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毛泽东的人民观及其当代价值

2020-02-25姜延博杜东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革命群众

姜延博,杜东芳

(1.山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2.中国社会科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2488)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征,它指引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步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为了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本位的基本立场,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毛泽东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民概念的界定

分析和梳理毛泽东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人民概念的界定,是研究毛泽东人民观的基础。1957年,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切抗日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日本帝国主义、汉奸、亲日派都是人民的敌人。在解放战争时期,美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即官僚资产阶级、地主阶级以及代表这些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都是人民的敌人;一切反对这些敌人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1]由此可见,毛泽东对人民概念的界定,在不同历史时期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这根源于他对中国革命和中国道路的不断探索与实践。

1926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针对“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一重要问题,毛泽东认为工业无产阶级是革命的领导力量,所有半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最接近我们的朋友。而那些摇摆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可能是我们的敌人,其左翼可能是我们的朋友[2]。显然,在这里“我们的朋友”所包含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等群体就是人民群众。

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对什么是人民的领导力量和主体构成作了一定的阐述:“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种人,就是中华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广大的人民大众。”[3]855由此看出,在这一历史时期,毛泽东人民观中的人民主体对象是上述的这四种革命力量。正是由于毛泽东对这四种革命力量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才得以使当时的政策和方针切合革命实情,尤其是调动了全民族革命力量的积极性,不断使革命形势转入对我们有利的局面,从而对我们争取到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认为“人民”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将民族资产阶级纳入了人民这个概念,他通过对当时的时局和形势分析认为民族资产阶级在当时十分重要。因为我们党当时的主要任务是推翻“三座大山”,能否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对于我们党能否“打倒蒋介石的反动派政权”从而夺取全国政权是至关重要的。正是因为我们党有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坚实的群众基础,并尽可能多地吸收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进步人士和爱国人士,才得以战胜并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政权,建立了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

在“三大改造”完成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的国家气象一新,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较为先进的工业国。毛泽东在这一时期认为,人民的范围包括所有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

从不同历史阶段毛泽东对人民概念的界定可以看出,毛泽东的人民观是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历史性的。这体现在毛泽东是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阶级、不同群体以及他们对革命的不同态度和对革命事业贡献力量的大小来划分人民概念的。在马克思的观念中,只有小农和贫民以及无产者才属于人民的范畴,恩格斯认为“无产者、小农和城市小资产者”占据西欧国家的“人民大多数”[4]。而毛泽东对人民概念的界定是以中国具体实情为基础的,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所界定的人民概念的发展。

第一,毛泽东突出了农民在群众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农民参与革命的坚决态度、对革命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方面肯定了农民群众在革命中的重大作用。革命伊始,毛泽东就深谋远虑地将农民问题作为革命的中心问题来抓,他认为农民不拥护革命,革命就难以成功,因为旧中国的农民阶级深受压迫和剥削,他们具有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

第二,毛泽东对处于领导阶级的工人阶级与人民群众的区别加以淡化,着重强调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945年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中写道:“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3]1102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他对党和人民群众关系的重视。

第三,毛泽东对当时民族资产阶级的性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将民族资产阶级也纳入了人民这一概念之中。当时,针对这个阶级的特性很不好把握,在马列著作和其他文献当中也没有解决对这个问题的相关论述。毛泽东则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大胆地断定了民族资产阶级是可以争取的中间阶级,从《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的分析可看出上述观点:“在抗日时期内,民族资产阶级不但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投降派有区别,而且和大资产阶级的顽固派也有区别,至今仍然是我们的较好的同盟者。”[5]640

二、毛泽东人民观的三重意蕴

(一)毛泽东人民观是彻底的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历史的界定是,它不是由少数的英雄人物创造的,而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毛泽东在给杨绍萱、齐燕铭的信中也曾说过:“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而在旧戏舞台上人民却成了渣滓,由老爷、太太、少爷、小姐们统治着舞台。”[6]他一直坚信人是最宝贵的力量源泉和智慧源泉,只要有了人,就不怕遇到困难,只要有了人就能创造奇迹。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兵民是胜利之本。正是因为有了毛泽东人民观的正确指导,才使得亿万农民加入了我们革命的队伍,紧密团结在我们党周围,使中国革命的力量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并最终组成了一只英勇善战、无所畏惧的人民军队。毛泽东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5]511因而,只有让军民打成一片,让军队在群众眼中成为自己的军队,这支队伍才可所向披靡、无敌于天下。

纵观历史,我们的人民军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是艰苦的人民战争,经过顽强奋斗和不懈努力最终获得了胜利,这实质上是人民的胜利。此外,在众多群众集会场合中,人民群众总是高呼“毛主席万岁”,而毛泽东总是以“人民万岁”相回应。这一切都说明毛泽东的人民观就是彻底的唯物史观。

(二)毛泽东人民观蕴含着坚定的群众路线思想

毛泽东曾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899其主要内涵就是:深入到群众当中认真地调查研究,并将群众分散的意见整理成为系统的意见;再以此为参考和依据来制定相关的政策和实施计划,从而促使“决定”的形成;然后再将“决定”放回群众中去落实,经过贯彻转化为群众的意见,使群众继续在实践当中进行检验,再从群众中收集意见和反馈,把经过一系列汇总和调整的意见接着让群众坚持下去。如此循环往复,我们的认识就能够更加深化和正确,这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和认识、感性和理性、个别和一般的辩证关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既是党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方针、政策形成的过程,也是党的方针、政策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一个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长期群众工作经验的总结,是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毛泽东在1945年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强调:“我们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3]1094马克思、恩格斯曾说过:“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7]显然,毛泽东提出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从党的七大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以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力量和行动指南,“为人民服务”这一概念也成为了全国人民的一种道德追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过:“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3]1004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为人民服务”与其说是一种道德要求,不如说首先是一种政治要求和立场宣示,是一种信念伦理和信仰要求[8]。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遵循着这一根本宗旨,向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奋斗目标不懈努力,在实践中密切联系群众,才建立了新中国,并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毛泽东人民观诠释了党的执政作风和为民作风

1945年黄炎培到延安考察时,与毛泽东在窑洞里谈到了“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问题,也就是历史周期律的问题。“鹿亡秦,蛇兴汉”,兴衰治乱,循环不已,从夏商周秦汉,到唐宋元明清,无论哪一个朝代,无论哪一个政权,无论哪一个执政者,没有谁能真正跳出这个定律。毛泽东则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9]从党内监督的方面分析,毛泽东曾指出:“必须对党员进行有关党的纪律的教育,既使一般党员能遵守纪律,又使一般党员能监督党的领袖人物也一起遵守纪律。”[5]528在新中国建立初期,针对刘青山、张子善的严重贪腐案件,毛泽东态度坚决地下令枪毙二人。由于刘青山和张子善曾有很大的革命功绩,所以有人将毛泽东痛下决心下令处死二人比喻为历史上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件事一方面体现了毛泽东对于贪腐问题绝不姑息的态度,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警示后人和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不要走到人民的对立面。

在针对贪腐问题的制度建设和立法方面,毛泽东也有着自我深刻的认识和防患于未然的战略远见。早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就提出了不给领导祝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等六项规定和“两个务必”的要求,并且把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称为“进京赶考”,还强调“我们决不当李自成”。中央人民委员会也在1952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贪污条例》,从而在法律上明确了党员领导干部贪腐问题的界定和处理方式。在军队的制度建设上,毛泽东于1947年起草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最终被谱成歌曲在军队中传唱,它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本质和宗旨,对统一全军纪律、加强部队的思想和作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毛泽东作为党和人民的领袖,不仅自己廉洁奉公,以身作则。在对待自己子女问题上也是严格要求,他不允许自己的家人或亲戚搞任何特权,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他并没有因为毛岸英是自己的儿子就把他留下,反而鼓励他勇赴前线,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毛泽东为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奉献了毕生精力,前后共牺牲6位亲人,他一生的稿费最终也都捐献给了国家,可以说是一生清廉、毫无私心、全心为民,这一切的一切人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中国人民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领导着中国人民。 中国人民把自己的领袖比作“救星”和“太阳”,更确切地说,人民的太阳是从人民心中升起的[10]。

三、毛泽东人民观的当代价值

(一)毛泽东人民观是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障

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就像他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 中说的那样:“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11]在进入新时代的当下,习近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人民观,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12]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了“中国梦”这一概念,将“中国梦”的核心目标概括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讲道:“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只有打赢脱贫攻坚战,才能确保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于2020年迈入全面小康的社会。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14]84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有着对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紧迫使命感和坚决胜利的信念。对于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奋斗目标,则先后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无不贯穿其中,而毛泽东的人民观是这一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

(二) 毛泽东人民观为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提供了重要精神源泉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毛泽东对于人民的执着信赖,也充分说明了坚定地站在人民群众一边是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根本政治立场[15]。正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在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进程当中始终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恪守使命,在无数困难面前有着不屈不挠、顽强拼搏、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才感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并赢得了人民群众的爱戴和拥护,从而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路线思想,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他强调:“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14]40他还在十九大报告的开篇中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0]可以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就是习近平在新时代结合实际对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做出的进一步的阐释和新的发展。由此可见,毛泽东人民观为践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提供了重要精神源泉。

(三)毛泽东人民观是践行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党风廉政建设一直是毛泽东十分重视的问题,因为党风问题关系到我们党是否“取信于民”。在革命年代,正是因为我们党紧密联系人民群众,保持着先进性和纯洁性才能凝聚民心,积聚力量,从而为革命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毛泽东曾经说过:“共产党员无论何时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和人民群众的利益。”[5]522如果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背道而驰,那么中国共产党将失去牢固的根基,后果不堪设想。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较之过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少数党员和领导干部丧失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掉入了堕落的深渊。他们“理想信念不坚定、脱离群众、大搞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滥用权力、结党营私甚至是毫无政治立场等等”[16]。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面对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突出问题,果断地做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体现了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体现了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的坚强决心。从党中央到省市县党委,从中央部委、国家机关部门党委到基层党支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各级纪委要敢于执纪问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现象,腐败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17]

综上所述,毛泽东的人民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之上,不断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而产生和发展的,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和理论高度上,分析了新时代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在继承和发扬毛泽东人民观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丰富和发展。毛泽东的人民观必将继续指引着中国人民共同翻开历史新篇章,再创民族新辉煌!

猜你喜欢

革命群众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机械革命Code01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中国的出行革命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