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优化策略
2020-02-25王刚
王 刚
东北大学,辽宁 沈阳 11081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的攻关重点。至此之后,全国众多高校及专家学者纷纷聚焦课程思政建设这一新命题和新任务,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上取得了大量有益成果。新生事物有其发展的必然规律,这就要求我们要立足课程思政发展现状,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增强对其现实价值的认知深化,不断推进其实践路径构建的优化。
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价值
1.解决专业课程中存在知识体系教育和价值体系教育相脱节的问题。专业课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实施主体,“其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与实践程度,直接关系着课程思政的实施成效”[2]。当前高校专业课程教育中,主要在认知上存在两方面的偏差:有部分师生认为承担思政教育功能的课程应该是专门的思政课,其他的专业课程不具备思政教育功能;还有部分师生认为知识应该是“绝对客观”“价值中立”的,专业课程中不应该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以上两种认知偏差的根源,都是将课程中的知识体系教育和价值体系教育割裂开来,这种割裂在相当程度上困扰着我们“全”人育人目标的实现。课程思政正是直面这一现实挑战、解决这一现实问题的有效举措,能够实现对知识体系教育和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正本清源”,推进高校站稳守好课堂这一思政工作的主阵地,引导高校教师和专业课程回归教育的“初心”。
2.解决针对教师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方法不多、成效不足的问题。教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3]。教师的知识能力、思想态度、行为举止,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着巨大且深远的影响。但由于教师在学历背景、知识结构、思想认知、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针对高校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往往存在好办法不多、吸引力不够、接受度不高等问题,这也是高校思政工作环节中较为薄弱和短缺的部分。课程思政恰好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行性方案。课程思政必将推进教师群体自发自觉地去学习思政知识、掌握思政方法,从而推动教师对思政教育的接受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从表层走向深入,最终实现了“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目标,从而更加稳固地掌握高校思政工作的“制高点”。
3.解决面向学生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一定程度上存在简单化、形式化的问题。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4]受世界政治、经济、科技等多方面发展的影响,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态势和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冲击,在高校学生群体中有着鲜明的反映,高校的意识形态安全承担着越来越重的压力,面向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当前,部分高校在对学生开展日常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简单化、形式化的问题,造成学生“貌恭而不心服”,甚至进行各种消极对抗。课程思政具有“隐性”的思政教育特质,通过“融盐于水”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在全部课程中实现对学生的思政教育,是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设计,能够有力地助推面向学生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不断走向深入、增强实效。
二、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思政内涵认知的机械化。部分高校教师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没有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进行深入地理解剖析,而是片面地认为课程思政等于“思政课程”+“专业课程”,从而在教学设计上陷入“5+45”的错误模式,即5分钟讲思政内容,45分钟讲专业内容。还有部分高校教师把思政元素简单地理解为思政课专业知识点,从而在授课内容上仅限于将现成的、简单的思政课知识点生硬地嵌入、迁移进课堂中,造成授课内容“接触不良”,频频“跳闸断电”。更有部分高校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出现了极端化的情况,在授课过程中过度侧重思政内容的讲解,压缩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完全偏离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正常轨道。以上认知偏差不仅仅反映出对课程思政本身的研究不足,也暴露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对思政教育的内容、规律、方法的把握仍有相当程度的欠缺。
2.课程思政内容设计的标签化。课程思政既是思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有攻坚克难的准备,也要有久久为功的韧劲。当前,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以下现象:采用“另起炉灶”的方式,以“课程新增”代替“课程建设”,通过开设新的人文选修课等方式作为建设举措;“打擦边球”的方式,以“课程选择”代替“课程建设”,将专业课程中的概论课或者课程中的绪论部分,这些思政元素丰富的部分作为建设的重点内容;采用“泛而化之”的方式,以“课程泛化”代替“课程建设”,把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主体和平台无限延展到各种论坛、讲座、报告会。以上情况的出现,都是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标签化、表面化的反映,缺乏对课程思政目标对象的精准聚焦,缺乏对课程思政深度攻关的工作设计。
3.课程思政建设过程的显性化。隐性化是课程思政能够取得实效的一个根本特质,其教育内容是“溶盐于水”的,其教育方式是“不言自喻”的,其教育成效是潜移默化的。部分高校在教学组织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征考量不足,相关部分的管理工作人员,在和学生群体的交流沟通过程中没能采用更有艺术性的工作技巧,工作方式过于直白简单,极易造成学生群体的错误解读甚至拒绝排斥。部分授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自身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成效估计不足,为了更好地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考核考察,通过口头强调或者课件留痕等各种方式,明确告知学生课程中进行了相应的思政教育,极大地消解了课程思政的严肃性。这些将课程思政显性化的做法可能是无心之举,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部分高校和高校教师对待教育的责任感不强、过度功利化的状况。
三、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路径优化策略
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有效推进,这些偏差既有学校顶层设计层面的问题,也有个别教师自身工作落实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整体地梳理完善,进一步优化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路径。
1.系统构建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体系。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是一项庞大的、复杂的工作,高校是“主战场”,院系是“最前线”,必须要在学校层面建立“参谋部”“动员所有的教学、科研、党务、行政、后勤等力量,努力构建‘三全育人’(即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5];在院系层面建立“指挥部”,构建起各负其责、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高校应该把课程思政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由一把手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有条件的高校应该成立专门的教学研究中心、组建专门的专家委员会,保证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组织有力、指导到位、进展有效。院系应该把课程思政作为各项工作的“主干线”,设计专项工作规划、组织专门工作队伍,集中优势资源在一线工作实践中进行深度攻关,从纵向上由课程建设向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不断延展,从横向上由课程改革向思政改革、教学改革、教材改革、师资改革不断扩展,构建起以点带面、全面突破的工作格局。
2.精准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原则。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必须要明确工作原则,保证相关工作有章可循、科学有序。要坚持整体性推进原则,统筹好学校、学院、学科各方面协同联动,统筹好主体、客体、载体各要素的互通共进。要坚持个性化实施的原则,深入分析各个学科、各个专业、各门课程的具体情况,分类指导、精准施策,采用有针对性的实施办法。要坚持渐进性开展的原则,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通过试点建设总结经验,分批次、分阶段开展推广和拓建工作。要坚持动态化调整的原则,强化工作的督导评价,引入第三方评价和退出增补机制,对建设成效进行动态评估和及时调整。
3.优势聚合课程思政建设的资源保障。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是一项创新性、创造性工作,必须从各个方面提供专门的保障举措和激励举措,充分释放各级教育教学组织特别是教师主体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保障工作方面,要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各级组织和各位教师,开展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理论研究,同时要组织不同层级、不同范围内的示范课观摩、辅导培训、工作研讨。在激励工作方面,要研究更多的激励手段,通过增加课时的相应工作量比率、倾斜发展考核政策、提高评奖评优优先级等方式进行物质激励,同时通过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典型个人、先进集体、创新做法、有效经验,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内外宣传报道,以增强获得感和荣誉感的方式进行精神激励。