在孩子的随班就读中处于被动地位。为了让孩子融入到随班就读班级里,除了身心累,没有其他感觉。融合教育中唯有给智障儿童家长注入“一池活水”,转换家庭教育观念,帮家长树立养育意识,随班就读才能活起来、美起来、亮起来。一是智障儿童家长要无条件接纳自己的孩子。智障儿童家长通过养育方式,而非控制方式,能帮助自己的孩子学会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帮助他们做出负责任的决定,进而拥有更有益和满意的人生。融合教育的理念是认可并支持孩子的全部,信任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是有巨大潜能的人,相信他们追求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相信他们能形成肯定的自我信念。[5]二是智障儿童家长要需要尊重自己的孩子。智障儿童家长要真正喜欢并尊重自己的孩子,理解孩子的独特之处,要了解自己孩子的好恶,欣赏他们的性情,认识到自己孩子的长处和面临的学习挑战。三是智障儿童家长要肯定自己的孩子。避免娇纵智障儿童要,赋予自己孩子力量,让他们学会赢得合作,有效地坚持到底,通常来说,运用共情让孩子有机会建设性地运用权力,鼓励他们学会解决问题和规划未来。
(二)将智障儿童融合教育引到“一池活水”边。当然,智障儿童融合教育并不缺少“活水”,而是缺少轻装上路的思考,缺少引渠放水的思维。融合教育本应是学生诗意地存在的一个“意义世界”。由于应试教育依旧究追猛打,获取书本知识、提高学业质量是融合教育的主要目标,智障儿童的感受到的是知识的压力,学习如在死水里搅和。将融合教育引到“一池活水”边,其意义非凡。
普校教师和普通家长对融合教育的信念是“一池活水”的源头,它面向更广阔的社会接纳,指向人的生存空间。那些从心里认为智障儿童就应该去培智学校的普校教师和普通家长,堵死了活水的源头。融合教育应该是开放的,我们也只有让智障儿童随班就读从空间上的融合到心理上的融合,才能将智障儿童随班就读引到“融合教育”这“一池活水”边,智障儿童才能真正做到随班融合,才能冲破混合教育的牢笼。普校教师和普通家长只有坚信融合教育追求的伟大愿景,并使之成为一种思想境界,才会永远地将智障儿童融合教育置于“活水”之中。所以,普校教师和普通家长必须具备一根富有活的融合教育思想的弦,融合教育才会奏出富有活力的旋律。
在融合教育实践中,普校教师应这样做:一是普校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所有儿童。普校教师应将公正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之中,愿意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使公正成为自己的一种教学能力和习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智障儿童的认知障碍、学习障碍或行为障碍而对他们的随班就读接纳度低,给予他们较少的教育关注。二是普校教师要为每个儿童提供同等的机会。机会平等是普校教师践行融合教育的前提。普校教师因为需要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满足智障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而拒绝改变他们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其融合教育。三是以同样的态度面对所有的儿童。作为儿童学习的楷模,普通教师应一视同仁地对待所有儿童,不能因智障儿童古怪的身体外貌和举止特征而不舒服,要根据智障儿童个体差异而因材施教,给予他们合适的个性化学习指导。
对于普通儿童家长来说,可以这样支持融合教育:一是普通儿童家长需要转变对智障儿童的偏见。普通儿童家长在完全不了解智障儿童的基础上,对他们抱有敌意、难以改变的排斥和厌恶等负面的态度。普通儿童家长的应建立多元的融合教育理念上,从心底理解并接受融合教育是一种双赢教育,能促进普通儿童和智障儿童的健康成长。二是普通儿童家长需要减少对融合教育的担忧。融合教育对于普通儿童、智障儿童以及其教师有潜在的、积极的影响。融合教育不是改变某些被排斥、被边缘化的智障儿童的福利状态,而是通过融合教育帮助智障儿童建构一个融合的环境。三是普通儿童家长需要尊重智障儿童。普通儿童家长应意识到智障儿童应该得到最基本的尊重,这意味着智障儿童所需要的尊重与普通儿童并无不同,他们也是独立的社会人。
(三)给智障儿童融合教育“一池活水”。给智障儿童融合教育“一池活水”,让世人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将是融合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是一种社会性干预康复形式,是压力,也是动力。一般来说,随班融合从浅入深分为四个层次:形式上的融合、功能上的融合、交往上的融合和社会上的融合。当发挥同伴间的教育影响与引导作用,智障儿童的融合教育就拥有“一池活水”。这种活水不会自然地显露,它只向着那些懂得它的人呈现。
作为与智障儿童融合的主体普通儿童来说,他们是同学、是同伴、是好朋友。在全纳教育的交往环境中,他们能共同进步。普通儿童能为智障儿童提供正确的行为模仿与示范榜样,帮助他们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学会遵守集体规则,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认知和集体归属感,促进他们社会适应能力的修复与改善。同样,融合教育不只是让智障儿童受益。融合教育能让普通儿童从小就接触到不一样的孩子,学会接受弱势群体,增强包容心,开阔视野,能更多的体验到人生的差异性,这样对普通儿童的心理成熟度、同理心和亲社会行为也会有帮助。因此,普通儿童应主动参与到融合教育中来。一是平等相处。在融合教育环境下,普通儿童不能因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轻视与智障儿童平等的交往与合作。普通儿童能更好地意识和感知他人的需求,更好地与智障儿童相处与做朋友。当普通儿童能更好地感知到智障儿童的需求和意愿时,智障儿童与普通儿童的互动会更加频繁,能与其建立更持久和更丰富的友谊。二是彼此关爱。普通儿童主动照顾智障儿童生活,主动辅导智障儿童学习,主动邀请智障儿童参与班级活动。通过发挥同伴引导的作用和影响,智障儿童能够与普通儿童分享学习过程、参与集体活动、获得爱的表达体验。三是相互接纳。与心理融合概念相比,互相接纳蕴含着对对方的认同和对方对自己的接纳。这意味着智障儿童和普通儿童在交往中只有真正做到平等、尊重、真诚与宽容,他们才能在认知、情感、态度、学业与社会等多方面实现共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