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伤与成长
——大学生心理危机研判与自我重建

2020-02-25李光明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危机心理健康心理

李光明

(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福建福州 350118)

一、研究背景与工具

(一)研究背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增强学生承受挫折、经受考验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受到当前政治经济、成长环境、社会思潮等各方面因素的负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严峻的威胁。据调查,在我国的大学生群体中,约有16%~25.4%的学生患有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等。[1]近年来,高校心理危机事件频频发生,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建立完善大学生心理危机研判与干预工作机制受到各高校的普遍重视,教育部相继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等文件,这些文件明确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也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与思路。

然而,在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普及阶段,大学生数量庞大、素质参差不齐、教育资源匮乏等问题都给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虽然在处理心理危机行为,降低危机影响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与效果,但所有这些干预手段都是在爆发心理危机事件之后采取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心理危机,或者说心理问题最佳的处理时期应该在萌芽阶段,心理问题的预防与预判相比之下就显得更为重要。在创伤理论的指导下,探讨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表现特征,从而有利于更好地研判与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心理危机爆发的影响力。此外,创伤理论还强调创伤后的自我重建,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后的成长以及高校心理帮扶育人提供了思路。

(二)研究工具——创伤理论

“创伤”(Trauma)起源于希腊语,最初的含义是外力对身体造成的物理性伤害。可见,人们关于创伤最初的研究,集中在外部身体方面。到了19世纪下半叶,在结合维多利亚时期与工伤有关的临床医学和19世纪末的现代心理学后,创伤的研究开始转向人的心理方面。在这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是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弗洛伊德认为,“一种经验如果在一个很短暂的时期内,使心灵受到一种最高度的刺激,以致不能用正常的方法谋求适应,从而使心灵有效能力的分配受到永久的扰乱,我们便称这种经验为创伤”[2]。另外,弗洛伊德还提出创伤具有“延迟”和“重复”的特征,为后来的创伤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1.创伤体验的普遍性

受到特定时期的社会背景、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生活在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人都具有普遍的一种创伤体验,这种创伤体验是时代的产物,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沉淀在每一个人心里。比如在抗战时期,战争与死亡就构成了那个年代人们普遍的创伤体验;在文革时期,政治乱斗是当时人们普遍的创伤体验;到了20世纪90年代,独生子女成长的孤独就成了当时人们普遍的创伤体验。因此,创伤体验是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2.创伤体验的延迟性

创伤研究者认为,“与时间的距离过近,或过远都无法再现创伤事件”,某一个创伤事件会在人的心理上表现出“滞后性”或“延迟性”[3]。换言之,具体创伤事件给人的创伤体验可能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在这个潜伏期内,经历心理创伤的人可能跟常人并无差异,仿佛那段创伤经历早已被遗忘。但是,一旦受到某种外界的刺激,这种创伤体验就会被激活,从而给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的侵害。

3.创伤体验的反复性

创伤研究者凯西·卡露丝指出,“(创伤)病理学仅仅存在于经验结构或感受,(创伤)事件在当时不会被充分吸收或体验,而是被延迟并反复地侵害受创主体”[3]。遭遇心理创伤之后,创伤事件的负面影响会不断地侵袭心理创伤主体,以噩梦、幻觉、回闪等形式不断浮现,使其不断回到创伤情景,反刍心理创伤的记忆。长此以往,创伤记忆会不断被累加,创伤的体验感不断得到固化加强,从而导致严重的心理危机。

二、创伤理论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困境分析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紧急措施帮助当事人解除十分紧迫的心理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缓解,甚至消失,心理恢复平和的过程。危机干预主要通过预防教育、早期预警、重在干预、后期跟踪等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仅涉及面广、难度大,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虽然大学生危机干预已经受到广泛重视,从教育部开始,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进行部署指导,各高校也都在危机干预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复杂性,当前大学生危机干预依然面临重重困境。

(一)危机重重——趋同时代背景下,心理问题的普遍性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是“95后”。从2018年开始,2000年后出生的学生也大规模进入大学学习。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有留守经历,他们是伴随中国经济迅猛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也是在互联网络全方位包裹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成长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相比父辈,虽然在物质生活条件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却具有承受挫折能力差、依赖心理强、以自我为中心等心理行为。当他们进入大学校园后,来到一个新环境,面临角色转换,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出现适应不良等问题,表现出焦虑、迷茫、社交障碍等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产生一连串的心理问题。其次,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顺利完成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向,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数量将近4000万人,面对严峻的就业前景,复杂的职业市场,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会有前途无望、希望渺茫等无力感,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中产生心理问题。最后,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教育体系中,学校和家庭大多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对其心理状态的关注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缺少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与提升。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大学生心理问题是具有普遍性的,小到考前焦虑,大到抑郁症,如果不进行及时介入,有效干预,就有可能爆发严重的心理危机。

(二)危机四伏——多重认知偏差下,心理问题的隐蔽性

相比身体方面的病痛,人们更容易忽视心理方面的问题,因为身体方面的疾病是有形的,具象的,而心理方面的疾病就相对抽象很多。并且,在创伤理论看来,许多心理方面的创伤具有延迟性的特点,因此很多心理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要追溯到当事人幼年、甚至更早的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患有心理疾病,或者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可能就很难及时觉察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更不用谈去反思其中的原因,直到心理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爆发出严重的心理危机时,才被人发现,实际上已经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其次,由于担心孩子在学校会受到歧视,或者承受不必要的舆论压力,很多家长会刻意隐瞒孩子患有心理疾病的病史,甚至有些家长在得知孩子已经出现异常行为的情况下,仍然拒绝接受、甚至否认孩子心理异常的现实。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很多家长不能够正确理解和看待孩子的心理问题,其中有不少家长认为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孩子不坚强、矫情的表现,这种认知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最后,由于对心理问题的认知错误,心理问题常常被“妖魔化”,不仅当事人会有这种认知偏差,旁观者同样也会有这种认知上的错误,把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疯癫”等划上等号,这些认知偏差会给当事人造成很大的压力,不仅会阻碍其寻求援助,更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引发次生的心理问题。由此可见,多方面的认知偏差是心理问题隐蔽性的主要原因,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心理危机干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三)危机迭起——多元因素影响下,心理问题的反复性

心理问题的发生有其复杂的内在原因,还有多种多样外在的诱发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某些严重的心理问题是无法根治的,比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等,只能去控制,避免负性事件的影响,防止心理问题的复发。而在学校中,诸如情感困扰、人际关系、学业困难、就业及升学压力无一不是负性事件,由于心理尚未成熟,在面对这些负性事件时,很多大学生不能正确地去面对处理,容易产生思想上的矛盾与冲突,引发心理危机。其次,由于心理问题错综复杂的致因与个性化的因素,心理问题在矫治上具有很大的难度,很多情况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有效、有针对性的救治。如此反复之后,有一部分大学生可能就会对心理治疗感到失望,甚至扩大到人生的无望感。最后,很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在潜意识层面的,就像冰山下层一般无从窥探,在没有正确引导前提下,当事人以及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士都无法察觉,而这种根深蒂固的心理问题,一旦遇到应激事件,可能就会爆发出来,造成反复性的心灵上的折磨。心理问题的反复性给危机干预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与挑战,不仅给当事人带来持久的身心折磨,对危机干预者来说也是一场持久战。

三、创伤理论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路径提升

根据创伤理论的观点,心理创伤具有普遍性、延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心理危机干预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系统性、长久性的工程。同样,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经过长久的积累,加上外在因素的诱导而产生的,其背后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做好心理危机干预不仅要求干预者有很强的信息收集和总结能力,能够全面认识并且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还要求其具有较强的预判能力,不仅能够准确鉴别、觉察严重心理问题学生,而且能预估整个危机干预的效果,这些对心理危机干预来说是一个很严峻的挑战。

(一)全方面——覆盖学生心理信息动态档案

在新生入学之初,通过查档、心理健康普查、谈心谈话、侧面了解等方式建立学生初始心理信息档案。在档案完善和更新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学生,做好重点标注:1.心理健康普查中有严重预警指标的学生,特别是普查中有抑郁倾向或者有自杀轻生念头的学生;2.查档中发现家族具有遗传精神病史,或者家长有过自杀行为的学生;3.患有严重失眠症、情绪持续低落、性格孤僻的学生;4.身患重大疾病、或者残疾的学生;5.学业预警,多门考试挂科,或者在考试中作弊受到处分的学生;6.遭受重大变故,比如亲人去世、家里破产等情况;7.家庭不完整,包括单亲、离异、重组家庭的学生。以上这几类学生是潜在发生心理危机的高危群体,必须时时关注,做好这几类学生心理动态信息的收集与更新,做好及时地调整与补充,可以充分反映学生的心理变化,有助于全面掌握学生近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同时,完善学生心理动态的心理健康档案也有利于提高心理危机干预的准确性和针对性,是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最基本要求。因此,及时、全面、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学生动态的心理健康档案不仅是做好心理危机干预的首要要求,更是基本的前提条件。

(二)全动员——建立“四方联动”干预机制

建立“学校—家庭—医院—社会”四方联动的危机干预机制,建立多维度的心理支持体系。心理学家强调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实现学校为主,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多方面支持体系,能够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重要的保障。[4]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不是一己之力可以完成的,需要多方的支持与配合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校是大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各种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发生的平台,同时学校也承担着心理常识普及,以及基本的心理问题咨询与疏导工作。家庭在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的症结,或者说根源在于家庭,或者说父母的关系,有效的危机干预必须发挥家庭的力量,家庭的配合与支持是危机干预能够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医院是心理咨询与治疗的重要场所,当心理问题发展到一定阶段,超出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所能够干预的范围时,必须及时转介专业的心理治疗与咨询医院,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与咨询。社会支持系统的影响也是不可取代的,整个社会应该要提高对心理问题大学生的包容度,理性看待心理问题的现象,以正面的鼓励、引导社会舆论走向,避免媒体报道、新闻宣传做噱头,大肆渲染,给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造成舆论压力。

(三)全赋能——提升心理危机干预者的专业技能

现阶段来看,针对学生工作队伍的危机干预培训还不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还有待完善。在面对心理危机事件时,绝大多数学生教育工作者依旧凭借经验、或者根据前辈的经验进行,对于一般的心理危机事件,可能这一套思路仍然奏效。但是在新的形势下、面对新时代的学生,如果仍然采取旧的方法,可能就会有问题。因此,提升学生工作队伍专业的心理危机干预技能,参加定期的培训与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并非心理学专业出身,在鉴别、帮扶心理问题学生时,不能够从专业角度进行,从而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疏导与排解,甚至会延误最佳的心理危机干预时期;另一方面,作为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第一线人员,学生工作队伍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又具有其他专业人士所不具备的优势,而加强他们心理方面的专业技能不仅有助于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效果,还有利于增强学生工作队伍的心理素质。除此以外,年级、班级的主要干部、心理委员等也应该定期进行相关的培训,作为学生工作队伍的组成部分,他们在心理危机干预的过程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可见,对学生工作队伍进行相关业务的专业培训,提升其心理危机学生的鉴别能力,提高对心理危机的敏感度与警惕性,以更加专业的方式和方法应对心理危机事件,是提高心理危机干预效果的根本所在。

(四)全方位——健全重点学生的跟踪机制

加强重点学生危机后的跟踪与预防工作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巩固心理危机干预成果的主要方式。心理问题的反复性决定了学生心理帮扶工作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跟踪,定期的观察,持久的预防,才能确保心理问题学生的稳定。考虑到心理问题学生压力承受能力较差,过多的舆论压力反而适得其反,因此重点学生的跟踪与观察工作,关键在其舍友、主要学生干部的支持与协助,所以用好主要学生干部是建立跟踪机制的关键所在。在心理问题学生宿舍培养心腹学生,安排班级主要学生干部密切关注重点学生的动态,这种关注不仅仅局限于线下日常的学习与生活,还应该涵盖其线上的动态,并做好及时有效地汇报工作。除此之外,营造温暖有爱的宿舍与班集体,增强心理问题学生的归属感,让其体会到集体生活的和谐与友爱,对稳定其情绪,增强心理支持系统是非常有利的。因此,在危机干预的后期跟踪方面,除了打造一批“精兵良将”协助做好重点学生的关注与情况汇报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全方位的帮扶体系,构造有爱有温度的学习生活环境,不仅有利于防止心理问题的复发,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同学之间人际关系的和谐,从而预防新的心理问题的产生。

四、创伤理论下大学生心理危机后的自我重建

大部分学者认同一个观点,“只有当创伤主体把创伤经验整合成一个‘有序的,具体的,并且基于时间与历史背景下的‘言说’,才能从创伤的记忆中恢复过来。”根据这个观点不难发现,心理创伤的产生与愈合其实是一个破碎与整合的过程,这个过程虽然是艰辛的、困难重重的,却蕴含着更好的可能和重生的机会。大学生正处在思想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容易接受和适应新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从危机的字面上理解,其意思是危险中蕴藏着机遇,如果心理危机爆发已经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那么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是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爆发是一个发现问题、寻找症结的过程,而危机干预后的恢复是一个自我完善与提升的过程。

(一)认知的自我重建

由于缺乏全局观念和足够的生活阅历,大学生容易片面地看待问题,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甚,他们在看待问题时往往持着“非黑即白”的态度,情绪化和极端化特点显著。认知偏差是造成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生活中总有大大小小的负性事件,在面对同样一件负性事件时,心理调适能力强的人能够很好地进行自我疏导与排解,而心理调适能力差的人就容易陷入思维的“死胡同”无法自拔,从而爆发心理危机。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环节就是帮助当事人学会正确地看待问题,以更加全面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挫折,并且学会从逆境中寻找希望。认知的自我重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心理问题存在复发的可能,如果不改变以往错误的认知观念,在面对新的挫折时就可能会再次出现心理问题,甚至爆发出更严重的心理危机。因此,在心理危机干预中,除了给予当事人外在的鼓励与帮助以外,更要引导学生去勇敢地面对问题,理性地分析问题,以更加客观的方式去看待挫折与困难,积极寻找更好的可能和美好的希望。

(二)价值观的自我重建

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自我评价过低,或者自我价值感较低,往往会有“自己很没用”或者“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想法,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容易退缩与逃避,甚至一蹶不振。常常抱有这种想法学生会陷入一种死循环,在事情还没做的时候,他们就想到了很多失败的结果,从而消极应对,自我放弃;而一旦结果出来以后,如果是失败的,他们又会有一种“自证”心理,认为自己就是这么差劲,这种结果是理所应当的。幼年时期没有得到无条件的爱,加上成长过程中没有获得足够的成功体验,是造成这类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处理这类心理危机时,危机干预者应该侧重给予他们成功的体验,肯定其克服困难与挫折的能力,激发和挖掘其积极的力量,让他们看到自身的价值和潜能。同时心理危机的克服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不可多得的成功体验,引导他们在心理危机干预中发挥自身的力量,看到自己无限的可能是其完成自我重建的关键。

(三)心理弹性的自我重建

“心理弹性”的英文是“Resilience”,用于表示个体面对生活逆境、创伤等重大生活压力事件时的适应程度,即面对生活压力与挫折的“反弹能力”。有研究表明,心理弹性较高的人与较低的人相比,在经历挫折与压力事件时,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更容易避免心理障碍的发生。[5]应激事件是引起心理变化的外在原因,而面对应激事件时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心理危机是否产生的关键所在。心理承受能力弱,适应性差的大学生在面对新环境、新问题时,心理防线容易出现崩塌,产生恐惧、抑郁等一系列不良的反应,进而爆发严重的心理危机。在爆发心理危机后,通过有效的干预、心理疏导、团体辅导等形式,可以有效提高当事人的心理弹性。在经历困难与挫折以后,心理危机干预后的学生会对困难与挫折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会以更加积极勇敢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不顺遂,其人格中积极的因素得到激发。增强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意义在于提高其承受挫折、经受考验的能力,在危机后获得成长,实现从“他助”到“自助”的过渡,这是心理危机干预的终极目标所在。

(四)支持系统的自我重建

大学生要维持心理健康,需要有一个来自亲人、朋友、同学等多方面的心理支持系统。有很多大学生的心理比较封闭,即使有心理问题也不愿意向周围的人倾诉,长此以往,一旦超越心理承受能力,必然引发心理危机。[6]心理危机的爆发往往是因为积累了太多的情绪无法得到及时的排解,无法找到宣泄的出口。而那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的背后,往往是糟糕的家庭关系或者是不良的人际关系,在出现心理问题时,没有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就容易导致心理危机的爆发。然而,心理危机的爆发却是重建支持系统的良好契机,因为心理危机的产生必然会引起当事人家庭的高度重视,让当事人的家长看到事态的严重性,有利于唤起亲情方面的支持系统。在危机干预中引入家庭的参与不仅是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一方面大多数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原生家庭,探究家庭因素是找到心理危机致因的关键所在;另一方面,家庭的支持系统是帮助大学生战胜心理危机的坚实后盾。在心理危机干预后,当事人与家庭的关系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父母与子女能够在心理危机中学会更加恰当的相处与沟通方式。

五、结语

关注心理问题是培养健全人格的前提,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育人绕不开的环节。然而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严峻的威胁,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对高校的安全稳定造成一定的危害。创伤理论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而提出心理危机干预的优化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意义。同时,创伤理论也关注心理危机后的自我重建,为高校心理帮扶育人提供了思路。

猜你喜欢

危机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危机”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