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陶渊明的当代文化意义
2020-02-25龚斌
龚 斌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上海 200062)
陶渊明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自梁萧统编《陶渊明集》并作序始,陶渊明的人文价值不断被发现、被肯定、被赞美。一代一代的作家、诗人、学者、艺术家及志士仁人,无不惊叹这块瑰宝的璀璨和无上价值,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净化灵魂,感受崇高与美。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学史、艺术史、士人精神史中,陶渊明的影子无处不在。在21世纪的中国,道德滑坡,知识者人格蒙尘,自然环境恶化,美感教育缺位,崇高不断被解构。种种精神危机表明,当今时代迫切需要陶渊明,需要他的高洁品格,需要他的自由精神以及对朴素事物的审美感受。我们大声呼唤陶渊明,呼唤他以伟大的人格力量感召我们。陶渊明如一面明镜,既能照出时代的不足与扭曲,也能照出我们“口腹自役”的无奈与痛苦,让我们有勇气拒绝外部力量的矫励,回归本真。陶渊明的巨大的人文价值,今天无论怎么评估都不为过。
一
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大文化意义的杰出人物其实并不多。中国文学的价值观,历来推重人与文并重,人、文两者,尤以人品为第一。古今文章写得好的不计其数,但人品高尚,足以垂范后世,文学成就又领一代风骚,影响后世深远者,就十分罕见了。屈指数来,也就是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寥寥数人,雄冠古今,优入圣域。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的执着的探索精神;杜甫始终关怀国破家亡、生灵涂炭的仁者怀情;苏轼身处逆境而始终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陶渊明不满官场的丑恶而决意归隐,躬耕田园的独特的人生道路,此四人堪称中国文学的第一等人物,不论为人为文,都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四人之中,我以为陶渊明的文化意义最为宝贵,因为它深入人的精神世界,具有永恒价值。如果说屈原、杜甫、苏轼好比单一的营养液,那么,陶渊明则是复合营养液。他在中国诗歌史上,在中国文人生活史上,甚至在中国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得多的文化意义。他的人文价值是全方位的,远比其他作家丰富和重要。于是,阅读陶渊明,研究之、赞赏之、师法之,反思自我,提升自我的精神境界,就成了中国文学史上长久不衰的现象。
最早揭示陶渊明人格的文化意义且见解深刻的首推南朝梁萧统。萧统编辑陶集,作《陶渊明集序》,大力赞扬渊明的人品高尚:“加以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自非大贤笃志,与道污隆,孰能如此者乎!”[2]3067称渊明为大贤笃志,与道同体。他发掘陶渊明诗文的社会教化作用曰:“尝谓有能读渊明之文者,驱竞之情遣,鄙吝之意祛,贪夫可以廉,懦夫可以立,岂止仁义可蹈,爵禄可辞!不劳复傍游太华,远求柱史,此亦有助于风教尔。”[2]3067萧统指出了陶渊明在当时的文化意义:既是“大贤”,又是乐天知命,与道为一体,以为渊明之文有助风教。萧统对渊明人品评价极高,远胜颜延之。颜氏《陶征士诔》云:“畏荣好古,薄身厚志。世霸虚礼,州壤推风。孝惟义养,道必怀邦……居备勤俭,躬兼贫病。人否其忧,子然其命。隐约就闲,迁延辞聘。非直也明,是惟道性。”[2]2646-2647赞扬渊明有古风以及后来隐居,安贫乐道。萧统径以“大贤”称渊明,这在陶渊明接受史上具有开创意义。考陶渊明及其诗文,确实起到了有助风教的巨大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具有“当代”的现实意义。
自唐以降,陶渊明地位迅速提高,他的文化意义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到了宋代,随着儒、道、佛三家思想的融合,理学兴起,著名文化人物的不断涌现,形成宋代文化的全面繁荣。于是,陶渊明接受史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陶渊明的声名臻于极盛。其中,文化巨匠苏轼于晚年极为喜爱并推崇陶渊明的人格和诗歌,成为继萧统之后,能深刻认识陶渊明的文化意义的标志性人物。苏轼自称独好渊明之诗,以为“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3]1110。苏轼之语,深刻地指出了陶渊明的人文价值不仅在诗,更在其为人。陶渊明卓绝不凡的人格,具有不可企及的示范意义
苏轼之外,宋代众多的文化名人,无不推崇陶渊明的人格。传统的陶渊明形象,主要以著名隐士彪炳后世。宋代文化名人则进而揭示并赞颂陶渊明人格的丰富内涵。林逋说“陶渊明无功德以及人,而名节与功臣、义士等”[4]233,原因是渊明如“颜子以退为进,宁武子愚不可及之徒”[4]233。以为渊明虽是隐士,但名节与功臣、义士一样。黄庭坚《宿旧彭泽怀陶令》诗称渊明于晋宋易代之际脱离仕途为“沉冥一世豪”[5]57,将陶渊明比作诸葛亮。黄庭坚《卧陶轩》云:“卯金扛九鼎,把菊醉胡床……欲眠不遣客,真处更难忘。”[5]239赞美渊明人格之真。黄庭坚《次韵谢子高读渊明传》诗称渊明“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5]796,既称渊明不让正始风流之士,又赞其不事易代之节。蔡宽夫比较陶渊明、柳宗元、白居易三人诗,以为子厚“闵己伤志”,乐天“自矜其达”,然每诗未尝不着荣辱得失之意,蔡宽夫说:“惟渊明则不然,观其《贫士》、《责子》与其所作,当忧则忧,遇喜则喜,忽然忧乐两忘,则随所遇而适,未尝有择于其间,所谓超世遗物者,要当如是而后可也。”[6]148以为渊明忧乐两忘,随遇而安,显然优于子厚、乐天。
朱熹是陶渊明接受史上的重要人物,无论评渊明之为人或为诗,都有深刻的见解。朱熹评渊明为人说:“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6]145以为渊明高于晋宋风流人物,洵为卓识,为后人一致首肯。
陶渊明至宋代而声名鼎盛,这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人文精神极有关系。譬如,辛弃疾有收复北方失土的壮志,然不能施展怀抱,故在其词作中常常赞赏陶渊明的豪气,如苏轼一样师法渊明。他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贺新郎·把酒长亭说》)[7]232,“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最高楼·吾衰矣》)[7]331,“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7]521。不可忽略的是,宋代理学兴盛,影响了对陶渊明的新评价,一言以蔽之,即渊明“入道”。理学家陆九渊说:“李白、杜甫、陶渊明皆有志于吾道。”①陆九渊:《象山集》之《象山语录》卷一,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真德秀在《跋皇瀛甫拟陶诗》明确指出:“渊明之学,正自经术中来。故形之于诗,有不可掩。”②真德秀:《西山文集》卷三十六,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出版。并以《荣木》《咏贫士》《饮酒》等诗证明渊明之诗与经术的关系。陆九渊所说的“吾道”之道,真德秀所说的渊明之学的来源,显然是经宋代理学家诠释过的新儒学,吸收了道、佛两家思想,其内涵是讲究行为的中和、心性的淡泊,理解乐天知命之“理”。李剑锋说:“‘闻道’是宋代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陶渊明既为闻道之士,‘闻道’又是宋代士人毕生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人生境界,宋人把陶渊明的人品推上理想地位、典型地位便可以理解了。”[8]宋以后有人甚至称许渊明为“圣门弟子”,便是宋人所谓渊明志于儒道之说的进一步发挥。
宋代推崇陶渊明已达于极致,后人论渊明人格,不过承宋人之余绪。概而言之,宋人揭示的渊明人格大致有以下特点:任真自得,一也;忠义节操,二也;豪放刚直,三也;淡泊守道,四也。宋人站在属于他们时代的文化高原上,审视前代的优秀作家,发现唯有陶渊明是完美无缺的,是他们理想的人格典范。然后基于个人的认识与性情,赞美渊明某一种人格特点。如此,阅读与评论陶渊明的过程,也就成了反思自己缺陷,清洁自己灵魂,师法先圣前贤的人格修为。
宋人的读陶评陶,值得今天的知识人,尤其是陶学研究者学习。既然宋代以苏轼为代表的众多文化名人倾心陶渊明,以其为偶像,那么,区区不足数之我辈,在愧对先贤之余,更应该如苏轼那样,读渊明之诗,感动其崇高人格,师范渊明之万一。
在当代中国,陶渊明的价值与意义尤其显得宝贵,这是时代使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物质的空前丰富,生命的延长,财富的累积,是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可比拟的。但追求物欲、拜金主义、精神贫乏、古风荡然,等等,都是不容否认的事实。中国自“五四”以来的百年,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人的道德世界遭遇了严峻挑战。改革开放四十年,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但也面临许许多多的问题:金钱至上、物质至上、娱乐至上的倾向,优秀的传统文化日益丧失,道德水准日益下降,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有荒漠化的危险。时代迫切需要信从一种有效的人文价值,指导和帮助我们涤荡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污染。这时,我们会发现,陶渊明是极好的清洁剂和营养液,若能读渊明的诗文并反思自己人格上的缺陷,有助于重塑人性的、艺术的、美学的人文世界。
二
后人最推重陶渊明的什么品格?我以为,最根本的是他的独立人格,追求精神自由的气质。陶渊明在今天的最重要的文化意义盖在于此。
个性特立独行、思想卓尔不凡、精神自由不羁,历来是评价士大夫文人的重要标准。与上述品格不可分割的便是气节与操守。为什么特别强调士大夫文人的独立人格与精神自由?因为他们是知识者,知识者是思想的创造者,是民族精神的体现者和引领者,代表正义、公正、良知、光明。他们不屈从于权势,坚守着真理与正义。所谓道统,就是由他们守护与传承。陶渊明最可贵的品格,即是气节与操守。朱自清曾说:“气是敢作敢为,节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也就是不合作。”[9]有所不为也需勇气,是勇敢的另一种表现。历史也一再证明,与专制政体不合作,是有风险的,只有勇者才能做到。陶渊明目睹官场的黑暗,毅然归隐,从此坚持独立人格,不再出仕,这是大勇者的举动,非常人能及。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宣示独立人格的真实独白:“及少日,眷然有归与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慷慨,深愧平生之志。”[10]159自儒家礼仪异化为专制统治的工具以来,以官场为樊笼,以“名教”为桎梏的世俗政权,无不矫励自然的人性,扼杀独立思考和自由精神,以官禄、名利为钓饵,引诱、恐吓、胁迫特立独行之士。宁要万人之诺诺,不取一人之谔谔。矫励人性的结果,谄媚逢迎、随波逐流、行贿受贿、徇私舞弊等风气盛行,整个社会道德沦丧,正气不扬。当年,陶渊明反思“违己交病”“口腹自役”的痛苦,决然退出官场,栖迟衡门,宁愿作一片飘飞的孤云。归隐之后,君子固穷,乐天知命。晋宋易代之际,有人劝他出仕,然他决不再仕新朝。为了保持人格的尊严和精神自由,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他并不后悔归田的人生选择。
“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10]159,即日辞去彭泽令。这是有关陶渊明辞官的最有名的传说,是他的自由精神和傲岸个性的鲜明体现。阅读中国的历史不难明白,凡是有独立意志和自由精神的人,往往会与世俗社会发生冲突。因为世俗总是要求人们顺从和服从,总是设法矫励人的个性,使之丧失个性,把他们改造成为毫无反抗意识的可控制可管理的一群人。而意识到个性天然合理、自由从来宝贵的那些人,必然想要摆脱世俗的羁绊。于是两者的冲突不可避免。此时有两种人生选择:一种向世俗低头,放弃个性和对自由的向往,迎合世俗,为了口腹而自役;一种视自由为生命,坚持自己的个性,宁要自由,不要“五斗米”。前者就是我们这一类俗人,后者就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渊明《归去来兮辞》自述昨非今是,我以为这是关于人的个性与世俗社会冲突的最真实生动的表白,古往今来,只有陶渊明说得如此直率,如此深刻。
陶渊明在《与子俨等疏》里讲到自己的个性与社会的冲突,他说:“吾年过五十,少而穷苦,每以家弊,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 俛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余尝感孺仲贤妻之言,败絮自拥,何惭儿子。”[10]187渊明年轻时因为家贫而出仕,然刚直和爱好自由的个性与仕途始终发生冲突。渊明痛苦不已,最后毅然归田。归田的结果是孩子们“幼而饥寒”。说明为了保持自己的个性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不低,让年幼的孩子得不到温饱。对此,渊明有内疚。父亲应该负起不让孩子饥寒的责任。然而,渊明衡量下来,觉得自由和个性尊严价值更高。他选择不折腰,不低头,宁肯“败絮自拥”,贫贱终身,而且还自豪地说:“何惭儿子!”渊明《咏贫士》其五诗说:“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10]126“何惭儿子”一语就是“道胜无戚颜”。这是自由的胜利,独立人格的胜利。读《归去来兮辞》及《与子俨等疏》这样的作品,我们除了感动,就是无限的敬佩:陶渊明真是一个大勇士,无可企及。为了自由,他选择了贫贱。抛弃富贵,他选择了尊严。所以我一直想,陶渊明的人生与作品是读书人修养的最好教材,能教导我们怎样做人,怎样有尊严地活着,懂得人的价值究竟是什么,是占有物质财富,还是拥有精神财富?
反观当代中国的许多知识人,丧失独立人格,放弃道义担当,不知节操为何物,依傍权势,察言观色,唯上司的意志是从,以此追求私利的最大化。良知、道义、廉耻、自尊、自爱,弃之如敝屣。当代中国知识人独立人格即自由精神的丧失,已严重影响思想的创造,也必然败坏社会风气,颓废整个民族精神。此时,呼唤陶渊明的独立人格的归来,是十分必要的。
萧统说读陶渊明之文,“懦夫可以立”[2]3067。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现了他的大勇。世人如果能像渊明一样,把自由视为生命,那么也会敝屣功名,挺直自己的腰杆。但智者、勇者永远是人类社会的稀有物,现实中多数人徘徊于生存与自由之间,往往选择生存,宁愿折腰。这就决定了我们多数人必然愧对陶渊明。当年,苏轼读渊明《与子俨等疏》而反思自己:“吾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3]1110说自己也有“性刚才拙,与物多忤”的毛病,但不能像渊明一样毅然辞世,却半生出仕,故觉深愧渊明。我们无法像渊明决然归隐,即使孩子们陷入“幼而饥寒”的困境也在所不惜的高境界,恐怕也少有人如苏轼一样有愧对渊明的知耻情怀。
当然,当下与陶渊明的时代不可同日而语。当知识人与社会发生冲突时,要求他们辞去公职,走归隐田园的路,显然是十分不现实的,况且今天也很难找到可隐之地。完全能理解并同情众生,但为生活所迫,要养家糊口,难免要折腰。当今之世,恐怕很难找到这样的人:为了保持自己的刚直个性以及人格尊严,宁愿丢了工作,让幼小的儿女忍受饥寒;或者视升职如敝屣,甘于沉沦下僚,安之若素。不过,同情归同情,但作为知识人,一定要意识到,这正是我们与陶渊明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一粒砂石与一座大山的差别。相隔千年,时代尽管两样,但今人与古人面对人生困境而产生的心境,其实不会有很大的差异。譬如,面对个性与世俗的冲突,面对道与非道,面对得与失,需要作某种选择时,内心纠结不纾。说明贫富、荣辱、取舍之间的交战,其实我们与陶渊明是一样的。陶渊明做到了“道胜无戚颜”,而我们常常求利而舍道,并且为自己的胆怯与后退辩护,自我安慰,自我原谅,自我解嘲。别人当然也会理解和同情自己的处境,但千万别以为自己经常折腰很正常,毫无自愧之意。更不可以折腰五斗为聪明,以挺直脊梁为愚笨。当遇到权力的傲慢或生活的困境时,世间自有刚直之士挺直脊梁,直道而行,保持一份人格尊严。对这些人,我们应该表示敬意。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人格,让无数代人肃然起敬,赢得了永恒的礼赞。但在今世,居然有所谓陶学研究者解释渊明辞官彭泽令的原因,是因为他贪污,怕被督邮发现,故急急忙忙离开彭泽。什么叫“妄议”?这才是真正的“妄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必然会糟蹋陶渊明。内心卑劣的人,绝无可能理解古圣先贤,自然也永远读不懂陶渊明。内心肮脏的人,也不配研究陶渊明,所谓夏虫不足以语冰,乡曲之士,难与论大道也。故文学艺术创作及文学研究的成果的优劣,与作家或研究者的人格和思想境界有莫大的关系。
又有少数陶渊明研究者,搬来西方后现代的解构主义理论,把史传与陶诗中呈现的真实的陶渊明说成是“后人的一种虚构”,而抒写真情实感的陶诗被说成具有“欺骗性的‘单纯’”。自萧统以来为历代文化名人仰慕的陶渊明,在这些研究者的笔下,竟然成了一个虚伪的、做作的、非常矛盾的平庸人物。试想,如此解构伟大的陶渊明,陶渊明的文化意义自然化为乌有。以苏轼为代表的众多文化名人的论陶,也变成了向壁虚造。对文学史上的伟大作家不存敬畏之心,哗众取宠,一味以新巧惑人,何其可笑乃尔!由此可见,若没有道德修为的内心需求,不理解中国文化以节操为重的理念,不敬畏古人的学识,不相信人性超越时空,可以彼此相通,可以达到崇高境界,那么,陶渊明在当代的文化意义就无从谈起。
三
追求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源于人性的自然本质,外在表现为真率超俗。陶渊明的人格和风度,典型地体现了魏晋时期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新思潮与新士风。
《庄子·渔父》说:“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11]真即是自然,自然即是真。萧统《陶渊明传》说:“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2]3068所谓“任真”,就是顺随自然之意。个体的自由,是自然赋予人的基本权利。所以,保持个性和人格独立,向往精神自由,任真自得,是完全符合人道的。反之,压抑人的天性,剥夺人的精神自由,阻止人对自由的追求,则是非人道的。陶渊明《五柳先生传》是他真率个性的自画像,时人称之为“实录”。其中自述喜酒时说:“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10]175描写摆脱世俗礼节,任真自得的情形,读之恍然在目。《宋书·隐逸传》写渊明饮酒的风度:“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著之。”[12]渊明不修边幅、不着行迹,一任内心的情感,沈约目之“真率”。
苏轼说陶渊明欲仕则仕,欲隐则隐,“古今贤之,贵其真也”(《书李简夫诗集后》)[13]。文如其人,在陶渊明身上得到完美的统一。他虽任情而动,摆脱俗世的拘束,行为坦荡洒落,但能旷达而不放肆,合道而行。他的人格像是晶莹剔透的水晶,深深吸引一代代读者。我以为陶渊明的真率个性,在当代极具现实意义,是改造今日中国社会真情浇薄的最佳样本。
“仁义礼智信”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崇尚的优秀品德,如今遭遇权力与金钱的双重威胁。真假不分、真假错位的后果十分严重,将导致是非不分,道德滑坡,一切法令、制度形同虚设,公信力严重受损,社会成员之间普遍不信任。问题更在讳言虚假、讳言丑恶。这将使纠正虚假、弘扬正气的希望变得不确定、不乐观。
有识之士曾指出:改造当今中国的政治生态和扭转道德滑坡的危险局面,首要之事是讲真话。真话是建立诚信社会的基础,确立标准,辨别优劣,弘扬正气,整顿士风,改造民俗,必须从求真做起。作为知识人,求真更是本分,是安身立命之基。科学研究求物理之真、宇宙之真。人文研究的宗旨也是求真,求历史之真,求人性之真,求道理之真。我们研究陶渊明,追寻这位伟大作家的足迹,探索他的真实的思想与感情,求真乃是唯一的原则和方法。在仰望渊明任真自得的人格的同时,反思自己是否真诚地对待学术研究,是否听从内心自由意志的呼唤,是否为陶渊明的真率感动因而纯洁了自己的灵魂。还是相反,信口雌黄以沽名钓誉。我想,读古贤之书的同时,反省自身的人生修为,是完全必要的。
真,本质上是人性的自然表现(当然也须礼的约束)。所以,只有处于身心自由的状态,才有可能达到真的境界。1929年,陈寅恪在“纪念王国维的碑文上写下‘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主张”[14],绝大多学人为什么都认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箴言,原因就在有了精神的独立和思想的自由,学术才有创新的可能,才能发现未知领域的真相。如果进一步追索,会发现气节、操守、独立人格、自由精神,是诸多方面的内在统一,是不可分割的圆满世界。当然,其中思想的自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有了自由思想的引领,形体才不会行尸走肉,成为真实的生命。对于科学探索和学术研究而言,思想的束缚解除了,才智就能飞扬,并创造出真善美。陶渊明的田园诗就是极好的例子:诗人摆脱了官场的羁绊,获得了自由,内心的喜悦就化为诗句的单纯,变得真意淋漓。一个道德虚伪的人,一个以作假为聪明的人,一个讥笑操守和风骨的人,一个不相信崇高的人,无论从政与为学,或许虽能风光一时,但最终都不可能有好结果。
四
陶渊明在当代另有一层重要性是他的美学意义,即他创造的田园诗表现了自然的朴素的美,其审美能力是无与伦比的。这一点长期为人忽略。同他的人格深刻影响后人的气节、节操和自由精神一样,他的关于自然的审美,也深刻影响着后世的文学艺术家。
陶渊明的独特审美,主要体现在乡村自然风物的欣赏与描写。在他之前,山水之美早被人们发现,但司空见惯的乡村景物却少有人问津,犹如美丽的村姑不为人所知。陶渊明出现了,乡村之美才进入诗歌园地。他笔下的自然景物如醇酒,醉倒了后世无数读者。
为什么是陶渊明发现了乡村之美,是他成为田园诗的始祖,而非他人?根本的原因是陶渊明具有三个必要条件:一是辞官归田之后,长期躬耕在农村。亲历过污浊的官场,回到自由自在的乡村之后,两种生存环境的强烈反差,使他觉得自然风物特别亲切、纯净、有味。二是他具备深厚的哲学与文学的素养。毋庸置疑,陶渊明熟悉前代的思想资料,熟悉其中有关自然的论述,也熟悉《诗经》《楚辞》及前人诗赋作品中有关自然风物的描写。一个人的哲学、文学素养的深厚与否,决定其审美能力的高低。三是魏晋时期的美学发展。自然山水美的发现并普遍被认同,乃是魏晋美学史的主流。东晋中期王羲之等众名士在兰亭雅集,以及所写的许多玄言诗,是自然山水为越来越多人赏爱的最佳例证。这种时代风尚,陶渊明不可能毫无觉察。而且,他性格中有着对万物的深爱。以上这些条件,成就了他首先发现平凡的乡村之美,创造出充满美感的田园诗。
我以为,在当代中国,陶渊明的归田经历以及他的田园诗,可以作为美育的好教材。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教育深受“左倾”政治思潮的影响,美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在荒谬的时代,视优雅与闲情为“资产阶级情调”,回归与拥抱自然被看作脱离现实。“与天斗”“与地斗”的狂热口号,实质是欲主宰天地的狂妄,几乎完全不懂得美感和它的重要性,戕害了许多美妙的自然风景。
21世纪以来,城镇化进程如火如荼,无数中青年离开乡村、涌进城市,带来不少负面结果:自然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千万个美好的乡村迅速消失,农业文明岌岌可危,田园风光成为破碎的梦,很难寻觅。亿万人涌进城市后,固然享受着交通、医疗、学习及现代家居生活的便利,却丢掉了产生美的土地。现在的问题是,越来越多的人发觉城市并不是天堂,反而感觉天堂越来越远。毫无节制地消耗地球资源,造成雾霾频发,呼吸不到纯净的空气,清澈的河道难见,清风明月成为难得的奢侈品。面对自然环境的恶化,人们向往田园风光,希望与大树、小鸟、清风为伴。让人痛心的是,美好朴素的乡村已所剩无几。哪儿有清澈的流水、如诗如画的村庄、小鸟快乐的歌唱?哪儿能诗意地栖居?这时,我们想起了陶渊明,想起了他的田园诗。于是理解了陶渊明由官场回归田园,躬耕陇亩,栖息衡门,饮酒赋诗,采菊东篱,将身心安顿在朴素的田园中,是真正的智者。读他的田园诗,一定会羡慕他的诗意生活:“斯晨斯夕,言息其庐。花药分列,林竹翳如。清琴横床,浊酒半壶。”(《时运》)[10]14“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答庞参军》)[10]22“翼翼归鸟,载翔载飞。虽不怀游,见林情依。遇云颉颃,性爱无遗。”(《归鸟》)[10]32“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移居》其二)[10]57“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归园田居》其二)[10]4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霑我衣。”(《归园田居》其三)[10]42……
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决定着人类如何生存与发展,同时,也是文学艺术表现的永恒主题。归田之后的陶渊明尽管也有生存的焦虑,但他与自然的相处是十分和谐的,甚至把灵魂也安顿在自然里。陶诗中描写的那些生活场景,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做梦也难梦见了。许多人丧失了对朴素美的感受,不觉得小草小鸟为美,不以为清风朗月为第一等美景。究其原因,是丧失了自由与闲暇,心中充满了世俗的算计以及生活的焦虑。生活在农村的人们,虽说见惯了清风、飞鸟、朝霞、夕岚,但迫于生计忙碌,无有闲情,审美能力也普遍有限,同样不能感知美与表现美。今天,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中国的教育体系中长期缺失美感教育,导致中国人的审美能力非常贫乏。这种看法是符合实际的。日益盛行的拜金主义、崇拜权力、不知廉耻、假话连篇、挥金如土、行为粗鄙,从根本上说,都是不知美为何物的表现,都与美感的丧失有内在关联。
可喜的是,现在终于有人顿悟了,他们忍受不了生存环境的污染,逃离雾霾、逃离污水、逃离噪音,情愿放弃大城市的便利生活,在农村、在山区寻找新的生活,拥抱阳光、清流和新鲜的空气,体验人与自然融合带来的乐趣。我以为这是无可非议的,值得提倡。可以预见,陶渊明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仿效。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欣赏美,感悟人生,提升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中国士人生活史和精神史上,陶渊明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和人文价值。他是一个深深地刻在历代知识人心上的文化符号,历久弥新,永远不会消失。后来者若能经常参悟陶渊明,就会理解:轰轰烈烈、建功立业的人生固然风光无限,而知其不可为则急流勇退,未始不是智慧的选择。把生命安顿在宁静朴素的乡村,其实一点不比蜗居在喧嚣的城市差。明白看似谦卑的生命安顿,可以通向精神自由,可以成就诗意人生、艺术人生。
知识人从来是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守护者与引领者。我们应该如苏轼等宋代文化名人一样,谦卑地仰望陶渊明这座文化偶像,思索这位伟大诗人对于我们自身修为的意义,思索气节与操守等对于文化人来说意味着什么。陶渊明一旦“觉今是而昨非”,决然离开官场。我们要学习他的大勇,意识到自己的人格缺陷,然后付之行动,借陶渊明的清风,涤荡心灵世界的雾霾,清洁自己的灵魂。让我们恢复分辨兰花与萧艾的能力,懂得什么才是诗意的生活。陶渊明是一座高山,让我们看清貌似崇高的卑微、貌似伟大的渺小,懂得欣赏并赞美刚者的风骨,如千仞壁立,从而挺直自己的身躯。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努力践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