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艺类新媒体传播特色探析
——以北京日报“艺绽”新媒体为例

2020-02-25关一文

法治新闻传播 2020年3期
关键词:文艺受众文化

■关一文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消费对人们美好生活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人们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与日俱增。当前,快速的生活节奏使人们的文化消费和娱乐习惯发生了变化,媒体环境的日新月异也给文艺内容创作者提出了挑战。新媒体的技术变迁为文艺类报道带来了改变,受众的文化消费习惯碎片化,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打造有特色的文艺类新媒体,提供鲜活灵动的内容,形成广泛的传播并传递准确的价值观念,值得深思。

由北京日报社文化新闻部负责运营的“艺绽”微信公众号,主打文艺资讯、文化热点和文化观察,每日至少保证1条推送,自2014年上线以来,积累了超过五万忠实粉丝。2018年,艺绽被京报集团确定为集团重点打造的新媒体拳头产品,不仅开通了百家号、今日头条等合作平台号,还通过发展线下活动、社群运营等策略进行品牌推广的尝试。本文将结合艺绽的新媒体传播实践,浅谈文艺类新媒体应该如何打造自身特色。

情感连接:文艺类内容生产的审美价值

审美是文学艺术的首要价值,带有普遍意义审美的内容传播得更广泛,也更具有影响力。艺绽公众号是由北京日报社文化新闻部的记者生产的,原创率达到90%以上,艺绽公众号的主体内容很多也源自文化新闻。

相比较政治、经济、科技等领域的新闻来说,文艺类报道往往更像“软新闻”,具有特殊的情感属性,除了要有客观叙事,更需要打动人心。尤其是置身于新媒体传播环境中,读者的情感需求被放大了,受众不仅要求获取信息,也需要从中得到审美的满足。因此,如何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形成共情,成为文艺类新媒体从业者创作时的重要考量要素。

从选题上来说,接地气、有温度的文化事件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笔者在运营艺绽公号时发现,催人泪下的选题通常都有比较不错的传播效果。怀旧题材、人物故事,那些呼唤人类共同价值观的真善美题材,能够给读者心灵的激荡。比如《朴树现身后海街头为路人唱歌,寒冬里让人听得热泪盈眶》这篇文章,内容不长却很快达到了10万+的阅读量。文章还原了朴树突然现身后海街头,为大家演唱《猎户星座》的现场,朴树本就是一个文艺代言人,他的神秘和名气与他近距离接近观众的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仿佛寒冬里的一抹阳光,既有新闻价值又有情感输出。有网友发表评论说“感动得想哭,扎心!”笔者以为,文艺类报道的精华就在于“扎心”。而引起受众的心灵共鸣,是通过新闻作品展现的思想力量来实现的,是某种能够打动人的思想在人的情感维度上的审美反映。

除了选题以外,文艺类报道在创作手法上也呈现出文学性。报纸上的新闻作品讲究语言简洁精练、尽量陈述客观事实。而公众号上的文章则借鉴了特稿的写作手法:将文学写作手法运用到新闻写作中,重视对话、场景和心理描写。文章会尽量采取故事化的处理,增强报道的人情味儿。

正如黑格尔所言,艺术是美的形式。文艺类报道文学性较高,在语言上要借鉴散文、小说的话术,需要有相当的感染力和艺术性,不仅能够表意准确,更能实现文章整体的美感。文艺性笔调融入人文情怀,更能触动读者柔软的心灵,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当然,文章的呈现也需要精心的排版,新媒体编辑除了要谙熟文字传播规律,更要对图片、视频、音乐的组合进行适当的选择,从而达到内容传播从外观到内核的整体和谐。

形成互动:公共事件中的文艺视角

虽然新媒体传播让平台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非新闻产品,比如之前提到的很多怀旧类文章大多是对描述主体的历史性追溯。不过,及时捕捉社会热点是所有媒体从业者需要具有的新闻敏感,新媒体传播自然也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对社会热点的密切关注和及时发声,是新闻媒体实现新闻传播价值、扩大影响力、树立公信力、引导舆论的重要途径。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性话题也最能够引起受众的关注。

相比较社会新闻,文艺类新闻的新闻性较弱,与读者的密切度不及社会新闻高。如何借助公众关注的事件,深挖文艺视角,是艺绽新媒体选题策划的重要思路之一。当前,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成为了全球的公共事件,艺绽记者多方面发现相关的文艺新闻,比如《伊朗洗手曲,法国口罩舞,意大利阳台音乐会,防疫文艺谁更酷?》一文,聚焦世界各国针对抗疫创作的文艺作品,并通过多方面搜索将有特色、生动有趣且能够传播正能量的文艺作品汇总。文字轻快活泼、内容生动有趣、立意又充满了人文主义情怀,传播效果极佳。《中国援外物资上的寄语真是用心了,比一比谁更有文采!》一文则汇集中国援外物资的诗词寄语,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碰撞、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抗疫的人道主义关怀尽显。而《带你养眼!大兴机场将成世界“最繁忙艺术馆”》以大兴机场的开通切入,通过深入的采访、前期的深度跟踪,描绘了一个“机场艺术馆”,兼具新闻性与文艺性,形成了良好的传播效果。这些话题源自于备受关注的大新闻,提供给读者一个小视角。

此外,新媒体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中心化的传播形态,像产品经理一样做内容成了互联网生态下的新形势。因此,在制作文艺类内容时,制造话题,引发讨论,让读者有话可说,激发读者的参与感非常重要。微信公众号的留言功能不仅让受众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也能实现作者与受众之间的互动交流。比如,《1个李子柒能顶100间孔子学院!太夸张了吧?》这篇文章中,作者着眼于当时热议的“李子柒是不是文化输出”话题,通过多角度叙事,还原了个中观点,标题也是用疑问句的方式,目的就是为读者保留一定的讨论空间,从而形成交流和互动。

树立品牌:文艺类新媒体的产品思维

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新闻不仅仅是一个作品,更应该被看作是一个产品。产品属性突出的是实用价值,也就是服务于用户的功能。艺绽通过提供服务性的产品、丰富的线下活动等,实现品牌推广。

除了新闻热点、深度报道和文化观察,艺绽非常注重新媒体产品的服务性。艺绽每周都会为读者推荐北京最新的演出资讯、展览资讯、读书沙龙、电影电视、文艺活动,成为诸多文艺爱好者的文艺指南,也因此吸附了大量的忠实粉丝。在特定的节日里,艺绽会推送特别栏目,对集中上演的文艺活动进行推荐,比如新年音乐会、北京国际电影节、乌镇戏剧节等。当然,为了更好地与用户进行互动,艺绽还会定期推送演出福利以及抽奖活动,为幸运粉丝提供免费又好看的演出票。诸如《新年音乐会哪家强?我们吐血帮您挑好了!》《今年北影节最值得买票的30 部电影,我们帮你选出来了》等文章,成为粉丝贴心的文艺生活指南。

近年来,艺绽逐渐尝试从线上到线下,组织读书沙龙、艺绽观影团、文化品牌新势力评选、音乐会、影视盛典评奖等多姿多彩的线下活动。艺绽观影团通过组织粉丝免费看电影的方式,邀请业内人士与粉丝一起看电影,并建立社群,粉丝可以在微信群里相互交流。读书沙龙与首都图书馆等图书机构合作,目前虽还在起步阶段,已经有不小的起色。2019 年,艺绽发起的影视盛典投票活动三日内增加近5000 个粉丝,线下活动对扩大艺绽的影响力、吸纳更多粉丝、提高粉丝黏性有促进作用。

作为京报集团的新媒体产品,艺绽积极依托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的资源优势和强大影响力,尝试多渠道联动传播实践。去年11 月,由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客户端与艺绽共同发起的文明观演倡议从北京传播至全国,得到了全国200 多家演出机构和100 多位艺术家的积极响应,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到几千万,“文明观演,放下手机”的口号从一篇文章、一个系列报道发出,形成了席卷演出界的影响力。这是新媒体与报纸融合传播的成功案例,是艺绽扩大品牌影响的一次综合实践。报纸、公号、App、微博、抖音全媒体平台联动发布,文字报道、图示图标、视频等多种形式相互配合,充分发挥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密切协作、融合互补的优势。

运营文艺类新媒体,顾名思义,一要关注文艺,即内容创作本身的审美属性和文化价值传播;二要关注新媒体传播,以产品思维为指导,以用户为导向,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传播,实现影响力和传播力的综合提升。

猜你喜欢

文艺受众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1942,文艺之春
年味里的“虎文化”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浅析新闻炒作下受众逆反心理
谁远谁近?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文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